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隆基隸書書法作品圖片
唐代李隆基隸書書法作品圖片
隸書是我國較為古老的一種書法字體,它的字體設計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我國現(xiàn)在許多書法字體都是由隸書發(fā)展而來的。在唐朝李隆基的書法作品受到了許多人的欣賞。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唐代李隆基隸書書法作品圖片。
李隆基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關于隸書的定義,近人吳伯陶先生一篇:《從出土秦簡帛書看秦漢早期隸書》的文章中說道:“可以用這個字的本義來作解釋?!?說文解字〉中解釋‘隸’的意義是‘附著’,〈 后漢書·馮異傳〉則訓為‘屬’,這一意義到今天還在使用,現(xiàn)代漢語中就有‘隸屬’一詞。〈晉書· 衛(wèi)恒傳〉、〈 說文解字序〉及段注,也都認為隸書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隸書是小篆的一種輔助字體。”
唐代李隆基隸書圖片
吳先生經(jīng)過仔細排比研究,得出那樣的科學論據(jù)來,作為學術上篆、隸的不同定名的分野,自然是很值得重視的。不過還有兩個問題想要問,那就是∶一, 篆書也不能夠個個是象形字,一開始就有象形以外的許多字存在,因此,僅僅失掉“象形原意”似乎有些不夠。我的意思是說隸的破壞古文(“ 象形字”是一種字體的籠統(tǒng)名稱,事實并非個個“ 象形”,例子甚多,不待列舉),不僅僅是破壞象形而已。二,今天看到的從湖北云夢出土的秦簡和湖南長沙 馬王堆墓中出土的簡帛書中發(fā)現(xiàn)其中字的結構有變 篆體,也有未變。用筆有圓有帶長方的,那種字當時又稱之為何名?這種“半篆半隸”的字形從 秦昭襄王時代開始一直到西漢初(秦云夢簡到漢 馬王堆帛書,吳文有詳述可參閱)還存在,始皇帝以前,字還未有“體”的區(qū)別,可是到漢初,肯定那種字已經(jīng)歸入 隸體,二者合起來考慮,那么對吳先生的區(qū)別篆體之名,是否有些矛盾了呢?事實上結構之變,光講象形不象形,定然不夠全面。我估計區(qū)別問題,在當時——在字體初變時一般人肯定還不太嚴格的,那種“蝙蝠式”的字形,大都隨著新名稱而名之——也稱為隸,其中稍為保留些舊結構也是可以的。因此我認為如果設身處地來推測當時的命名,和今天用學術研究來區(qū)別的命名是可以有些距離的,是無足為怪的。明確地講,篆與隸的不同除形象變?yōu)榉栆酝?,還有筆法變化一方面的區(qū)別,例如∶生( 篆)、上(變筆法未變結構)、之(筆法結構全變)。三字的名實異同,決非單論結構,其他相似的情況也很不少,可以類推。
隸書的點畫寫法
隸書點畫的寫法于篆書有明顯的不同,篆書的點畫可概括為點、直、弧3種,而發(fā)展到隸書已經(jīng)具備了永字八法中的8種筆畫。在用筆上,篆書多為圓筆,而隸書已有方圓并用之筆,并且筆畫有了粗細變化。
隸書的點有中點、上點、左點、右點和橫點的不同。中點的寫法是落筆后,提筆逆鋒向上,轉(zhuǎn)筆回鋒向右,頓筆向下,繼回筆收鋒于點內(nèi)。隸書的點與篆書的點不同的是,已有倚側的變化。上點的寫法略同中點,只是末筆不向點內(nèi)回筆收鋒,而想向下漸提出鋒。左點和右點及橫點的寫法與上點的寫法相同,但起步的位置和出鋒的方向各不相同。
隸書中的左下挑、右下挑的寫法與左點、右點寫法相似,不同處是末筆出鋒較長。
隸書豎的寫法于篆書相同。
隸書的橫有短橫和長橫兩種,短橫起筆逆入平出,橫末護尾,略似篆書。 長橫起筆藏鋒向上逆入,繼之用方筆折下轉(zhuǎn)向右,使之成蠶頭的起筆,繼而向右行筆,筆稍澀,不可浮滑,至橫的三分之二處,按筆帶出一向下的波凹,繼之提筆稍向上翹出鋒,形成雁尾。這一運筆又稱為波磔。
捺與長橫的寫法相似,只是筆勢向右下,較橫更舒展。
撇的寫法,與寫左下挑相同,起筆后用過筆向左下行筆,行中略增曲勢,至全畫三分之二以下處用力頓筆,到畫的末端捻筆外旋,略提向左上,回筆收鋒于線中。鉤的寫法有幾種,這里只介紹常用的長鉤的寫法,出鋒后不提而是用過筆向下行筆,行至豎下端再依次蹲筆、挫筆、頓筆向左畫近似水平的圓弧,至弧末提筆出鋒。
另外,隸書的書寫還應注意以下幾點。如一字中有數(shù)橫相迭時,一般是最末一橫寫成帶蠶頭雁尾其余都是短橫。如一字中既有長橫又有長捺,一般是長捺用蠶頭雁尾,長橫不用,如“大”的寫法就是。如橫在別的筆畫包圍之中,橫的寫法也不用蠶頭雁尾。就是說,蠶頭雁尾在一個字中只能出現(xiàn)一次,否則就會影響字的美觀,所以前人說“蠶無二色,雁不雙飛”。
猜你感興趣:
1.西安碑林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