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有必要每年都招這么多藝考生?藝考培訓到底有沒有必要?
每年高考藝考的話題,都能變著法兒的以各種方式引起大家的關注和討論,比如前段時間被曝出的“一年斂財5億的藝術升app導致70萬藝考生喪失報名資格”、“中國傳媒大學今年播音主持專業(yè)計劃招生100人,報考人數(shù)達到1.8萬”等等。那么中國是否每年都有必要招收那么多藝考學生呢?下面小編就來簡單的說說吧!
大家對藝考話題的高度關注,無外乎兩點:一方面是對藝術類這種主觀性較強的專業(yè)招錄考試公平性的擔憂;另一方面就是對紛繁復雜、亂象叢生的藝考培訓市場的需求和無奈。
對招考公平性的擔憂,直接導致對高校的藝考招生體制的抨擊。但以筆者的從業(yè)經驗來看,客觀地說,藝考的招生體制雖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相對來說是公平公正的。
以筆者的母校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為例,歷年來,學院都會從教育培養(yǎng)、學生就業(yè)等各方面來反觀和考量招生工作,招生也是學院每年的頭等大事。
2019年,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的專業(yè)考試,就分為初試(文化素養(yǎng)基礎測試)、專業(yè)復試、專業(yè)三試。而實際上,對考生真正的考察又遠不止這三場考試。對于復試、三試的考生,學院老師也會多次集中觀看考評其考試視頻,反復考量,最終在近萬名考生中,給出專業(yè)排名。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在保證招生的客觀、公正。
就目前高校藝術類招生來說,筆者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招錄人數(shù)。
還是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為例,學院每年招生人數(shù)(也差不多等于每年畢業(yè)人數(shù))2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100人、雙學位40人左右、碩士研究生50多人、博士研究生5人左右,這還不包括非全日(在職)的碩士研究生等。這其中,博士研究生有其特殊的性質,畢業(yè)后留校或者從事科研教學的比較多,但本科、雙學位、碩士,一般來說畢業(yè)后都首選走到廣播電視的工作崗位上。
且不說每年全國有幾百所學校在招播音主持專業(yè)的學生,僅就中國傳媒大學來說,200人的供給量恐怕也遠遠大于專業(yè)崗位的需求量??v觀畢業(yè)生的出路,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畢業(yè)生出去都是各央媒、省媒的“香餑餑”,但如今,每年大量的畢業(yè)生奔波于畢業(yè)求職季的彷徨與無奈當中。
有人可能會說,既然招錄人數(shù)過多,適量削減招生數(shù)量就可以了。但這在短時間內并不能做到:一方面,一個高校要想達到一定的評級和水平,“在校人數(shù)”也是其考察因素之一,這就導致學校必然會給各學院下達所謂“招生指標”;另一方面,藝術類專業(yè)的學費普遍較高(10000元/年),所以就學校財政來說,也不大可能砍掉這一營收來源。
筆者認為,當下藝考亂象叢生的原因,主要是市場上藝考培訓機構的瘋狂逐利行為所致,從去年“藝考升app一年瘋狂斂財5億元”就可見一斑。高校每年招生是規(guī)定動作,且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所謂“藝術類專業(yè)”,比如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因此,龐大的藝考培訓市場也自然成為各培訓機構眼中的肥肉,也因此,他們制造需求、制造焦慮、夸大宣傳、從中漁利。
在這里,和大家探討兩個問題。
1、藝考培訓到底有沒有必要?
