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法學論文 > 法學理論 > 法律本科班畢業(yè)論文

法律本科班畢業(yè)論文

時間: 秋梅1032 分享

法律本科班畢業(yè)論文

  法律是指國家按照統治階級的利益制定或認可,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法律本科班畢業(yè)論文的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法律本科班畢業(yè)論文篇1

  淺析公民的法律信仰與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

  【摘要】在大力推進依法治國的今天,面對并不理想的法律信仰現狀,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公民的法律信仰意識是法學學者不能回避的問題。只有分析清楚法律信仰的涵義、我國法律信仰的現狀及成因,才能找到培養(yǎng)公民法律信仰意識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公民 法律信仰 權利意識

  自1991年梁治平首次譯介《法律與宗教》一書以來,“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①一直是法學研究者們的口頭禪之一。法律信仰也進入了法學的研究視野,這種現象表明作為衡量一個國家能否稱之為法治國家的重要標準―法律信仰,已經納入法學的基本研究范疇。

  法律信仰的基本理論

  對于信仰一詞的研究,不應僅局限在宗教學、心理學研究中,而應該在廣泛的領域里進行分析,例如法學。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哲學家康德的觀點,他認為,信仰是一種“確信”,但這種“確信”和意見、知識的確信不同:意見是一種在主客觀方面都沒有充足理由的判斷,知識是一種在主客觀方面都有充足理由的判斷,而信仰則是人們在主觀方面有充足理由,也就是在信仰者看來是確實可靠,而在客觀方面卻得不到充足證明的一種“確信。”②該觀點把信仰和意見、知識進行了比較,得出了信仰的特點,較之于前面兩種觀點,更具有說服力,但是并沒有包括信仰的所有特點。信仰是指人類對某種事物的極度信任和崇拜,并把該事物作為整個人類運轉的最高指南。亦就是說,信仰的主體是人類,信仰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情感,且在人類的心中,該種事物比生命還要重要,并認為只有該種事物才能實現人類的最終價值。

  關于法律信仰,有學者認為“法律信仰是一個牽涉法學、心理學、社會學乃至倫理學的概念,由于其牽涉面廣,以致要用幾個簡明的文字得出一個符合定義要求的概念之前,適當討論一下信仰一詞的含義是有必要的。”③該觀點并沒有對法律信仰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只對信仰涵義的外延進行了粗略的概括。

  在眾多觀點中,有一種頗有影響力的觀點認為,法律信仰是“根源于人類對人性和社會生活的科學分析和理性選擇,進而所形成的對社會法的現象的信任感和依歸感,以及對法的現象的神圣感情和愿意為法而獻身的崇高境界。”④這個觀點較為全面地解釋了法律信仰的涵義,既確認了信仰的主體,認為只有人類才會有這樣的情感認知,分析了人類做出該做決定的條件,也明確敘述了該種事物在人類心中的至高地位。

  綜合對信仰和法律信仰的分析,法律信仰就是指人類在科學、理性地分析選擇后,對法律產生了極度信任和崇拜,堅信只有法律才能保護和實現人類的最高價值,并把法律作為整個人類社會運轉的最高指南。

  我國公民法律信仰的現狀及成因

  不難看出,我國公民法律信仰的現狀并不理想,從“法律信仰”這一概念被提出,就遇到了很大的阻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現狀,對于這個問題已有多位學者進行過論述。

  歷史陳舊思想和傳統文化的影響,導致公民法律意識的缺失。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就確定了封建君主是一切法權淵源的基本格調。在歷史上,統治者雖然也用法律作為統治工具,但“法”即“刑”,是一種赤裸裸的暴力,再加上時有發(fā)生法被濫用的現象,使民眾對法有一種排斥的心理。在儒家文化長達兩千年的浸潤下,已不知不覺形成了一種難以更改的定勢思維:君主權威,服從乃天理。再者,我國傳統社會是建立在以血緣關系為基礎,人們在這種倫理道德的教育下與人交往、行事。

