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辛棄疾的故事(2)
關(guān)于辛棄疾的故事_辛棄疾的名人故事
辛棄疾的故事篇4:反妥協(xié)斗士
與陸游同時期的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他和陸游一樣,是一名堅定的反投降、反妥協(xié)斗士。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辛棄疾出生時,北方大片地區(qū)已成為金朝的統(tǒng)治區(qū)。辛棄疾自幼喪父,他是由祖父辛贊撫養(yǎng)長大的。宋朝廷南渡時,辛贊因受家口拖累,只能留在北方,并且擔(dān)任了金朝的開封府知府等職。但辛贊“身在曹營心在漢”,念念不忘的是大宋政權(quán)。他常帶領(lǐng)子孫們登高望遠,放眼山河,希圖恢復(fù)中原。他對辛棄疾寄予的期望尤其殷切,曾兩次讓辛棄疾去金都燕京參加科舉考試,乘機偵察、了解金人的形勢。
在祖父的培養(yǎng)教育下,辛棄疾不僅詩文寫得好,劍術(shù)高超,而且從小就立下了抗金愛國的大志。他曾豪邁地說:“我要用詞罵盡天下的賊,用劍殺盡天下的賊!”
公元1161年,金國的海陵王完顏亮率兵大舉南下,想滅亡南宋,統(tǒng)一江南。但這時中原地區(qū)的百姓因不堪金朝的壓迫,紛紛起義。當(dāng)時二十二歲的辛棄疾,也毅然率眾起義,組織了有兩千多人的隊伍。后來他又帶領(lǐng)起義部隊,投奔了在山東影響最大的農(nóng)民起義軍領(lǐng)袖耿京,受到耿京的器重,讓他掌管全軍的文件和大印。
1162年,完顏亮被殺,金世宗完顏雍即位。他對起義部隊采取了勸降誘降、分化瓦解和調(diào)集兵力、嚴酷鎮(zhèn)壓相結(jié)合的政策。耿京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軍,是他們重點鎮(zhèn)壓的目標(biāo)。
面對這樣的形勢,辛棄疾力勸耿京取得南宋朝廷的支持,接受南宋朝廷的領(lǐng)導(dǎo),與宋軍配合作戰(zhàn)。耿京即派辛棄疾等十一個人為代表,去和南宋朝廷聯(lián)系。宋高宗在建康接見了他們,并任命耿京為天平軍節(jié)度使,辛棄疾為天平軍掌書記。
辛棄疾等人回山東復(fù)命,走到海州(今江蘇東海附近)卻聽到了一個壞消息:耿京的部下張安國、邵進等人在金朝的收買下,殺死了耿京。起義軍大部分潰散了,一小部分被張安國帶去投降了金兵。張安國也被金兵任命為濟州(今山東巨野)的知州。
辛棄疾既憤怒又悲傷,他立即約海州統(tǒng)制王世隆,帶了五十名精銳人馬直奔濟州,捉拿張安國。到達濟州的那天晚上,張安國正和金朝的將領(lǐng)在中軍帳中喝酒。辛棄疾率眾出其不意地闖進有五萬金兵的大營,活捉了張安國。他還向金兵宣稱:宋軍十萬人馬即將開到,勸他們趕快投降。軍中不少將士都是耿京的舊部下,聽辛棄疾這么一說,當(dāng)場就有上萬人投到了辛棄疾一邊,跟著他南下。張安國后來在臨安被斬首示眾。
辛棄疾的壯舉在南宋朝野引起極大震動,不僅軍民們非常敬佩,連宋高宗也連聲贊嘆。
此后,辛棄疾便留在了南方。他被朝廷派往江陰做官。江陰雖靠近前線,但在主和派的勢力下,辛棄疾的抱負和才能根本無法施展。宋孝宗即位后,重用主戰(zhàn)派的張浚,南宋王朝第一次主動出擊。但張浚在符離大敗,宋金簽訂了“隆興和議”,主和派又占了上風(fēng)。
