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關系論文參考例文
法律關系論文參考例文
法律關系的物質性是指客觀實在性、必然性,該客觀物質性并不因意志因素的存在而改變。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法律關系論文參考例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法律關系論文參考例文篇1
淺談刑事法律關系
摘要:刑事法律關系是國家和犯罪人之間的刑事權利和刑事義務的關系。對于它的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豐富刑法理論體系,更重要的一方面體現(xiàn)在于它對刑事立法和司法 實踐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本文從犯罪人作為人的犯罪人和犯罪的行為人具有公民資格的角度上,探討犯罪人在刑事法律關系中應享有的權利,對國家和犯罪人之間的刑事權利和義務關系進行反思,促進人們樹立正確的刑法意識和人權保障的觀念。
關鍵詞:刑事法律關系 刑事處置權(刑事權利) 刑事責任(刑事義務)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刑法理論界對于刑事法律關系的研究遠遠落后于其他部門法,不僅如此,而且刑事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消滅及其內容等方面都未達成共識。究其原因在于我們對刑事法律關系研究重視程度不夠。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刑事法律關系是一個純理論的問題,與定罪量刑無直接的 聯(lián)系,沒有實際意義。但幾年以來,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刑事法治理念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實踐問題需要得到理論的解釋和指導。例如:刑事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消滅,國家與犯罪人之間各自的權利義務及其相互關系。對于這些問題的正確解決,有助于我們樹立正確的刑法意識,同時也能為司法定罪量刑提供正確的指導。以下是筆者就刑事法律關系所作的一些初步探討。
二、刑事法律關系概念的界定
刑法作為一個部門法,它的調整對象十分廣泛。涉及到 社會各個領域中的嚴重違法行為。也就是說由于這些嚴重的違法行為而形成的社會關系經刑事法律規(guī)范的調整便上升為刑事法律關系。由于刑法調整對象的廣泛性和調整手段的特殊性,造成了對刑事法律關系界定上的分歧。著名刑法家楊春冼教授認為:“刑事法律關系也稱刑法關系,即犯罪與刑罰方面的權利義務關系。” 俄羅斯學者則認為:“刑事法律關系是刑法實施以后,國家與犯罪人之間的關系。”以上的觀點存在不足,筆者認為:首先,作為一種法律關系必須要有明確的主體。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國家和犯罪人。其次,法律關系的形成必須要有法律規(guī)范的調整和法律事實的出現(xiàn)這兩個前提,兩者缺一不可。刑法實施以后,但由于沒有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這一法律事實的出現(xiàn),因此此時不可能產生刑事法律關系。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刑事法律關系是由于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而導致的,經刑事法律規(guī)范調整而產生的國家與犯罪人之間的刑事權利和刑事義務關系。
三、刑事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刑事法律關系的產生是以犯罪人實施了犯罪行為前提的。因行為人實施了犯罪行為,犯罪人便要承擔由此行為導致的相應的刑事義務(刑事責任),代表國家的司法機關也因此啟用刑事處置權(刑罰權)來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
刑事法律關系的變更是指:刑事法律關系產生后,消滅前,國家與犯罪人之間的刑事權利和刑事義務的部分變化。從《刑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的“從舊兼從輕”原則中可以看出:如果一個犯罪行為被舊法認為是犯罪,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處罰較輕的,適用新法??芍瑢τ谕粋€犯罪行為,由于新、舊兩個刑事法律規(guī)范對該行為的溯及力的規(guī)定,國家與犯罪人之間的刑事權利和刑事義務就會發(fā)生變化。