  整個社會的基本秩序不是靠法律來維持,而是靠宗法、倫理綱常來維持。這些思想觀念根深蒂固,至今還影響著部分民眾,阻礙了我國法治化的進程。漫長的封建專制統治使民眾的權利意識被逐漸淡化,致使在傳統中國不可能出現法律信仰意識。正如清朝法學家沈家本先生所言:“自來勢要寡識之人,大抵不知法學為何事,欲其守法,或反破壞之,此法之所以難行,而學之所以衰也。”

  法律自身的局限阻礙法律功能的發(fā)揮。法律信仰根植于公民對法律深切的信念,而這種信念首先源于法律所體現的法律功能的發(fā)揮。如果一部法律給人們帶來的只是不便,甚至是損害,那么,這個法律即使被人們公認為是法律,卻也很難被人們自覺遵守,更不可能成為他們的信仰。

  價值合理、規(guī)范合理、體制合理、程序合理的法律,才能引起公民內心的誠服和堅信,才能期待公民的奉行和呵護。我國現行法律中有些條文不夠嚴謹、具體和明確,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其不足之處都會顯現出來,任何缺乏科學性的觀點和學說都只是自欺欺人的。法律的這些不完善之處,勢必會嚴重影響在法律實施過程中的作用的發(fā)揮,導致人們對法律的錯誤認知。

  市場經濟不完善導致法律信仰的生長缺乏肥沃的土壤。法律信仰的產生是市場經濟逐漸完善和法治進程逐漸推進的產物。我們的經濟體制經歷了計劃經濟、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商品(市場)經濟轉變過程,經濟體制仍處于轉軌期。在這一過程中,人們的觀念上大多認為法治和法律并不那么重要,尚未成為公眾日常生活的必備要素,最終導致法律信仰的生長缺乏肥沃的土壤。

  有效培養(yǎng)公民的法律信仰

  完善我國法律體系,體現法律之功能。人們只可能對一個足以保護自己的權利和能被人們心理所接受的良律產生信仰。所以法律自身的好壞對于公民是否會對法律產生這種信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立法機關就應該使制定的法律具有公正性、權威性、穩(wěn)定性。因此,完善法律體系,體現法律的各方面功能,是樹立法律信仰的基礎。

  樹立法律至上權威的地位,鞏固法律信仰的生成。雖然憲法信仰并不同于憲法權威,但是兩者卻有著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如果一個國家的法律獲得了至上權威的地位,那么就更容易激發(fā)生成法律信仰,反之,則很難培養(yǎng)法律信仰的觀念。在法治社會中,法律應是整個社會的運轉的最終指南。

  法治化的過程就是法律被崇拜信仰的過程,也是樹立法律權威的過程。因此,法律若要被人們信仰就必須具有權威性,否則信仰只能是無水之源。美國法學家塞爾慈尼克認為:“強制不是法的內在組成部分,而只是法的外在支持條件之一;不應把強制作為法律現象的基準,法的概念的核心是權威。”

  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尤其是增強權利意識,充分發(fā)揮法律的價值作用。法律意識(特別是權力意識)與法律信仰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作用的關系,法律意識的增強將促進人們對法的功能和價值認同,有利于人們法律信仰的生成。如果缺乏這種法律意識,法律所規(guī)定的權利只能紙上談兵,不可能得以實現。

  經過多年的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公民的法律意識有明顯的提高,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重點強調公民的懂法守法義務,卻忽略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權利觀念,所以普法教育在促進公民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還需進一步努力。只有讓社會公眾實實在在體會到了法律的功能和價值,并加以通過權利本位的宣傳,才能樹立起公眾對法律的普遍信仰。

  加強執(zhí)法機關和工作人員的守法觀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執(zhí)法機關和其工作人員的守法程度直接關系著法律信仰生成的成敗。一國公民對該國法律的認識不僅僅取決于法律的內容,更主要取決于該法律的運行狀態(tài)和執(zhí)法機關運用時的態(tài)度。換而言之,司法是否公正、執(zhí)法機關和工作人員守法觀念的程度決定了法律是否將被信仰。

  如果對于大多數公民來講,法律只是字和紙的堆積物的話,試問誰又會去信仰這個沒有實際意義的法律呢?“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破壞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⑤毋庸諱言,如果執(zhí)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沒有守法觀念,或者說守法觀念薄弱,將導致公民對法律的不信任,乃至產生對法律的藐視,法律將不可能被信仰。

