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教學論文
幼兒教育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接受過良好幼兒教育的學生,對于其以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能動作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育教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幼兒園教育教學論文范文一:幼兒園科學教育創(chuàng)新活動問題分析
【摘要】在對邢臺市區(qū)九所幼兒園科學教育創(chuàng)新活動的調查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對科學概念教學理解不深刻;重知識,輕方法;忽略了幼兒的主體性等。針對這些問題,選用實驗法、討論法、設問法、擴散聯(lián)想法、疑難設置法等有利于幼兒能力發(fā)展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科學教育;概念教學;重知識;輕方法;研究對策
幼兒園科學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五大領域之一,在幼兒園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學教育絕不僅是教給幼兒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幼兒科學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對邢臺市區(qū)九所幼兒園科學教育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一些幼兒園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目前幼兒科學創(chuàng)新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科學概念教學理解不深刻
“概念”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其建立要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要有歸納能力。幼兒不可能有完全概念性的思維,也不會建立真正的概念。[1]例如通過一次科學教育活動把目標確定為使幼兒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水的性質及其本質都是不恰當?shù)摹茖W概念的認識要有一個過程。對水的認識也要不斷深化,小班初步認識了解水是液體,可流動,可滅火,中班認識水的浮力,大班認識水的三態(tài)變化。這樣幼兒對水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有的幼兒教師教學目標中提到通過一次活動,要求學生形成太陽給地球溫暖的“概念”,這就不正確了,因為這種活動不能看作是一種抽象、甚至不能看作是一種概括。太陽給地球溫暖只是一個事實。
(二)重知識,輕方法
科學教育注重知識教育,輕視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等要素的教育。如教師指導學生研究“聲控小彩燈”活動中,當幼兒通過說話、跺腳、敲擊桌椅等手段,小彩燈一閃一閃發(fā)亮,他們知道了聲音可以像開關一樣控制彩燈的明亮。教師僅做到這一步還是不夠的。還要指導幼兒們探究聲音的大小、距離的遠近不同程度對小彩燈的控制情況。這樣就體現(xiàn)了科學方法和科學探索精神。讓學生觀察一棵樹,有的學生看到了樹葉,有的看到了樹干,有的看到了樹上的花等等,還有的學生十分茫然不知道看什么,教師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先從下向上看,先看樹根,再看樹干、樹枝、樹葉及花、果實等等。這種有序的觀察就是方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會科學的方法比學習知識更重要,這些方法是在今后的學習和科學研究中要經常運用到。為幼兒將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會使其終身受益。
(三)忽略幼兒的主體性
幼兒園活動新課程》明確指出“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促進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當前教育倡導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指導幼兒活動不能越俎代庖,可以作導演,但不能作演員。要讓教師從原來的臺前來到幕后,指揮幼兒的表演。這樣就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是學習的中心,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然而目前我國幼兒科學教育中普通存在著幼兒主體性缺失或著說體現(xiàn)不夠的現(xiàn)象。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一般教師比較重視知識的傳授、重視結果,重視幼兒學習了什么知識,輕視了學習過程及運用什么方法進行學習的。這樣會抹殺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要充分利用種植園、養(yǎng)殖園、自然角、科學發(fā)現(xiàn)室等為幼兒準備充足的實驗材料和場所。讓幼兒運用味覺、觸覺、嗅覺、視覺等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知物質世界,這突出了幼兒的主體性。如幼兒園中班《磁鐵的奧妙》這一活動,首先準備好積木、圖釘、大頭針、乒乓球、曲別針、紙片、石子、布條、鐵釘?shù)冉N材料,讓幼兒用條形、方形、馬蹄形等三種不同形狀的磁鐵分別吸引,反復操作,而后討論,得出磁鐵有磁性,與其形狀無關,它能吸收鐵的東西這一結論。還有的幼兒發(fā)現(xiàn)磁鐵的兩極吸引鐵釘比較多,即兩極的磁性要比中間強,這是幼兒主體性得到充分發(fā)揮,仔細觀察的結果。