刑事法律關系的消滅是指:國家的刑事處置權的完全行使,犯罪人的刑事義務的完全履行。刑事處置權的消滅包括刑事處置權的完全行使和因特殊原因無行使的必要而消滅。刑事義務的消滅包括犯罪人承受的刑罰或非刑罰處罰的執(zhí)行完畢和因一定的時效制度或赦免而消滅。引起刑事法律關系消滅的法律事實有:犯罪人的死亡,時效消滅,免除刑事責任,赦免和刑罰執(zhí)行完畢。
四、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法律關系是以主體間的權利和義務為其內容的,主體間的權利和義務是對立統(tǒng)一的:即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表現(xiàn)為兩者相互對應,相互依存,并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國家與犯罪人之間的刑事權利和刑事義務,兩者之間也是對立而統(tǒng)一的。但長期以來,在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中,存在兩個極端:一是只強調司法機關的刑事處置(職權),輕視犯罪人的權利;二是又只強調犯罪人的(刑事責任),忽視司法機關的刑事義務(職責)。使得刑事法律關系變成了一種單向的命令和服從的關系。誠然這種單向的關系,對打擊犯罪有一定的威懾作用,但以此同時,必然會造成嚴重后果,即:一方面國家司法權(刑事處置權)的濫用,另一方面犯罪人作為普通公民所享有的人權保障的相對缺位。這是不符合刑事法治 發(fā)展趨勢的。正如著名刑 法學家陳興良教授所說:“刑事法治的第一個內容是人權保障,并且以人權保障為核心”。鑒于此,筆者認為,應當明確司法機關的刑事處置權和相應的職責以及犯罪人的刑事義務和相應的刑事權利,推動司法體制改革的進行和刑事法治建設的發(fā)展。
1、 司法機關的刑事權利和刑事義務。
司法機關的刑事權利是指基于國家憲法,對犯罪人實施刑事制裁的權力,也就是刑罰權。具體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求刑權:即請求對犯罪人予以刑罰處罰的權力。司法機關通過對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提起訴訟,要求對行為人的行為予以定罪的方式來實現(xiàn)。通常表現(xiàn)為公訴形式。
(二)量刑權:即對已被確定有罪的犯罪人是否科處刑罰及科處何種刑罰的權力。通常通過審判定罪量刑的方式來實現(xiàn)。
(三)行刑權:即對犯罪人執(zhí)行刑罰的權力,也就是司法機關將判決所確定的對犯罪人的刑罰付諸實現(xiàn)的權力。
刑事權利義務在法律關系中應該是對等存在的,因此司法機關在行使刑事處置權的時,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刑事義務,即履行與其職權相對應的職責。具體包括:
(1)對犯罪人行使刑事處置權是司法機關的職權,同時也是它的職責,如果司法機關對于犯罪人怠于行使刑事處置權,使犯罪人逍遙法外,則構成司法上的不作為,屬于失職行為,應該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法律責任。
(2)承擔依法行使刑事處置權的義務。刑法明確規(guī)定了罪刑法定、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這是刑事法治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司法機關行使刑事處置權的準則。因而司法機關在行使刑事處置權時,必須履行以事實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義務。
2、 犯罪人的權利和義務
犯罪人的權利是隨著以法治、自由、平等為核心的近現(xiàn)代法律觀念而發(fā)展起來的。一方面,犯罪人是作為人而存在的,無疑應享有人所應享有的最基本的權利。社會為了維護自身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也必然要保護社會中的每個成員,并賦予他們平等的權利,而犯罪人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自然應該受到社會的保護,享有應該享有的權利;但另一方面,犯罪人由于實施犯罪行為而應該受到刑罰處罰,但他的公民資格并不因此而喪失,仍然享有憲法和法律所賦予的權利,“罪犯具有公民地位表明,刑罰關系是一種權利義務關系,而不是單純的權力關系。刑罰權的行使只改變了作了公民的罪犯的權利狀況,但并不否定罪犯的公民資格 .”
