淺談跨文化商務(wù)交際論文范文
隨著國家間的交往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際是當(dāng)今的一大趨勢。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帶來的關(guān)于跨文化交際論文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參考!
跨文化交際論文篇1:《跨文化交際中的非語言交際》
摘要:非語言交際在人類交際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因此受到人們的廣泛關(guān)注。本文重點介紹了非語言交際的定義和分類,并以體態(tài)語為例探討了非語言交際在跨文化交際中的表現(xiàn)。
關(guān)鍵詞:跨文化交際;非語言交際;體態(tài)語
一、非語言交際的定義
關(guān)于非語言交際,西方學(xué)者提出的定義很多。有的定義很簡單,如“非語言交際是不用言詞的交際”。(Malandro et al,1989:5)有的定義則比較具體,如“非語言交際是不用言詞表達的、為社會所
共知的人的屬性或行動,這些屬性和行動由發(fā)出者有目的地發(fā)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發(fā)出,由接受者有意識地接受并有可能進行反饋”(Burgoon and Saine,1978,見Malandro,1989:7)。或“非語
言交際指的是在一定交際環(huán)境中語言因素以外的,對輸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價值的那些因素。這些因素既可以人為地生成,也可以環(huán)境造就”(Samovar et al,1981:56)。①Malandro(Samovar etal,1981:156)和 Barker(1989:5)提出,“非語言交際是一種體現(xiàn)非語言行為的過程,它在特定的場合或語境中要么獨自出現(xiàn),要么與語言行為同時發(fā)生,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或理會別人的意圖。”
?、?/p>
二、 非語言交際的分類
非語言交際是一門跨學(xué)科的學(xué)術(shù)研究,涵蓋范圍極廣。非語言交際首先就是非主題的領(lǐng)域。從跨文化交際出發(fā),借鑒西方學(xué)者比較統(tǒng)一的認識,可以將非語言交際粗略地分為四大類進行學(xué)習(xí):體態(tài)語、
近體學(xué)、副語言、時間學(xué)。
(一)體態(tài)語
體態(tài)語是傳遞交際信息的表情和動作,也被稱作肢體語言。法斯特(J.Fast)的《體態(tài)語》被人們稱為非語言交際領(lǐng)域行為科學(xué)家所做研究的總結(jié)。他認為:體態(tài)語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
體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動作。
(二)近體學(xué)
美國人類學(xué)家霍爾(Edward T. Hall,1966)在研究人際交往中體距的變化時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詞proxemics(近體學(xué)),也稱空間關(guān)系學(xué),研究人際間如何利用距離進行交際。按照霍爾的定義,近體學(xué)就是
通過人們利用不同的近體距離的行為進行辨析,了解其心理活動的研究。霍爾認為,空間的變化可以影響交際,起到加強交際的效果,甚至還可以超越語言的作用,其交際跨度和強度都大于語言交際。
人們交談時互相間距離及其變化時整個交際過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跨文化交際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非語言交際因素。
(三)副語言
副語言又稱類語言或伴隨語言,心理學(xué)家認為非語詞的聲音信號為副語言,副語言溝通是通過非語詞的聲音,如重音、聲調(diào)的變化,以及哭、笑、停頓來實現(xiàn)的。
薩摩瓦等學(xué)者的看法是:副語言“設(shè)計的是語言成分――指的不是言詞所提供的實際信息,而是這一信息是怎樣表達的,副語言是伴隨、打斷或臨時代替語言的有聲行為。它通過音調(diào)因素、音量、語速、音質(zhì)、清晰度和語調(diào)起到語言的伴隨作用;用uh,umm,uh huh一類聲音打斷別人的談話;用某種聲音代替一句話的含義,如用brr代替‘我很冷’。”(Samovar et al,1981:177~178)納普也認為
