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一作者發(fā)表學術論文
學術,是指對于方法的學習,而學術論文是分析和解決一個理論問題或實際問題,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實際訓練。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以第一作者發(fā)表學術論文的方法,希望你們喜歡。
發(fā)表學術論文的方法
1、確定自己的學術論文專業(yè)和分類方向。
2、查閱期刊,尋找合適自己學術論文的相關期刊,并對其規(guī)范性,合法性,及專業(yè)程度進行綜合的了解和考評。
3、尋找代理機構或者雜志社。在此雜志之家網就得提醒各位,一定確認其合法性,正規(guī)性了,對于這些機構,雜志社也要做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考評,并作出慎重的結論。
4、達成協(xié)議,支付定金。然后按照編輯或者審稿專家的意見對學術論文進行修正。
5、收到用稿通知后,付清余款。學術論文成功發(fā)表之后,雜志社或者相關機構會給你寄去樣刊。
6、收到樣刊,確認自己的學術論文已經成功發(fā)表。(記得確認期刊是正刊,并到知網去查詢下有沒有被收錄)
全球經濟降溫與中國經濟調整
作者簡介:蕭芍芳(1964-),女,湖北仙桃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國際經貿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金融、民間金融和華商經濟。
摘要:根據世界銀行2006年年度報告,未來兩年全球經濟成長趨于減緩。美國因房地產市場回落而引發(fā)消費下降,這會導致美國進口的減少。歐盟經濟在2007年有可能陷入短期停滯。中國不能將經濟安全建立在歐美人的過度消費之上,而應該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之下,將擴大內需與完善社保體系、擴大進口、新農村建設、縮小收入差距以及宏觀調控結合起來,作為一個系統(tǒng)工程加以妥善解決,以此確保中國經濟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
關鍵詞:全球經濟;中國經濟;降溫;調速
2003年至2006年,全球GDP的平均增幅達4.8%,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增長最為強勁的4年。不過,經濟人士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已見頂,此輪增長周期即將結束。世界銀行在2006年12月13日發(fā)表的《全球經濟前景》年度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成長已經來到一個轉折點,經濟成長明顯出現減緩跡象,2006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將達5.1%,2007年將減至4.5%,2008年小幅提升至4.6%。美國因房地產市場回落而引發(fā)消費下降,歐盟經濟在2007年有可能陷入短期停滯,是全球經濟溫和降溫的兩大因素。這對過分依賴出口的中國經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中國應該重新合理安排經濟布局,以確保經濟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
一、關于美國房地產的判斷及其對全球經濟影響
由于美聯儲連續(xù)調低貸款利率,帶動住房抵押貸款利率下降,再加上美國股市持續(xù)走低,使更多的美國人將資金轉向房地產市場,所以美國房地產價格近幾年來一路攀升,形成美國歷史上房地產價格上漲歷時最長、升幅最高的時期。2004年,美國房地產創(chuàng)造了兩個新高:一是房價的漲幅達到了1979年以來的最高年增幅;二是房產主的比例也開創(chuàng)了69%的歷史新高。2005年,美國平均房價上漲12.97%,美國的房價與收入之比、房價與租金之比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2006年4月份,美國的新房銷售量以年率計算達130多萬套,舊房銷售量以年率計更高達718萬套。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xié)會公布的數字,2006年4月份,美國舊房的全國平均中間價達到每棟20.6萬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了15.1%,首次突破20萬美元大關。
