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蘇軾的學術(shù)論文
有關(guān)蘇軾的學術(shù)論文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學家,他在詩、詞、散文等方面都頗有造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有關(guān)蘇軾的學術(shù)論文,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p>
有關(guān)蘇軾的學術(shù)論文篇一
蘇軾的作家修養(yǎng)論
摘要:身通眾藝的蘇軾根據(jù)自己的文藝創(chuàng)作實踐認為,作家要想創(chuàng)作出獨步千古的作品,最主要應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有道;二,積學不倦;三,為人要“正”。關(guān)鍵詞:
蘇軾;作家修養(yǎng);有道;積學;為人
蘇軾是中國古代文藝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他對文藝創(chuàng)作有許多深刻獨到的見解,挖掘出蘇軾的這些文藝思想,既可加深我們對蘇軾文藝作品的理解,也可為當代作家的文藝創(chuàng)作提供有益的借鑒。本文擬先探討蘇軾有關(guān)作家修養(yǎng)方面的論述。
一有道有藝
“道”(也可稱做“意”)與“藝”(包括“文”)之間的關(guān)系是中國文藝理論中的一個核心問題,自先秦迄今,關(guān)于此問題的論述不勝枚舉,如《易・系辭上》曰:“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①,南朝宋顏延之說:“圖畫非止藝行,成當與易象同體。”②唐韓愈說:“蓋學所以為道,文所以為理耳。”③宋周敦頤說:“文所以載道也。”④朱熹說:“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葉。惟其根本乎道,所以發(fā)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賢文章,皆從此心寫出,文便是道。”⑤清劉熙載說:“圣人作《易》,立象以盡意。意,先天,書之本也;象,后天,書之用也。”⑥現(xiàn)代美學家宗白華說:“‘道’具象于生活、禮樂制度。‘道’尤表象于‘藝’。燦爛的‘藝’賦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給予‘藝’以深度和靈魂。”⑦劉綱紀說:“文學家不要停留在‘文’上,而要去追尋那使‘文’得以產(chǎn)生,并賦予它以真正的價值的本體‘道’……‘人文’的根本的功能、作用就在于‘明道’。”⑧不一而足。概言之,這些評論者都認同,“‘道’是‘藝’的本體、內(nèi)容,‘藝’是‘道’的現(xiàn)象、形式”⑨,一切“藝”都是用來表達“道”或“意”的。
深受傳統(tǒng)文化滋養(yǎng)且深得文藝創(chuàng)作三昧的蘇軾忠實地繼承并發(fā)揚了這一傳統(tǒng)觀念,我們從下面的材料即可略見一斑:
有問作文之法,坡云:“譬如城市間種種物有之,欲致而為我用。有一物焉,曰錢;得錢,則物皆為我用。作文先有意,則經(jīng)史皆為我用。大抵論文以意為主。”今視坡集誠然。⑩
寫作應“以意為主”,有了“意”,則經(jīng)、史等材料皆為我用。蘇軾的創(chuàng)作就切實地遵循了這一原則。而且,蘇軾根據(jù)自己的體驗及觀察認識到,作家體道境界的深淺決定著文藝創(chuàng)作水平的高低。如他說:
錢塘僧思聰,七歲善彈琴。十二舍琴而學書,書既工。十五舍書而學詩,詩有奇語……聰又不已,遂讀《華嚴》諸經(jīng),入法界海慧。……使聰日進不止,自聞思修以至于道,則《華嚴》法界?;?,盡為蓬廬……雖然,古之學道,無自虛空入者。……聰若得道,琴與書皆與有力,詩其尤也。聰能如水鏡以一含萬,則書與詩當益奇。吾將觀焉,以為聰?shù)玫罍\深之候。11
思聰若得道,則其書法、詩歌等都將更上一層樓。易言之,思聰?shù)奈乃噭?chuàng)作水平可作為其得道境界的表征。所謂“藝境之高低,是道的境界、主體人生境界‘淺深之候’”12。用蘇軾的話概括,即“有道有藝”:
或曰:“龍眠居士作《山莊圖》,使后來入山者信足而行,自得道路,如見所夢,如悟前世,見山中泉石草木,不問而知其名,遇山中漁樵隱逸,不名而識其人,此豈強記不忘者乎?”曰:“非也……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與萬物交,其智與百工通。雖然,有道有藝,有道而不藝,則物雖形于心,不形于手。”13
