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譚勵(lì)志名言
桓譚勵(lì)志名言
1. 夫異變怪者,天下所常有,無世而不然。
2. 其性忿鷙,獸聚而鳥散,其強(qiáng)難屈,而和難得,是以圣王羈縻而不專制也。
3. 乃者王翁善天下賢智材能之士,皆徵聚,而不肯用,使人懷誹謗而怨之。
4. 生人惡之者,以殘酷示之也。
5. 釋近趨遠(yuǎn),所尚非務(wù),故以高義,煺致廢亂,此不知大體者也。
6. 夫圣人乃千載一出,賢人君子所想思而不可得見者也。
7. 宜得大賢智,乃可使處議持平焉。
8. 多得善物,不如少得能知物。
9. 君無材德,可選任明輔,不待必躬能也。
10. 材能德行者,治國之器也,非明君不能以立功。
11. 王者易輔,霸者難佐。
12. 治國者,輔作之本,其任用咸得大才。
13. 霸功之大者,尊君卑臣,權(quán)統(tǒng)由一,政不二門,賞罰必信,法令著明,百官修理,威令必行,此霸者之術(shù)。
14. 夫王道之治,先除人害,而足其衣食,然后教以禮儀,而威以刑誅,使知好惡去就,是故大化四湊,天下安樂,此王者之術(shù)。
15. 王者,往也,言其惠澤優(yōu)游,天下歸往也。
16. 無制令刑罰,謂之皇;有制令而無刑罰,謂之帝;賞善誅惡,諸侯朝事,謂之王;興兵眾,約盟誓,以信義矯世,謂之霸。
17. 故言叁皇以道治,而五帝用德化;叁王由仁義,五霸用權(quán)智。
18. 書成,皆布之都市,懸置千金,以延示眾士,而莫能有變易者,乃其事約艷,體具而言微也。
19. 前圣后圣,未必相襲。
20. 舉網(wǎng)以綱,千目皆張。
21. 其言惻愴,讀者嘆息;及卒章要切,斷而能悲也。
22. 上上之田收下下,女則有罰;下下之田收上上,女則有賞。
23. 遏絕其端,其命在天也。
24. 方此之時(shí),視天地曾不若一指,雖有善鼓琴,未能動(dòng)足下也。
25. 言內(nèi)有以相知與否,不在新故也。
26. 此以工妙踔善,故藏隱不傳焉。
27. 余少時(shí)學(xué),好離騷,博觀他書,輒欲反學(xué)。
28. 以賢代賢謂之順,以不肖代不肖謂之亂。
29. 信其巫蠱,多徵會(huì)邪僻,求不急之方,大起宮室。
30. 然上乃多過差,既欲斥境廣土,又乃貪利,爭(zhēng)物之無益者。
31. 夫圣賢所陳,皆同取道德仁義,以為奇論異文,而俱善可觀者,猶人食皆用魚肉菜茄,以為生熟異和,而復(fù)居美者也。
32. 言其上承天地,以班教令,流轉(zhuǎn)王道,周而復(fù)始。
33. 金木水火皆載于土,雨燠寒皆發(fā)于風(fēng),貌言視聽皆生于心。
34. 是以貌動(dòng)于木,言信于金,視明于火,聽聰于水,思睿于土。
35. 人抱天地之體,懷純粹之精,有生之最靈者也。
36. 學(xué)者既多蔽暗,而師道又復(fù)缺然,此所以滋昏也。
37. 生之有長,長之有老,老之有死,若四時(shí)之代謝矣。
38. 明者知其難求,故不以自勞,愚者欺或,而冀獲盡脂易燭之力,故汲汲不息。
39. 則維人身,或有虧剝,劇能養(yǎng)慎善持,亦可以得度。
40. 余嘗夜坐飲內(nèi)中,然麻燭,燭半壓欲火,即自曰敕視,見其皮有剝,乃扶持轉(zhuǎn)側(cè),火遂度而復(fù)。
41. 猶人之耆老,齒墮發(fā)白,肌肉枯臘,而精神弗為之能潤澤內(nèi)外周遍,則氣索而死,如火燭之俱盡矣。
42. 燭無,火亦不能獨(dú)行于虛空,又不能后然其。
43. 圣人天然之姿,所以絕人遠(yuǎn)者也。
44. 龍無尺水,無以升天。圣人無尺土,無以王天下。
45. 夫言語之時(shí),過差失誤,乃不足被以刑誅,及詆欺事,可無于不至罪。
46. 夫賢吏正士,為上處事,持法宜如丹青矣。
47. 漸至乎朝廷,時(shí)有忿,聞惡弗塬,故令天下相放,俱成惑譏。
48. 至以言語小故,陷致人于族滅,事誠可悼痛焉。
49. 夫明殊者視異,智均者慮侔,故群下之隱,常與上同度也。
50. 天子見怪則修德,諸侯見怪則修政,大夫見怪則修職,士庶見怪則修身,神不能傷道,妖亦不能害德。
51. 凡人耳目所聞見,心意所知識(shí),性情所好惡,利害所去就,亦皆同務(wù)焉。
52. 又說之言,亦甚多端,其欲觀使者,則以古之賢輔厲主,欲間疏別離,則以專權(quán)危國者論之。
53. 夫畜生賤也,然有尤善者,皆見記識(shí)。
54. 但人君不知,群臣勿用也。
55. 前世俊士,立功垂名,圖畫于殿閣宮省,此乃國之大寶,亦無價(jià)矣。
56. 憲度內(nèi)疏,政合于時(shí),故民臣樂悅,為世所思,此知大體者也。
57. 是故舉措興事,輒欲自信任,不肯與諸明習(xí)者通共,茍直意而發(fā),得之而用,是以稀獲其功效焉。
58. 故群臣莫能抗答其論,莫敢干犯匡諫,卒以致亡敗,其不知大體之禍也。
59. 夫言是而計(jì)當(dāng),遭變而用權(quán),常守正,見事不惑,內(nèi)有度量,不可傾移而誑以譎異,為知大體矣。
60. 非有大材深智,則不能見其大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