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誠信政治論文(2)
國內誠信政治論文篇二
脆弱的誠信
目前,國內以操縱網絡輿論為生的公司約有一千家,其中85%集中于北京,余下的散布在上海、廣州、南京、成都、深圳、廈門等地。它們的客戶在全國至少有幾萬家,其中汽車類和IT類企業(yè)是活躍分子,甚至部分世界五百強企業(yè)也名列其中。
10年時間,國內的電子商務發(fā)展迅猛,僅網絡零售業(yè)老大淘寶網一家,2009年的交易額就突破了2000億元。
在買賣雙方互不見面的互聯(lián)網上,信用無疑是網商們賴以生存的基礎,而在社會誠信普遍缺失的狀況下,網商們對信譽度的依賴更是可想而知。一個好評也許就意味著成百上千單生意,而一個差評也可能會導致數天或者數月的銷售銳減。“很多買家下單之前,都會先翻看賣家的信用記錄。一旦出現(xiàn)差評,買家們可能會立即選擇去其他店鋪。”兼職賣家天線寶寶曾經因為一個差評而在隨后一周內沒能賣出一件商品。說起差評,她仍然心有余悸。“通常情況下,賣家為了爭取百分百的信譽度,都會采取誠懇道歉、虛心溝通、給予適當優(yōu)惠等手段換取買家的好評。”
同樣地,信譽良好的買家也會從每次交易中得到賣家的好評。正是基于買賣雙方的公正、公開評價,電子商務行業(yè)建立起一套獨特的信用評價體系,人們開始放心大膽地網絡“淘寶”。
但是,網絡購物畢竟不同于實物買賣,貨品、服務好壞全靠交易后的評價體現(xiàn)。給好評、中評還是差評,不僅表達了現(xiàn)有買家的意見,也成了潛在買家參考的重要指標。為此,網絡買家和賣家之間為信用評價問題產生的“戰(zhàn)爭”不斷。
賣好評刷信用早已是網購衍生的“傳統(tǒng)行業(yè)”,現(xiàn)在專業(yè)刪除中差評、賣白號(給賣家當托的賬號)、賣黑號(用來賣違禁商品的賬號)、刷收藏、代店主打壓對手等黑色產業(yè)又悄然興起。
互聯(lián)網就是這樣一個江湖――有人氣的地方一定有利可圖,有利可圖的地方,一定有能干之人。
黑色產業(yè)鏈
如果想要迅速提升店鋪的信用,只要搜索一下,立馬會有無數個“淘寶信用工作室”、“鉆石信用服務公司”蹦出電腦屏幕。這些“專業(yè)人員”利用發(fā)布虛擬的網上交易好評讓原本無人問津的網店一夜之間不但交易連連,而且好評如潮,迅速坐上“鉆石”級賣家的寶座,從而進入“生意越來越好,信用越來越高”的“正向循環(huán)”。
刷信用服務聽上去神秘,炮制原理卻很簡單。
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網丫公司,自稱是最早開始淘寶刷信用的公司。這家公司的老板杜朋運一度被大家稱為“炒信帶頭大哥”。杜鵬運曾在多個場合承認,網丫網曾經是全國最大的信用炒作平臺,淘寶200萬賣家中有數以萬計的店鋪參與過信用炒作,而網丫網一度占據高達七成的炒作市場份額。
網丫網的炒作分為兩種形式。第一種是互動交易,又稱互刷。就是把有意向炒信用的賣家組織起來,網丫網提供一個操作平臺,注冊進入后就可以進行拍賣操作。來自不同省份炒信用的賣家采取連環(huán)拍的方式,A拍B、B拍C、C拍D、D拍A……做假交易的時候買家拍了貨品后將錢打給對方,賣家不真實發(fā)貨而是虛擬發(fā)貨,然后買家過一兩天再收貨,給好評,賣家回評,于是買賣雙方各自得一分。
第二種炒作方式是只賣不買。服務商只需注冊幾個不同的賬戶或者招聘一些專職買家,然后到被“服務”的網店里瘋狂“購物”并不斷給出好評。當然,“服務交易”過后,店主要將貨款原樣送回,順便交上的還有數百元的信用服務費。
“出售信用”之所以有利可圖,一是淘寶交易不收費,制造這種假鉆石的“鋯石工程”只需要體力;二是一般買家只關心信用評價,很少留意記錄里的具體交易信息,購買選擇很大程度上依靠簡單的“鉆石”數量排序,在這種大背景下,“做信用”當然也就成了火熱的無本生意。
剛開始,刷信用的賣家還不多,2007年給網店刷一個皇冠級別要1萬元。行業(yè)利潤率可以達到30%,有的甚至達到70%-80%。而到了2008年,隨著從事這項業(yè)務的公司和個人越來越多,刷一個皇冠級降到了幾千元。進入2009年,市場就更是亂象叢生,刷鉆的費用迅速跌至幾百元。