盡管如此,辛棄疾仍向宋孝宗上奏了他的著名的《美芹十論》(又稱《御戎十論》)。在文中,他分析了當(dāng)時宋金雙方的形勢,從而提出了恢復(fù)中原的大計和克敵制勝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但他的主張、建議都沒引起朝廷的重視,這使他感到了極大的悲憤和苦悶。這時期他寫了不少詞,大都是抒發(fā)自己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不平和悲憤的。
從1168年起,辛棄疾先后到建康府、滁州等地任職,后來又當(dāng)過江西、湖南的安撫使,成了職位頗高的“封疆大吏”??墒侵骱团僧?dāng)?shù)溃毼辉俑咭矊崿F(xiàn)不了殺敵報國的志向。他只能花力氣整頓地方政府,并創(chuàng)辦準備北伐的“飛虎軍”。這卻又給主和派們抓到了把柄,公元1181年,他被主和派排擠,罷官回江西上饒的帶湖閑住。
十多年后,直到宋光宗紹熙年間,他才又被起用,擔(dān)任過福州知州、福建安撫使等職。不久又被罷官。公元1203年,他再度被起用,擔(dān)任了紹興知府、浙東安撫使等職。
在紹興期間,他特地去拜會了年近八十的陸游。這對文壇驍將、抗敵志士喝酒做詩,相見甚歡。這年底,宋寧宗召辛棄疾去臨安,征求軍國大計。臨行前,辛棄疾又去向陸游告別。陸游特地寫了一首七言長詩《送辛幼安殿撰造朝》,為他壯行。詩中有“稼軒落筆凌鮑謝”,“青史英豪可雄跨”的句子,這是陸游稱贊辛棄疾的詞作超過南北朝的著名詩人鮑照、謝靈運,并且具有非凡的才能,可以超過歷史上的英雄們。陸游對這位文壇后起之秀,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公元1205年三月,辛棄疾被任命為鎮(zhèn)江知府。正當(dāng)他積極備戰(zhàn)時,朝廷卻以他所推薦的官員有不法行為而把他連降兩級,后來又把他罷了官。公元1207年,宰相韓侂胄(tuōzhòu)在北伐失敗后,又召辛棄疾等人去挽救局勢??墒切翖壖惨阎夭≡谏恚诋?dāng)年九月十日與世長辭,終年六十八歲。
辛棄疾去世后,留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后人輯錄的有《辛稼軒詩人鈔存》,存詞六百多首,數(shù)量為宋代詞人之冠。他的詞繼承蘇軾的風(fēng)格,以慷慨豪放為主,是南宋詞人中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在文學(xué)史上與蘇軾并稱為“蘇辛”。他的作品內(nèi)容豐富,有寫自己的報國心聲的,有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的,也有揭露主和派投降丑行的,也有吟詠大好河山的。但作品的中心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抗金御敵,恢復(fù)中原。
此外,辛棄疾的文章也寫得很好,特別是政論文,和他的詞一樣大氣磅礴,充滿激情,很有說服力。
辛棄疾的故事篇5:
辛棄疾,自幼安,號稼軒。生于1140年的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他出生時,離“靖康恥”北宋滅亡已十年有馀,也是南宋朝庭倉皇建都臨安的第十四個年頭,因此,辛棄疾出生之時,中原淪陷已成定局。為了養(yǎng)家糊口,辛棄疾的爺爺辛贊不得已,也在金國的偽政府謀了一個小小的職位,但是,盡管如此,與南方那群不思進取的南宋闊佬遺少們不一樣的是,這些淪落于金人統(tǒng)治區(qū)的宋朝遺民,正是因為親眼目睹了漢人在金人統(tǒng)治之下的所飽受的屈辱與辛酸,所以,反而激起了他們對故國王朝強烈的思念,念念不忘報仇雪恥,恢復(fù)中原。
