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無錫旅游攻略
蘇州無錫旅游攻略
無錫,簡稱“錫”,古稱梁溪、金匱,被譽為“太湖明珠”,位于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樞,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東接蘇州,西連常州,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運河絕版地、江南水弄堂就位于無錫,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硖K州無錫的旅游攻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無錫必玩景點介紹:
1、靈山勝境風景區(qū):靈山勝境地處秀麗的無錫馬山,北倚靈山,南面太湖,將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與景色旖旎的自然山水完美結合,是中國最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釋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題園區(qū)。經過17年的開發(fā)建設,已經成為中外聞名的佛教文化旅游勝地和祈福勝地。
園區(qū)規(guī)模氣勢宏大,內容生動廣博,以歷史的傳承、時代的特色,形成傳統(tǒng)文化和現代藝術、佛教文化、科技文明相互交融的獨特 旅游文化景觀。釋迦牟尼佛青銅立像“靈山大佛”,千年古剎“祥符禪寺”,大型動態(tài)音樂群雕“九龍灌浴”,世界佛教論壇會址“靈山梵宮”,展現藏傳佛教文化藝術精華的“五印壇城”以及諸多佛教文化精品景觀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個完整有序,各自獨立,又密切關聯的展現佛教文化的景觀群。
2、黿頭渚:來無錫必游太湖,游太湖必至黿頭渚。黿頭渚的風光是山清水秀,渾然天成,為太湖風景的精華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勝”之稱。另外,這里是縱觀太湖山水組合最佳處,曾是一座私家園林。至今仍保存著許多古代吳越史跡,及吳越歷史人物的傳說。
3、三國水滸影視城:又名中央電視臺無錫影視基地是中國首創(chuàng)的大規(guī)模影視拍攝和旅游基地。始建于1987年,是我國首家以影視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主題園,也是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qū)。
4、錫惠公園:位于江蘇無錫市西郊,占地90公頃,是一座集眾多的文物古跡和舒適的休閑游樂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園林。錫惠公園有天下第二泉、寄暢園、惠山寺等著名旅游景點。錫惠公園始建于1958年。錫惠公園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太湖風景名勝區(qū)的十四個核心景區(qū)之一,是國家重點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錫惠景區(qū)分為錫惠名勝區(qū)(含寄暢園)、錫惠公園及錫惠入口公園三部分,分區(qū)分治。 這里集中了無錫的人文精華,公園里的惠山泉被茶圣陸羽評為“天下第二泉”,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就是在這口泉邊寫成的。
寄暢園是乾隆六次下江南巡游至無錫必到的鐘愛之地,頤和園里的諧趣園就是它的克隆之作。登上龍光塔,可以一覽無錫城的全貌,除此之外還有惠山寺、吟園等可供參觀。
5、惠山古鎮(zhèn):以地理位置獨特、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古祠堂群密集分布為特色,是無錫老街坊風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區(qū)。2006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公布惠山古鎮(zhèn)祠堂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萆焦沛?zhèn)已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錄名單。