眼下,網上公開的叫價是“白號”,200~500個起批,一般買100個是1毛/個,批500個則是8分錢/個,批1000個是6分錢/個,批發(fā)量越大單價越低。“黑號”則按個數和信用等級定價,普通的“黑號”一般是幾十元一個,“一鉆號”則要100多元一個了。
炒作的惡果很快顯現(xiàn)。這種唯利是圖、急功近利的炒作很快遭到淘寶網站的打擊和買家的懷疑――即使雙皇冠店鋪,也會售出有嚴重質量問題的物品。網丫網老板杜鵬運意識到自己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電子商務的誠信體系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機。如果繼續(xù)下去,網絡購物將走向一條沒有希望的不歸路。
2009年5月,網丫網果斷地退出了一年可以帶來3000萬利潤的刷信用行業(yè),轉向網店托管,幫助沒有經驗和時間的中小賣家成長。杜朋運說,由于還有部分炒信用的賣家沒有服務完,網丫網光為客戶、職業(yè)買家退款返還押金就高達上百萬。而他們果斷地放棄,就是為了維護誠信、保證誠信,推動電子商務市場,特別是C2C市場的良性發(fā)展。其實,杜鵬運還有一層話沒有說出來。隨著淘寶打擊技術的不斷提高,炒作信用的賣家付出的財力和承擔的風險也在同比增加。很多人放棄了這種走捷徑的需求。
但“刷信帶頭大哥”的退出并沒用阻止“淘寶”產業(yè)鏈的繼續(xù)延伸。一些發(fā)現(xiàn)刷信用越來越無利可圖的個人和企業(yè)又開始將目光轉向“專業(yè)刪除差評”、封殺競爭對手等行當。
據業(yè)內人士介紹,“由第三方刪除差評是淘寶行業(yè)中一個公開的秘密”。騷擾、改來電、偽造身份證是“傳統(tǒng)三寶”。
用網絡電話不斷給打客戶騷擾電話,迫使客戶不勝其煩而修改中差評,這個方法最原始,也最沒技術含量。第二種是通過修改來電號碼給淘寶客服打電話,冒充買家要求取消差評。第三種是通過偽造買家身份證修改:首先根據賣家提供的買家姓名與收貨地址,通過人口信息網絡查到買家的身份證號,用身份證合成軟件偽造一張身份證原件掃描圖片;再憑著這張“身份證”,以買家的身份致電淘寶客服,以忘記郵箱密碼為由修改聯(lián)系郵箱,繼而利用新郵箱修改買家的賬號密碼;然后登陸買家賬號,給淘寶客服留言要求刪除中差評,并再次致電淘寶客服確認身份,最后,差評就刪除了。
騷擾、恐嚇容易招致買家反感,萬一買家報案就可能導致封鋪。由于淘寶網加強了電話認證系統(tǒng)和身份證檢驗,改來電和偽造身份證也很難成功了。2009年,淘寶又展開了打擊刪除差評的專項治理活動,一旦發(fā)現(xiàn)店家非法刪除差評就會封店,很多賣家開始有所收斂。
如今,人們干脆開始直接叫賣“新技術”,那就是“(淘寶)里面有人”,在淘寶的數據庫上永久刪除差評信息。其實,不光是在淘寶網上,在一些網站內部,幫助刪除負面報道早已成為一門可以討價還價的“生意”。很顯然,沒有公司愿意承認這種行為的存在,但它卻如幽靈一般在每一個需要的人面前駐足、行動。
被操縱的輿論
意識到這種看似公正的評價體系正在遭遇制度性漏洞帶來的坍塌,淘寶于2009年6月開始下大力氣整治虛假交易帶來的“信用泡沫”,但這種一本萬利的生意還是通過層層突破不斷演進,直至形成一條足以控制輿論導向的黑色產業(yè)鏈。
一家專注于生活信息服務的網站老總向記者抱怨,對于評價體系的制度設置實在太考驗人的智慧了。“有些商家有好多差評,他們希望我們刪除差評,在遭到拒絕之后,只好來一招‘被好評式’死亡。因為我們規(guī)定發(fā)現(xiàn)大量不明原因好評的商家將被屏蔽,也就是說用戶將搜索不到它們的信息。對這些有差評的商家而言,不被發(fā)現(xiàn)的結果可能好于一出現(xiàn)就有差評的結果。但是也有一些人趁機雇人大量給競爭對手發(fā)好評,導致競爭對手‘被’好死掉。”
為此,這家網站的編輯憑空多了許多工作量來判定評價人的評價到底出自本意、善意還是惡意。對于強調虛擬、隱蔽的互聯(lián)網而言,這種判定多少有些強人所難。
