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文化相關的知識有哪些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關于茶道的文化知識以供大家閱讀。
關于茶道的文化知識一、茶書
我國悠久的茶業(yè)歷史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茶業(yè)科學技術,也為世界積累了最豐富的茶業(yè)歷史文獻。在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專門論述茶葉的書,而且在史籍、方志、筆記、雜考和字書類古書中,也都記有大量關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葉生產技術的內容。據唐代陸羽《茶經》所載,我國唐代以前已經出現了不少茶葉文獻。到了唐代陸羽《茶經》問世以后,茶業(yè)專著更不斷出現,直至近代,不下近200種。其中唐代至清末,茶業(yè)書籍已發(fā)現的就有100余部,既有綜合類的如《茶經》、《茶譜》、《大觀茶論》等,內容涉及茶樹栽培、茶葉采制、茶葉審評、制茶工具等多方面;也有就茶事中一項或幾項內容進行專門論述的專著,如講述烹茶用水的《煎茶水記》,介紹制茶、飲茶器具的《茶具圖贊》等;還有一類是專門論述某一地區(qū)、某種名茶的歷史、生產情況和茶葉特色的地方性茶書,如《東溪試茶錄》,專門記述福建建安茶葉等。
現將茶書擇要介紹如下:
《茶經》唐·陸羽撰,成書于公元758年前后。內容分3卷10節(jié)。上卷3節(jié):“一之源”,論述茶的起源、名稱、品質,介紹茶樹的形態(tài)特征、茶葉品質與土壤環(huán)境的關系,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種與鮮葉品質的關系,以及栽培方法,飲茶對人體的生理保健功能。還提到湖北巴東和四川東南發(fā)現的大茶樹。“二之具”談有關采制茶葉的用具。詳細介紹制作餅茶所需的19種工具名稱、規(guī)格和使用方法。“三之造”講茶葉種類和采制方法。指出采茶的重要性和采茶要求,提出了適時采茶的理論。敘述了制造餅茶的6道工序:蒸熟、搗碎、入模拍壓成形、焙干、穿成串、封裝,并將餅茶按外形的勻整和色澤分為8個等級.中卷1節(jié):“四之器”寫煮茶飲茶之器皿。詳細敘述了28種烹茶、飲茶用具的名稱、形狀、用材、規(guī)格、制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對茶湯品質的影響,還論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壞及使用規(guī)則。下卷6節(jié):“五之煮”寫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質的優(yōu)劣,敘述餅茶茶湯的調制,著重講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對茶湯色香味的影響。提出茶湯顯現雪白而濃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六之飲”講飲茶風俗,敘述飲茶風尚的起源、傳播和飲茶習俗,提出飲茶的方式方法。“七之事”敘述占今有關茶的故事、產地和藥效。記述了唐代以前與茶有關的歷史資料、傳說、掌故、詩詞、雜文、藥方等,“八之出”評各地所產茶之優(yōu)劣。敘說唐代茶葉的產地和品質,將唐代全國茶葉生產區(qū)域劃分成八大茶區(qū):每一茶區(qū)出產的茶葉按品質分上、中、下、又下四級。“九之略”談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省略哪些制茶過程、工具或煮茶、飲茶的器皿。如到深山茶地采制茶葉,隨采隨制,可簡化7種工具。“十之圖”提出把《茶經》所述內容寫在素絹上掛在座旁,《茶經》內容就可一目了然。
茶經》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總結唐代及唐代以前有關茶事的綜合性茶業(yè)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書。作者詳細搜集歷代茶葉史料,記述親身調查和實踐的經驗,對唐代及唐以前的茶葉歷史、產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飲用的知識技術都作了闡述,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一部茶書,使茶葉生產從此有了比較完整的科學依據,對茶葉生產的發(fā)展起過一定的推動作用。