綜上所述,犯罪人雖然實施了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應當受到來自于社會的譴責和非難。但他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仍享有基本的人權;同時作為普通公民,仍享有憲法和法律所規(guī)定的公民權。在刑事法律關系中,筆者認為犯罪人所享有的權利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要求對其行為嚴格依法定罪的權利?!缎谭ā返谌龡l規(guī)定:“法律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因此對犯罪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和構成何種犯罪,司法機關必須嚴格依法認定,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
(2)要求對其量刑必須均衡的權利?!缎谭ā返谖鍡l規(guī)定:“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犯罪人只在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 社會危害性程度和范圍內來承擔相對應的刑事責任,即重罪重罰、輕罪輕罰、罰當其罪。既不能主觀歸罪,也不能客觀歸罪,而要根據主客觀相統(tǒng)一原則承擔與罪行相適應的刑罰……
(3)要求在行刑時享有人道主義待遇的權利。刑罰制度所確認的財產刑和罰金刑的規(guī)定便充分體現(xiàn)了人道主義精神。根據刑法有關規(guī)定,在沒收犯罪人的財產時,應保留犯罪分子個人及其扶養(yǎng)的家屬必需的生活費用。對犯罪人執(zhí)行罰金刑時,如果犯罪人遭遇到不可抗力、意外事故的,司法審判機關也應該酌情減輕或免除對犯罪人的罰金刑。
犯罪人由于實施了犯罪行為,應承擔三種責任:道義責任、社會責任和刑事責任。從道義的角度上來講,由于犯罪行為違反和侵害了社會善良倫理風俗,因而行為人就應承擔來自于道義上的非難,即道義責任。從社會的角度來看,犯罪行為侵害了社會秩序,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社會出于自我防衛(wèi)的需要,便要對該種行為進行制裁,這樣犯罪人便要承擔來自于社會的非難,即社會責任。而從國家角度分析,行為人實施的行為侵犯了體現(xiàn)國家意志的刑事法律所要保護的社會關系,造成國家所要確立的穩(wěn)定的法律關系的失衡,必然會引致來自國家的法律的制裁,而且是最為嚴厲的法律制裁,即刑罰。而刑事責任恰是刑事法律規(guī)定的,因實施犯罪行為而產生的,由司法機關強制犯罪人所承受的刑事懲罰或單純性法律評價的負擔。 這三種責任是遞進的,前兩種責任均不能完全體現(xiàn)行為人的行為社會危害性,只有刑事責任才能綜合地且最終體現(xiàn)行為人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對社會個人、社會整體、國家利益的最嚴重的侵犯,因而犯罪人必須承擔最為嚴厲的法律制裁后果,才能衡平因為其危害行為給社會個人、社會整體、國家利益帶來的不利的后果。而這三種責任的承擔也最終突出表現(xiàn)在刑事責任上,這就要求行為人在刑事法律關系中要承擔的責任(義務)便是:依法認罪,依法服刑,同時還要相應地賠償因犯罪行為對被害人及其家屬所造成的 經濟損失。
參 考 文 獻
1、H.庫茲涅佐娃、H.佳日科娃著:《俄羅斯刑法教程》,黃道秀譯,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陳興良著:《刑法適用總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楊春冼著:《刑法基礎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 高銘鍹 、馬克昌主編 :《刑 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法律關系論文參考例文篇2
淺談工會法律關系
隨著 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勞動關系開始呈現(xiàn)利益化和市場化的特點,與此相適應,工會關系也開始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行政化工會關系向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轉變。那么,這種轉變給工會法律關系帶來哪些新的變化?形成了哪些新的特點?工會法律關系的各要素又都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本文擬對此作一初步分析和探討。
一、工會法律關系的特點
“法律關系”一詞源自羅馬法,最初僅指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到了19世紀,德國、法國的民法學著作開始使用這一概念,之后,“法律關系”成為法學的一般概念。解放后我國對于法律關系的定義來自前蘇聯(lián),即法律關系是法律在調整人們行為過程中形成的 社會關系,也就是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從這一定義可以看出,法律關系是法律規(guī)范調整一定社會關系的結果。法律關系具有以下三個特征:法律關系是根據法律規(guī)范建立的關系;法律關系是主體之間的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關系;法律關系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工會法律關系,是指工會法律規(guī)范在調整一定工會關系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工會與其他 組織或個人之間以及工會內部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隨著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特別是企業(yè)產權制度改革的深化,勞動關系開始由過去行政化的勞動關系向市場化的勞動關系轉變。這一轉變的核心在于,企業(yè)勞動關系主體開始呈現(xiàn)多元化的特征,過去國家、企業(yè)和職工利益一致的關系開始向不同的利益主體轉變。而在這種新型勞動關系中,所有者、經營者和勞動者各方的利益追求往往存在著差別和矛盾。