由于美國充當了世界經濟的火車頭,所以一路走高的美國房地產價格令全球經濟人士捏著一把汗。圍繞美國房地產是否出現泡沫以及泡沫是否破滅問題,經濟界人士提出三種有代表性的判斷:
一是有限泡沫論:2005年6月,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從全國范圍看,美國房地產市場不大可能構成泡沫,但就某些地區(qū)來講,泡沫則是比較明顯的,某些地區(qū)的房價似乎已經漲到了難以維系的水平。他認為,現在判斷泡沫是否會蔓延到全美房地產市場還為時尚早,也無法判斷近期出現的一些有關投機壓力減輕的信號是否就標志著房地產市場開始降溫。格林斯潘認為,人們不必為未來美國房地產市場操心,由于房地產價格開始超出了人們的購買能力,因此房價上漲幅度有望在未來某個時期減緩,但不會出現全國性大幅下滑的局面。2005年8月,格林斯潘在美聯儲研討會上進一步指出,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最終將不可避免地降溫。作為市場調整的一部分,住房交易將從目前的歷史最高水平下降,房價上漲速度會放慢甚至回落,利用住房市場生財的人的個人消費能力也將下降。他說,至于住房市場降溫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美國的消費,目前經濟界還存在分歧。
二是泡沫破滅論:摩根斯坦利經濟分析人士認為,房地產泡沫破裂威脅美國經濟增長。他們預測,房地產泡沫破裂將通過多種途徑影響到美國經濟:建筑業(yè)下滑將使美國經濟增長率減少約1.5個百分點,而財富效應的逆轉會造成約0.5個百分點的影響。加之其他因素,房地產泡沫破裂將使美國經濟增長率降低2.0個百分點以上。而對于失衡的全球經濟而言,美國房地產泡沫的破裂將會造成很大影響。
三是無泡沫論:美國有相當多的經濟學家、政府主管部門領導人、開發(fā)商或者普通百姓,都相信美國房地產不存在泡沫,即使有少許泡沫也不會破裂。2005年9月20日,美國財政部長斯諾向美國信貸協(xié)會的管理人士講話時表示,有關美國全國范圍內房地產市場將面臨崩潰的預測是“不切實際的”。他認為,有關房地產市場存在泡沫的說法“純粹是用詞不當”,它歪曲了美國房地產市場整體健康的事實,錯誤地描述了美國住宅房地產市場的特征。斯諾指出,美國房地產市場已經略有放緩,這是早有預期的。他表示,房屋市場反映了特定地區(qū)的地區(qū)經濟狀況。因此像拉斯韋加斯等城市的房價出現大幅上漲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它反映了當地人口的激增。2005年10月,“全美地產經紀人協(xié)會”(NAR)召開年會,經濟專家戴維・李瑞預測,美國房地產不但不會崩盤,而且在2006年還能保持5%的增長。他認為美國房地產只是由熱轉溫;有些地區(qū)地產并未過熱,像德州的達拉斯、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密執(zhí)安州的底特律等,地產都沒有達到全國平均增長率,地產并沒有全面過熱。哈佛大學住房研究中心有關專家也認為,在全國范圍內,美國房地產市場價格大跌、或是房市崩潰的可能性很小。有些地區(qū)的房地產價格上漲可能會放慢,也可能出現小幅下跌,但是全國房市崩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上述三種觀點各有依據。那么,美國房地產究竟是否存在泡沫?如果房地產確實存在泡沫,究竟會不會破滅呢?童光輝提出判斷房地產是否存在泡沫的九個跡象:房屋銷售量是否下跌;房屋存量是否供大于求;房屋銷售速度是否放緩;房價是否下滑;因賣不出去而被撤回的房屋是否越來越多;房價與房租金之比是否合理;房主還貸是否普遍采用只還利息、不還本金的方式;風險指標是否臨界;群眾心理是否恐慌。
拿這些標準審視美國房地產狀況,我們贊成格林斯潘的判斷,認為美國房地產只是部分存在泡沫現象。如2005年第三季度,紐約曼哈頓房價下降13%,這可以視為紐約房地產過熱的信號。2006年上半年,美國部分地區(qū)的住房需求出現下滑,而待售房存量則迅速膨脹。美國人為購房而大舉借貸,負債總數已高達8萬多億美元。2006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速一度達到5.6%,但此后三個季度有所放慢,分別為2.6%、2%和3.5%。經濟學家們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速將在2.7%左右。2007年2月,格林斯潘警告說,美國經濟有可能在2007年年底前陷入衰退。盡管如此,美國房地產風險指標并未達到臨界水平,民眾心理并未恐慌,家庭收入仍能保持4%的增長,房產暴跌的可能性很小,那種全國性的房地產泡沫并未出現。美國高收入群體大量購置產業(yè),低收入群體仍然可以找到相對便宜的住房,并非全民購房炒房。美國房價上漲幅度最大的是紐約等大城市的產權公寓,以及加州、佛州等州的單家庭房屋(即別墅),其他
