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論文范文(2)
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論文范文篇二
試論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取向
摘要: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取向問題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本文系統(tǒng)梳理并分析了有關這一問題的三種不同觀點,認為:人文社會科學滲透、包含著人的價值因素,它不可能是與價值無涉的,它的價值取向并不與其客觀性和科學性相沖突。
關鍵詞:人文社會科學;科學主義;人文主義;價值中立;價值
科學一般可以分為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三大基本類型,由于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雖然存在差異,但也有著鮮明的一致性和共通性,所以,在這里筆者不做區(qū)分地將二者聯(lián)系在一起加以論述。有關人文社會科學是否應有價值取向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受西方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兩大思潮的影響,主要產生了三種不同觀點:否定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取向、肯定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取向以及旨在調和前兩種觀點的馬克斯·韋伯的“價值中立”說。
一、否定人文社會科學價值取向的科學主義
科學主義又稱自然主義(naturalism),其根本的特點是強調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相似性和共通性,在科學一體化的觀念支配下以實證主義的方式肯定人文社會科學的可能性,并主張應用實證的方法來研究和發(fā)展人文社會科學,使之走向與自然科學相似的實證主義軌道。
人文社會科學中的科學主義思潮可以上溯到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培根等創(chuàng)立的分析的、經驗的哲學傳統(tǒng),尤其是他們對于科學的絕對尊崇的態(tài)度。近代以來,由于自然科學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自然科學的觀念、原則和方法自覺不自覺地成為衡量其他知識是否科學的基本標準。其他各類知識和各種學科要成為科學,或者說要被人們認定為科學,就要看其是否符合自然科學的標準,只有通過了這種嚴格的“科學資格”的審查和檢驗,才能取得進入科學殿堂的“入場券”。
按照科學主義的觀點價值取向涉及人文社會科學的客觀性問題,客觀性是科學的生命,科學與人的主體性、主觀因素,價值觀念是互不相關的,沒有聯(lián)系的,否定價值取向正是科學客觀性的所在。石里克就曾提到:“一個思想家在進行哲學研究時,只應懷有追求真理的熱忱,否則,他的思想就有被感情引入歧途的危險。他的意欲、希望和顧慮會把一切誠實的科學研究的首要前提——客觀性給破壞了。”[1]
基于此,科學主義在事實價值二分的前提下,對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取向進行了否定。他們認為,科學是關于客觀的事實判斷,與“主觀”的價值無關,就像羅素所說:“關于價值的問題完全是在知識的范圍以外。那就是說,當我們斷言這個或那個具有價值時,我們是在表達我們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在表達一個即使我們個人的感情各不相同但卻仍然是可靠的事實。”[2] 科學和價值是完全對立的兩極:科學關乎事實,價值關乎目的;科學是客觀的,價值是主觀的;科學是追求真理的,價值是追求功利的;科學是理性的,價值是非理性的;科學是可以進行邏輯分析的,價值是不能進行邏輯分析的。
科學主義的觀點具有一定歷史必然性、合理性,它對于克服那種片面強調科學的意識形態(tài)性、階級性甚至把科學本身當作階級斗爭和政治斗爭的工具的傾向,維護科學發(fā)展的自主性、客觀性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總體而言,這種觀點還是一種極端的觀點,它否定了認識系統(tǒng)中的主客體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使科學知識與價值完全割裂,并要求科學“超脫”于一切意識形態(tài)尤其是世界觀的因素,對各種社會沖突采取“不干涉”的態(tài)度;它用所謂的“客觀性”消解價值因素,并將科學貶低為純技術手段。
