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學一做黨員整改清單
兩學一做”需融于心,表于行.小編整理了兩學一做黨員整改清單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借鑒!
兩學一做黨員整改清單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關于加強黨員教育的重要實踐,同時也是推動廣大黨員思想政治覺悟的重要部署,要有針對性的將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首位,增強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使廣大黨員進一步樹立清風正氣,勇于擔當,無論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都能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就我社區(qū)黨員以及黨建工作目前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整改措施:
1、平時的學習討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要將個人自學和集體學習相結合,明確黨員學習要求,要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黨員學習教育,會前做準備,會后做報告,不搞形式主義,以黨支部為單位集中學習,會后要自我學習寫匯報材料,以確保黨員每次學習后的高效率,并且就此次會議組織安排黨員黨內活動,確保黨員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真正提高認識,明確作為一名黨員所努力的方向。
2、不搞形式主義,民主生活會做到真實有效。支部班子及成員對照職責要進行真實有效的黨性分析、查擺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要面向黨員強制性的征求意見,嚴肅認真的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鼓勵全體黨員對支部班子的工作和作風問題進行評議。掙脫黨內群眾不敢說,不敢言等問題的存在。
3、確保黨內制度真實有效,教育引導黨員無論身處任何情況都要銘記自己的身份,積極為黨工作。每個社區(qū)的黨內制度只存放在文件盒里,沒有落實到位,實施到人,我社區(qū)就“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重點落實黨員設崗定責和承諾踐諾制度,掛牌上崗;亮明身份制度;促進黨員模范作用,為居民辦實事,做實事,讓群眾感受到黨員的帶頭作用。
4、在職黨員進社區(qū)為民服務活動工作的延續(xù)開展。教育引導黨員在任何崗位、任何時間、任何情況下都抽出空閑時間為所服務的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而非簡單地噓寒問暖,讓困難群眾的生活真正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引導困難群眾走出生活的困境,努力積極的生活,使在職黨員進社區(qū)為民服務活動更加聲聲有色,更加貼近居民生活。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實際就是不搞形式,搞實際;不喊口號,埋頭干;不做敷衍,用心做;不嫌麻煩,為群眾。堅持從實際出發(fā),以黨支部為基本單位,以黨的組織生活為基本形式,以落實黨員教育管理制度為基本依托,根據我社區(qū)的實際情況作出黨員學習安排,發(fā)揮黨支部自我凈化、自我提高的主動性。
延伸閱讀:“兩學一做”重在實效
指出,“基層是黨的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發(fā)揮應有作用,黨的根基才能牢固,黨才能有戰(zhàn)斗力。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就是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兩學一做”,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安徽、云南兩地的基層黨組織以黨建帶扶貧、以扶貧促黨建。干部腳底有泥,群眾心里有底,“兩學一做”正成為“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推動力。
董緒倫是安徽省金寨縣槐樹灣鄉(xiāng)楊橋村的貧困戶,由于85歲的老母親癱瘓在床,妻子又患上乳腺癌,一家人一直是村里的重點扶貧對象。去年,在村黨總支書記詹治干的協調下,董緒倫承包了一口山塘,準備養(yǎng)魚。
董緒倫沒有養(yǎng)魚的經驗,村里不但給他請來了技術人員做指導,還免除了三年的承包費。但讓大伙都沒想到的是,這塊魚塘卻成了董緒倫的一個心病。原來,由于魚塘拋荒了幾年,沉積的淤泥和雜草太多,不但庫容不夠,而且一發(fā)水,魚苗就會順水跑掉。要解決這些問題,至少需要花費兩萬多塊錢,董緒倫根本拿不出這么多錢。
像董緒倫這樣的貧困戶,在金寨縣有8.3萬人。金寨縣要求以“精準扶貧”的成果檢驗“兩學一做”的成效。通過建檔立卡回頭看等措施,杜絕政策“走在路上”現象,切實解決好“最后一公里”問題。詹治干覺得老董遇到困難,是自己對他的幫扶不到位,在村“兩委”會上做了自我檢討。
前兩天,詹治干幫董緒倫提交了申請,爭取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專項資金來修繕山塘。扶貧工作干得好與壞,黨員干部合格與否,都得百姓說了算。這讓群眾有了底氣,干部受到監(jiān)督,“精準扶貧”更見精準。
在“精準扶貧”上發(fā)力的還有云南臨滄市南美鄉(xiāng)的黨員干部們。南美鄉(xiāng)地處山區(qū),田地都是依山開挖出來的,一個臺階一小塊,耕種品種單一、產量低。為了改變這一局面,鄉(xiāng)里想啟動“小田改大田”工程。沒想到,機械剛開到田邊,就被村民攔下了。眼看現場陷入僵局,鄉(xiāng)黨委書記梅建軍馬上出面解釋。
梅建軍帶領村干部現場對土地進行測量。先前羅友華說的自家要被占5分地是估算出來的,這次測量后,確認被占不足3分地。損失沒有預想的多,好處卻是明擺著的,這筆賬一算,羅友華很快轉過彎兒來。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南美鄉(xiāng)把黨員分成35個學習小組,對貧困戶實施掛鉤幫扶。
通過黨建、扶貧“雙促進”,南美鄉(xiāng)的脫貧步伐越走越快,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現在的5084元。借鑒南美鄉(xiāng)的做法,臨滄市先后派出39400多名干部集中掛鉤幫扶貧困村,與71300多戶貧困戶“結對認親”。
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改,安徽金寨和云南臨滄以“精準扶貧”的成果檢驗“兩學一做”效果,實現黨建、扶貧兩手抓、雙促進。各地的脫貧攻堅情況千差萬別,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如何突出問題導向、做出實效,是對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要找準窮根,拿出實策,用具體行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做到以學促做,這樣,基層黨組織才能成為脫貧一線的核心力量。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