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公共道德的論文2500字
關于公共道德的論文2500字
現(xiàn)代公共道德不同于“私德”范疇的家庭道德,而是一種公共倫理,是一種公民意識,是一種市民文化。它產(chǎn)生于公共領域并服務于公共領域,屬于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關于公共道德的論文2500字,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公共道德的論文2500字篇一
《試析公共管理體系與公共道德體系》
摘要:公共管理和公共道德在構建和諧社會主義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對于什么是公共管理和公共道德體系,怎樣建設公共管理和公共道德體系,在當今的學術界一直懸而未決。本文解釋了什么是公共管理和公共道德體系,怎樣建設公共管理及公共道德體系,使他們在社會發(fā)展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政府 公共道德 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種未來發(fā)展狀態(tài)和形式,由政府、非政府組織和群眾共同組成的,其中政府為了在公共管理中起主導地位,而且這種主導地位應保持長期不變。公共道德是由公共管理決定的,有宏觀和微觀兩種公共道德組成,其中起表率作用的是政府公共道德體系。
1.公共管理體系
一般認為,公共管理和公共管理學是有所不同的,前者著重研究實踐活動領域,后者則著重研究理論領域。為了研究方便,本文不做嚴格的區(qū)分。
在我國,“公共管理”出現(xiàn)并廣為使用只是近幾年的事,雖然在解放前我國就引入了行政管理學的研究,但是在解放后,1952-1953年的全國高校調(diào)整中,撤消了政治學的有關學科,行政管理學也在其中。直至1979年底,行政管理學的研究才得到恢復和重建。后來國務院相關研究機構,修訂了學科專業(yè)目錄,將行政學、公共行政學,行政管理學從政治學歸劃到公共管理學中。從此公共管理學的研究體系才算正式形成。
所以在討論公共管理的問題時,不僅僅要解讀公共管理的體系構成,還要涉及行政管理學、政治學,行政學等相關的學科與行政管理關系,但國家有關部門對學科門類的編訂,將公共管理學歸屬到管理學的門類中,似乎這個問題已經(jīng)有了定論,所以本文對這個問題不做太多的討論。
本文著重討論的是行政和管理之間的關系、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的關系還有公共管理體系這三個問題。
1.1行政和管理的關系
管理和行政體現(xiàn)在人類社會活動同一過程中的兩方面,簡而言之就是只要有人類存在的地方即要有管理,又要有行政。而與管理不同,行政天生就具有“公共性”,一般的行政事務微觀的主體要兩個人以上。在傳統(tǒng)社會中,行政就已經(jīng)存在了,只是那時的行政性質(zhì)和現(xiàn)在的國家社會行政有區(qū)別而已。而現(xiàn)今管理與行政遍及整個人類社會,二者究竟是什么關系,是等同,并列還是包含隸屬的關系,值得深入研究。
一般來講管理是側重在特定的組織內(nèi),通過計劃,組織、控制和分配各種資源,達到組織的目的,可以細致到具體事務的處理上;而行政則是比較宏觀的,側重于對全局的戰(zhàn)略行動處理。馬克思說,行政是國家的活動,掌握國家政務和公共社會資源活動。根據(jù)馬克思的這一觀點,國家在社會產(chǎn)生時位置就在社會之上,因此,國家行政具有宏觀性,涉及到誰執(zhí)政,如何執(zhí)政等問題。當我們把行政定位在對全局重大事件的把控上,“行政管理”就有了特定內(nèi)容和新的關系。
經(jīng)過學者的多年研究,將行政和管理關系界定為:行政層級與行政性質(zhì)成反比,而與管理性質(zhì)成正比。即行政層級越高就越具有行政性質(zhì),而具有較少的管理性質(zhì)。從橫向上看,往往領導職位上的公務員更具行政性質(zhì),而非領導職位的公務員更具備管理性質(zhì)。我國政府經(jīng)常在行政管理中出現(xiàn)的不該管,管不了的事情,和不同部門的推諉、扯皮現(xiàn)象,都是由于在理念上沒有清楚的劃分行政管理角色所造成的。
1.2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的關系
行政在天生就具有“公共性質(zhì)“,夏書章認為行政管理學,實際的英文原文就是公共管理學,從這個角度看,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但是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差異,這些差異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從學科分類上看,行政管理屬于二級學科,公共管理屬于一級學科,顯然不能把他們等同看待,他們在學科內(nèi)涵和外延以及研究的主、客體內(nèi)容都是不同的。
從靜態(tài)維度看,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都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公共管理在狹義上指的是公共管理中政府的管理,而在廣義上指得不僅限于政府工作;行政管理在狹義上是僅指政府的管理,而在廣義上非政府的機構也具有行政管理的職能。
從動態(tài)維度上看,行政管理是先于公共管理行動的,公共管理是行政管理的未來發(fā)展及展望。公共行政是在近代社會中發(fā)展起來的,在未來的社會中,行政管理超越公共管理的范疇,但屬于行政發(fā)展的兩個階段。公共管理是由公共行政發(fā)展而來的,在未來的社會發(fā)展構成中,公共管理中又會形成行政的形式和內(nèi)容。