李伯時,號龍眠居士。李伯時所畫的《山莊圖》之所以使人見后“不問而知其名”、“不名而識其人”,主要在于他“有道有藝”,內(nèi)在有“道”,外在才有相應的“藝”。所謂“‘道’是‘藝’的本體,最高的‘藝’是通向最高的‘道’的”14。劉綱紀闡發(fā)莊子的話“技兼于事,事兼于義,義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15時,對“道”與“藝”之間的這種相應關(guān)系作了詳盡闡釋:“‘技’和‘藝’相關(guān),‘技’是末而‘道’是本,但‘技’最后可以通于‘道’……最高的技藝、技巧是‘道’的一種表現(xiàn)……在莊子看來,達到了神化之境的技藝本身即是‘道’的表現(xiàn)。”16以此,蘇軾強調(diào)文藝創(chuàng)作應“技道兩進”:
少游近日草書,便有東晉風味,作詩增奇麗,乃知此人不可使閑,遂兼百技矣。技進而道不進則不可, 少游乃技道兩進也。17
秦觀的書法、詩歌等之所以均有所提高,主要在于他“技道兩進”。黃庭堅也表達過類似見解:“學書要須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圣哲之學,書乃可貴。若其靈府無程,政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18若沒有道義、學問做根底,即使技法精湛到可與鐘繇、王羲之相提并論的地步,其作品也貴重,其人也不過是一個俗人而已。“道”在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地位于此可見一斑!
在蘇軾看來,韓愈之所以能“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主要就在于他洞悟了宇宙之道: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guān)盛衰之運。……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并起,歷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獨韓文公起布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豈非參天地,關(guān)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19
東漢以來,文風敗壞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道淪喪,而韓愈的文章之所以能夠振起八代之衰,關(guān)鍵在于他參透了宇宙盛衰變化的規(guī)律,即把握了“道”。由此可見,道的存亡是文章盛衰的決定性因素。這種觀念蘇軾在《韓愈優(yōu)于揚雄》中也表露過。
蘇軾平生的文藝創(chuàng)作正是以表現(xiàn)自己心中所悟之“道”為根本原則。我們從其文中即可見出個中消息:
軾自齠齔,以學為嬉。童子何知,謂公我?guī)煛冋b其文,夜夢見之。十有五年,乃克見公。公為拊掌,歡笑改容。此我輩人,余子莫群。我老將休,付子斯文。……我所謂文,必與道俱。見利而遷,則非我徒。又拜稽首,有死無易。……雖無以報,不辱其門。20
蘇軾自小就以歐陽修為學習對象,而歐陽修一見蘇軾也立即把他引為同道,并把自己所倡導的詩“”新重任托付于蘇軾;這說明蘇軾充分繼承了歐陽修的衣缽。而歐陽修所倡導的文章創(chuàng)作原則就是“必與道俱”,也即蘇軾文中所說:“其(歐陽修)學推韓愈、孟子以達于孔氏,著禮樂仁義之實,以合于大道。其言簡而明……引物連類,折之于至理。”21 學術(shù)文章均以傳達“大道”、“至理”為旨歸。蘇軾從歐陽修那里所繼承的正是這種治學宗旨。后人就清楚地看出了這一點,如明代焦�評價蘇軾說: 古之立言者,皆卓然有所自見,不茍同于人,而惟道之合,故能成一家言……
蘇子瞻氏少而能文……已從武人王彭游,得竺乾語而好之。久之,心凝神釋,悟無思、無為之宗,慨然嘆曰:“三藏十二部之文,皆《易》理也。”自是橫口所發(fā),皆為文章,肆筆而書,無非道妙……
公著作凡幾所,所謂有所自見而惟道之合者也。而于《易》、《論語》二傳,自喜為甚,此公所以為文者,……為書此簡端,令學者知循其本云。22
焦�認為,蘇軾之所以能夠自成一家之言,關(guān)鍵在于他融會貫通了佛理、易道等,皆是“有所自見而惟道之合”之作。焦�寫這篇序言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后學者知道學習應以學“道”為本。又如明代茅維說:
自古文士之見道者,必推眉山蘇長公其人,讀其文而可概已……在昭明固云“老、莊、管、晏之書,以意為宗,不以文為本”者……若長公者,非其亞耶?23
在茅維眼中,自古以來能稱得上“見道”的文士,非蘇軾莫屬;所以他認為蘇軾完全可與老子、莊子等人相提并論,因為蘇軾的文章也是以表現(xiàn)大道為宗旨,而不是以炫耀文采為本。
二讀書萬卷始通神
根據(jù)蘇軾的創(chuàng)作體驗,作家要想得“道”、要想提高文藝創(chuàng)作水平,最根本的路徑在積學不倦。在蘇軾看來,讀書積學對文藝創(chuàng)作至少具有如下功用:
1.讀書積學是作家得“道”的唯一途徑。這一觀點蘇軾曾作過生動形象的闡述: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蚋嬷唬?ldquo;日之狀如銅�。”扣�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蚋嬷唬?ldquo;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以為日也。日之與鐘、�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道之難見也甚于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于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于�與燭也……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謂致?……子夏曰:“……君子學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為致也歟?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五而能浮沒矣。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24
“道可致而不可求”,那么如何才能“致道”呢?“君子學以致其道”,只有通過學習才能“莫之求而自至”。凡是不想通過學習而想求道的人,就像盲人識日、北方人學游泳一樣是達不到目標的。蘇軾在一首詩中也表達了這種觀點:“學如富賈在博收,仰取俯拾無遺籌。道大如天不可求,修其可見致其幽。愿子篤實慎勿浮,發(fā)憤忘食樂忘憂。”25
2.讀書積學可使作家更加全面地認識萬物之理,創(chuàng)作時才能創(chuàng)作出不違背客觀常識的作品。如蘇軾曰:“黃筌畫飛鳥,頸足皆展?;蛟唬?lsquo;飛鳥縮頸則展足,縮足則展頸,無兩展者。’驗之信然。乃知觀物不審者,雖畫師且不能,況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務學而好問也。”26 又曰:“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有戴嵩《?!芬惠S,尤所愛……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處士笑而然之。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27 這兩則材料充分說明:作家若不多學多問,就可能創(chuàng)作出違背常理、貽笑牧童的作品。
3.只有勤奮讀書積學,才有可能創(chuàng)作出出神入化的文藝作品。所謂“退筆成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28。 練習書法的廢筆即使堆積成山也不足珍貴,而只有“讀書萬卷”,即積累豐厚的學識,才能使創(chuàng)作臻至出神入化的境界。蘇軾在他詩中也強調(diào)了這一觀點:“詩人雕刻閑草木,搜抉肝腎神應哭。不如默誦千萬首,左抽右取談笑足。”29 與其搜抉肝腎、雕章琢句,不如多多記誦一些名篇佳作,積累得多了,創(chuàng)作時自然會得心應手。
4.深厚的學養(yǎng)是奠定作家獨步當世、超群絕倫文藝地位的必備前提。我們從蘇軾對蔡君謨的評價中即可推出這一觀點:
歐陽文忠公論書云:“蔡君謨獨步當世。”此為至論。……天資既高,輔以篤學,其獨步當世,宜哉?30
……蔡君謨書,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tài)無窮,遂為本朝第一。31
蔡君謨的書法之所以獨步當世、“為本朝第一”,天資高固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更根本的原因應來自他后天“輔以篤學”、“學亦至”。
蘇軾的文藝成就正源自他的博學多識。如其門生李方叔說:“東坡教人讀《戰(zhàn)國策》,學說利害;讀賈誼、晁錯、趙充國章疏,學論事;讀《莊子》,學論理性。又須熟讀《論語》、《孟子》、《檀弓》,要志趣正當;讀韓、柳,令記得數(shù)百篇,要知作文體面。”32 南宋王十朋說:“……況東坡先生之英才絕識……平生斟酌經(jīng)傳,貫穿子史,下至小說雜記,佛經(jīng)道書,古詩方言,莫不畢究。故雖天地之造化,古今之興替……亦皆洞其機而貫其妙,積而為胸中之文……汪洋閎肆,變化萬狀。”33 清代邵長蘅說:“詩家援據(jù)該博,使事奧衍,少陵之后,僅見東坡。蓋其學富而才大,自經(jīng)史四庫,旁及山經(jīng)地志、釋典道藏、方言小說,以至嬉笑怒罵,里媼灶婦之常談,一入詩中,遂成典故。”34 可見,蘇軾的文藝成就主要應得力于他的博覽群書、博采眾長。