副語言指的是語言表達的方式,而不是言語表達的內(nèi)容,它所處理的是圍繞一般語言行為的非語言聲音提示(Knapp,1978:18)。③
(四)時間學(xué)
霍爾極為重視時間在交際中的作用,在《無聲的語言》中竟以兩張的篇幅論述時間的交際作用?;魻栒J為時間不但會說話,而且比有聲語言更為直截了當(dāng),所傳達的信息也更為響亮和清晰,因為它既不
像口頭語言那樣受到意識的控制,也不會像口頭語言那樣容易為人所曲解,他還能揭穿人們的謊言(Hall,1973)。心理學(xué)家波亞托斯也認為人們的時間觀念能傳遞信息,并把這種手段稱為時間學(xué)(chronemics)。
三、非語言交際在跨文化交際中的表現(xiàn)
在跨文化交際中,要清楚地認識非語言交際與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文化和絕大多數(shù)非語言交際行為都是代代相傳和后天習(xí)得的,都是長期歷史和文化積淀而成的某一共同習(xí)慣。因此,了解非語言交際與文
化之間的關(guān)系至關(guān)重要(Samovar et al,1981)。下面我將從非語言交際中的體態(tài)語方面進行跨文化對比。
(一)面部表情
在非語言交際中,面部表情是最的使用最為豐富。在不同文化中,相同的面部表情含義大相徑庭。我們都認為微笑代表開心、高興,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但是,在日本微笑有時會有其他含義。對于
日本人來說,微笑不僅表示高興、喜愛,還是為了避免尷尬或是遮掩不安情緒的象征。日本人在很多場合都會用微笑來掩蓋自己的實際情感。例如,在親人的葬禮上接待客人時,日本人也總會微笑掩飾
內(nèi)心的傷感。
(二)眼神交流
在跨文化交際中,不同文化對于眼神交流的理解有時會導(dǎo)致嚴重的誤解。對于北美人而言,男性盯著女性看被認為極不禮帽,但對于意大利人而言,女性卻不會感到被冒犯。中東地區(qū)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人們,大都認為交流中注視對方意味著尊重、誠實,因為他們認為可以從對方的眼睛里看到他的靈魂。這樣就是為什么有些中東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在接受記者訪問時常常帶著墨鏡,他們擔(dān)心別人直視自己而
難以隱藏不想表露的信息。
(三)體觸
在非語言交際中,身體接觸也同樣傳遞著人們的情感信息,不同的文化的身體接觸也存在著不同的含義。 在中國公共場合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是:關(guān)系親密的女性挎著胳膊或互相摟著腰,男性互相摟著肩膀。英語國家的人見此情景會目瞪口呆,認為這些都是同性戀行為。在英語國家同性青年之間的體觸行為被
認為禁忌,異性之間卻是容許的,這與中國的習(xí)慣恰恰相反。對于西方國家來說,不能觸摸別人的小孩子,尤其是切忌男性觸碰女孩,否則就會有猥褻兒童之嫌。而中國人對別人的小孩,喜歡摸頭、手
、身體其他部分,表示喜愛。
(四)手部動作
日常生活中,我們習(xí)慣用各式各樣的手勢與他人進行“交談”,而在不同文化中這些手勢的含義卻大有不同。最常見的莫過于豎大拇指的手勢,在美國意味著“OK”;在中國表示“棒極了”;在日本代
表老板、父親或是丈夫;在澳大利亞表示取決于你;在中東則是冒犯的手勢。對于不同的手勢,在不同文化中所表達的含義卻相同。比如,在表示召喚某人過來時,中國人習(xí)慣手伸向某人,手掌張開,
掌心朝下,所有的手指以一種示意的動作彎曲;而美國人則習(xí)慣手伸向某人,握拳,掌心朝上,僅食指來回運動,但這個手勢對許多中國人來說有冒犯的意味。
四、結(jié)束語
了解人們非語言的溝通方式和意義,可以解決跨文化交際中產(chǎn)生的沖突和矛盾,有助于我們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隨著經(jīng)濟的全球化,國際之間交往廣度和深度不斷提升,不同文化間相互滲透和影響越來越廣泛,跨文化的非語言交際也就會越趨重要。
參考文獻:
[1]Malandro,Barker.Nonverbal Communication[M].New York:Newbery Award Records,1989.
[2]Guo-Ming Chen and William J.Starosta.跨文化交際學(xué)基礎(chǔ)[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2007.
[3]畢繼萬.跨文化非語言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1999.
[4]王曉曉.非語言交際的跨文化對比[J].外語教研,2008(4):276.