《茶經》除唐代陸羽最早撰寫以外,明代徐渭(公元1575年前后)、張謙德(公元1596年)和黃欽(公元1635年前后)等三人也均撰有《茶經》。此外,宋代周絳于1012年前后曾撰《補茶經》1卷.明代孫大緩于1588年輯《茶經水辨》和《茶經外集》兩書。清代陸廷燦于1734年曾撰《續(xù)茶經》3卷、附錄1卷(見后)。潘思齊撰有《續(xù)茶經》20卷?!都宀杷洝诽?middot;張又新撰,公元825年前后問世,1卷。
《采茶錄》唐·溫庭藥撰于公元860年前后,約失傳于北宋,僅存辨、嗜、易、苦、致五類六則,記事不足400字。
《十六湯品》唐·蘇囪撰,具體成書年代不詳,約在900年前后。原文佚,引自《清異錄》第四卷茗棄部。從全書文字看,似一篇游戲文字,但對烹茶方法、茶具、茶湯審評仍有一定參考價值。
《茶錄》宋·蔡襄著,1051年撰成。蔡襄自序:因陸羽《茶經》沒有記載福建建安之茶,丁謂《茶圖》獨論采制之事,至于茶的烹試未曾有聞,遂寫《茶錄》。分上下兩篇,全書不足800字。
《東溪試茶錄》宋·宋子安撰,1064年前后寫成。作者因丁謂、蔡襄寫的建安茶事尚有未盡,因此寫成此書。全書約3000字,首為序論,次分總敘、焙名、茶病等8目。
《品茶要錄》宋.黃儒撰,成書于1075年前后,全書約1900字。作者對于茶葉采制不當對品質的影響及如何鑒別審評茶的品質,提出了十說?!洞笥^茶論》宋·徽宗趙佶撰,成書于1107年。大觀是徽宗的年號,大觀初年徽宗著《茶論》,后人于是名為《大觀茶論》。全書約3000字,內容包括茶樹的種植方法,采茶的時期、方法、蒸茶、榨茶、制茶方法,以及鑒別茶品方法,并根據陸羽《茶經》為立論基點,再結合宋朝的變革而詳加討論。
(一)中國用茶的源流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fā)乎神農,聞于魯周公,興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特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個國家種茶。尋根溯源,世界各國最初所飲的茶葉,引種的茶種,以及飲茶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茶事禮俗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中國傳播去的。中國是茶的發(fā)樣地,被譽稱為“茶的祖國”。世界各國,凡提及茶事者,無不與中國聯系在一起。茶,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1、茶樹的起源及演變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瑞典科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e)在1753年出版的《植物種志》就將茶樹的最初學名定命為Theasinensis, L.后又訂為Camellia sinensis L.,“sinensis”是拉丁文中國的意思。
在植物分類系統中,茶樹屬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目前,大量栽培應用的茶樹的種名一般稱為Camelliasinensis,也有人稱為Thea sinensis,還有的稱為Camellia theifera, 1950年我國植物學家錢崇澎根據國際命名和茶樹特性研究,確定茶樹學名為(Camellia sinensis (L. )0. Kuntze),迄今未再更改。
而在我國古代文獻中,稱頌它為“南方之嘉木”(見唐代陸羽《茶經》)。它一次種,多年收,是一種葉用常綠木本植物,野生,喬木型茶樹高可達15-30米,基部干圍達1. 5米以上,壽命可達數百年,以至上千年之久。目前,人們通常見到的是栽培茶樹,為了多產芽葉和方便采收,往往用修剪的方法,抑制茶樹縱向生長,促使茶樹橫向擴展,所以,樹高多在0. 8-1. 2米之間。茶樹經濟學年齡,一般為50-60年。
茶樹起源問題雖然較難考證,但歷史上的一些痕跡和史料卻為茶樹起源提供了不少佐證,使人們能從多方面去了解和探索,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逐漸取得了科學的結論和論證。
(1)最早的茶字
