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教學分析論文
特殊教育是面向殘疾人的教育板塊,相較于一般的科學教育而言,特殊教育有著明顯的轉變,從一開始的寥寥無幾到現在的欣欣向榮,特殊教育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與社會對殘疾人的態(tài)度息息相關。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特殊教育教學分析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特殊教育教學分析論文篇一
《論特殊教育從人文關懷到行動支持走向》
摘 要:我國特殊教育相較于其他國家,起步較晚。社會對殘疾人的看法也產生的巨大的變化,而黨的報告更是明顯的指出中國教育要“支持特殊教育”這一方向,表明國家在高度關懷特殊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并且對發(fā)展特殊教育事業(yè)有著行動支持,從而確保中國可以連續(xù)并且可持續(xù)的堅持特殊教育政策,也為科學教育的發(fā)展指明了路徑。
關鍵詞:特殊教育;人文關懷;行動支持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214-01
特殊教育是面向殘疾人的教育板塊,相較于一般的科學教育而言,特殊教育有著明顯的轉變,從一開始的寥寥無幾到現在的欣欣向榮,特殊教育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與社會對殘疾人的態(tài)度息息相關。而社會對特殊教育行業(yè)從一開始的打壓到之后的支持體現了特殊教育行業(yè)從單純的人文關懷發(fā)展道路行動支持,這更是體現特殊教育發(fā)展的側重會從注重數量轉化到注重教學質量這一必然。
一、社會對傷殘人員態(tài)度的轉變
曾經,教育對傷殘人員來說是遙不可及的星星,社會忽視甚至排斥他們,隨著思想的開放,社會開始慢慢接納傷殘人員,特殊教育也就開始發(fā)展,但只是一些體現著人文關懷的慈善救濟,到如今,政府大力“支持特殊教育”,傷殘人員被社會接納,與社會相處融洽。這些改變都被歷史所銘記。
1、傷殘人士被社會漠視、排斥
中國古代一直提倡“仁者愛人”,但是書院的招收標準便是所謂的儀表堂堂,傷殘人士一下就被打入教育的冷宮,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生產力水平不高的情況下教育對于寒門子弟已經是一種奢侈。而殘疾人更是被唾棄,由于身體缺陷,他們無法成為勞動競爭當中占優(yōu)勢的一方,所以他們只能更加卑微的活著,孤獨卻又無奈。
2、傷殘人士開始接受人文關懷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政治、經濟、文化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使得我國的殘疾人生活狀況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這一種生活質量的提高并不是完美的,政府為了救濟殘疾人,采取了很多的有效措施,但是就社會而言,殘疾人是需要依靠社會救濟生活的,他們懷著同情對殘疾人進行救濟,卻忽視了殘疾人的自尊。特別是在特殊教育行業(yè),有些老師開始懷著一腔熱血,但在教育過程中無法適應個體差異大,處在發(fā)展中的身心有障礙的特殊學生與一般學生的差別,往往好心辦壞事,無意中傷害了他們。
3、傷殘人士受到社會接納的行動支持
社會對特殊教育行業(yè)的不斷摸索,最終將特殊教育行業(yè)的教學目標定在了“人本特教”上,注重對殘疾學生的個體生命的重視,幫助他們確立個人人格價值。堅信每個人都有潛在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力,注重將其潛能通過教育教學實踐化成現實,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站起來”,走向平等、自由地生活。
二、特殊教育的轉變方式
1、特殊教育為殘障兒童提供受教育的機會
受教育權是一項基本人權,指公民享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和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受教育權包括兩個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學接受教育的權利;二是國家提供教育設施,培養(yǎng)教師,為公民受教育創(chuàng)造必要機會和物質條件。以前殘障兒童的教育一般都是靠教會進行救濟,并沒有明確的教學方向與計劃,現在殘障兒童的教育由國家負責,建造公立學校保障他們的受教育權。
2、特殊教育保障殘障兒童平等的受教育權
特殊教育面對著的是一群殘障兒童,他們與一般的學生不同,因而,授課方式與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為了保證平等的受教育權,教育工作者要讓這些特殊的學生融入一般的學生集體中,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有足夠的耐心和方法。在這一方面,我國借鑒西方的先進教育體制結合自身情況最終確定了隨班就讀制度,保障了特殊群體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
三、對特殊教育發(fā)展的一些思考
1、堅持人道主義情懷,建設人文主義精神
教育工作者在進行特殊教育工作時要讓學生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有價值的,要做到這些需要教育工作者創(chuàng)造出具有人文精神的特殊教育學校課堂教學。為了更好地建設具有人文精神的特殊教育學校課堂,教師需要與他們建立伙伴型的師生關系,在潛移默化中改變殘疾學生的價值認同,讓他們遵循乃至于形成自己的人格。
2、不寬泛的定義教學目標
特殊教育與一般教育明顯的不同就是受教育的對象具有很大的不可控性,他們往往敏感多變,因而寬放長遠的教學目標并不適合特殊教育行業(yè),面對差異巨大的孩子群體,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便是定義最近發(fā)展區(qū)。例如在自閉癥類的團體心理輔導《不放棄》一課,貫穿著“剪刀石頭布”猜拳游戲,教師將分層目標就設定為:“A 類生會猜拳進行游戲,能融入同伴的游戲活動,享受游戲的樂趣,學會面對困難,不放棄; B 類生在教師的協(xié)助下能猜拳進行游戲,融入同伴的游戲活動,感受游戲樂趣; C 類生能堅持10 秒以上注視教師做‘石頭’、‘剪刀’、‘布’三個動作,并實時模仿,感受游戲的樂趣。”這種分層讓所有的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終讓所有孩子都參與游戲。
四、結語
隨著中國教育的不斷深化,特殊教育也成為中國教育中重要的一環(huán),同樣的我國也有很大一部分人需要進行特殊教育。在發(fā)展特殊教育行業(yè)的同時,要一直堅持對特殊群體的人文關懷,針對特殊群體改變自己的授課方式與行為,讓他們學會更多的技能,最終得到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獲得更穩(wěn)定的生活保障。
參考文獻:
[1] 趙 斌.王琳琳.論特殊教育從人文關懷到行動支持走向[J].中國特殊教育,2013-01-07.
[2] 李 露.論特殊教育從人文關懷到行動支持走向[J].赤子(上中旬),2015-12-13.
[3] 許海英.特殊教育學校課堂教學的人文精神審視[J].現代特殊教育,2015-09-16.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特殊教育教學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