物業(yè)形態(tài)的上漲幅度較小。美國購房者的貸款渠道很多,這有助于分散風險。此外,美國房地產市場非常龐大,各個地方可以根據自己情況調節(jié)市場,讓泡沫慢慢消退。2007年前兩個月,美國新屋銷售數據重新回升,格林斯潘甚至表示,美國房地產衰退期可能已經結束。不過,警報并未解除,進入2007年3月,美國又掀起房貸違約風暴。美國次級房貸銀行組織表示,房貸呆帳金額攀升至四年來新高,房地產泡沫化現象逐漸擴散,讓一些信評較佳的次級房貸機構也都開始面臨存款戶解約提現壓力。受其影響,道瓊斯工業(yè)指數當地時間3月13日大跌240點,創(chuàng)下4年來單日跌幅第二大紀錄。亞洲股市也被波及,日本、新加坡等市場的股票13日的跌幅也都超過了2%。美國次級房貸違約風波究竟如何發(fā)展,我們尚要拭目以待。綜合各方面情況來看,今后兩年,美國房地產可能不會再像前幾年那樣火爆,而是慢慢降溫,在經過調整之后,再回歸到合適的理性的正常狀態(tài)。
我們?yōu)槭裁匆绱岁P注美國房地產狀況?這是因為,房地產業(yè)在美國經濟發(fā)展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美國經濟好壞又與世界經濟興衰息息相關。近幾年來,房地產業(yè)實際上充當了美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機。雖然房地產業(yè)只占美國經濟5%的比重,但它卻為美國經濟增長貢獻了近一半力量。房地產市場的持續(xù)繁榮,在三個方面提升了美國經濟:一是擴大了居民住宅建設規(guī)模。近15年來,美國住房面積增加了近5成;二是讓人們感覺到更加富裕,更加敢于花錢。美國人目前一年消費近9萬億美元,私人消費占到經濟總值的70%。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字,2005年,美國個人儲蓄率呈現負0.5%;三是讓人們敢于借助房產抵押進行信貸消費。住房抵押貸款可以通過房屋漲價、再融資、產權貸款三個渠道影響社會購買力。三者之和,2005年達9000億美元,接近可支配收入的1/10。據美聯儲統(tǒng)計,到2005年6月底,美國的信貸消費總額已經高達近2.15萬億美元。專家估計,住宅建設、私人消費、信貸消費這三方面構成了美國一半的GDP增長,帶來了1/3的新增工作。雖然目前美國房地產并未形成全國性泡沫,但房地產降溫仍會在相當程度上扭轉美國人瘋狂消費的行為,而這會導致社會需求預期的下滑。
美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經濟總量約占全球30%。2004年,美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35.7%;按購買力評價計算也分別達到20.7%和18.0%。美國工業(yè)生產量占資本主義世界的2/3,外貿出口額占1/3,黃金儲備占3/4。由此可見世界經濟何其依賴美國。美國經濟一旦降溫,將會通過減少進口等途徑對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增長造成間接影響,從而給美國貿易伙伴的出口前景籠罩上一層陰影。
二、歐盟經濟預期溫和減速
歐盟經濟雖然在2006年走強,全年經濟增長達到2.8%,但根據歐盟委員會最新經濟預測,歐盟經濟有可能在2007年陷入短期停滯。導致歐盟經濟短期停滯的原因主要有四:
一是德國將增值稅從16%提高到19%。德國聯邦政府提高增值稅的目的在于從中獲取高達數十億的進款,以緩解國庫虧空的窘境。一些經濟人士指出,提高增值稅將會加重居民的經濟負擔,給消費者帶來十分沉重的影響,再加上高油價的壓力,無疑將給物價前景增加新的負荷,使剛剛出現的經濟增長受到不利影響。許多消費者會趕在2006年購物,造成提前消費效應,由此導致2007年第一季度購買力下降。不過,一旦提前消費效應喪失,居民購買力還會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二是歐元升值。2006年,歐元匯率一直在高位區(qū)震蕩,歐元兌美元的匯率一度升至1:1.3370。從理論上說,一國貨幣升值意味著該國居民在國際市場上的購買力相應提高,它會減緩通貨膨脹的壓力,所以歐洲央行一直把抑制通貨膨脹作為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據有關組織測算,歐元匯率每上升10個百分點,歐元區(qū)的通貨膨脹率就會下降0.7個百分點。但是,貨幣升值是一面雙刃劍,歐元升值不可避免地會給歐盟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如果歐洲央行采取放任政策,那么歐元升值必然會影響出口,對歐洲企業(yè)的國際競爭力構成嚴重威脅,進而導致歐元區(qū)經濟的衰退。歐洲央行曾經估計,如果歐元升值5%的局面持續(xù)一年,歐元區(qū)經濟年增長率就會減少0.9個百分點,這幾乎是美元一旦升值相似幅度后美國經濟所受影響程度的7倍。