從古代和現代專家學者的研究結果來看,大都認為中唐以前表示“茶”的是“茶”字,雖然,在那時己在個別場合,或見有茶字的字形,或讀有茶字的字音,但作為一個完整的茶字,字形、字音和字義三者同時被確定下來,乃是中唐及以后的事茶字雖從中唐開始被普遍采用,但由于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加之地域遼闊,方言各異,因此,同樣一個茶字,發(fā)音亦有差異,如廣州發(fā)音為" chà",福州發(fā)音為“ta "廈門、汕頭等地發(fā)音為“tè”,長江流域及華北各地發(fā)音為“chái”、“zhou”或“chà"。至于兄弟民族,發(fā)音差別更大,如云南傣族發(fā)音為“La",貴州 苗族發(fā)音為“chǜ tā”,等等。由于茶葉最先是由中國輸出到世界各地的,所以,時軍今日,各國對茶的稱謂,大多是由中國人,特別是由中國茶葉輸出口地區(qū)人民對茶的稱謂直譯過去的,如日語的“chà”,印度語的“chā"都為茶字原音。俄文的“yaǚ”,與我國北方對茶葉的發(fā)音相近似。英文的“tea”、法文的“thè”、德文的“thee”、拉丁文的“thea”,都是照我國廣東、福建沿海地區(qū)人民的發(fā)音轉譯的。此外,如奧利亞語、印地語、烏爾都語等的茶字的發(fā)音,也都是我國漢語茶字的音譯。大致說來,各國對茶的發(fā)音可以歸納為兩種情況:茶葉由我國海路傳播去的西歐等國,茶的語音大多近似我國福建等沿海地區(qū)的“te”音和“ti”音,如英國的tea、法國的the、荷蘭的thee、意大利的te、德意志的tee、南印度的tey、斯里蘭卡的they等;茶葉由我國陸路向北、向西傳播去的國家,茶的語音近似我國華北的“cha”音,如蘇聯的“yaǚ”、土耳其的chay、蒙古的chai、伊朗的chay、波蘭的chai阿爾巴尼亞的chi等,還有朝鮮的sa、希臘的tsai、阿拉伯的chay等,也與我國華北的茶語音相近。
通過茶字的演變與確立,它從一個側面告訴人們:“茶”字的形、音、義,最早是由中國確立的,至今已成了世界各國人民對茶的稱謂,只是按各國語種變其字形而已;它還告訴人們:茶出自中國,源于中國,中國是茶的原產地。
還值得一提的是,自唐以來,特別是現代,茶是普遍的稱呼,較文雅點的才稱其為“茗”,但在本草文獻,如《新修本草》、《千金翼方·本草篇》、《本草綱目》、《植物名實圖考·長編》等,以及詩詞、書畫中,卻多以茗為正名??梢?,茗是茶之主要異名,常為文人學士所引用。
(2)先前的茶樹
在唐代陸羽撰寫《茶經》之前,中國的古代史料中,早已有關于茶事的記載了。例如,在茶史研究上,每每要提到上古時代的神農:“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農嘗百草是我國流傳很廣、影響很深的一個古代傳說,這在《史記·任皇本紀》、《淮南子·修務訓》、《本草衍義》等書中均有記載。那么,神農是什么時代,何等樣人呢?據《莊子·盜跎篇》和《白虎通義》稱:神農時代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會,當時人類已進入新石器的全盛時期,原始的畜牧業(yè)和農業(yè)已漸趨發(fā)達,這就是傳說中的神農時代。神農則是這一時期先民的集中代表。“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雖是傳說,但如果說它總結了原始社會人們長期生活斗爭的經驗,而把功勞集中于神化了的神農,也是無可非議的。至于原始社會以茶解毒,既符合當時的社會實際,而且即使以今人的眼光看來,也有一定的科學根據,若按此推論:在中國,茶的發(fā)現和利用始于原始母系氏族社會,迄今當有五六千年的歷史了。
其實,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fā)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為人們發(fā)現和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局部地區(qū)慢慢擴大開來,又隔了很久很久以后,才逐漸見諸于文字記載。中國國土遼闊,民族眾多,導致了各地區(qū)的先民對茶的認識和對茶稱呼的不一致性,上文中提及的唐代以前茶的各種異名,就是佐證。所以,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了,但茶的起源肯定還要早得多。
