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摹蘭亭序書法作品欣賞圖片
褚遂良摹蘭亭序書法作品欣賞圖片
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千年來被各個書法大家所臨摹。當(dāng)然,褚遂良這個楷書大家也不會錯過這一天下第一行書。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整理的褚遂良摹蘭亭序書法作品欣賞圖片,希望對你有用!
褚遂良摹蘭亭序書法作品欣賞圖片欣賞
褚遂良摹蘭亭序書法作品欣賞圖片圖片1
褚遂良摹蘭亭序書法作品欣賞圖片圖片2
褚遂良摹蘭亭序書法作品欣賞圖片圖片3
褚遂良摹蘭亭序書法作品欣賞圖片圖片4
蘭亭集序作品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不知老之將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將至)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對王羲之的傾倒
唐代書法的風(fēng)格變化是與國君李世民的嗜好分不開的。張彥遠(yuǎn)在《法書要錄》中就記載了李世民的一樁趣事:貞觀十八年(644年),太宗召三品以上官員,賜宴于玄武門。太宗乘興取筆作飛白書。眾臣也乘著酒興從太宗的手中競相爭奪。散騎常侍劉洎竟登上龍床,把太宗的手抓住得到了這件書法作品。這樣的舉動顯然把眾人嚇壞了,同時也因?yàn)橛卸始芍?,眾臣一齊跪下請求按照法律將劉洎處斬。太宗卻笑著說:“昔聞捷媛辭輦,今見常侍登床。”竟這樣輕松地就赦免了劉洎的罪過。在這樣的熱愛書法的氛圍之中,無疑會產(chǎn)生眾多而偉大的書法家。
在《晉書》中,李世民對王羲之的書法這樣贊美道:“所以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必王逸少乎?觀其點(diǎn)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jié),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區(qū)區(qū)之類,何足論哉!”作為《晉書》主編之一的褚遂良,對這一傳贊肯定是有刻骨銘心的印象的。尤其是后面的幾句“狀若斷而還連”云云,不就是晚年褚遂良的書法風(fēng)格中最大的特色么?對李世民懷有深厚感情的褚遂良,畢生都在追求著與實(shí)踐著這一點(diǎn)。
褚遂良在書法上,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對王羲之書風(fēng)崇拜的漩渦,#持續(xù)地沉湎于其中,專心致志地遵守著王羲之的規(guī)范。據(jù)《唐會要》卷三十五記載,在貞觀六年(632)正月初八,太宗下令整理內(nèi)府所藏的鐘繇、王羲之等人真跡,計(jì)一千五百一十卷。褚遂良參與了這次整理活動,眾多的王羲之的真跡,使他大開眼界。也正因?yàn)槿绱耍珠_拓了書法的視野:他在中國書法的體格與形態(tài)中,找到了一種貴族的或?qū)儆谥R分子的藝術(shù)品味。這品味是華美的,而不是樸素的;是如精金美玉的,而不是渾金璞玉的。
更有進(jìn)者,人們還將王羲之的《長風(fēng)帖》也歸于褚遂良的名下(載于臺灣《故宮歷代法書全集》第一冊)。雖然作為臨書,難以表現(xiàn)自己的意志、性情,難以擺脫被臨作品的規(guī)范,但是褚遂良控制筆墨點(diǎn)線的能力卻在這里展露無遺。李嗣真在《書后品》之中評論說:“褚氏臨寫右軍,亦為高足,豐艷雕刻,盛為當(dāng)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在肯定的同時,又批評此帖的連帶間顯得有些做作,不夠自然。但是,當(dāng)法度的束縛稍稍松懈一些時,禇遂良自己的趣味就會涌出來,其意態(tài)超過了法度,這種精彩的東西盡管一縱即逝,只是那么連續(xù)的兩三個字,帶著一種溫柔灑脫之中增進(jìn)的沉思的、成熟的精神,而留下充滿著精妙的健康氣息的溫婉和灑脫之中的超越心境,呈現(xiàn)嶄新的面目。這也是褚遂良臨習(xí)王羲之書法的與眾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