三是歐洲央行提高指導利率。自2005年12月份以來,歐洲央行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幾乎每3個月提高一次利率。2006年8月3日,歐洲央行決定將央行指導利率由2.75%提高至3%。2006年11月2日,歐洲央行又將指導利率提高到3.25%。2006年12月7日,歐洲央行在法蘭克福宣布,再一次實行貨幣緊縮,將指導利率提高25個基點,從原來的3.25%提高到3.5%,為2001年以來最高。這是歐洲央行于2005年12月啟動緊縮政策以來第六次加息。據有關經濟人士預測,2007年,歐洲央行還將實行1到2次加息,從而使歐盟指導利率提高到4%。盡管目前歐元指導利率還不算太高,但如果歐元匯率繼續(xù)上升,就會使歐盟出口商品的價格在美國及其他國際市場上變得更高,從而對歐盟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四是美國經濟疲軟。歐盟和美國之間的貿易額占世界貿易總額的2/5,據歐盟委員會提供的數據,歐美每天的貿易額是17億歐元。去年歐洲向大西洋彼岸出口的貨物和服務達3600億歐元。美國經濟疲軟將直接影響到歐洲經濟發(fā)展的發(fā)動機――出口行業(yè)。
上述因素會導致歐盟經濟在2007年溫和減速,經濟人士預測,歐盟25國經濟增長率將下降到2.2%。而這不可避免地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中歐貿易。
三、全球經濟降溫背景下的中國經濟政策調整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主要取決于對外出口貿易、海外直接投資和國內公共投資三大因素。美國是中國最大出口市場和順差來源地,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根據中國商務部2006年4月26日發(fā)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06年春季)》,2005年,中國進出口總額達14221.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2%。全年出口額7620億美元,增長28.4%。中歐貿易額突破2000億美元,達到2173.1億美元,增長22.6%。中美貿易額達2116.3億美元,其中中國向美國出口1629億美元,對美貿易順差1141.7億美元。從2001年到2005年,中美貿易額年均增長27.4%。中國目前出口已升至占GDP35%以上,其中40%是輸往美國,由此可見中國經濟對出口貿易的依賴程度。
全球經濟降溫,特別是美國經濟減速,這對中國經濟究竟會有多大的影響?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美國GDP增長與中國出口增長的相關性高達0.8,美國的GDP增長速度每 下降1%,中國的出口增長就減緩6.5個百分點。如果美國經濟放緩到近期低點時,中國的出口增長率可能會降至15%左右。在出口增速降至15%的季度,預計中國的GDP增長將因此比2006年第二季度低1.2個百分點。高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分析了美國經濟減速影響中國的三種可能:首先,在基準情況下,假設美國GDP緩慢下降到2%,結果是中國的GDP增長率將從目前的水平下降1個百分點。其次,在最樂觀的情況下,美國經濟實現軟著陸,而世界其他地區(qū)通過擴張內需來很好地應對美國減速,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經濟將幾乎不受影響。最后,最糟糕的情況是美國經濟出現硬著陸,明年GDP增長率下降到零,中國的出口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增長率將在6個月內下降26.7個百分點。
專家所說的三種可能,究竟哪一種會變?yōu)楝F實呢?由于全球經濟是處于動態(tài)過程之中,因此現在我們不好遽然論定。有人認為,中國出口到歐美的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的低價產品,這類商品在歐美居民消費水平下降時市場需求不會有多大改變。此論雖然有一定道理,但多少有一些心存僥幸的意味。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中國經濟安全不能建立在歐美人超前消費之上,更不能寄希望于僥幸脫險,而必須有自己的長治久安之道。中國經濟安全的根本之策,在于擴大內需。中國有一個令許多外國公司羨慕不已的13億人的大市場,這是中國經濟安全的根據地。從各國經濟發(fā)展的實踐看,消費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就越強。