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心理健康與成長論文(2)
淺談心理健康與成長論文篇二
《排除不良心理 引導健康成長》
[摘要] 目前在絕大部分貧困山區(qū)的農村中職學校中都有著不少的“留守生”,本文以農村中職學校的留守生為例,對他們身上有著很多心理障礙進行剖析,對如何解決這些“留守生”身上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心理對策
改革開放,使得打工成為農村農民發(fā)家致富的一個重要渠道,成為他們的兒女上學的重要的經濟支柱。農民外出打工,需要上學的子女們則就成了“留守學生。以筆者所在中職學校09電工2班為例,此班共有學生58名,父母長期都在外面的有18人,父母中有一人長期在外的有35人,其中絕大部分的學生由本就需要晚輩贍養(yǎng)的爺奶或外公、外婆帶養(yǎng),少部分則由親戚朋友帶養(yǎng),更有甚者干脆就讓孩子自己管自己,無論哪種方式,都是父母放點錢在帶管人或孩子手中,至于精神層面的關心體貼,可能只存在于孩子的書本上。由于長期缺乏家庭溫暖和父母呵護,留守學生中的多數(shù)人已產生出了一些不健康心理,這些心理正影響著社會、家庭生活和學生的個體以展。
一、留守學生的幾種不良心理
1.逆反心理重,情緒波動大
逆反心理在當今中職生中普遍存在,但在“留守學生”身上卻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這些“留守學生”由于平時很少與人交流,以“自我為中心”便顯得突出,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如,在長輩面前頂嘴,在教師跟前耍擰,在同學身上挑刺等。在與人交往中,常常為一些小事與同學、家人發(fā)生沖突,情緒波動比較大。
2.行為消極,性格內向
“留守學生”在學習上普遍厭學、消極、不求進取。遲到、早退、曠課是常事,擾亂課堂紀律、與當堂課的教師做對是家常便飯,對理想、對榮譽熟視無睹。筆者所調查的09電工2班90%以上的留守學生中,真正想搞好學業(yè)的只有3人,其余的多是迫于父母的壓力才呆在學校,一紙文憑對他們而言也是可有可無。他們的性格多內向、自卑、孤僻。問卷調查顯示:有58%的“留守學生”具有這種不良心理。他們在行為上常表現(xiàn)為辦事獨來獨往,與別人格格不入,很難與他人交往,人際關系極差。有的學生不愿與同學交往,常常獨處其身,交往面相當窄,除極個別同學可以相處之外,一般不與多數(shù)人往來,封閉自己。
3.親情缺乏,價值取向扭曲
由于缺乏父愛母愛,使得“留守生”們存在著嚴重的“親情饑渴”。而“留守學生”的父母們也因無法照顧孩子而產生負疚感,于是只有在物質上進行補償,以取得心理平衡。筆者在調查中,一位“留守生”告知,開學才三個月,他已花掉了父母4300元。他還說,像他這樣花費的留守生還不在少數(shù)。這些家長的做法直接讓“留守生”形成享樂主義人生觀,價值取向嚴重扭曲。
二、留守學生不良心理的疏導對策
針對“留守學生”身上普遍存在著的這些心理障礙,筆者認為很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對策,來疏導學生,使他們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1.加強師生的情感交流,體現(xiàn)教師的人文關懷
“留守學生”在心理上正處于“心理斷乳期”,但由于父母長期與之分離,他們在心理上的情感需要就特別強烈。如果教師熱情關心他們,就可以彌補他們在家庭中缺乏的情感。特別是當學生對某一事物面臨選擇或出現(xiàn)行為偏差時,老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言語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有意無意地接近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閃光點”,并把這些“閃光點”放大。使他們受到激勵,以消除他們心中的苦悶與孤僻,糾正他們的認識偏差、促進健康心理的成長。
2.營造良好的集體氛圍,開展豐富的班級活動
“留守學生”在心理上的障礙使其行為表現(xiàn)不受其他同學的歡迎,常常被排斥于一個大家庭之外,如果這種現(xiàn)象長此以往,勢必使“留守學生”產生“多余人”的意識,致使冷漠與孤僻無援的心理越來越嚴重。作為班級的組織者,應重視營造良好的班集體氛圍,開展豐富的班級活動。做到人人參與,把個人的進步與集體的榮譽連在一起。同時還應建立“興趣小組”,開展“手拉手”、“小組學習競賽”、“愛好特長展示”等活動,讓全體學生都緊緊地團結在集體之中,讓“留守學生”切實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與力量,從而彌補其家庭教育所缺失的部分,讓班級成為“留守學生”生命成長的樂園,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實施靈活的教育指導,建立廣泛的教育體系
征對“留守學生”的性格類型和特征的個體差異,要培養(yǎng)他們良教師在幫助時,要分清他們的不同家庭情況所帶來不同心理狀況,分析其性格中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發(fā)展積極的性格特征。班主任要隨時隨地傾聽“留守學生”的心聲,有針對性對“留守學生”進行心理引導,用真情推開一扇扇的心門,解開一個個心結。
同時,還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配合,如為“留守學生”建立專門的檔案,對他們的家庭現(xiàn)狀、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在校外表現(xiàn)、心理障礙原因以及愛好特長等等情況做好觀察記錄,提供分析研究的背景材料,也為采用科學的教育方法提供依據(jù)。建立家庭配合觀察記錄制度和家校聯(lián)系制度,以使家長和老師之間能及時溝通信息、了解情況,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
4.促進父母與子女心靈溝通,班主任與家長的雙向溝通
對于班上的“留守學生”,老師應給予特別的關心和愛護。班主任應經常找學生談心,了解他們的需求與苦惱。老師還應主動與其父母聯(lián)系,請他們多關心子女,并要求父母與子女多多聯(lián)系,交流思想。還要指導“留守學生”給父母打電話,寫信,匯報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為父母送去祝福,聯(lián)絡和溝通他們之間的感情。
總之,外出打工的農民,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將會越來越多。他們的子女也大多數(shù)會留守在家里。這就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孩子失去直接監(jiān)護人,失去家庭的關愛和教育。家庭教育的真空誰來填補,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大問題。讓我們?yōu)?ldquo;留守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采用有效的心理疏導對策,并爭取家庭、社會的支持配合,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淺談心理健康與成長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