正因讀書積學對文藝創(chuàng)作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所以蘇軾總是諄諄告誡那些前來求學問道的晚輩應積學苦讀,日久自有長進。如他奉勸王庠說:
(作文)實無捷徑必得之術(shù)……積學數(shù)年,自有可得之道……但卑意欲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shù)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人興亡治亂圣賢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他皆仿此。此雖迂鈍,而他日學成,八面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甚非速化之術(shù)。35
蘇軾坦言文藝創(chuàng)作“實無捷徑必得之術(shù)”,唯一的途徑就是長期認真積累學識,日久“自有可得之道”。以此,他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八面受敵”法勤學苦讀,不可急于求成。又如他告誡李方叔說:“至若前所示《兵鑒》,則讀之終篇,莫知所謂。意者足下未甚有得于中而張其外者;不然,則老病昏惑,不識其趣也。以此,私意猶冀足下積學不倦,落其華而成其實。”36 李方叔的文章之所以令人讀后不知所云,根本癥結(jié)在學力不足;因此,蘇軾希望他繼續(xù)“積學不倦”,只有通過積累學識才能擴充胸襟、提高情趣,進而才能提高創(chuàng)作水平。 三心正則筆正
蘇軾通過對古今作家文藝創(chuàng)作的考察發(fā)現(xiàn),作品的風貌其實就是作家自身品性修養(yǎng)的折射而已,一般來說,有什么樣的人品,就有什么樣的文品。這種認識在其文中有明確論述:
歐陽率更書,妍緊拔群……高祖嘆曰:“彼觀其書,以為魁梧奇?zhèn)ト艘病?rdquo;此非知書者。凡書象其為人。率更貌寒寢,敏悟絕人,今觀其書,勁險刻厲,正稱其貌耳。……古之論書者,兼論其平生,茍非其人,雖工不貴也。……其(柳少師)言心正則筆正者,非獨諷諫,理固然也。世之小人,書字雖工,而其神情終有睢盱側(cè)媚之態(tài)……37
這段話主要提出了三個觀點:一是“凡書象其為人”,作品風貌與作家形貌、性情等基本是相稱的;二是“古之論書者,兼論其平生,茍非其人,雖工不貴也”。古人評論書法成就,往往與作者的生平大節(jié)相參照,若作者人品有虧,則即使書法極其工巧也不足貴重;三是“心正則筆正”,小人所寫的字雖然工巧,但呈現(xiàn)出來的神情終有睢盱側(cè)媚之態(tài)。三個論斷雖論述的角度不同,但宗旨都在說明人品對藝品起著決定性作用。至于人品對文品為什么起著決定性作用,根據(jù)蘇軾的理解,主要是因為人的內(nèi)心不能自我掩蔽:“軾聞古之君子,欲知是人也,則觀之以言。言之不足以盡也,則使之賦詩以觀其志。春秋之世,士大夫皆用此以卜其人之休咎,死生之間,而其應若影響符節(jié)之密。夫以終身之事而決于一詩,豈其誠發(fā)于中而不能以自蔽邪?”38 正因人的內(nèi)心不能自我掩蔽,所以人們能夠根據(jù)一個人的言語詩文來預測其吉兇禍福。
人品對文品起著決定作用這一認識,蘇軾還在親朋好友們的身上經(jīng)過了一番驗證,如蘇軾評價蘇轍曰:“子由之文實勝仆,而世俗不知,乃以為不如。其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杰之氣,終不可沒。”39 對蘇轍(字子由)了如指掌的蘇軾坦言,蘇轍的文章實勝過他。但因為蘇轍個性沉靜內(nèi)斂,深不愿為人所知;而其文章正如其為人一樣,所以世人反而認為蘇轍的文章不如他。又如蘇軾評論歐陽修曰:“歐陽文忠公用尖筆乾墨,作方闊字,神采秀發(fā),膏潤無窮。后人觀之,如見其清眸豐頰,進趨裕如也。”40 在蘇軾眼中,歐陽修的書法風貌正是其神采風度的寫照,在《晁君成詩集敘》、《聞復》等中都表露了這一觀念??梢哉f,“文如其人”在蘇軾是堅信不疑的觀念。
蘇軾往往一方面根據(jù)人品去推斷作品,如他說:“凡學術(shù)之邪正,視其為人。鄭君信厚君子也,其言宜可信。”41 因為蘇軾堅信學術(shù)的邪正決定于作者的為人,所以他由鄭君品性信厚,斷定其學術(shù)著作必然值得信賴。另一方面蘇軾也常常根據(jù)作品去推斷古今作家的個性特點、氣質(zhì)風度。如他說:“荀卿者,喜為異說而不讓,敢為高論而不顧者也……子思、孟軻,世之所謂賢人君子也。荀卿獨曰:‘亂天下者,子思、孟軻也。’天下之人,如此其眾也;仁人義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獨曰:‘人性惡。桀、紂,性也。堯、舜,偽也。’由是觀之,意其為人必也剛愎不遜,而自許太過。”42 從荀子“喜為異說而不讓,敢為高論而不顧”的言論中,蘇軾斷定他必是一個剛愎不遜、自許太過的人。又如他說:“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態(tài)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錢公雖不學書,然觀其書,知其為挺然忠信禮義人也。軾在杭州……因得觀其所書佛《遺教經(jīng)》刻石,峭峙有不回之勢。”43 因為主體內(nèi)在的心態(tài)、氣質(zhì)必然會毫無遮掩地反映于外在的容貌、言辭及文藝作品等中,所以蘇軾從錢君倚“峭峙有不回之勢”的書法中,斷定他必是個“挺然忠信禮義人”。這種認識蘇軾在《答黃魯直書》等中也多有表露。