在辛棄疾很小的時候,生活在敵占區(qū),長期受祖父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飽受外族欺凌的情況下,自幼就立志長大了誓要為民族復(fù)仇雪恨的辛棄疾,少小便養(yǎng)成了一種任俠之氣,他也識文,但同時更能習(xí)武,酷愛兵書,素好研習(xí)古人的兵法存亡之道。據(jù)史書記載,他原本就天生異稟,又奇人異相,紅頰青眼,目光有棱,身體力行壯健如牛,生就活脫脫一個智勇雙全的英雄模樣。
紹興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遷都燕京之后,在金王朝的暴虐統(tǒng)治之下,女真人長期肆虐的期負占領(lǐng)區(qū)的漢人,不僅霸占他們的土地房產(chǎn),他們自己不事農(nóng)耕,逼迫漢人耕田種地他們則坐享其成,更有甚者,燒殺強掠,遭踏婦女。。。種種惡行,幾成常態(tài),一些長期受奴役和壓迫的漢人再也忍無可忍,終于扛起了反金大旗,遼闊的淪陷區(qū),一時之間,烽火如荼,英雄四起,其中聲勢最浩大的一支隊伍是山東境內(nèi)揭竿起義的一支隊伍,領(lǐng)頭的耿京是一位農(nóng)民出身的濟南人,為了響應(yīng)義軍的反金義舉,時年22歲的辛棄疾,也乘機拉起了兩千人的隊伍投奔耿京。
很可惜的是,在這一時期,年輕的辛棄疾并沒有機會在軍事舞臺上展現(xiàn)他的過人才華,當(dāng)時,義軍首領(lǐng)耿京對這個前來投軍的秀才并沒有過多的青睞,只命他做了一名無足輕重的文官,掌管文書和帥印。在軍隊里任文官這一年,出了一件事,也恰恰是因為這樣一件事,終于令耿京對辛棄疾這么一個文武雙全的秀才,從此刮目相看,再也不敢小覷。
事情是這樣的,當(dāng)初和辛棄疾一塊兒來投奔義軍的還有一個和尚,他的名字叫義端,是辛棄疾的拜把子兄弟,這個叫義端的和尚本身就是個守不了清規(guī)戒律的花和尚,因為受不了在義軍里當(dāng)差的苦頭,竟偷偷的盜走了經(jīng)由辛棄疾保管的帥印,準備去金營里邀功。義端和尚本身曾經(jīng)也是一小股義軍的頭頭,是被辛棄疾說服一起投奔耿京帳下的,耿京盛怒之下也找不到別人,只得拿辛棄疾問罪。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辛棄疾自己也是理屈詞窮,自知交友不慎,羞愧難當(dāng),當(dāng)場向耿京立下了軍令狀,追回帥印。
當(dāng)晚,辛棄疾帶了一小隊人馬埋伏在了去往金營必經(jīng)的路上,果然,天快亮了的時候,那義端和尚真的騎馬來到,辛棄疾不由分說,一個箭步竄了出來,一刀將那義端和尚砍下馬來,那和尚一見是殺氣騰騰的辛棄疾,嚇得魂飛魄散,當(dāng)即跪地求饒說:“老兄啊,您饒了我吧,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頭青兕,您力大能拔山,將來定有大造化。。。您饒了我的小命吧!”,面對這樣貪生怕死的變節(jié)份子,疾惡如仇的辛棄疾哪里肯聽,不由分說,手起刀落,義端身首異處。
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青兕是一種兇猛的神獸,由此推斷,辛棄疾年輕的時候,長著怎樣一幅勇猛無匹的外貌,擁有怎樣威風(fēng)凜凜的英雄氣概。這也就不難理解,后來回歸南宋之后,那些唯唯諾諾之乎者也的家夥,為什么會污蔑他“殺人如草芥,心如鐵石”了。