而在一些公關公司、營銷公司眼中,炒作信用實在是這條產業(yè)鏈上最小兒科的一門生意。他們更愿意為企業(yè)提供品牌炒作、口碑維護等增值服務。傳馳網絡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為中小企業(yè)提供口碑營銷的小公司。
作為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方偉丞是個典型的創(chuàng)業(yè)80后。阿里巴巴公司的工作經歷讓他嗅到了口碑營銷及電子商務服務業(yè)的巨大商機。“在目前的市場營銷中,所有主流媒體,包括平面媒體、電視媒體無一例外被產業(yè)大佬把持,可供中小企業(yè)選擇的余地幾乎沒有。但現(xiàn)在消費者們開始借助網絡社區(qū)、博客、商圈、SNS、搜索引擎取得發(fā)言權。有研究表明,在互聯(lián)網上對于消費者在網絡上發(fā)表的口碑內容,大部分網民都會加以關注。在互聯(lián)網更加成熟的美國,這一比例可以達到60%,認為消費者在線發(fā)布內容非常可信或比較可信的網絡用戶達到了驚人的99%,這意味著網絡口碑幾乎不會受到質疑。”
我們呼吸的空氣由氧氣、氮氣和廣告組成。”法國廣告評論家羅貝爾・格蘭的名言常常掛在方偉丞的嘴邊,廣告界還有句名言:“我知道我的廣告費至少浪費了一半以上,但我不知道究竟浪費在哪里?”
方偉丞和他的團隊所做的,就是幫助中小企業(yè)主自主控制開支,用只相當于傳統(tǒng)費用五分之一甚至更少的錢來達到10倍于傳統(tǒng)的營銷效果。其實他們的操作手法也很簡單――由客戶提出要求,發(fā)布頭腦風暴任務,征求營銷推廣的好創(chuàng)意;由網民提供出創(chuàng)意之后,再發(fā)布一個寫作任務,由網民寫作一篇或者多篇營銷軟文;之后,再發(fā)布推廣任務,覆蓋到上千家主流網站、論壇、社區(qū),提升百度、谷歌的關鍵詞搜索量;最后,在重點網站、論壇投放話題進行討論,發(fā)布互動任務,讓成千上萬的網友參與討論,將話題不斷更新被更多網民瀏覽,曝光企業(yè)信息。
當然,所有參與其中的網友都可能或多或少地獲取一定傭金。想出一個好創(chuàng)意、寫出一篇好文章、推廣幾十篇文章,甚至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都可以得到1-500元的獎勵。方偉丞透露,很多大學生、家庭主婦都是其中的主力軍,其中青島一個學院電子商務班的全班成員都是他們的“雇員”,“每天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我們網站上搶任務。如果勤快點,一個月掙一兩千元沒問題。”雖然只是一個成立一年多的小公司,傳馳科技卻已經可以提供20個月薪接近千元的就業(yè)機會。
正是看中了口碑營銷的便捷、廉價、易于操控的特性,不少公關公司、營銷公司從中嗅到了另類商機,干起了密集發(fā)帖,幫助客戶打擊異己,詆毀、攻擊競爭對手的勾當。
他們通過論壇里的帖子、話題迅速制造真假莫辨的新聞熱點,讓一個企業(yè)一夜成名抑或是身敗名裂。知名網絡經濟專家――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副院長呂本富指出,按照正常的傳播規(guī)律,一個熱點話題在網上的傳播高峰為3天,如果長久、反復持續(xù)就是不正常的。據他估算,互聯(lián)網上將近一半的熱帖有人為操控的跡象。
最近3年來,這股勢力群體越來越龐大。有媒體報道,目前,國內以操縱網絡輿論為生的公司約有一千家,其中85%集中于北京,余下的散布在上海、廣州、南京、成都、深圳、廈門等地。它們的客戶在全國至少有幾萬家,其中汽車類和IT類企業(yè)是活躍分子,甚至部分世界五百強企業(yè)也名列其中。
