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理健康的論文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和新課程改革推進,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研究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教師心理健康的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教師心理健康的論文篇1
淺析教師心理健康問題與預防措施
摘 要:教師心理素質的提高從外部條件看可通過如加強職前職后培訓、為教師創(chuàng)造寬松愉快的工作環(huán)境、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注等加以改善。但我認為,歸根到底,教師通過自我學習、自我心理調節(jié)、塑造健康心理品質等,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根本途徑。
關鍵詞:教師;心理健康;問題;預防措施
教師需要健康的心理,教育更需要健康的教師,只有心理健康、素質良好的教師才能擔當“解惑”的重任。影響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作繁重,心理壓力大。缺乏心理健康的保健知識,自我調節(jié)能力差。教師雖學過普通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但只憑那點知識遠遠不夠用。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和載體,心理健康又是身體健康的條件和保證。
能影響教師最重要的是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要讓自己健康、快樂、幸福、長壽,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及時調節(jié)心態(tài),保持情緒穩(wěn)定,愉快地面對學生,自覺維護心理健康,運用正確的思維方式,學會快樂地生活,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干一行,愛一行”。對于教師來說,要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首先一定要接受“自己”是教師,也就是心理學常說的進入角色,并且能夠在教學、輔導學生中獲得樂趣。
2、放下權威身份,能和學生積極地溝通交流。“現(xiàn)在的學生比過去難教”,這是許多老師的切身體會,可在我們天天面對學生時,如果無法和學生溝通交流,就難免會出現(xiàn)學生不尊重你,你拿學生沒辦法的狀況。作為一種職業(yè),在教學工作中我們與學生相處的時間甚至超過了家人,要在教育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真實地感受情緒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緒,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
3、學會彈性工作。一個會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工作,為此,在安排工作時,千萬別忘了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不管工作多忙,嘗試著去戶外運動一下,爬爬山、朋友聚會、喝喝茶等,能夠讓自己的身心很好地放松,就會更有利于精神抖擻地去應付繁重的教學工作。
4、保持充實、和睦的家庭生活。工作上盡心盡責,但在家里卻時常沖突不斷,這種狀況的教師總有自己的說法,但其實家庭問題常常是引起教師心理壓力的一大根源。
教師的工作是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極強的工作,它需要旺盛的體力,良好的心態(tài)。密切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其著眼點還應該放在作息時間、工作量、工作狀態(tài)等一些具體實在的內容上。
一、熱愛學生,是教師提高自身心理素質的“情感”因素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生真誠的愛,既是教師良好心理素質的一種表現(xiàn),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力量,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要深入了解學生,是愛學生的起點,真心實意地關心學生,是愛學生的主要內容。關心學生要從生活上、學習上、思想上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去關心他們,愛護他們。要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尊重和信任是溝通情感的橋梁。尊重學生就是容許學生有獨立性,給他們提供更大的獨立活動的余地。信任學生就是相信學生都有要成為“好人”的愿望,即使他們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錯誤,也是可以教育好的。嚴格要求學生是愛學生的尺度和表現(xiàn)。教師愛學生主要是從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著眼,愛學生不等于遷就學生、放任學生,也不是溺愛學生。要有寬容的心態(tài),特別是對待有過錯的學生,要克制自己,穩(wěn)定情緒,不要說過頭話。要了解學生的痛苦、苦悶和孤獨,少抱怨、急躁,多寬容、耐心。用文明、規(guī)范的語言去說服他們,用真誠、執(zhí)著的情感來打動他們,用呵護、引導、健康、包容的態(tài)度來幫助他們,從而創(chuàng)建一個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的整體,讓師生都感受到在一起的幸福和快樂!因此,對教育工作、對學生、對所講授學科的熱愛以及深刻的道德感、強烈的理智感、正確的審美感,都是教師必須具備的情感素質。其中熱愛學生則是教師情感生活的核心。
二、磨礪意志,是教師提高自身心理素質的“意志”因素
教學是一種精神消耗,教師的勞動特點是周期長,見效慢,教師若沒有堅韌的意志和優(yōu)良的性格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教師的意志品質和性格還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意志品質和性格的形成,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也是其個性品質形成時期,教師通過一定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以及教師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舉止等對學生施加影響。教師的這種意志素質表現(xiàn)在工作上是持之以恒、善始善終。要充分認識到自己所肩負工作的偉大意義,堅信自己的工作是光榮而崇高的。要善于保持清醒的頭腦,能夠明辨是非,要有善于支配自我和節(jié)制自我的能力,以耐心說服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應學會悅納學生,悅納教學工作,拋棄那種用顯微鏡尋找學生缺點、用有色眼鏡觀察學生優(yōu)點的觀念,拋棄那種因工作不順而產(chǎn)生的煩惱和痛苦,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行為、能夠約束自己的動作、語言、抑制無益的激情和沖動,這既是職業(yè)修養(yǎng)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質,也是教育技巧高度的尺度。因此,教師應該自覺地磨礪意志,矯正不良性格,提高自身心理素質。這樣在教學中,才能使學生獲得比較系統(tǒng)的知識和基本技能,并積極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智力,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興趣、愛好和獨立吸取新知識的能力。
三、細心觀察,是教師提高自身心理素質的“觀察”因素
觀察是一種直接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最有效的方法。觀察力是教師搞好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質,也是教師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教師在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時要做到:一要細致而深入。見微知著,能體察反映學生內心變化的細微表現(xiàn),并透過這些細微表現(xiàn),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和智力發(fā)展的水平,掌握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和思想動向。能深入到學生的意識中去了解學生的自我觀念,這是教師良好的觀察力的基本品質。二要迅速而準確。能迅速地進行觀察,善于抓住最能表現(xiàn)內心活動的主要表現(xiàn),又不為假象所迷惑,要善于在瞬間捕捉學生表現(xiàn)和行為的細微變化,迅速掌握學生的特點,真實地判斷所發(fā)生的情況或學生的心理活動,及時處理問題。三要全面而客觀。全面觀察,從時間和空間等各個方面進行觀察,要善于利用各種場合,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觀察和了解。
四、善于表達,是教師提高自身心理素質的“表達”因素
教師的表達能力是教師勞動的重要性工具,是教師傳授知識和教育學生的主要手段,無論是教學能力還是教育內容,主要是通過語言和行為表情傳入學生頭腦中。所以,教育和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表達能力。
總之,教師心理素質的提高從外部條件看可通過如加強職前職后培訓、為教師創(chuàng)造寬松愉快的工作環(huán)境、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注等加以改善。但我認為,歸根到底,教師通過自我學習、自我心理調節(jié)、塑造健康心理品質等,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根本途徑。
>>>下頁帶來更多的教師心理健康的論文
教師心理健康的論文
上一篇:教師心理健康方面的論文
下一篇:二級心理學考試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