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1500字(2)
心理健康的論文篇四
《淺談加強對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長期以來,我國的學校教育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育實際中重視純政治理論教育,忽視了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導致學生人格不健全;重文化考試分數(shù),輕心理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進入社會的承受力、適應力差,不善交際,自律自制性弱,難以經受客觀社會的挑戰(zhàn)和考驗。學生的心靈是稚嫩的,脆弱的,面對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其承受能力也遠遠不及成人。近年來學生自殺、出走的事件屢見報導正是一個信號,證明了在校學生承受了來自學業(yè)、家庭乃至社會各方面的心理壓力,已達到不平衡狀態(tài)甚至是不健康狀態(tài)。因此,加強對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
中職學生是我國高中學生中一個很特殊的群體,因為中考的失利,他們在父母、老師的心目中不是讀書的材料,被劃入了另類。雖然沒有了學習的壓力,但仍然存在種種的心理問題亟待解決。
一、學習焦慮問題。
雖然沒有普通高中學生那樣的學習壓力,但厭學仍然是目前中職學生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學習壓力、學習期望帶來的苦悶和學習動力缺乏帶來的疲軟造成他們心理上有問題。我們需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和承受能力,如果一味給學生增加學習壓力,致使一些學生出現(xiàn)了心理紊亂,甚至產生了變態(tài)心理,我們將背負更多的負疚感。
二、人際交往問題。
人際交往問題的產生,一方面是由學生的家庭交往環(huán)境不利所致。目前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為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交往的對象多為成人,在這種不協(xié)調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為中心”的“順境”下生活的,因此,學生普遍存在著較任性、固執(zhí)、依賴性強的特點。因而在與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獨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難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從而致使學生不能也不會與人正常交往。另一方面,是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忽視對學生人際交往技能培養(yǎng)的結果。教師是學生理想的目標,公正的代表,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部分中職教師如不能以熱情的態(tài)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感到失望,會有一種壓抑感,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師生關系淡漠。這種以學生失敗而告終的交往還會在學生與他人交往中遷移、泛化,加重人際交往的焦慮感。
在家里,父母關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和衣食住行,而對子女的思想變化、心理狀況以及成長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則少有關心,相互之間缺乏相互理解和溝通,導致一些家長根本不知道學生的實際情況,當老師與其交流的時候,往往表示詫異甚至對教師的不滿。另外,家庭關系不和,對學生造成了相當大的心靈傷害。有的學生因為父母關系不和,不愿再見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煩悶極了,覺得人活著真沒意思。我們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不能完全投其所好,只講好的,不說問題;也不能不顧家庭特點,一味否定學生。對于心理過偏激的學生,我們更有必要與其家長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以取得他們對我們的理解、支持與認可,并積極地配合我們的教育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我們對學生培養(yǎng)的目標。
良好的情緒、健全的人格及適應能力對學生學習活動、掌握知識和技能、發(fā)展智能具有重要作用。當然,我們還必須把日益增多的學生的心理障礙問題同思想品德加以區(qū)別,而不是把學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問題籠統(tǒng)地認為是學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問題,而要采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術妥善和治療性地解決學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擾。
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做到:
1、加強交流,了解學生
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如果教育家要從各方面培育人,那么他首先要在各方面了解學生?!苯逃虒W活動是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教育的成效是師生認識情感及其他因素相互配合的結晶。教師對全體學生的關心愛護不僅包含了誠摯的情感,也注入了對事業(yè)的追求并期望成功的精神要素。學生是教師勞動成果的體現(xiàn)者,教師的勞動成果中也凝聚著學生的目標、理想、信念等主觀因素的積極參與和配合。教師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就要多接近學生、了解學生,多聽一聽來自童心世界的呼聲,和學生交朋友,加強心理溝通。
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一些學生難得向老師白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就要求每一個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經常深人班級,利用適當?shù)臋C會和場所,讓學生自由自在地表達思想情感,從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如在作文教學中布置《寫給老師的話》等題目,使一些較內向的學生或有“難言之隱”的學生通過書面形式與老師交流思想。老師則應該對此做好__,并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區(qū)分具體情況,選用適當?shù)男问綄W生進行個別幫助。
