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音樂教育的相關論文(2)
特殊音樂教育的相關論文
特殊音樂教育的相關論文篇二
《流行音樂在特殊音樂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流行音樂的迅速發(fā)展與其自身的大眾性、娛樂性不可分割,而另外所具備的音樂特征和教育功能在特殊音樂教育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對特殊受教學生情感上的干預和影響將會對特殊音樂教育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和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流行音樂 特殊音樂教育
我國的特殊音樂教育雖然在奴隸社會開始便有所涉及,但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活動與研究是近幾十年來才開始的。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特殊音樂教育的課程論研究、特殊音樂教育的教學方法研究、特殊音樂教育中的音樂治療研究。音樂治療研究在我國已經(jīng)有將近20年的時間,這期間的發(fā)展很快,但是與國外的特殊音樂治療相比還有很多的不足。目前對特殊音樂教育中音樂治療的研究也多數(shù)是嘗試性的把音樂治療納入特殊音樂教育當中。
而特殊教育的培養(yǎng)對象應該分為兩種:一種是即將成為施教的學生(即將成為特殊學校的特教教師),另一種是一般的受教學生(本身為特殊學生)。本文所要探討的是對于一般受教學生的音樂教育。這類學生又可分為五種:視覺障礙學生、聽覺障礙學生、語言障礙學生、智力超常學生和智力低常學生。針對這樣的特殊群體,所使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就是要因材施教,目前這一領域逐漸的受到學者們的關注,但由于其特殊性質的存在,使教育教學活動和方法的研究進行都非常的緩慢。特別是在此當中的音樂教育,其發(fā)展與普通音樂教育相比更是存在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性主要還是在于受教對象的特殊性,一篇經(jīng)過調查的報告中指出,視覺障礙學生的不信任感極強,導致經(jīng)常性的暴躁、憤怒,對社會的適應性相對較差,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認識較慢,對事物的學習能力就很慢。如此導致心理上的問題很難解決。
通過音樂特有的生理、心理效應,運用專門設計的音樂行為、經(jīng)歷音樂體驗,達到消除心理障礙,從而恢復或增進特殊的受教學生的身心健康。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泛指一種通俗易懂、輕松活潑、易于流傳、擁有廣大聽眾的音樂;它有別于嚴肅音樂、古典音樂和傳統(tǒng)的民間音樂,亦稱“流行音樂”。流行音樂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更容易與大眾產(chǎn)生共鳴,近些年隨著音樂創(chuàng)作水平的不斷提高,作曲家的意識的逐漸加強,一些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逐漸的被人認可,并且也有把流行音樂引進課堂的呼聲,同樣在特殊音樂教育中運用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的介入,對受教學生來說會使其身心大受裨益,同時對特殊音樂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美國孤獨癥研究院院長里姆蘭(Berhard Rimland)博士認為:“孤獨癥認識音樂的能力幾乎是宇宙性的,盡管他們對外面的世界漠不關心,有的甚至沒有語言,但他們對音樂大都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有些孩子甚至有超凡的音樂感和超強的變音能力。”
一、流行音樂的特征
(一)流行音樂的題材特征
流行音樂的取材多來源于日常生活,并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大部分流行音樂有輕快優(yōu)美的旋律,輕松活潑的節(jié)奏,通俗易懂、生活化、大眾化的語言,適中的音域,簡單易學、不需過多專業(yè)訓練的唱法,它的內容往往生動地體現(xiàn)著時代精神,貼近社會心理情狀,展示豐富的人情人性,較易引起內心的共鳴和演唱的欲望。流行音樂中有對愛情、對友情的描寫,對生活的認識,對親人的思念,對社會黑暗面的直面抨擊及批判等等,當然還包括一些鼓舞人心、勇于直面現(xiàn)實生活的歌曲,如:《水手》、《隱形的翅膀》表現(xiàn)出堅強,努力向上,BEYOND的《海闊天空》、《不再猶豫》,趙傳的《勇敢一點》等等,風靡一時也經(jīng)典流傳,對人們精神上有很大的鼓舞。
(二)流行音樂的音樂特征