混跡其間,“水軍”(指兼職發(fā)帖者)混個溫飽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公司則可獲得上千萬的回報。而互聯(lián)網誠信體系則在這種金錢的腐蝕勾兌下變異成劣幣驅逐良幣的重災區(qū)。原本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生的規(guī)則,往往成了某些人獲取不義之財的通天捷徑。
誠信體系的建立
電子商務在中國快速發(fā)展不過10年,在整個社會誠信機制亟待完善的現(xiàn)實面前,互聯(lián)網上的誠信建設更顯得任重道遠,打擊誠信炒作必然是一場持久戰(zhàn)。
2010年2月25日,亞洲最大的網絡零售商圈淘寶網宣布,持續(xù)近8個月的“打擊信用炒作”活動取得階段性勝利。在這場與“信用炒作者”的斗爭中,年輕的網絡零售行業(yè)贏得了首次“行業(yè)保衛(wèi)戰(zhàn)”。淘寶信息安全部總監(jiān)倪良指出,“淘寶網可以不存在,但炒作信用的產業(yè)一定不能存在。”
數據顯示,從2009年4月份至今,淘寶共查處炒作信用賣家22459家,其中皇冠以上賣家達到1327家。炒作信用交易筆數已經從最高峰的6000多下降到目前的1000以下。2月4日,又一家皇冠店鋪“Icejeans正品專賣店”遭到了“封店”的處罰。
2010年初,淘寶網通過淘寶安全稽查系統(tǒng)排查出這家店鋪存在大量的信用炒作情況,情節(jié)嚴重,超出店鋪總成交筆數的80%。雖然商家提供了大量物流信息等憑證,但淘寶方面經過全面仔細的人工審核,并結合快遞公司的物流單號等信息,還是查出這些憑證和店鋪里的成交信息不相符,一視同仁地將皇冠賣家“紅牌罰下”。
對于淘寶發(fā)起的打擊行動,一些業(yè)內人士提出了質疑,在利益面前,任何道德的條條都很容易崩潰,何況中國人普遍缺乏信仰,心中沒有上帝,更多的是人民幣。多半可能的結果就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正是意識到必須從根源上減少賣家和買家對好中差評的依賴,建立更科學、更多元化的信用鑒別機制,淘寶網改革了信用評價體系,實行累計評價與滿意度打分相結合。2009年9月24日,淘寶網又對賣家評價體系全面升級,將淘寶網所有店鋪違規(guī)、產生糾紛的退款及受到的處罰,完全公布在評價頁面。這也就意味著,炒作信用者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長期從事電子商務實務研究的劉春泉律師指出,企業(yè)自己解決誠信炒作問題,立場天然地受到質疑。而在實際操作中,企業(yè)為了吸引人氣,也比較傾向于保護買家。也許一個脫離于買賣雙方的第三方評價體系才能確保信用記錄的真實性,可靠性,公平性。
遭受短信騷擾的于國富律師則認為,信用評價權在電子商務中相當于投票權,不能作為尋租或者議價的籌碼。他理想中的電子商務制度應該是能有效地保護評價人的評價不受干擾,能夠讓買家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同時也能保護善意賣家,限制差評權的濫用。總之,讓買賣雙方都有救濟途徑。
于國富律師還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不同的商品應該有不同的信用權重。比如同樣在淘寶,同樣的開店,假設評價客觀公正,賣一輛汽車,顯然要比賣一根繡花針,其評價結果更有參考價值。這就好比信用卡,你刷得越多,還款越及時,得到的信用額度就會越來越高。但在現(xiàn)在這種一刀切的系統(tǒng)下,這一機制很難啟用。
“電子商務的信用體系建立,遠比表面上看起來復雜。”于國富認為評價體系是否有效是電子商務乃至整個互聯(lián)網健康發(fā)展的基石?;ヂ?lián)網公司應該盡可能地維系自由投票制度,也許可以考慮建立評價系數來使得評價更加客觀公正。
“比方說,你是一個剛注冊的ID,那么評價系數可能只有0.1,如果是一個資深用戶,擁有大量客觀公正的評價,那么評價系數就可以是1,這樣累積下來的分數就能有效地避免大量惡評或者好評。”
看了“國內誠信政治論文”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