根據國際經驗,當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左右時,各國居民消費率一般為61%,而中國居民的消費率自1978年以來一直在53%以下。2006年,投資和消費比例失衡態(tài)勢繼續(xù)擴大,前三季度的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僅為51.1%,為歷史最低水平。而在社會消費之中,私人消費比率尤其低下,目前私人消費只占中國經濟的38%,這個數字不僅遠遠低于美國的70%,而且也低于日本的57%和歐洲的54%。但擴大內需,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因為它牽涉到多重復雜因素。我們應該從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和建立和諧社會的戰(zhàn)略高度,調整經濟政策,將擴大內需與解決國內經濟生活中突出矛盾作為一個系統(tǒng)工程來加以解決。具體地說,應該做到以下五個結合:
一是將擴大內需與構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結合起來。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養(yǎng)老難,這些高預期支出是絕大多數中國人都面臨的現實問題。尤其是中國人未富先老,據專家預測,按照目前的狀況,今后20多年,我國養(yǎng)老資金缺口累計1.8萬億元左右,平均到每年缺口約700億元。在尚未構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之前,國家鼓勵人民盡情消費,就像鼓勵一個沒有系安全帶的人攀登懸崖峭壁一樣。政府應該將積累的稅收和財政資金適當投放到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等公益事業(yè)方面,切實抑制房價,為老百姓具體解決上學、看病、住房、養(yǎng)老等切身問題,建立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只有降低城鄉(xiāng)居民的預期支出,解除后顧之憂,老百姓才敢放心消費。
二是將擴大內需與擴大進口、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結合起來。國際收支不平衡問題已成中國經濟中的突出矛盾。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06年前11個月,中國累計實現貿易順差1570億美元,同比增加660億美元。近年來,過大的貿易順差,引發(fā)了中外諸多貿易摩擦,使中國貿易政策、外匯政策壓力倍增。為此,中國應該優(yōu)化進出口產品結構,根據本國國情,多進口一些適合中國老百姓需要的適銷對路產品,同時要放松企業(yè)和居民購匯限制,調整存款準備金率,關注資產價格變動,逐步達到國際收支平衡。
三是將擴大內需與建設新農村結合起來。中國農村有9億多人口,是一個巨大的潛在消費市場,但目前我國9億多農民的消費總量還不及3億多城鎮(zhèn)居民的消費總量。要想擴大內需,就必須貫徹國家建設新農村政策,大力發(fā)展農村經濟,開發(fā)農村市場。要千方百計地增加農民收入,根據農村市場需求來調整工業(yè)產品結構,培育和完善農村市場體系,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商品流通網絡,改善農民的消費環(huán)境。
四是將擴大內需與縮小收入差距結合起來。按照國際標準計算,目前中國有13500萬人口處于貧困線以下,占總人口的1/10(亞洲開發(fā)銀行則估計中國處于貧困線以下人口達到58300萬人,如此則占總人口的2/5)。如何提高處于貧困線以下人們的消費水平,是中國所面臨的緊迫問題。國家應該加快收入分配體制的改革,堅持“調高、擴中、保低”的原則,改變居民收入增長落后于GDP和國家財政收入增長的狀況。同時要想方設法增加就業(yè)崗位,擴大社會保障范圍,提高社會保障標準,讓低收入群體逐步提高消費水平。
五是將擴大內需與宏觀調控結合起來。國家應該通過計劃、財政、金融乃至行政等手段,合理控制投資增長,努力優(yōu)化投資結構,制止面子工程和政績工程,尤其要預防房地產泡沫的發(fā)生,將國家財力投放到民生急需的產業(yè)之上。
全球經濟來到一個轉折點,這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它為中國調整經濟結構、擴大內需提供了動力。盡管歐美經濟目前并未急劇惡化,但這種需求不足的挑戰(zhàn)是潛在的,我們應該未雨綢繆,盡早采取一些應對措施,改變外貿依存度高的現狀,把擴大內需作為國計民生、固本強體的大計來抓緊抓好,以免在世界經濟形勢發(fā)生劇變時措手不及。
看了“以第一作者發(fā)表學術論文”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