與變化了的勞動關系相適應,工會關系也開始呈現(xiàn)出新的特點,即工會不再是過去企業(yè)行政的附庸,在黨的領導下,具有了相對獨立的地位,成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維護職工權益、參與企業(yè)民主 管理、開展集體協(xié)商和簽訂集體 合同、協(xié)調勞動關系的不可或缺的團體和組織。與新的工會關系相適應的工會法律關系也因此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特點。下面,我們就從工會法律關系的類型入手,分析一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會法律關系所發(fā)生的變化。
(一)法律關系的分類
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對法律關系作不同的分類。例如,按所規(guī)定的社會關系的不同可將法律關系分為憲法關系、民事法律關系、行政法律關系等;按法律關系的性質不同,可將法律關系分為實體法律關系和程序法律關系、公法關系和私法關系等。國內學者通常將法律關系分為以下4類:一般法律關系和具體法律關系;絕對法律關系和相對法律關系;保護性法律關系和調整性法律關系;平權型法律關系和隸屬型法律關系等。其中平權型法律關系和隸屬型法律關系是按照主體之間的相互地位來劃分的。所謂平權型法律關系,即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相互間沒有隸屬關系。在各個部門的法律關系中,民事法律關系是最典型的平權型法律關系。所謂隸屬型法律關系,即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是相互隸屬的,一方服從于另一方。行政法律關系是最典型的隸屬型法律關系。[1](P384-387)
有的學者不同意上述劃分,認為除絕對法律關系和相對法律關系、平權型法律關系和隸屬型法律關系外,還包括原生法律關系和派生法律關系。原生法律關系是指源自合法行為的法律關系,例如民事合同關系、行政給付關系,又稱調整性法律關系、權利型法律關系、第一性法律關系等。派生型法律關系是指因原生型法律關系受損而產生的法律關系,故又稱保護性法律關系、第二性法律關系,例如違約法律關系、侵權法律關系、行政處罰法律關系、刑事法律關系等。[2](P125-128)
還有學者從社會法的角度研究法律關系,認為社會法調整模式中那種義務先定、團體優(yōu)位的調整模式,形成了社會法中不對稱法律關系。所謂不對稱法律關系是指現(xiàn)實社會關系被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所調整而形成的受國家強制力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是法律秩序的存在形式。這種關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一般而言,私法的平等性使私法關系具有“對稱”的特點,而社會法則與之不同,可以稱之為“不對稱關系”。[3](P247-249)
(二)計劃經濟體制下工會法律關系的特點
對照上述法律關系的類型,可以看出,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工會法律關系具有隸屬型特點,是一種具有隸屬性質的法律關系。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勞動關系的基本特征是:勞動力實行計劃配置;用工形式采取國家用工;勞動管理實際上是公共管理;調節(jié)方式是行政調節(jié)。在這種體制下,勞動關系被當作一種依附于行政關系的社會關系來看待,在理論和實踐上對勞動關系和勞動行政關系往往不加區(qū)別,許多勞動法規(guī)對兩種關系的調整也往往是融合在一起。這種由“國家用工”所締結的勞動關系實際上是一種行政性的勞動關系,即形式上是勞動關系,但其實際內容是行政性的。[4](P50-51)
與這種行政性的勞動關系相適應的工會關系也帶有行政性的特點。由于計劃經濟下的勞動關系是一種行政性的勞動關系,勞動者是通過企業(yè)行政直接和政府發(fā)生 聯(lián)系,因而工會往往是以黨的工作系統(tǒng)的身份出現(xiàn)的,并沒有完全成為勞動關系中勞動者的代表。因此,工會法律關系的主體工會、政府、企事業(yè)行政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服從關系。從法律關系的類型來看,這一時期的工會法律關系是帶有很強的行政性法律關系特點的隸屬型法律關系,即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是相互隸屬的。
(三)市場經濟體制下工會法律關系的特點
在向市場經濟過渡中,工會面臨著計劃經濟的行政化工會運動向市場經濟的群眾化工會運動的歷史轉變。經濟關系尤其是勞動關系的市場化是工會運動轉變的直接依據和基本出發(fā)點。這種轉變的一個基本要求,是工會必須將自己的立足點轉移到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方面來,把自己的工作重點轉移到勞動關系領域,將維護勞動者的權益作為自己的基本職責。[5](P7-9)