綜上可見,作品可說是作家體道境界、學識積累、人品修養(yǎng)等綜合素養(yǎng)的直接映射,作家要想創(chuàng)作出獨步千古的作品,首先應加強自身的修煉、積淀與提升;只有具備第一流的素養(yǎng),才能創(chuàng)作出第一流的作品。正所謂“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44
注釋:
?、倮顚W勤主編《十三經(jīng)注疏・周易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91頁。
②[唐]張彥遠著、范祥雍點?!稓v代名畫記》(卷6),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頁。
?、踇唐]韓愈撰、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60頁。
?、躘宋]周敦頤:《周濂溪集・通書・文辭第二十八》(卷6),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17頁。
?、輀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吨熳诱Z類》(卷139),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3319頁。
?、轠清]劉熙載撰《藝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33頁。
?、咦诎兹A:《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頁。
?、鄤⒕V紀:《傳統(tǒng)文化、哲學與美學》(新版),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74頁。
⑨1416 劉綱紀:《藝術(shù)哲學》(新版),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532~534頁,第543頁,第532~533頁。
?、鈁宋]周輝撰、劉永翔校注《清波雜志校注》(卷11),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299頁。
1113171920212223242627303132353637383940414243孔凡禮點?!短K軾文集》,中華書局1996年版,第326頁,第2211頁,第2194頁,第508頁,第1956頁,第316頁,第2389頁,第2390~2391頁,第1981頁,第2213頁,第2213頁,第2181頁,第2187頁,第2682頁,第1822頁,第1420頁,第2206頁,第1424頁,第1427頁,第2185頁,第2205頁,第101頁,第2186頁。
12 張惠民、張進:《士氣文心:蘇軾文化人格與文藝思想》,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48頁。
15 王先謙注《莊子集解》,上海書店諸子集成本1996年版,第69頁。
18 [宋]黃庭堅著,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674頁。
2528293334[宋]蘇軾著,[清]馮應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校點《蘇軾詩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41頁,第505頁,第1108頁,第2696頁,第2717頁。
44 郭紹虞主編,葉燮、薛雪、沈德潛著《原詩 一瓢詩話 說詩�語》,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第187頁。
(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蘇軾與《周易》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09XJC751009)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有關(guān)蘇軾的學術(shù)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