  堅持長期的法制宣傳、教育。要使公民對法律產生信仰,其前提條件是公民對法律有足夠的認識。那么堅持長期的法制宣傳、教育,才能加強公民對法律的認識。筆者建議將法律知識考試、考核作為工作錄取、升學等的必備內容。只有真正理解法律,才可能從內心產生對法律的信仰。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各項體制。法律信仰是法治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而法治社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產物。也就是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是法律信仰發(fā)展的基石。市場經濟本來就是法治經濟,因為市場經濟所追求的就是一種合法的取利思想。市場經濟的基本運行模式就是公平、自由的競爭,而只有法律的調控才能滿足這一條件,才能促進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當法律發(fā)揮了這一功能,普遍公眾才會對法律產生一種新認知,即對法律產生的高度的認可,認識到法律是可以保護自己的基本生活,而不是妨礙到自己的生活,從而激發(fā)公眾的法律信仰意識。(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法學院)

  注釋

 ?、賉美]伯爾曼:《法律與宗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年版。

  ②康德:《邏輯學講義》,許景行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第57~62頁。

 ?、壑x暉:《法理信仰的理念與基礎》,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6頁。

 ?、茉S章潤:《法律信仰――中國語境及其意義》,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蓐愡\華:“司法公正與法律信仰”,《探索》,1999年4月,第98頁。

  法律本科班畢業(yè)論文篇2

  論法律之外的道德約束

  摘要 當今網絡上流行這樣一個名詞――“人肉搜索”。雖然“人肉搜索”有著發(fā)掘真相與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但“人肉搜索”侵犯個人隱私權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本文指出探討“人肉搜索”侵犯個人隱私權的背后所產生的正面效應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對“人肉搜索”我們應加以合理的規(guī)制,疏堵結合,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關鍵詞 人肉搜索 隱私權 道德約束

  當今網絡上流行這樣一個名詞“人肉搜索”。顧名思義,人肉搜索就是指利用人工參與來充當搜索引擎從而提供信息的一種機制,也就是通過其他人來搜索自己搜不到的東西。當用戶的疑問在正常的搜索引擎中得不到解答時,網民們就會試圖通過其他幾種渠道來尋找答案,或者通過人與人的溝通交流尋求答案,人肉搜索便應運而生。有關人肉搜索的具體案例相信大家也并不陌生,如賈君鵬事件、女子虐貓事件、華南虎事件、遼寧女罵四川災民事件、林嘉祥猥褻女童事件、天價煙局長事件等。

  對于“人肉搜索”所帶來的后果,網民們眾說紛紜,具體態(tài)度呈現兩邊倒的趨勢。一是極力抵制,認為人肉搜索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給相關人甚至不相干的人帶來了不必要的痛苦和損失。如賈君鵬事件所引出的網民對姓名為“賈君鵬”的幾個“嫌疑人”的個人私生活的干擾。而另一種是極力維護,認為這是網絡民意的體現,可以使某些貪官污吏或者無道德心、無羞恥感的人得到應有的懲罰。如林嘉祥猥褻女童事件,犯罪分子依仗自己國家干部的特殊身份飛揚跋扈、甚囂塵上,但仍舊敵不過網民的強大力量,最終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人肉搜索”如同一把鋒利的雙刃劍,一面強硬地打破網絡與現實生活的界限,通過網絡對社會生活進行有力的道德規(guī)范、輿論監(jiān)督,積極地推進著中國社會發(fā)展的進程;一面又不斷地侵犯他人隱私、干涉他人的正常生活,甚至還引起網絡暴力的蔓延。對此,筆者認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兩面性,“人肉搜索”既然在當下這種環(huán)境中產生并存在,就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其產生的利與弊我們應當一分為二地去看待。公民的隱私權固然重要,但因為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的做法并不可取,探求“人肉搜索”在侵犯公眾隱私權背后的道德約束層面上的積極作用也是十分有意義的。