二、肯定人文社會科學價值取向的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又叫反自然主義(anti--naturalism),它突出強調了人文社會現(xiàn)象與自然現(xiàn)象的根本區(qū)別。自然現(xiàn)象具有確定性、普遍性和可量化性,可以對其加以客觀的實證的解析與說明;而人文社會現(xiàn)象,尤其是人的思維、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等具有非確定性、個別性和非量化性,它們本質上是個意義世界,價值世界,不可能被客觀地加以解析和說明,而只能通過理解才能把握。
新康德主義理論家李凱爾特運用價值標準對自然科學和歷史的文化科學作了區(qū)分。在他看來自然科學把與任何價值都沒有聯(lián)系的事物和現(xiàn)象看作自己的對象,用普遍的方法發(fā)現(xiàn)普遍的聯(lián)系和規(guī)律。這些科學都不以人的價值和評價的觀點去考察自己的對象,都把個別、特殊之物當作非本質成分不予考慮,僅僅把大多數(shù)對象所共有的成分包括到自己的概念之中。而作為文化科學,它要研究與普遍文化價值有關的對象;而作為歷史科學來說,則必須從對象的特殊性和個別性方面敘述對象的一次性發(fā)展。對歷史的文化科學來說,只有那些在其個別性方面對于作為指導原則的文化價值具有意義的事物才是本質的,同時,李凱爾特提出了價值聯(lián)系的原則,他認為價值是歷史學家挑選材料時借以區(qū)分本質成分與非本質成分的標準。
另一位新康德主義者卡西爾同樣關心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邊界問題。他從兩種不同的感知方式,事物的感知和表達的感知入手探究了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統(tǒng)一性和相異性,得出結論:人文科學的對象不是整個宇宙,而是一個屬人的世界。與自然科學不同,它的目的不是規(guī)律的普遍性,也不是事實與現(xiàn)象的個別性,它有其特具的認知理想。同時,卡西爾還認為:每一個文化客體都內在地表現(xiàn)為物理的、心理性的和歷史性的總和。物理的是指文化客體的質料性;心理性的是指特定心智上的基本態(tài)度的表達;歷史性的是指歷史上的時序、位置、年代,來源。文化客體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一種物理質料為基質,但這一文化客體若要被正確閱讀和理解的話,它們同時需要一種雙重解釋:一方面必須歷史地看待每一種文化客體,根據它們所處的時代及其來源去研究,另一方面還必須把這些文獻理解為某種特殊心態(tài)的表達,這種特殊心態(tài)可以以某種方式重新感受。
瑞士學者皮亞杰在其《人文科學認識論》中指出:與自然科學主體和客體分離不同,“人文科學的情況要復雜得多,因為對自身或對他人進行實驗或觀察的主體一方面可能受到所觀察現(xiàn)象的改變,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改變這些現(xiàn)象的展開其性質的根源。正是由于這樣一些情況,這一同時既是主體又是客體的事實給人文科學制造了比自然科學更多的困難”?!翱陀^性所不可或缺的非中心化,在客體是由主體構成的情況下要更加困難得多”。皮亞杰認為這是出于兩個原因:“一是由于觀察者的自我介入了他應該能從外部去研究的現(xiàn)象,自我中心體(le sujetegocentrigue)與認識主體(le sujet epistemique)之間的界線就越發(fā)不明確。二是就在觀察者已經介入并對他所關心的事實賦予價值的情況下,它的傾向仍然是相信直覺認識,因而更加感覺不到有采用客觀技術的必要性。” [3]他認為人文社會科學難以避開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
總而言之,人文主義學者在堅持自然與人文社會科學的區(qū)別的基礎上,強調人文社會科學的獨特的屬人性和價值性,肯定了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取向的存在。
三、馬克斯·韋伯的“價值中立”觀
針對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取向問題,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提出了“價值中立”觀,試圖調和對價值取向的肯定與否定兩種觀點?!皟r值中立”概念并非他的首創(chuàng),而是他從實證主義那里借用的一個概念。不過實證主義的“價值中立”觀是把社會科學研究等同于自然科學研究,混淆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界限,最終目的是將價值驅逐出社會科學研究領域,這是韋伯所不能接受的。他認為價值與社會科學研究絕非毫不相干,而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社會科學工作者總是按照某種價值取向去收集和分析他所需要的精神材料。那種“從資料中直接提煉出某種觀點”以追求“沒有成見的認識的企圖不過是自欺欺人”。[4]
看了“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論文范文”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