當工會在進行上述歷史性轉變的時候,工會法律關系的性質也開始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即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工會法律關系開始從過去那種帶有強烈的行政性法律關系特點的隸屬型法律關系,向一種新型的法律關系轉變。從上述法律關系的類型來看,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工會法律關系應當是一種具有不對稱關系性質的法律關系。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現(xiàn)實的工會關系是不平衡的。從現(xiàn)實的情況看,工會及其所代表的職工群眾,在工會關系中與其他主體如政府、企業(yè)等相比較,處于相對弱勢地位,而法律的意義之一在于其平衡社會力量的作用,因此,保障工會權利,是工會立法的基本目的。從這層意義上看,工會法是權利保障法。[6](P4-5)而所謂保障法,一般是以保障在社會關系中處于較為弱勢地位的一方而制定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工會法律關系是一個向工會傾斜的權利義務不對等的法律關系,這種不對等,突出地表現(xiàn)為工會法律關系強調的是工會一方的權利。
二、工會法律關系構成要素的變化
(一)法律關系
一般來說,法律關系由三大要素構成:法律關系主體、法律關系內容、法律關系客體。
法律關系主體是指法律關系的參加者,是法律關系中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通常稱為權利主體。享有權利的一方稱為權利人,承擔義務的一方稱為義務人。法律關系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團體人兩大類。自然人包括本國公民或外國人(含無國籍人)。按照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個體 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和個人合伙包括在個人主體(自然人)的范圍內。團體人是指在法律上被認為具有法律人格、能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的、除自然人以外的任何實體,可以分為法人和非法人團體兩大類。我國法律關系的主體主要包括:自然人,國家,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如政黨、社會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等)。
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人們在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法律關系內容具有社會性和法律性的特征。其社會性是指作為法律關系內容的權利與義務不是任意的,他們受到物質條件的制約,與一定的生產關系和其他社會關系密切相關。其法律性是指作為法律關系內容的權利和義務有自己特定的含義,即它們和法律規(guī)范的聯(lián)系,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之間的聯(lián)系。任何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必須是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得到國家的確認和保護。
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也稱權利客體,它是構成法律關系的要素之一。如果沒有客體,權利和義務就失去了目標。關于法律關系客體的種類,有各種不同看法,早期主要有三要素說和兩要素說。三要素說認為,法律關系客體包括物、精神財富和行為。二要素說則否認“行為”是法律關系的客體。但一般以三要素說為通說,即法律關系的客體分為:物、行為、精神財富。[7](P133-134)近年有的學者增加了“人身利益”作為客體。[8](P167)
(二)工會法律關系
工會法律關系由主體、內容和客體三個要素組成。它們分別體現(xiàn)了工會法律關系所具有的社會內容。
工會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工會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即在工會法律關系中依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個人和組織。在工會法律關系中,任何一方主體都既享有權利也承擔義務,權利和義務是統(tǒng)一的。工會法律關系的主體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具體而言,工會法律關系的主體主要有:工會、用人單位、政府、工會會員或職工、其他組織和個人等。
工會法律關系的內容即工會法律關系主體之間形成的權利和義務。根據工會法律關系主體的種類,工會法律關系的內容可以包括:
(1)工會與政府之間的權利義務;
(2)工會與企事業(yè)單位之間的權利義務;
(3)工會與職工或工會會員之間的權利義務;
(4)工會與其他公民和組織之間的權利義務等。
工會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工會法律關系主體間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工會法律關系的客體主要指行為,有時也涉及物和精神財富。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上述諸要素都在或多或少、或快或慢地發(fā)生著變化。本文重點討論用人單位、工會會員或職工兩個主體的一些變化。
1.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在許多國家稱為雇主或雇傭人,是指具有用人資格,即用人權利能力和用人行為能力,使用勞動力組織生產勞動并向勞動者支付工資報酬的單位。用人單位是工會法律關系中的重要主體。這是因為,工會法律關系大量或主要的是通過工會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加以實現(xiàn)的,離開用人單位這一主體,大量的工會法律關系就難以實現(xiàn)。