  一、何謂道德約束

  面對鋪天蓋地的“人肉搜索”,社會各界人士分別有著不同的看法。在憲法保護者大力強調隱私權神圣不可侵犯的背后,“人肉搜索”帶來的為民除害、大快人心的積極作用讓公眾對此更加興致勃勃、群情激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群眾的言論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著某種共識。但眾多網民頂著侵犯隱私權的風浪依舊對人肉搜索事業(yè)孜孜不倦,這不能不說明某種事實,那就是人肉搜索所帶來的正面效應大過了負面效應,而這種正面效應正是法律所不能企及的道德層面所反映的問題。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人們的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guī)范,具有認識、調節(jié)、教育、評價以及平衡五個功能。在實踐中,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在當今物欲橫流的時代,道德所包含的評價標準大致可以分為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yè)道德三個方面:

  1.社會公德指在人類長期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的、要求每個公民在社會生活中涉及到其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時應當遵守的道德準則。社會公德是一種約定俗成的道德,沒有法律規(guī)定,我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全靠社會去評定。

  2.家庭美德是指人們在家庭生活中調整家庭成員之間關系、處理家庭問題時所應該遵循的道德規(guī)范。主要包括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

  3.職業(yè)道德就是人們的職業(yè)活動、職業(yè)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是職業(yè)者在職業(yè)活動中做好自己份內工作之外,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其內容主要包括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等。

  二、道德約束走入困境

  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約束已然成為了一項“弱約束”。人們的價值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多樣化甚至偏離社會主旋律,產生出各種各樣的異化行為。中國古代的道德習俗常常將違反傳統道德的人公示于眾,甚至動用私刑,這是中國道德審判的基本樣式,是狂熱的“多數人暴政”。

  我們都知道法律是“最底線道德”,只要不沖破最底線的道德就不是違法行為。理所當然的,面對在道德層面上的受害者,相關部門不會主動提供援助也沒有理由提供援助。而且法律法規(guī)在某些問題上也確實存在解決無力的現狀。

  道德約束走入了困境,公民的道德淪喪日益嚴重。社會矛盾、公眾矛盾也因此而激化,這時候就自然而然地有人充當“正義者的化身”,“道德警察”,投身網絡“人肉搜索”,幫助弱者抑或凈化社會風氣。

  三、“人肉搜索”產生的原因

  (一)法律的缺位

  曾經有人對中美兩國的“人肉搜索”做了對比研究。研究發(fā)現,“人肉搜索”在美國并不像中國這么流行。這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有著龐大健全的法律體系,公民的任何不當行為基本上都能在這一體系內找到相應的約束和規(guī)制甚至懲罰。就拿中國的“虐貓事件”來說,由于中國《動物保護法》的缺位,當事人肆無忌憚地將貓虐殺后并沒有受到任何法律制裁,最多只受到道德的譴責。而同類行為在美國就將難逃法網。所以,法律的無所不在致使網民無需以人肉搜索的方式懲惡揚善,伸張正義。

  (二)公權力的缺位

  在某些公權力不能夠涉及或公權力故意不作為時,網民通過“人肉搜索”進行自救或他救的方式就應運而生。“人肉搜索”就是這樣一種自力救助機制,因而公權力救助不必完全排斥它。我國地域遼闊,社會資源分布不均,司法資源相對匱乏。合理限度內的自力救助不僅可以使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得以及時保護,還相應提高了違法者的違法成本,減少了違法者的違法機會。同時又節(jié)約了司法資源,也填補了現實制裁手段的不足。

  (三)腐敗問題日益突出

  腐敗問題是我國社會的一大弊病,相關機關屢禁不止。而且,面對各色各樣的隱性腐敗,正面的監(jiān)督機制更是無能為力。此時“人肉搜索”便體現出它的優(yōu)越性:龐大的網民隊伍,廣泛的地理分布,隨時隨地的反腐監(jiān)督,使得腐敗官員無處可躲,辦事效率非專門執(zhí)法機關可以比擬。因此,“人肉搜索”擁有無比巨大的反腐威力。