二、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創(chuàng)新活動的對策
(一)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
互動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師幼之間,幼兒之間,師幼與環(huán)境之間雙向溝通的教育形式,[2]其教學過程一般是首先讓幼兒利用提供的實驗或游戲材料,進行操作實驗,帶著老師提出的任務或問題進行探索與發(fā)現(xiàn)。在教學雙方平等的研究、討論中交流思想、交流觀點,它注重鼓勵幼兒的積極參與意識,主動創(chuàng)造精神和觀察動手能力,注重讓幼兒親自經歷科學發(fā)現(xiàn)的過程,并在老師的引導下經過幼兒自己的觀察、分析、比較、概括,得出科學結論。如有個幼兒拿著一個上面寫著“喜”字的蘋果,老師先讓學生觀察,然后提出問題,蘋果上的字是如何形成的,經過幼兒思考、討論,最后告訴幼兒正確的答案。
(二)選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
為了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徹底擺脫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的現(xiàn)象,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使幼兒對科學產生深厚的興趣,進而達到知識、能力、態(tài)度的完整統(tǒng)一,我們要選用有利于幼兒能力發(fā)展的教學方法。
1.實驗法:根據(jù)學習內容,教師提供游戲材料或實驗材料,讓幼兒帶著問題去玩、去動手操作,并鼓勵他們運用多種感官去體驗,去探究,從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在親自參與的實踐中獲得科學知識和深厚的興趣。幼兒親身經歷科學發(fā)現(xiàn)的體驗和過程是教師用任何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演示法以及講解法所不能代替的。
2.討論法:在科學創(chuàng)新教育活動中,經常出現(xiàn)對一個問題有不同的意見,這就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分析,從而做出判斷。通過討論、爭論會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最后找出正確的答案。在學了磁鐵的性質時,老師用磁鐵吸住搪瓷盆時,學生開始了爭論,有的學生說:“這種陶瓷與普通陶瓷不同,其中含有鐵,因此用磁鐵能吸住。”有的學生說:“陶瓷表面的瓷釉中含有鐵。”還有的學生說:“里面有鐵板,外面涂了一層陶瓷。”通過討論和教師指導學生,找出答案。學生找到一個舊搪瓷臉盆砸開后,終于驗證了答案。討論法適合大中班學生進行,小班學生身心發(fā)展及語言表達還不能進行有效的討論。
3.設問法:教師提出問題,引起幼兒的興趣,并引導幼兒去思考、分析從而得出結論。它不是教師用講解法直接告訴幼兒答案,用老師的語言替代幼兒自己的觀察、操作和思考。如怎樣區(qū)分鹽水、白糖水、白酒、白醋,要幼兒通過嘗一嘗、聞一聞的方法可區(qū)別;小蝌蚪是如何變成青蛙的,有這樣幾個重要階段,卵變蝌蚪、長出后腿、前腿、脫尾巴、變青蛙。這些通過老師的設問,幼兒不斷的觀察得出了問題的答案。
4.發(fā)散聯(lián)想法:在幼兒科學創(chuàng)新教育活動中,為了拓展幼兒的經驗范圍和他們掌握的概念的內涵,發(fā)展其知識遷移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要引導幼兒聯(lián)想他們所見到或所經歷過類似的事情。由此發(fā)散思維,發(fā)散想象。[3]如幼兒學習了“滾動的輪子”,認識了滾動的概念后,讓幼兒舉例說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運用了滾動;當認識了豆腐后,讓幼兒說說有哪些豆腐制品;當學過中秋節(jié)后,讓幼兒思考“你還知道有哪些節(jié)日”;當幼兒認識了物體彈性后,可讓幼兒說說“在生活中你發(fā)現(xiàn)了還有什么東西有彈性”等。
5.疑難設置法:為了提高幼兒發(fā)散思維能力和舉一反三以及靈活的知識遷移能力,進而提高其創(chuàng)新的能力,當幼兒有了一定和知識積累后,教師可以設置難度較大的問題,把幼兒學到的知識靈活地應用到實踐中去。比如學過浮力有關知識后,可讓幼兒不用挖洞把洞中皮球用水浮出來;掌握了磁鐵的性質后,可讓幼兒分離出沙子中的鐵屑、尋找落在土中的鋼針;學習了熱傳導的知識,可讓幼兒解釋暖瓶為什么用木塞或塑料塞以及炒菜用的大鐵勺用木頭把而不用鐵把等等。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的啟蒙教育,通過幼兒自身對周圍的世界進行探究活動,激發(fā)他們對科學的強烈興趣??茖W教育活動讓幼兒充分體驗科學探索過程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使其受到科學的熏陶,讓他們在自主的探究學習中積累經驗、學會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yǎng)幼兒的科技意識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祝聳立,楊鈺.淺析幼兒科學教育的特點[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4-09-05.
[2]武金滿.幼兒科學教育現(xiàn)狀的透視與反思[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5-07-25.
[3]彭琦凡.3-6歲幼兒科學探究的年齡特點及其引導[J].學前教育研究,2010-12-01.