從價值取向上看,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在實質(zhì)上是有區(qū)別的。中國行政管理學有三大學派,夏書章派,郭濟學派和歐陽雄飛派。其中郭濟學派的影響比較大,曾經(jīng)掀起了一陣“公共管理學”熱潮。但此學說認為世界上沒有“公共管理一說”只有少數(shù)人對多數(shù)人的管理,這是對公共管理學的曲解。各個學說知識討論的側重點不同,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實際上,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都突出了管理的“公共”性,不同點在于側重行政還是側重管理。其實從實踐的角度上看“公共行政管理”是既有管理又有行政,可以作為行政和管理之間的媒介。
1.3公共管理體系
以當下中國的來看,以政府為主體的公共管理是值得提倡和發(fā)展的。從政府為主體到社會為主體公共管理的歷史進程中,我國政府作為管理的主體和主導作用還尚未完全發(fā)揮。公共管理是相對私人管理而言的,一方面私人行政管理是不屬于國家和政府的管轄范疇,如果越界管轄會侵犯到私人的利益;另一方面,私人行政和私人管理,以及非政府組織,也有公共事務,對這些公共事務的管理也可以稱作“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可非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國家機構的行政管理,它具有權威,廣泛,多樣的特點,第二種是私人行政和私人管理組織結合體,它其實是放大了的私人管理;第三種是非國家機構的公共組織。我國現(xiàn)在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現(xiàn)在效仿其他國家公共管理體系的多元化是不合時宜的,所以必須要加強以政府為主導,發(fā)揮政府在公共管理的參與主體性和不可替代性,這是符合我國道德體系和社會發(fā)展水平的。
2.公共道德體系
道德可以分為社會道德,職業(yè)道德,家庭道德等等,人們通常把社會道德稱之為“社會公共道德”或者“公民道德”簡稱“公德”,但是本文中研究的公共道德是基于社會管理體系的,不同于公德。公共管理的體系類型決定著公共道德的體系和類型,有什么樣的公共管理就有什么樣的公共道德。政府行政管理必然會存在相對應的公共道德,政府公共道德屬于職業(yè)道德的一種。政府在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中要履行的職能包括社會管理和階級統(tǒng)治,這導致了政府公共道德的特殊性。這種既體現(xiàn)了社會階級屬性又體現(xiàn)了社會管理的綜合道德,叫做行政管理的公共道德或者叫做道德的公共性。它在公共道德體系中起著表率和示范的作用,無論正負方面都影響重大。
張康之教授指出公共管理是建立在經(jīng)濟學、管理學基礎和倫理道德基礎上的,公共管理活動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職業(yè)活動,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公共利益的實現(xiàn)。在所有的社會活動中公共管理是直接服務于公眾利益的,所以,在公共道德素養(yǎng)是公共管理中最具現(xiàn)實意義。不論是公共利益的保障方面,還是社會生活的指導示范意義方面,公共道德都發(fā)揮著直接的作用。
通過本文對公共管理的闡釋,認同陳慶云先生的三級公共管理體系,認為公共管理體系分為三個部分,那么公共道德就應該分為政府道德,非政府的公共組織的道德和公民道德三方面。從公共管理各種類型的角度上來看,公共道德體系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國家機構的政府以及私人的行政管理道德以及作為政府公共職能的公共行政組織管理道德的宏觀公共道德體系,或者叫宏觀道德生態(tài),這種體系下公共道德的承擔者因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而變得多元化了,如同政府不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體一樣。其二就是政府行政所承載的道德體系,它主要有四個內(nèi)容組成,分別是:政府的理念、制度、體系和組織結構。
所謂以德治國,主要是指以德治人,尤其是政府的公共行政人員。相對于政府公共管理人員的公共道德相比,公共道德化的政府里面,機構設置,政策制度,決策更具根本性。只有通過全面道德化的政府建設,制度建設,組織建設、決策建設,才能使政府工作人員將道德牢記于心,行為和行政管理工作更具道德化,更好的為民謀利。
3.結語
無論公共管理還是公共道德,都具有一定的歷史性,我們的一切研究都要從社會主義的具體國情出發(fā)。在實際的生活中,既要防范公共行政管理中私化傾向的出現(xiàn),又要防止公共道德體系中理想化道德的傾向出現(xiàn)。當公共管理偏離了公共性的規(guī)范,人們就很難在公共管理領域憑借道德理想,走出困境。
參考文獻:
[1]夏書章.必須著力切實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喜見學會刊物越辦越好[J].中國行政管,2005(5).
[2]喬耀章.再論作為非國家機構的政府[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2).
[3]喬耀章.行政學中國化過程中的學科發(fā)展與方法體系[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5(2).
[4]陳慶云,鄞益奮,曾軍榮等.公共管理理論研究:概念視角與模式[J].中國行政管理,2005(3).
[5]盧岳華,蘇祖安.《中國行政管理三大學派》評析――兼論行政體制改革[J].改革與戰(zhàn)略,2005(2).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關于公共道德的論文2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