流行音樂的結構形式一般都比較短小簡練,有時做反復或簡單的變奏,在旋律上容易演唱,其音域不寬,節(jié)奏簡單明朗,清晰單純但多有變化。并沒有像古典音樂那樣,學習起來要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支撐,形式?jīng)]有那么的繁雜和龐大。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與多媒體的發(fā)展,流行音樂也更多的借助于電子手段來豐富其內容從而表現(xiàn)出更受人歡迎的形態(tài)特征。音樂上的豐富多彩富于變化的特點,很快能夠引起學生一代的共鳴。
二、流行音樂的教育功能
流行音樂具有一般藝術種類都有的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審美功能等文化功能。教育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創(chuàng)作流行音樂的主體對現(xiàn)實社會的評價,包括對社會的政治生活、道德倫理等方面的認識,通過作品表現(xiàn)出來,流行音樂的大眾性與快速的傳播性使聽眾很快的認識和接受,在這同時就能教育和影響受眾群體。目前我國的特殊音樂教育不發(fā)達,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也與教學設施不完善息息相關,這種現(xiàn)狀也是由社會、學校等部門的多種客觀原因造成的,并不能快速根本的給予解決。而流行音樂的教育功能的成本較低,根據(jù)筆者所做的調查顯示:多數(shù)被調查的視障學生表示,通過接觸流行音樂,使自己能夠心情愉悅,并且能從中得到情感的寄托與共鳴。重要的是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音樂專業(yè)的知識。對這樣易于接受、成本較低的流行音樂在特殊音樂教育中能夠合理的把握與運用,將會對學生有很大的幫助,并且也很容易拉近師生距離,讓教師能更好的把握學生的思想,通過流行音樂這樣一個媒介,更好的解決受教學生的心理障礙等問題。
三、在受教過程中應把握適度原則
流行音樂和古典傳統(tǒng)音樂不同:古典音樂大多是前人所做,經(jīng)過長期的歷史檢驗被保留下來,音樂的內容和形式都是較為完美的精華,因而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流行音樂則大多是此時此地創(chuàng)造出來的音樂,多數(shù)是未得到公認的傳世之作,因而其中魚龍混雜,精華與糟粕具存,有待于歷史與人民的檢驗。流行音樂的多功能性也是本身所具有的多重社會屬性而決定的。其正反功能并存,因此在運用過程中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流行音樂的選擇,在數(shù)量上要有所把握,不能因為流行音樂是學生易于接受并非常喜愛的類型,而忽視了傳統(tǒng)音樂的教學。另外,更重要的是在選擇流行音樂的曲目上,此時對于教師來說更是責任重大。要在教學中做正確的引導,培養(yǎng)正確的音樂審美觀念,正確的認識流行音樂的思想情感和音樂藝術的風格特征。通過流行音樂的介入,達到開發(fā)、引導、解決特殊受教學生的心理存在問題的目的。
四、結語
目前我國的特殊音樂教育在最近二十年發(fā)展很快,但是就所檢索的文章來看,對于特殊音樂教育的研究不多,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上不夠。多數(shù)的研究多集中在對現(xiàn)狀的調查和教學課程的研究上,而具體的針對特殊受教群體的有效實施方法要通過長期的個案研究,大量的經(jīng)驗積累才能達到一定的理論程度,所以在這方面無論在客觀和主觀上都要務實工作。而流行音樂也是在近二十年當中發(fā)展迅速的音樂形式,能夠如此的被大眾接受是有其自身的特點的,能夠有效的把流行音樂運用到特殊音樂教育當中,為廣大的特殊音樂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加廣泛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同時,又因流行音樂自身的復雜性,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困難和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錢雪蓮.基于高校特殊音樂教育與普通音樂教育差異的教育改革[J].教育探索,2013,(04).
[2][6]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
[3]張焱.孤獨癥兒童音樂治療過程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6,(02).
[4]雷美琴.中國當代通俗歌曲的美學觀察[J].人民音樂,2003,(02).
[5]王思琦.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功能研究[J].中國音樂學,2007,(02).
特殊音樂教育的相關論文相關文章:
5.有關音樂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