注解:
?、佼吚^萬.跨文化非語言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1999.
?、贛alandro,Barker.Nonverbal Communication[M]].New York:Newbery Award Records,1989.
③畢繼萬.跨文化非語言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1999.
跨文化交際論文篇2:《跨文化交際中的幽默》
[摘要]幽默,作為一種語言現(xiàn)象在文學(xué)、影視、廣告和日常交際中頻頻出現(xiàn),給人以輕松、詼諧之感,不僅活躍氣氛、緩和矛盾,而且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本文旨在分析影響我們理解幽默語言的障礙并找出解決這種障礙的方法。
[關(guān)鍵詞]文化;跨文化交流;理解障礙
幽默普遍存在于各個民族和各種文化當(dāng)中。它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在人們的交往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它可以使我們在社會交往中保持自我平衡。
幽默不僅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而且是文化的一部分。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歷史、習(xí)俗、習(xí)慣、信仰和宗教等等,而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的存在導(dǎo)致了不同文化中出現(xiàn)了各自特有的幽默。所以要想在跨文化交際中真正地理解幽默。就要了解其文化背景。
一、幽默的概念
幽默是智慧的代名詞,是生活的調(diào)味品,是交友的香檳酒。自古以來人們就關(guān)注幽默這個話題,盡管很難給幽默下定義,但是來自不同領(lǐng)域的學(xué)者比如:哲學(xué)家、心理學(xué)家、美學(xué)家、辭典編撰者和修辭學(xué)家等,他們都對幽默作了深入地研究,以下就是一些關(guān)于幽默的概念。
朗文現(xiàn)代英語字典中對幽默是這樣定義的:“幽默能使人愉悅,使人發(fā)笑等,或者說幽默是人們對有趣,滑稽等事情做出的認知、反應(yīng)和表達的能力。”(“Humor issomething which arous amusement,laughter,ete,or thecapacity for recognizing.reacting to or expressing somethingwhich is amusing,funny,etc.”)(Owen Watson,1976:523)
現(xiàn)代漢語字典中是這樣解釋的:“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的。”
中國幽默大師林語堂認為幽默是一種藝術(shù),無論是說還是寫,都表達了人們的觀點和對真實世界的感知。(林雨堂,2002:23)
從上述概念中我們不難看出幽默必須滿足兩個基本條件,第一要滑稽或是引人發(fā)笑,第二要有深層的含義或發(fā)人深省。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二、幽默的形式
一般來說,根據(jù)定義,幽默可以分成兩種。廣義上講,它是指啞劇、滑稽劇、喜劇、漫畫等。狹義上講幽默只包括書本和雜志中的笑話和滑稽的短故事。常見的幽默有以下幾種形式:相聲、笑話、無厘頭(利用表面毫無邏輯關(guān)聯(lián)的語言和肢體動作,使人們有滑稽的感覺。)、惡搞(通過毫無道理的方式,例如在照片上畫八字胡,來使觀看者感到好笑。)、黑色幽默(20世紀印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個文學(xué)流派,對充滿矛盾的荒謬的社會現(xiàn)實進行無奈、苦澀的冷嘲熱諷。后也指這種無奈、苦澀的表現(xiàn)風(fēng)格。是一種對現(xiàn)實采取嘲笑抨擊,揭露和諷刺,幻想和否定結(jié)合在一起的“黑色”的“幽默”。)、冷幽默(是那種淡淡的、在不經(jīng)意間自然流露的幽默,是讓人發(fā)愣、不解、深思、頓悟、大笑的幽默,是讓人回味無窮的幽默。之所以稱之為“冷幽默”,是因為不僅要幽默,還要“冷”。)和白色幽默(白色幽默指令人恐懼而又感到好笑的話或句子)。
三、理解不同文化幽默難的原因
幽默無處不在,但是由于人們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中,每一種文化都有各自不同的歷史,習(xí)俗,信仰和宗教等,這些極大地豐富了幽默的內(nèi)容。但是這也造成了人們理解不同文化中幽默的障礙。
中國語言文字與西方的字母文字有很大的差別,每一個字都有它獨特的形、音與意。有很多相同和相近的字,所以人們常常利用這種諧音說幽默的話,這時外國人是很難聽明白的。比如“氣管炎”,會普通話的外國A--看就明白這是中國人常說的“妻管嚴”的諧音,但不知道的人就不會聽懂。也就不會理解其中的幽默。同樣對于不懂漢語的人來說也很難理解中國相聲中的幽默,比如:
乙:您的相聲說得好啊!