茶起源于何時?按植物分類學的方法,可以追根溯源,先找到茶樹的親緣。據研究,茶樹所屬的被子植物,起源于中生代的早期;雙子葉植物的繁盛時期,都是在中生代的中期;而山茶科植物化石的出現,又是在生代末期白堊紀地層中;在山茶科里,山茶屬是比較原始的一個種群,它發(fā)生在中生代的末期至新生代的早期;而茶樹在山茶屬中又是比較原始的一個種。所以,據植物學家分析;茶樹起源至今己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歷史了。
綜上所述,茶樹最早為中國人所發(fā)現,最早為中國人所利用,最早為中國人所栽培。同時,中國具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文物,從而從另一個側面提供了中國是茶樹起源地的輔證。
2、茶樹的原產地
大量的歷史資料和近代調查研究材料,不僅能夠確認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而且已經明確中國的西南地區(qū),包括云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但對這個問題是有一個認識過程的。
(1)茶樹原產地之爭的由來
茶樹原產于中國,自古以來,一向為世界所公認。只是在1824年,駐印度的英國少校勃魯士(R. Bruce)在印度阿薩姆省沙地耶(Sadiya)地方發(fā)現有野生茶樹后,于是,國外有人以此為證,開始對中國是茶樹原產地提出了異議。從此以后,在國際學術界開展了一場茶樹原產地之爭。
(2)古今中國野生大茶樹
中國是世界茶葉的祖國,還可以從我國古今很多地方發(fā)現的野生大茶樹得到進一步證明。在我國豐富多采的茶樹品種資源庫中,有一類非人工栽培也很少采制茶葉的大茶樹,俗稱野生大茶樹。它通常是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經過長期的演化和自然選擇而生存下來的一個類群,不同于早先人工栽培后丟荒的“荒野茶”。當然,這是相比較而言的,在人類懂得栽培利用之前,茶樹都是野生的。即使現今,也還有半野生的茶樹,如居住在云南省楚雄、南華等哀牢山上的彝族同胞都有去林中挖掘野茶苗栽種的習慣。如今廣為栽培的景谷大白茶、勐庫大葉茶、凌云白毛茶、樂昌白毛茶、海南大葉茶、崇慶批把茶、桐梓大茶樹等早年均是野生茶樹??梢姡谝吧韬驮耘嗖柚g并無絕對的界限,野生茶的含義應該是野生型茶樹。
我國是野生大茶樹發(fā)現最早最多的國家。
我國野生大茶樹有4個集中分布區(qū),一是滇南、滇西南,二是滇、桂、黔毗鄰區(qū),三是滇、川、黔毗鄰區(qū),四是粵、贛、湘毗鄰區(qū),少數散見于福建、臺灣和海南省。主要集結在30°N線以南,其中尤以25°N線附近居多,并沿著北回歸線向兩側擴散,這與山茶屬植物的地理分布規(guī)律是一致的,它對研究山茶屬的演變途徑有著重要的價值。
(3)中國西南部是茶樹原產地
有無野生大茶樹,固然是確定茶樹原產地的重要依據之一,但發(fā)現有野生茶樹的地方,不一定就是茶樹的原產地。
關于茶道的文化知識二、飲茶方法的演變
——中國飲茶方法的四次較大改變
我國有數千年的飲茶史,人們的飲茶方法隨著制茶技術和飲茶實踐的發(fā)展進步,有過四次較大的演變。
第一個階段:煎飲法
當我們的祖先還處在原始部落時期,由于生產力低下,常常食不果腹。當他們發(fā)現茶樹的葉子無毒能食的時候,采食茶葉純粹是為了填飽肚子,而不是去享受茶葉的色、香、味,所以還不能算飲茶。而當人們發(fā)現,茶不僅能祛熱解渴,而且能興奮精神、能醫(yī)治多種疾病時,茶開始從食糧中分離出來。煎茶汁治病,是飲茶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里,茶是藥。當時茶葉產量少,也常作為祭祀用品。
第二個階段:羹飲法
從先秦至兩漢,茶從藥物轉變?yōu)轱嬃?。當時的飲用方法,正象郭璞在《爾雅》注中所說的那樣:茶“可煮作羹飲”;也就是說,煮茶時,還要加粟米及調味的佐料,煮做粥狀。至唐代,還多用這種飲用方法。我國邊遠地區(qū)的少數民族多在唐代接受飲茶的習慣,故他們至今仍習慣于在茶汁中加其它食品。
第三個階段:研碎沖飲
此法早在三國時代就已出現了,唐代開始流行,盛于宋。三國時代魏國的張揖在《廣雅》中記載:“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跡,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筆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這里說得很明確,當時采下的茶葉,要先制餅,飲時再搗末、沖沸水。這同今天飲磚茶的方法是一樣的,應該說是沖飲法的“祖宗”。但這時以湯沖制的茶,仍要加“蔥、姜、桔子”之類拌和,可以看出從羹飲法向沖飲法過渡的痕跡。唐代中葉以前,陸羽己明確反對在茶中加其它香調料,強調品茶應品茶的本味。說明當時的飲茶方法也正處在變革之中。純用茶葉沖泡,被唐人稱為“清茗”。飲過清茗,再咀嚼茶葉,細品其味,能獲得極大的享受。宋人以飲沖泡的清茗為主,羹飲法除邊遠地之外,己很少見到。