惠山古鎮(zhèn)街上祠堂群、江南民居老屋、牌坊隨處可見,極富江南韻味。推薦參觀中國泥人博物館,還能親自動手,別有一番情趣。 惠山直街一帶的小吃挺多,憶秦園啊,惠山豆腐花等都是有些名氣的小吃店。
無錫熱門景點介紹:
1、蠡園:是無錫最具有江南園林特點的園子,蠡園以水景見長。相傳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古樸的門房進去后,視線被一堵由太湖石搭建的墻擋住,腳下的石板路分別向南北延伸。不管往哪個方向,穿過假山后,視線都會豁然開朗。千步長廊頗有趣味,據說墻上每一個窗欞的圖案都不同。
2、南禪寺:舊稱“梁溪豐大剎,歷史悠久,規(guī)模宏大、高僧輩出,南禪寺歷經風霜,迭廢迭興,但總體來說,幸運大于不幸。北宋天圣年間重建,宋仁宗賜名“福圣禪院”。“八年以后,宋仁宗又為與南禪寺相對應的北禪寺賜名“壽圣禪院”。同一皇帝,給錫城兩寺院,賜以“福圣”、“壽圣”之名,這是無錫佛教界引以自豪的幸事特別是南禪寺賜福有福,經歷代修復,面目一新。天王殿,殿身輝煌,香火鼎盛;妙光塔,塔尖矗天,氣勢不凡;五戒堂,堂內莊嚴,凈化人心;放生池,池水碧綠,清澈照人。大雄寶殿中,如來形體雄偉,儀表安詳莊重,慈眉慧目,微具笑顏,口欲啟齒而又止,狀若演法且未荊諸佛羅漢,面貌慈祥多姿,形體豐滿俊俏,眼神專注,衣紋流暢,匠人之巧,絕非一股。
3、宜興竹海風景區(qū):位于宜興湖滏鎮(zhèn)境內,近1.5萬公頃竹海隨山勢而起伏,竹隨山勢起伏,好似波濤翻滾,綿流不絕。景區(qū)內山清水秀,一日之內,四季之間,奇趣天成。主要景點有“太湖第一源”、“蘇南第一峰”、“竹報平安”、“鏡湖秀色”等。這里是天然活氧吧,也是影視拍攝的絕佳處,曾在此拍攝過《三國演義》、《飛俠小白龍》、《大宋開國》等優(yōu)秀影視作品。現在可以乘坐纜車登山頂,途中可空中飽覽竹海全景,如遇風,可欣賞竹海的氣勢磅礴和驚濤駭浪。
4、善卷洞:位于宜興市西南,是著名的石灰?guī)r溶洞,也是中國最早開放旅游的溶洞。這里是宜興“三奇”之首,全洞由上中下后四洞組成,洞洞奇異而相通,其中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進入善卷洞宛如進入一座地下宮殿,在這里可見到玲瓏剔透的石鐘乳,也可看到宏偉的天然巨石。此外,洞中還有地下暗河流淌。
5、蠡湖公園:是觀賞蠡湖大橋的最佳位置,公園依橋傍湖。公園屬于施苑的一部分,可謂園中之園,綠蔭擁抱、亭臺水榭,環(huán)水而筑的百米長廊——水鏡廊,集古今贊美太湖的名人詩詞、繪畫、攝影。值得一提的是公園里有世界第二大摩天輪,坐上去看看風景很享受。
6、阿育王柱:是國內罕見的由整根花崗巖手工雕刻而成的石柱,通高16.9米,重達200多噸。相傳阿育王,晚年自感罪孽深重,受僧人點化后皈依佛門,為了弘揚佛法,他在各地豎立石柱。石柱上面有四只石獅面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也象征著要把佛教弘揚到四面八方。柱身中文和梵文"阿育王柱"四字由當代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題寫,是我國雕塑藝術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7、清名橋:原叫清寧橋,位于江蘇省無錫市南門外的古運河與伯瀆港交匯處,飛架運河兩岸。在清名橋南側是伯瀆河,流經梅村至常熟。整座橋造型勻稱,穩(wěn)固雄偉,是無錫古運河上最著名的景點,也是最吸引中外游客的地方。
清名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古橋,始建于16世紀晚些時候的明萬歷年間。它是無錫“寄暢園”的主人秦燿的兩個兒子捐資建造的,因兄弟倆的大名分別是太清、太寧,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寧橋”。這座石橋在清康熙八年(公元1666年),由無錫縣令吳興祚重建。到了道光年間,因諱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寧改名為清名橋,也有人稱它為“清明橋”。
8、蠡湖:又名五里湖,是太湖伸入無錫的內湖,位于江南名城無錫西南郊,離市中心約10公里,形如葫蘆狀,早先東西長6公里,南北寬0.3~1.8公里,面積8.0平方公里。東南經十里長廣溪聯通太湖。