甲:哪里哪里,也就是――馬槽改棺材……
乙:怎么講?
甲:將就材料。
乙:不對不對,您這是拽著胡子過馬路……
甲:怎么講?
乙:牽須(謙虛)。
上文中牽須和謙虛在中文中發(fā)音相同,但含義卻截然不同,由此而產(chǎn)生了幽默。
而西方是字母文字,它的特點是一詞多義,同一個詞,由于語境不同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含義,利用這一特點就會產(chǎn)生幽默。例如:
1.Howlongisa shoe?(鞋多大?)One foot.(英尺,腳)。英文中“foot”有兩種含義,一個是度量單位“英尺”,一個是“腳”。
2.Why aremovie stars so cool(酷,涼爽)?Becausetheyhave somanyfans(影迷,扇子)。
在這個句子中“cool'’指的是時尚、具有吸引力,很清爽的感覺。“fan”是指影迷。
以上事例說明有時語言就像一座山,難以逾越。對于一個從未學(xué)過英語的人來說是無法理解以上幽默的。
中西文化的價值觀不同,中國人長期受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影響,講求“仁”和“禮”,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中國人都非常友好,善良,與人為善。在人際交往中,人們追尋中庸之道。不愿意引人注目,以保證與周圍人的和平相處。相反。在西方社會,宗教已植根于西方人的意識形態(tài)中,特別是基督教。他們熱衷于變化和不斷進取,對人生的態(tài)度表現(xiàn)為積極向上,勇于挑戰(zhàn),并富于冒險精神。他們更愿意表達他們內(nèi)心感受。
正是由于價值觀不同造成了文化傳統(tǒng)和習(xí)俗的不同,有些笑話就需要了解背后的文化才能笑出來。例如:
“一位學(xué)者試圖分析各國的民族性,每個國家挑出二男一女為一組,分別送到無人的島上生活。數(shù)月后,學(xué)者來到英國人住的島上,看見三個人互不相干地各行其是,問其原因,他們答道:“你沒有替我們介紹呀!”
學(xué)者又來到法國人住的島上,見一個男人在院里整理花木。學(xué)者問他,那兩個人在哪里?他答道:“那女人三個月前是我的情人,從昨天起,她成了他的情人,輪到我整理花木。”
另一個笑話是:一個小男孩報警:“大街上有人打我爸爸!”警察跟著孩子跑去,果然見兩人在廝打。警察問:“哪個是你爸爸?”“我也不知道,他們正是為這事打起來的。”
四、如何克服障礙
要想克服理解幽默中產(chǎn)生的障礙,就要不斷積累不同國家的文化知識。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雙方要尋求一種共同語言,語言不僅僅是一種交際工具,它傳遞著不同文化下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以及不同的交流模式。
要注重移情與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西方笑話題材廣泛,涉及西方國家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事件、文化典故、宗教文化、婚禮習(xí)俗文化、民族性格、年齡心態(tài)等等。輕松幽默的語言中隱含著豐富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向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仔細解讀西方笑話中的文化信息,我們能更好地欣賞其內(nèi)在的幽默,更能領(lǐng)略西方國家的風(fēng)俗人情,了解這些民族的心態(tài)、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等。笑話作為傳播文化知識的載體在向我們不斷傳遞著跨文化交際的信息。從各自笑話的主題、社會功能、表現(xiàn)方法和含蓄度的把握程度來看,中西方為本民族文化賦予了不同的形式,正是這些不同的形式構(gòu)成了整個世界多樣的文化。只有尊重各自的文化,用一顆包容和理解的心融入其他文化形式,學(xué)會移情,不斷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中國學(xué)生才能更好地獲取目的語,更自然地融入全球化大潮。
[參考文獻]
[1]呂淑湘中國漢語詞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2002
[2]龔嶸Graded EngIish Reading on H to Issues[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2002
[3]胡文仲文化與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1998,