第四個階段:泡飲法
飲茶的第四個階段,可叫做全葉沖泡法。
此法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以來。唐代發(fā)明蒸青制茶法,專采春天的嫩芽,經過蒸焙之后,制成散茶,飲用時用全葉沖泡。這是茶在飲用上又一進步。散茶品質極佳,飲之宜人,引起飲者的極大興趣。為了辨別茶質的優(yōu)劣,當時已形成了審評茶葉色香味的一整套方法。宋代研碎沖飲法和全葉沖泡法并存。至明代,制茶方法以制散茶為主,飲用方法也基本上以全葉沖泡為主。這同今天大多數人的飲茶方法是一樣的。
目前開始的速溶茶、茶飲料等飲用方式也許正是新興茶飲法的開端。
關于茶道的文化知識三、茶文化的精神
目前,許多有關茶文化的概念存在一些分歧、模糊甚至混亂的現象,如到底什么是茶文化問題,什么是茶道問題,什么是茶藝問題,茶道和茶藝的關系問題,都存在誤區(qū),沒有統一的認識,需要加以探討,以求得共識。
在討論茶文化問題之前,必須先弄清什么是文化。
按文化學的定義,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也就是說,人類改造自然和社會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都屬于文化的范疇。
狹義的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即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等,同時也包括社會制度和組織機構。
因此,茶文化應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文化是指整個茶葉發(fā)展歷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則是專指其“精神財富”部分。王玲教授在《中國茶文化》一書中是主張狹義說的,她強調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長、培植、制作、化學成份、藥學原理、衛(wèi)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現象,這是自然科學家的工作。也不是簡單地把茶葉學加上茶葉考古和茶的發(fā)展史。我們的任務,是研究茶在被應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和社會現象。”
按照文化學的研究,文化可分為技術和價值兩個體系。技術體系是指人類加工自然造成的技術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觀的東西;價值體系是指人類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過程中形成的規(guī)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觀的東西。這兩個體系經由語言和社會結構組成統一體,也就是廣義的文化。
文化的內部結構包括下列幾個層次: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tài)文化。
物態(tài)文化層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行為規(guī)范。
行為文化層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以禮俗、民俗、風俗等形態(tài)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心態(tài)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相當于通常所說的精神文化、社會意識等概念。這是文化的核心。
看了關于茶道的文化知識的人還看:
1.茶道文化知識
3.茶道文化句子
6.中國茶道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