9、無錫梅園景區(qū):梅園位于無錫西郊的東山和滸山南坡,距市區(qū)7公里,距太湖1.5公里,園內遍植梅樹,是江南著名的賞梅勝地之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公園。園林設計者根據地勢高低,結合梅園特點,以梅飾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別具特色。園內植梅5500多株,品種繁多。園內還有天心臺、洗心泉、清芬軒、招鶴亭等步步登高的觀賞景點。
10、靈山大照壁:進入靈山勝境,映入眼簾的是被譽為“華夏第一壁”的靈山大照壁。大照壁氣勢恢弘,莊重大氣,照壁的正面和側面都有趙樸初老先生題寫的詩詞。這里不僅起到了隔景作用,又占據了風水寶地,此外,背面還有佛教故事,寓意深刻。
無錫美食特產介紹
無錫傳統(tǒng)四大特產為:醬排骨、油面筋、惠山泥人、陽山水蜜桃。無錫有太湖“三白”:銀魚、白蝦、白緦魚。無錫惠山“大阿福”、“惠山泥人”。太湖珍珠不僅可作為裝飾品配戴,又可入藥,還可口服。無錫是中國編絲織綢的基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無錫的繅絲生產居全國之冠,在國內外享有“絲都”之譽。無錫的蠶桑事業(yè),起源于商末吳泰伯建都梅里時,明清以來更興盛于農村。近代的繅絲更是聞名海內外。無錫另外還有三鳳橋醬排骨、惠山金剛肚臍、馬山楊梅、無錫小籠包、拱北樓陽春面、聚豐園腐乳肉等眾多土特產。宜興有著名的紫砂壺。
無錫排骨
無錫醬排骨色澤醬紅,酥香入香,甜咸適中,腴而不肥。該菜已有百余年歷史,享譽海內外。一九八二年中央新聞記錄電影制片廠在無錫拍攝了醬排骨的燒制銷售情況。
大浮楊梅
大浮楊梅產于市郊大浮山、馬跡山。有近千年栽培史。江南是楊梅的發(fā)源地,古時稱楊梅為“吳越佳果”。大浮楊梅肉厚核小,酸甜可口,品種有烏梅、白荔枝、大葉細蒂等十多個種類。成果有止渴開胃、益氣生津等功效。無錫人還喜食“酒浸楊梅”。以楊梅浸酒,兌少量紅糖,可去濕、止瀉、消暑、御寒。
陽山水蜜桃
陽山水蜜桃是無錫著名特產之一,已有近七十年的栽培歷史。有形美、色艷、味佳、肉細、皮韌易剝、汁多甘厚、味濃香溢、入口即化等特點。水蜜桃的品種很多,其中以早熟的『雨花露』、中熟的『白鳳』和晚熟的『白花』水蜜桃為最佳。不僅色、香、味具佳,而且含有一定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是暢銷港、澳及海外的無錫特產。
清水油面筋
無錫油面筋歷史悠久,色澤金黃,表面光滑,味香性脆,是無錫的一大特產。
宜興紫砂壺
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制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紫砂壺的特點是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壺壁吸附茶氣,日久使用空壺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無錫毫茶
毫茶條紋緊而卷曲,葉嫩翠綠,白毫披覆,晶瑩隱翠,清香鮮醇,別具風味。(著名的有二泉銀毫)
太湖銀魚
長二寸余,體長略圓,形如玉簪,似無骨無腸,細嫩透明,色澤似銀,故稱銀魚。春秋時期,太湖就盛產銀魚,宋代詩人“春后銀魚霜下鱸”的名句,把銀魚與鱸魚并列為魚中珍品。清康熙年間,銀魚就被列為“貢品”。銀魚原為海魚,后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貴特產。銀魚肉質細嫩,營養(yǎng)豐富,無鱗、無刺、無腥味,可烹制各種佳肴,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銀魚又是江蘇傳統(tǒng)外貿產品,太湖牌冷凍銀魚在國際上久負盛名。日本人常把銀魚與鯡魚籽、海膽醬一起,配上調味品,制成珍貴菜肴。將銀魚曬成干,色、香、味、形,經久不變。烹制前,用水浸一下,柔若無骨,制成各類應時名菜,不比鮮銀魚遜色。八十年代太湖銀魚南移滇池,西湖,成為當地的名特產。
太湖白魚
亦稱“鰷”“頭尾俱向上”而得名,體狹長側扁,細骨細鱗,銀光閃爍,是食肉性經濟魚類之一。目前尚未養(yǎng)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撈。白魚肉質細嫩,鱗下脂肪多,酷似鰣魚,是太湖名貴魚類?!秴强ぶ尽份d:“白魚出太湖者勝,民得采之,隋時入貢洛陽”,當時白魚已作為貢品上貢皇庭。馬跡山湖面開闊,盛產太湖白魚、白蝦,堤圩內辟有4300畝精養(yǎng)魚池。殼堅、肌豐、膏香的太湖淡水蟹,更別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