先舉個例子,中國傳媒大學的前身北京廣播學院自1963年正式設立中文播音專業(yè),我相信在前四五十年都應該沒有播音主持藝考培訓這樣的市場和機構,但是學院走出來的一代代優(yōu)秀的播音員、主持人校友,現(xiàn)在早已成為各央媒、省媒的骨干、指導甚至領導。
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以及進入21世紀之后,廣播電視業(yè)態(tài)進入鼎盛時期帶給主持人這個行業(yè)的強大光環(huán),越來越多的人想從事這份光鮮亮麗的臺前工作。市場環(huán)境加內在需求,導致播音主持藝考培訓的興起,于是一發(fā)不可收拾。
然而,反觀經過高中一兩年藝考培訓,再加上大學四年的專業(yè)學習,進而走上工作崗位的播音員、主持人,真的就比幾十年前沒有經過培訓的畢業(yè)生優(yōu)秀嗎?我沒有感覺到,甚至有點遠大不如前的感覺。當然,這其中也有傳媒生態(tài)和傳統(tǒng)媒體處境的問題。
所以,需求是被制造出來的,現(xiàn)在大多數(shù)藝考培訓機構做的事情,在我看來,無非是兩點:一、教得好的,只不過是把大學教的東西提前給了孩子們;二、教得不好的,把好端端的孩子教成“拿腔拿調、裝腔作勢、故作成熟、假模假式”的所謂“主持人”。而現(xiàn)實情況是“教得好的”寥寥無幾。但實際情況就是,你不學他學了,學了的可能就會比沒學的有優(yōu)勢,這就是吊詭的地方。其實,這和讓不讓孩子參加課外輔導機構是一個道理。
2、當下藝考培訓到底怎么樣?
就全國范圍來說,藝考培訓市場何其龐大,僅中國傳媒大學附近就分布著百八十家培訓機構,但其質量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
(1)教學師資往往混亂
筆者目力所及,就播音主持藝考來說,其師資無非這么幾種情況:播音專業(yè)畢業(yè)生、各地播音員主持人、部分播音院校老師及退休老師等。這里頭就有很多的問題,簡單列舉一個。
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為例,學院要求在崗教師不得從事藝考培訓工作,所以好多都是學校的學生在教藝考生。問題就來了:本科生專業(yè)素質良好,但一般來說都是“祖師爺賞飯吃”,天生好嗓子、好條件,他有的只是考試經驗,而面對條件不那么好的學生來說,可能并不能給其以好的方法;研究生的理論素養(yǎng)較好,但是往往上口能力欠缺,理論滔滔不絕,不能給人家做以正確的示范。
而地方臺的播音員主持人,往往更是按照自己“不那么正確”的工作經驗教學生,導致教出來的孩子實際都是誤入歧途。
(2)教學理念往往錯誤
很多藝考培訓機構的老師,根本不知道專業(yè)考試每一項究竟考的是什么。理念的錯誤,直接導致教出來的藝考生的水平低下。筆者多次在不同媒體說過,播音主持藝考,要招錄的絕對不是一個“成熟的播音員主持人”,而是一個“要進入大學學習四年專業(yè)知識的學生”,所以各項考察項目都有它考察的目標和側重點。這一點弄不清楚,藝考培訓出來的孩子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模式。
其實,所有的問題都來源于市場和需求,沒有需求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沒有亂象叢生的藝考培訓。所以最后想談一下對高考藝考的一些想法。
當然,不乏很多人對藝術類專業(yè)是發(fā)自內心的喜歡與熱愛,但是也有太多考生參加藝考的初衷并不“純粹”。所謂不純粹,表現(xiàn)為藝考只是為了規(guī)避高考文化課的高錄取分數(shù),以及主持人這個行業(yè)的明星光環(huán)。
而實際上,隨著藝考文化課成績比例的加大,同時兼顧兩者恐怕也越來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毋庸諱言,在網(wǎng)絡媒體和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極為便利的今天,傳統(tǒng)媒體行業(yè)是不太樂觀的,主持人所謂的明星光環(huán)也早已沒有十幾二十年前那么閃耀。
第三,高校擴招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即便考上相關專業(yè)、相關學校,畢業(yè)和就業(yè)仍然成為懸在畢業(yè)生頭上的一柄利劍,再加上除了藝術專業(yè)之外,沒有自己擅長的第二專業(yè)以及思考能力、人文素養(yǎng)等內涵和技能傍身,屆時再想重新選擇恐怕就悔之晚矣。
所以,以上都在提醒考生和家長,在做選擇時要謹而又慎,以自己真正的興趣和條件出發(fā),這樣才能不辜負青春,也才是對自己人生負責任的態(tài)度。
藝考招生相關文章:
1.2017藝考有哪些藝術類和非藝術類可以報考的專業(yè)
5.高考體育特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