另外,與學生談心,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個別談心,可以發(fā)現(xiàn)、掌握某些同學的不健康心理,再“對癥下藥”,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調節(jié),幫助他們克服缺點,促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要使個別談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學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才能將自己的煩悶向老師傾訴。當一些學生在學習上遇有困難,家庭生活受挫折時,他們心情苦悶,情緒失衡時,老師要及時幫助他們,安慰他們,開展談心活動,老師應以誠懇的態(tài)度耐心傾聽他們的訴說,讓他們把心里的積郁情緒渲泄出來,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
2、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師生關系是學校里面的一種重要的關系,處理好這種關系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而這種關系也會影響著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從而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在教學活動的組織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表現(xiàn)出強大的影響,對于學生來說是影響他們一輩子的事情,這其實是比單純的成績更重要。這就決定了我們研究師生關系在現(xiàn)階段是有著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的。我們知道非常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把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到一個很高的層次,而不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就會在一定程度重阻礙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身心健康。
作為教師,應時刻牢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盡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應該在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霸撋欠褡鹬貛熼L”是班主任評定一個學生品行的首要條件, 而作為班主任是否問過自己“我尊重學生了嗎?”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等。那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他們常常感覺不到自己的價值。這些學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師不尊重他,他也感覺不到自尊,對那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要堅持正面教育引導,盡量不要當眾批評。實踐表明,只有從尊重出發(fā),學生才能打開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3、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多樣教育
給孩子創(chuàng)設有利于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為了更大地發(fā)揮孩子間合作學習的效能,我們可以采取一系列競爭方法。如表揚激勵法、小組得分制、評選最佳組長、最佳組員等。并把小組合作中的成果具體量化,進行評比,給予公布。為合作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規(guī)教育外,還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這主要有賴于學生所處班級心理環(huán)境的狀況。老師在教學實踐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積極向上、平和開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心理健康的論文篇五
《淺談提高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策略》
隨著我國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的發(fā)展,“留守兒童”的數(shù)量逐年增長。從2000-2010年的10年間,我國留守兒童人數(shù)從2390萬增長至6100萬,增長了1.6倍,在6.6億農村常住人口中,留守兒童占9%,平均每10個兒童就有4人是留守兒童。[1]“留守兒童”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已成為我國當前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一、影響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兒童健康概念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心理的健康。中央教科所對留守兒童問題調研報告指出留守兒童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2]有學者研究指出,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是膽小、懦弱、內向、自卑、孤僻 ,[3]主要表現(xiàn)在焦慮、自責、沖動、過敏、孤獨等傾向。也有學著指出部分留守兒童道德偏差、行為不良等傾向。[4]近年來報刊雜志報道的極端案例使得“留守兒童”在許多人眼中等同于“問題兒童”。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搖籃,家庭對子女的養(yǎng)育功能不僅是“養(yǎng)”更在于“育”。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和科技手段的發(fā)達,大部分外出的父母能夠經常性的與子女通過電話或者視頻進行溝通,但是由于意識不到心理健康在兒童健康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大部分父母關心的是孩子的物質生活狀況、身體健康情況以及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少關心孩子的情緒情感體驗,[5]即便是一些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不良情緒也不知道如何提供幫助。
而在對留守兒童生活狀態(tài)的調查顯示,[1]隔代家庭看護的比例為33%,單親家庭占到29%;單親隔代家庭的比例為24%;還有14%的留守兒童生活在其他類型的家庭中。這些寄養(yǎng)家庭或者單親撫養(yǎng)的家庭由于生活的壓力和自身教育水平的限制,缺乏與留守兒童的溝通,也不能有效的對他們進行恰當?shù)妮o導。有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87%的留守兒童認為自己缺乏安全感。24%的留守兒童遇到煩心事時與自己要好的同學或朋友傾訴,剩余的則選擇悶在心里。[6]因此父母的外出不僅拉開了親子間的空間距離,也使得親子間的溝通頻率減少,溝通內容單一,親子間缺乏情感的互動,最終弱化了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功能。