在國外,各國對用人單位的界定不盡相同。例如《美國公平勞動標準法》規(guī)定:“雇主”包括與雇員有關的直接或間接地代表雇主利益的人并包括公共機構,但不包含任何勞工組織(它作為雇主時除外)或該勞工組織中的職員或代理人;有的國家如伊拉克則把雇主范圍限制在私營部門中,如《伊拉克共和國勞工法》規(guī)定,“雇主”只包括私營部門中雇用工人并酬以工資的任何自然人或法人;有的國家雇主范圍的界定則非常寬泛,如《加拿大勞工標準法》規(guī)定:“雇主”表示任何一個雇用一個或更多職工的人。
在我國,法律界定的用人單位包括:
(1)企業(yè),包括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各種組織形式的企業(yè),包括國有企業(yè)、集體企業(yè)、私營企業(yè)、外商投資企業(yè)、股份制企業(yè)和個人獨資企業(yè)等;
(2)個體經濟組織,即個體工商戶;
(3)國家機關,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等;
(4)事業(yè)組織,包括 文化、 教育、衛(wèi)生、科研等各種非營利單位;
(5)社會團體,包括各行各業(yè)的協(xié)會、學會、聯(lián)合會、研究會、基金會、聯(lián)誼會、商會等民間組織。
目前,集體所有制 農業(yè)生產經營組織、農戶和除個體工商戶以外的公民個人,尚未包括在用人單位的范圍內。[9](P7)
在我國,《勞動法》對于勞動力使用者的表述,以“用人單位”為主,同時輔之以“企業(yè)”或“企業(yè)家”。用人單位是指依法招用和管理勞動者,形成勞動關系,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組織。按照我國勞動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主要是指企業(yè)和個體經濟組織。事業(yè)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也可成為用人單位。[10](P233)
過去,勞動力使用者一般稱為“企事業(yè)行政”[11](P109),這一概念顯而易見帶有計劃經濟的痕跡,是計劃經濟體制下對于用人單位的一種概括和表述。因為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企事業(yè)行政與職工的利益是統(tǒng)一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的經營者和勞動者在性質上是相同的,區(qū)別只在分工的不同。勞動關系的一方是職工,另一方是國家,企事業(yè)行政只是國家與職工之間的中介。從這個意義上看,將勞動力的使用者稱為“企事業(yè)行政”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一方面,隨著政企分開和國有企業(yè)經營自主權的確立,國有企業(yè)已經逐步與政府脫鉤,建立起“產權明晰,政企分開,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另一方面,在日益增長的非公有制企業(yè)中,勞動力使用者已經不再具有“行政”的性質。有鑒于此,1994年我國《勞動法》中開始引入了更為準確的“用人單位”這一概念。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有學者認為將勞動力使用者稱為雇主更為規(guī)范,因為從法律上看,雇主這一概念更能準確地反映勞動力使用者的特征。
2.工會會員或職工
工會會員或職工同樣是工會法律關系的主體之一。在實行工會一元化或只有一個工會的國家,會員與非會員職工在工會法律關系中的地位大致相同。在工會多元化的國家,會員與非會員職工在工會法律關系中的地位則有所差別,我國屬于前一種情況,即工會在法律上不僅代表會員,而且代表所有職工。[12](P110)在我國,工會會員或職工群眾可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
(1)以勞動者的勞動類型為標準可分為職員和工人;
(2)以用人主體的所有制性質為標準可分為全民所有制職工、集體所有制職工和其他所有制職工;
(3)以勞動者戶籍關系為標準可分為城鎮(zhèn)戶口職工和農村戶口職工;
(4)以用人單位用工形式為標準可分為正式工和臨時工;
(5)以用工制度為標準可分為固定工和合同工。[13](P6)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yè)的所有人員都是受雇于國家的勞動者,因此無論管理者和勞動者都可以加入工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私有經濟中,管理者和勞動者的身份已經明晰化,即管理者已經不再是勞動者,因而也就不能夠再加入工會,成為工會會員。但是,在公有制經濟尤其是在國有企業(yè)中,管理者的身份依然十分模糊,即仍然具有管理者和勞動者雙重身份。這種狀況已經不適應市場經濟 發(fā)展的要求,管理者的身份將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而愈來愈明晰化,即企業(yè)的管理者將不再具有勞動者的身份,而歸入用人單位或雇主的范疇。
【參考文獻】
[1]蔣曉偉.法 理學[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9.
[2][7]周永坤.法理學——全球視野[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董保華.社會法原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4][10]董保華.勞動關系調整的法律機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
[5]中國工運學院工會學系.向市場經濟過渡中的工會工作[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6][11][12]常凱,張德榮.工會法通論[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
[8]張文顯.法理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9][13]祝晏君.勞動關系[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