跨文化交際論文篇3:《論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西文化差異》
摘要:跨文化交際,按Samovar(1998:48)的理解,就是指“具有足以改變交際效果的不同文化知覺和符號系統(tǒng)的人之間的交際”。國內(nèi)學(xué)者賈玉新(1997:23)的定義更為簡單明了,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際”。簡而言之,就是文化差異。這種對稱贊行為的回應(yīng)方式的不同源于中西心理文化特點的差異。
關(guān)鍵詞:跨文化交際,中西文化,文化差異
一、跨文化交際中中西文化差異
跨文化交際,按Samovar(1998:48)的理解,就是指“具有足以改變交際效果的不同文化知覺和符號系統(tǒng)的人之間的交際”。國內(nèi)學(xué)者賈玉新(1997:23)的定義更為簡單明了,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際”??梢?,跨文化交際最顯著的特征是持不同語言的交際者之間的“不同文化知覺和符號系統(tǒng)”或者“不同文化背景”。簡而言之,就是文化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既有語言交際中的文化差異,也存在非語言交際中的文化差異。
1、語言交際中的文化差異
(1)、詞匯隱含的文化差異,中西文化差異表現(xiàn)在語言系統(tǒng)上,可以體現(xiàn)在不同層面上,但詞匯作為構(gòu)成語言的基本要素是整個語言系統(tǒng)的支柱,必然最突出最廣泛地反映文化差異。論文大全。事實上,詞匯隱含的文化意義往往隨著文化、時間和個人經(jīng)歷的不同而變化;同一詞匯會由于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而表現(xiàn)出不同的意義。論文大全。如:“西風(fēng)”與“west wind”而言,這兩詞是漢英兩種語言中的對應(yīng)詞,但所涵蓋的文化概念卻完全不同。在漢語文化中,“西風(fēng)”指“秋風(fēng)”,還喻指一種勢力或傾向,《紅樓夢》第80回中,“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fēng)壓倒西風(fēng),就是西風(fēng)壓倒東風(fēng)。”西風(fēng)有時甚至是破壞者:“昨夜西風(fēng)過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王安石《殘菊》)??磥?,“西風(fēng)”在中國是不受歡迎的,與英語west wind 的內(nèi)涵截然相反,對英國人來說,“西風(fēng)”是溫暖的春風(fēng),生命的催生劑,它給英倫三島送去春天,故有“西風(fēng)報春”之說。英國詩歌中有許多贊美西風(fēng)的詩句,其中最著名當(dāng)數(shù)雪萊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西風(fēng)頌》(ode wind),在詩的最后,詩人名傳千古的佳句表達了他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堅定信念:
O, wind,
If wintercomes, can spring be for behind?
(2)、用語表現(xiàn)出的文化差異。用語表現(xiàn)出的文化差異可以反映在許多方面。學(xué)生由于缺乏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對英語的會話規(guī)則知之甚少,從而出現(xiàn)語篇運用失誤。筆者曾觀察如下一幕:一名外教邀請一名學(xué)生給全班同學(xué)做一次五分鐘的教學(xué)示范,該生面對同學(xué),說了如下一段“開場白”:
“Ladies and gentlemen,at fist I’d like to say, Miss Flora,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such achance to stand here. Then I’ll tell my classmates, thank you for coming andlistening to me. Now I am feeling excited becaus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for meto give an English class. I’m feeling nervous because I’m not sure whether Ican give you a satisfying class. If I can’t, I’ll say I’m sorry to waste yourtime.”
