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吃餃子600字日記4篇
過年吃餃子600字日記4篇
過年吃餃子600字日記篇一
除夕之夜,全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
我們看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不時發(fā)出陣陣的笑聲。我把一顆黑豆包進了餃子里,是用黑豆代替硬幣,如果誰吃了這顆包有黑豆的餃子,誰就會在二零一二年順風順水發(fā)大財呢!我包完這個黑豆餃子,仔仔細細地看了看,心想待會兒一定要吃到這個發(fā)財餃子。
餃子包完了,開始下鍋,十幾分鐘后,熱騰騰的餃子被端上飯桌。大人們隨便夾著吃,而我可不是,我要找出那個黑豆餃子。我包的餃子可好找了,很難看,歪歪扭扭的。我只包了六個,很快我就找到了這六個丑餃子。我慢慢地品味著自己的勞動果實,第一個吃下去,沒有黑豆;第二個吃下去,也沒有黑豆;第三個咬一口,還是沒有黑豆;第四個,咦,有什么硬硬的硌了牙?我一陣狂喜,把餃子里的黑豆咬了出來,給大家展示,所有的人都說我今年一定有福氣,也許還可以發(fā)大財呢!
這一晚我都在興奮,我把壓歲錢壓在了枕頭下,那個妖怪“歲”一定不敢來,我甜甜地進入了夢鄉(xiāng)!我突然覺得以往并不怎么好吃的餃子,變得好吃了,我好想再吃一次餃子。
初五我們到了姥姥家,也是吃餃子。餃子已經(jīng)包好了,姥姥說有一個是用紅棗包的,誰吃到了,就是有福氣的人。我和弟弟、妹妹還有哥哥開始瘋搶餃子。平時并不引人注意的餃子,今天格外的受歡迎,暢銷極了。我吃了一個又一個,哎呀,打破記錄——12個,我有點兒撐了,不過,沒吃到福氣餃子,怎么能住口呢?繼續(xù)戰(zhàn)斗,吃到第十五個的時候,我終于又做了一次有福之人,福氣餃子又被我吃到了。我高興地尖叫著,卻聽到哥哥也喊著:“我吃到了,我吃到了!”果然哥哥也吃到了紅棗餃子。怎么回事,難道還有“真假”發(fā)財餃子嗎?“其實,我包了兩個。”姥姥笑著說。
真高興!我竟然連吃了兩次發(fā)財餃子!我想,我們家一定會發(fā)大財了!二零一二的金龍一定會來的!好福氣也一定會來的!哈哈哈
過年吃餃子600字日記篇二
餃子,是過年時必不可少的美味。
這不,離除夕還有好幾天,勤勞的媽媽便忙開了:先是出門“征集”包餃子的必備原料,再是切餡、和面。望著媽媽忙碌的身影,我突然感覺著一切是多么的祥和。媽媽熟練的包著餃子,我在一旁按捺不住,也洗洗手,摩拳擦掌,有樣學樣的包起來,一勺餃餡放在皮中間,把餃皮對折。咦!同樣大的餃皮,同樣多的餡兒,在媽媽手里成了可愛的小胖子,在我手里卻是個干癟的小瘦子,我暗自納悶:怎么回事,媽媽也就放一勺餡兒啊?仔細觀察,哦,原來媽媽包餃子時,總是把餃子邊折幾下,這應(yīng)該就是原因了吧?果然,我再試一次,雖然還沒有媽媽包的好,但也有些相似了,信心大增,于是我包了一個又一個,越包越好看,耶!我會包餃子了。
晚上,在路邊散步,大客車一輛輛飛馳而過,我雖然不明白為什么那些人為了過個年,都從四面八方來湊春運的熱鬧。但還是祝愿他們一路平安,快快到家,吃到家人包的美味餃子。
“啪啪啪……”鞭炮聲將除夕夜拉開序幕,大家圍成一桌,年夜大餐就這樣開始了。飯桌上觥籌交錯,其樂融融。我望著爺爺奶奶臉上慈祥的笑容,突然發(fā)現(xiàn),爺爺奶奶原來那滿口整齊的牙齒,居然都少了幾顆,我的心一震:他們老了。是啊,爸爸媽媽忙著工作,很少有時間陪他們,我也忙著上學,幾個月都沒有回來看望他們了。“喔”好香的味道,一股濃濃的餃香味兒把我的思緒拉回現(xiàn)實,我趕緊站起來,盛上滿滿兩碗餃子,恭恭敬敬的送到爺爺奶奶面前,大家都夸我長大了,有孝心。可是我卻想:這兩碗餃子根本表達不了我此時的心情。
年夜飯過后,我們大家坐在沙發(fā)上,與“春晚”共同送走龍年。“5、4、3、2、1。”蛇年的鐘聲敲響,我又長大了一歲。
在這一刻,我望著爺爺奶奶蒼老的容顏,突然明白了那些歸心似箭的游子的心情,更明白了團圓餃子的真正含義。
爺爺奶奶,我們一定?;丶铱纯?。
過年吃餃子600字日記篇三
大家日夜盼望的新年到了!新年嘛,一定要吃上餃子。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們一早來到爺爺家。到家時,餃子已經(jīng)做好了,看著那元寶似的餃子,忍不住吃了一個。“真好吃”當我拿起筷子,準備又吃時,媽媽一把叫住我,問:“你知道吃餃子的傳說嗎?”