幼兒園教育教學論文范文二:農村幼兒園科學教育探討
摘要:隨著我國愈加重視幼兒基礎教育,將關注的焦點集中在農村學前教育上,明確提出了應重點對農村的學前教育進行發(fā)展的政策,這不僅僅是符合新農村建設提出的基本需求,而且也是促進我國國民素質整體提高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科學教育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分析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的幾大倡導主張中,生活即教育屬于其核心的重要組成。生活即教育的理論旨在強調:生活與教育相結合,通過教育來生活,并借助生活促進教育,反過來同時促進生活的向前發(fā)展。陶行知認為,生活、教育兩者本就是相同的過程,在生活中不僅處處包含著教育,而且在教育中也處處包含了生活,只有實現(xiàn)生活與教育的相結合,才能使其發(fā)揮出巨大價值。其理論的核心內容為:過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樣的教育。也就是說,在社會之中由于人們的生活各不相同,其所接受的教育自然也各不相同。他認為,教育作為終身教育,是以生活的開展作為基本前提的,若無法實現(xiàn)生活與教育的良好結合,則無法落實真正的教育。
(二)社會即學校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這一社會即學校理論,其主張意在幼兒園將社會的東西都吸收進來,這樣較易弄假,而社會即學校(幼兒園)則恰好相反,它旨在將幼兒園中的一切都向社會靠攏,但是,只有先做到了社會即幼兒園,才能使幼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幼兒園,而且教學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
(三)教學做合一
長時間以來,教師一直擔當?shù)娜蝿站褪且罁?jù)書本知識履行教書義務,而幼兒也只是接受具有一定限制的教學內容,于是就形成了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的這一傳統(tǒng)形態(tài)。但是陶行知認為,教與學兩者是不可分離的,是必須要結合在一起的。在他看來,在做的基礎上教是教師的責任,在做的基礎上學是學生的責任,必須要降調教、學、做三者的合一。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農村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啟示
(一)科學教育主張生活化
1.教育內容的生活化。
在當前農村幼兒園實際的科學教育活動中,由于考慮到幼兒的年齡因素、智力發(fā)展等各項因素,實現(xiàn)教育內容的生活化可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由于生活化與幼兒的自身生活實際緊密連接,可以使幼兒有想探索的欲望,想通過探索解決他們想要知道的問題。通過借助于幼兒的身邊事物,也會讓幼兒感受到生活的神奇所在,并養(yǎng)成科學就在身邊的習慣,為其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2.教育滲透于生活實踐。
幼兒階段正是萌發(fā)對世界好奇的一個重要階段,他們對于外界提出的問題各種各樣,且無時無刻都在提問為什么,這也是源于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因此,實現(xiàn)幼兒科學教育的生活化,將其滲透于生活實踐中,教師隨時根據(jù)幼兒出現(xiàn)的興趣方向采用科學的教學引導幼兒發(fā)展。
3.科學教育旨在激發(fā)幼兒探究興趣與欲望。
根據(jù)幼兒這一階段的心理特點,幼兒園的課程設置必須是具備“前概念”這一要點的,這也決定了幼兒知識是要通過對客體的操作來獲取的。要求教師應該為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的可以觀察、探究、實踐的時機,使其可以通過這一系列的過程積攢經驗知識,并以此來引導幼兒走進科學。
(二)鼓勵幼兒自主探尋科學
在幼兒這一特殊的時期,其實他們具備自主探索、自主尋覓的這一傾向,若教師不能意識到這一問題而是主動提供研究對象,則可能會抑制幼兒的全面發(fā)展。相比起教師或者是家長買來的東西,幼兒可能更傾向于戶外隨處可見的比如說廢舊物品、石子或者是樹葉等事物?;诖?,教師應鼓勵幼兒自主探尋科學材料。幼兒在這一階段科學的思維處于初萌芽,應鼓勵幼兒自主探尋科學材料。而且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性格特點等內容,在這一階段他們對外界的所有事物都有好奇心理,也伴隨著強烈的求知欲望。若在慢慢引導幼兒進行思維發(fā)展的過程中,促進其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則應引導幼兒深入的學習分類或者是加工科學材料,培養(yǎng)其自主動手、實踐能力。通過這樣的引導練習,不僅可以發(fā)展幼兒的自主探索能力,而且能激發(fā)幼兒學習科學的激情,有利于其良好創(chuàng)造力的養(yǎng)成。
三、總結
隨著我國愈加重視幼兒基礎教育,將關注的焦點集中在農村學前教育上,明確提出了應重點對農村的學前教育進行發(fā)展的政策,這不僅僅是符合新農村建設提出的基本需求,而且也是促進我國國民素質整體提高的關鍵所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作為教育的精華所在,應積極汲取其內涵,結合農村幼兒教育加以研究、實施。
參考文獻
1、當前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研究的成果與走向——第八屆全國幼兒園音樂教育觀摩研討會側記林媛媛;許卓婭;幼兒教育2013-04-01
2、讓幼兒園成為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成長的“教學場”雷湘竹;學前教育研究2009-06-01
幼兒園教育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2.幼兒園教育類論文
3.幼兒園教育論文
4.幼兒教學管理論文
幼兒園教育教學論文
上一篇:有關幼兒園教育論文
下一篇:有關幼兒園教育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