二、提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策略
1、父母要強化教育子女的職責意識
父母應該慎重選擇外出務工的時間段,挑選認真負責、有精力和能力照顧孩子的監(jiān)護人,同時通過多種渠道如,監(jiān)護人、老師、其他家長等聯(lián)系全方位的了解孩子,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問題提供有力的幫助。家長在有時間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多回家看望孩子,利用寒暑假把孩子接到身邊,多陪伴多交流,平日里通過電話、書信、視頻等形式經常與孩子溝通,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向和情緒體驗。另外,留守兒童的父母和監(jiān)護人要對孩子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多用鼓勵和支持,少用懲罰和責罵。不僅要給予留守兒童身體和心理上的安全,更要使他們充分感到父母和監(jiān)護人的支持,給與他們自尊和愛的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和監(jiān)護人要經常主動的詢問孩子的感受,在鼓勵留守兒童獨立性的同時,引導他們認識自己的行為學會用恰當?shù)姆绞奖磉_個人的情緒。
2、學校要加強對留守兒童教育的影響力
留守兒童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與老師和同學一起度過的。因此,學校應該努力給兒童營造一個能化解兒童不良情緒體驗的環(huán)境,在留守兒童受到挫折時及時給與支持,為兒童健康情緒模式的形成做出努力。
首先,學校要重視對留守兒童的管理,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并由專人負責管理。檔案內容應涵蓋留守兒童家庭基本信息、留守兒童在家庭中的日常表現(xiàn)、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反映的留守兒童在校思想和行為表現(xiàn),通過綜合分析、分類整理歸納出典型問題,依此制定解決方案,做好幫助引導工作。
其次,學??梢耘鋫鋵B毜男睦碜稍兘處熀土羰貎和罱處?,給留守兒童提供化解不良情緒的途徑。這兩類老師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父母的角色,及時地了解留守兒童在學習、思想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積極的幫助和針對性的指導。生活老師側重在生活上噓寒問暖,在學習上教育輔導,在感情上交流慰籍,引導留守兒童學會愛與被愛,掌握正確情緒表達方式,建立更加融洽的人際關系。心理咨詢老師側重于開展心理咨詢和矯正工作。心理咨詢老師要積極關注留守兒童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建立緩解釋放壓力的正確方法,防范于未然,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最后,學校應加強對留守兒童父母、監(jiān)護人及學校教師的的教育引導,使其提高認知、轉變觀念,形成合力共同促進留守兒童情緒認知的發(fā)展。一方面,學校要對教師進行心理知識的專門培訓,使其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輔導的知識和技能,以有利于做好留守兒童的心理溝通和輔導工作。另一方面,學??梢岳眉倨诨蚬?jié)日學生父母回家探親的時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座談會。邀請留守兒童班主任、家長和監(jiān)護人、以及有著豐富教育經驗的專家及兒童家長代表參加,通過對教育問題和經驗的分享交流,提高留守兒童家長及監(jiān)護人對兒童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加強他們對孩子教育的責任心,學會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技巧,促使學校內外對“留守兒童”的影響產生合力。
3、教師要做好教育和引導工作
教師要做好教育和引導工作。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具備從事教育工作的基本素質。教師適時與必要的引導和教育,有助于建立留守兒童對教師的信任感,幫助他們盡快的適應新環(huán)境。同時,他們甚至比父母陪伴留守兒童的時間更長。作為最容易接觸到留守兒童的人,教師更加容易了解到留守兒童的心理和行為表現(xiàn),也更具備對留守兒童做好教育和引導的能力。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因此教師應該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多學習一些兒童的心理教育知識,教會孩子一些必要的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為兒童將來走入社會打好基礎。
作為低年級的教師更要增加新入校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往,一方面使促使兒童之間以及兒童與教師之間信任感的建立,盡快使兒童熟悉環(huán)境減少他們的孤獨感。另一方面,在平時工作中教師也要細致的做好學生之間的溝通工作,引導孩子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體驗,對兒童之間不恰當?shù)难哉Z及行為交流方式給予及時的剖析和糾正,培養(yǎng)和提高留守兒童情緒表達的認知能力,提高個人的群體接納程度,促使其心理健康發(fā)展。
4、整合教育資源為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留守兒童問題是城市化進程中出現(xiàn)的一個社會問題。在加強學校和教師對留守兒童管理、教育的同時,政府也要充分發(fā)掘共青團、婦聯(lián)、居委會等組織在留守兒童教育中的作用。通過舉辦家長學校為留守兒童家庭提供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導,促使家庭充分發(fā)揮在兒童教育中的作用,全方位為留守兒童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家長學校主要由共青團、婦聯(lián)、居委會負責籌辦,選擇有能力和責任心的人擔任校長,吸納有豐富教育經驗的家長、教師以及社會相關機構人員組成家長學校的成員,家長學校的成員共同研究制定授課時間、教學內容,教學的形式等等。在授課內容的選擇上以留守兒童生活學習中的實際案例為主,讓參與的留守兒童家長或監(jiān)護人多談談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采取問答、討論等活潑生動的教學方式,教師結合案例教授教育和溝通的技巧與方法。通過交流和學習,最終使他們提高了認知,學會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有效的改進了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更好地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