見我一愣,媽媽接著說了下去:“餃子源于我國有2600多年歷史。據(jù)說,餃子源自“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在長沙太守期間,見白河兩岸鄉(xiāng)親肌寒交迫,骨瘦如柴,不少人耳朵僵凍潰爛,心不能忍,辭官為民行醫(yī)。冬天剛到,他讓弟子在南陽東關(guān)搭棚支鍋,把羊肉、辣椒和驅(qū)寒藥材一鍋同煮,熟后撈出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再煮制成“祛寒嬌耳湯”,每人每只嬌耳一碗湯服后周身血液上涌,兩耳發(fā)熱,寒氣頓消。凍耳很快治好。1700多年來世代承傳,人們每年冬至包食嬌耳以紀念張仲景恩師。”
這時爸爸走過來說:“我還知道另一個傳說:女媧捏土造成人時,由于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里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nèi)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我想:是啊,一個餃子竟然吃出這么多文化,中國文化這么博大精深,我更應(yīng)該要努力學習才是啊!于是便打趣地說:“看來我要好好學習才是,不然我這后浪不就推不動前浪了?”爸爸聽我這話,一笑:“那我們也要努力啦,我可不想死在沙灘上!”“哈哈哈!”爽朗的笑聲不斷。
過年吃餃子600字日記篇四
大家日夜盼望的新年到了!新年嘛,一定要吃上餃子。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們一早來到爺爺家。到家時,餃子已經(jīng)做好了,看著那元寶似的餃子,忍不住吃了一個。“真好吃”當我拿起筷子,準備又吃時,媽媽一把叫住我,問:“你知道吃餃子的傳說嗎?”
見我一愣,媽媽接著說了下去:“餃子源于我國有2600多年歷史。據(jù)說,餃子源自“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在長沙太守期間,見白河兩岸鄉(xiāng)親肌寒交迫,骨瘦如柴,不少人耳朵僵凍潰爛,心不能忍,辭官為民行醫(yī)。冬天剛到,他讓弟子在南陽東關(guān)搭棚支鍋,把羊肉、辣椒和驅(qū)寒藥材一鍋同煮,熟后撈出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再煮制成“祛寒嬌耳湯”,每人每只嬌耳一碗湯服后周身血液上涌,兩耳發(fā)熱,寒氣頓消。凍耳很快治好。1700多年來世代承傳,人們每年冬至包食嬌耳以紀念張仲景恩師。”
這時爸爸走過來說:“我還知道另一個傳說:女媧捏土造成人時,由于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里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nèi)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我想:是啊,一個餃子竟然吃出這么多文化,中國文化這么博大精深,我更應(yīng)該要努力學習才是啊!于是便打趣地說:“看來我要好好學習才是,不然我這后浪不就推不動前浪了?”爸爸聽我這話,一笑:“那我們也要努力啦,我可不想死在沙灘上!”“哈哈哈!”爽朗的笑聲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