  (四)家庭矛盾愈演愈烈

  在中國,家庭和睦自古就是很重要的一項美德。但隨著社會轉型,各種物質的、精神的欲望充斥了整個社會,人們抵擋不住各種誘惑,進而引發(fā)各種家庭矛盾。如“第三者插足”、“婚外戀”、“家庭暴力”、“不孝順父母”等等。這些屬于道德層面上人們應該自律的行為得不到法律的規(guī)制,家庭矛盾便會愈演愈烈,到最后引發(fā)社會矛盾。不得已,網民們自發(fā)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去幫助弱者,懲罰沒有羞恥心沒有道德感的偽君子。

  因此,可以這樣說,懲惡揚善和維護道德正義是人肉搜索的根本動力。

  四、“人肉搜索”帶來的正面效應

  網絡虛擬世界的“人肉搜索”反作用于現實,監(jiān)督和制約著現實社會的失范行為,維護了社會道德。中國網民遍布網絡的各個角落,形成一個無孔不入的監(jiān)督網,這是任何一個國家監(jiān)督機關都無法做到的。而且,“人肉搜索”對失范者生活所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對失范者起到了很大的震懾作用。具體講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人肉搜索”是中國社會進步的一個縮影,是公民表達自由的體現。公民表達自由是憲法規(guī)定的一項重要權利,任何人不能剝奪公民的表達自由權。

  第二,“人肉搜索”用于反腐,推動了信息公開的步伐和監(jiān)督體制的完善,使得中國社會更加民主和透明。這些行為反過來又帶動了全社會公民意識的覺醒,促使公民振臂疾呼,保護自己的權利。

  第三,“人肉搜索”體現了人們對正義和美德的追求。有利于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起到了維護社會公序良俗的作用。

  第四,“人肉搜索”通過對劣跡的曝光約束了個人行為,拓寬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為公共政策法規(guī)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群眾信息,成為中國政治民主進程中不可忽視的因素。

  “人肉搜索”帶來的正面效應是客觀存在的,并且在網絡和現實中都發(fā)揮了不可取代的作用。為了使這種正面效應得以發(fā)揚光大,對正負兩方面效應加以平衡和規(guī)制是很有必要的。

  五、如何加以平衡和規(guī)制

  “人肉搜索”是一把雙刃劍。作為工具和手段的“人肉搜索”,它本身既不是一個褒義詞,也不是一個貶義詞。對它的價值評價與其所關注的領域和事件本身有十分密切的關系,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應該在盡量發(fā)揮人肉搜索“引擎的正面功能的同時,將其負面效應減至最低。

  第一,各類網站的管理人員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對網民們的各種明顯的網絡侵權話語和行為進行審查。網站管理人員對網上公開發(fā)表的各種網絡言論進行審閱,對明顯的侵權行為及時制止,可以有效、及時地避免人肉搜索”侵犯他人人格權。

  第二,是網民自律。網民應提高自身道德道德品質與法律素養(yǎng),加強自律。“人肉搜索”本身無正邪之分,關鍵在于網民如何運用,因此從源頭抓起,加強網民自身約束十分重要。網民們在根據人肉搜索的結果對現實中的當事人發(fā)出批判時,要注意行為的方式和手段,掌握分寸。不能在懲治違法和失范行為的同時自己又觸犯了法律或違反了道德。

  第三,完善立法,明確法律責任?;?ldquo;人肉搜索”的特點及其積極作用,筆者認為,隱私權的范圍應因人而異。公眾人物如官員和明星等人的隱私范圍與普通人應有區(qū)別。建立合理的法律機制保護隱私權需要掌握一個“度”,嚴格的一刀切切斷了“人肉搜索”,但或許會擠出另一種“搜索”,網民的力量是強大的,疏堵結合,大家都掌握一個“度”,網絡才能平靜,社會才能和諧。

  六、結語

  “人肉搜索”在輿論監(jiān)督、道德規(guī)范等方面都發(fā)揮著巨大的積極作用。我們應該看到“人肉搜索”對整個社會的道德淪喪問題所帶來的約束和挽救作用。對“人肉搜索”的管理策略不應該是全面否定、“一刀切”,也不應該是完全任其自由發(fā)展。疏堵結合,對其進行引導與規(guī)范,才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只要方法得當,“人肉搜索”完全可以趨利避害,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積極的作用。

284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