可以想象這位外籍教師當(dāng)時對這段語篇的迷惑不解。
再如:曾有一位美國友人邀請一位中國學(xué)者到家中吃飯,這位學(xué)者在電話中不停地說“thank you。”最后還加上一句“I will try to come.”這使得這位美國友人十分納悶,并感到不知所措,因為他不知這位學(xué)者到底是來還是不來。
2、非語言交際中的文化差異
跨文化交際間的文化差異不僅僅反映在語言交際上而且反映在非語言交際上。所謂非語言交際是指語言行為以外的交際行為,它是不依附語言代碼而進行的交際,在人類交際中起著語言代碼無法替代的作用[3]。同語言交際一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非語言交際行為也存在很大的差異。例如:由于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中國人,尤其是女性,在表達情感方面一般都比較含蓄委婉。即使中國女性在微笑時,也常常“笑不露齒”或“掩面而笑。”而美國人則截然不同,相反,他們情感外露,喜怒哀樂往往表露無遺。又如,美國人伸舌頭表示對對方的蔑視和挑釁,而中國人伸舌頭是一種自知失禮或失言表示尷尬的方式;再如,美國人伸出拇指和食指表示的數(shù)目是“二”,而中國人做出同樣的手勢表示的數(shù)目卻是“八”。
二、中西文化差異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
語言與文化的關(guān)系是相輔相成的ds,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語言和文化,這種語言和文化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表現(xiàn)形式和內(nèi)容,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3]。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如果交際雙方不注重彼此間的這種文化差異,交際時必然會有文化的不同而產(chǎn)生誤解,導(dǎo)致語用失誤,使彼此間的交流產(chǎn)生雜障礙。
1、文化差異會引起交際中的語用失誤。不同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風(fēng)俗習(xí)慣以及思維方式的差異會帶來語言使用上的差異。若不了解文化差異,就會出現(xiàn)語用失誤,鬧出笑話甚至不快。讓我們來分析以下兩個例子:
(1)、田惠中笑迷迷地舉起祝酒:“來,來。今天各位光臨寒舍,蓬蓽生輝。我代表我自己,也代表我美麗的夫人……”
“去,去,去”!章淑嫻揚著手,那樣象轟一只蒼蠅。“……再就是,我們美麗的密斯林遠道而來。”
“什么密斯林,都老太太了。論文大全。” 密斯林又笑又搖頭(諶容《散淡的人》)。
(2)、Philip Said:“Oh, Lucy, you are more charmingeach passing week. I guess no one can help loving you when they see you.”
(菲利普說“露西,你真是越發(fā)動人了。我想每個人看到你時,都會情不自禁愛上你。”)
Miss JohnsonSmiled: “Thank you,Philip, Thank you.”(約瀚遜小姐笑著說:“謝謝,菲利普,謝謝你的夸獎。”)
在例(1)中,中國女士章淑嫻被男士夸“美麗”反應(yīng)很強烈,用了幾個“去”。而例(2)中,西方女士露西面對男士的稱贊,欣然接受,視夸獎為一種禮貌的表示。這種對稱贊行為的回應(yīng)方式的不同源于中西心理文化特點的差異。若用中國對稱贊行為的回應(yīng)方式去對待外國人,后果不堪設(shè)想。
2、文化差異導(dǎo)致跨文化交際中的信息差。由于文化的差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對事物的表達方式也存在著差異,賦予語言不同的含義,如果不加了解,勢必造成交際中的信息差。如:“girl friend/boy friend”與漢語的男女朋友字面意思相同,但內(nèi)涵不同。英語文化中以“girl friend/boy friend”相稱,其內(nèi)涵與性關(guān)系有關(guān),而漢文化中男女朋友則專指結(jié)婚前的戀愛關(guān)系,二者沒有性關(guān)系;“Valentine’s Day”(情人節(jié))在英語文化中是指將信、卡片或禮物作為愛情的象征贈給異性朋友以表示傾慕的節(jié)日,而在漢文化中“情人”卻專指配偶以外的異性;“single parent”(單親)在英美文化指單身父親或單身母親,意味著未婚或離異,漢文化中則指離婚或喪偶的一方;“love child”(私生子)在英語文化中未婚先孕女子一般不愿意在社會上公開自己的身世,將孩子稱為“love child”顯示了英美對其的理解和寬容,在漢語中“私生子”卻反映了其與漢文化不相容甚而遭到歧視。
三、結(jié)論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的表達又靠語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各民族之間溝通交流的機會大大增多,包容多元文化標準是大勢所趨。如果與外國人或赴外國學(xué)習(xí)工作,就要了解對方的文化,努力做到“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入鄉(xiāng)隨俗)。
參考文獻:
[1] Samovar, Larry A. et al. 1998.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3rd edition).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 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xué) [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 熊金才非語言代碼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J] 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2001,(5)
猜你喜歡:
3.跨文化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