隨著各地義軍在敵占區(qū)的抗金戰(zhàn)火轟轟烈烈如火如荼之際,金營里卻發(fā)生了一件令許多人都意想不到的驚天巨變,1161年揮師南下的金主完顏亮被他的部屬殺死了,死在揚州。
繼位的金世宗完顏雍為金太祖的孫子,與完顏亮一樣,對于南宋朝庭來說,同樣是個有勇有猛的狠角色,但比起窮兵黷武的完顏亮,世宗更多了一些文韜武略,世宗是金國最有作為的一個皇帝,他勤于政事,性格節(jié)儉。他執(zhí)政時期和章宗時期是金國最強盛時期,作為一代明君,連他的敵對國,南宋的朱熹都稱贊他是小堯舜。世宗完顏雍一上臺就吸取了完顏亮之教訓(xùn),南侵受阻,干脆撤兵退北,一面與女真貴族搞好關(guān)系鞏固政權(quán),一面與南宋斡旋迫使南宋政府簽下和議。
這樣一來,原本趁后防空虛揭竿起義的中原以及華北淪陷區(qū)的各路義軍,不可避免的受到威脅,金人同時還針對這些義軍施出最陰毒的一計狠招,那就是典型的胡蘿卜加大棒,對占據(jù)大小山頭的義軍大搞綏靖政策:“在山者為盜賊,下山者為良民?!币源送呓饩奂饋淼臐h族農(nóng)民軍。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在義軍效力的諸葛軍師辛棄疾連忙向耿京獻上一計:派人聯(lián)絡(luò)宋廷,讓義軍歸宋軍節(jié)制,義軍在山東能立足就立足,不能立時,則南下渡淮水歸宋。
二年,1162年,也就是在辛棄疾代表義軍聯(lián)絡(luò)上南宋朝庭的時候,義軍內(nèi)部卻發(fā)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內(nèi)訌,起義軍頭領(lǐng)耿京被叛徒張安國出賣并且殺害了。這時,剛剛領(lǐng)到南宋朝庭頒獎令與委任狀的辛棄疾正好啟程回到北方,聽到耿京被殺,義軍潰散的消息,一時之間,怒不可遏,為了報仇雪恨,這一年,年僅二十三歲的辛棄疾,憑著個人一身智勇無匹的卓越膽識,傳奇般的完成了一件轟動整個南宋朝野,連圣天子都得一見三嘆息的英雄壯舉,也正因為這一英雄壯舉,使他在南宋朝野名聲大震,同時更為他波瀾壯闊的一生,濃墨重彩的書下了最富有英雄浪漫主義色彩的光輝一筆。
這一年,辛棄疾和同繚剛剛從南宋回歸,才到山東境內(nèi),便聽到了義軍事變的消息,臨危不亂的辛棄疾沒有驚慌,他火速聯(lián)系到五十騎原先自己領(lǐng)導(dǎo)過的信得過的人馬,趕到叛徒張安國的濟州府,也活該這個張安國倒霉,這一天晚上,正巧碰上,張安國在他的府里宴請貴兵,宴會已經(jīng)進入到高潮,賓主都喝得醉醺醺的時候,士兵來報,外面有一個人來見他,醉醺醺的張安國忙帶著幾個人出來,結(jié)果,一出來,就被幾個高大威猛的大漢挾持上馬,眨眼的功夫,那些馬匹已匆匆消失在夜色之中,待到金兵張皇失措的跑出來時候,哪里還見得著人呢,所有的人馬早已如天兵天將,跟隨辛棄疾押解叛徒,“渴不暇飲,饑不暇食?!倍蓽仕北寄纤芜吘扯チ?。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簶,漢箭朝飛金仆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fēng)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這首《鷓鴣天》據(jù)說就是辛棄疾在回歸南宋多年以后,再憶起當(dāng)年在淪陷區(qū)計擒叛徒張安國的那一幕傳奇經(jīng)歷,一時萬千感慨,惆悵于心,于時憤筆寫下的這燴炙人口的經(jīng)典名篇。這首詞是作者最出色、最有分量的一首小令,全詞共五十幾個字,整首詞的上闕氣勢恢宏,慷慨激昂,似是對當(dāng)年那一幕傳奇經(jīng)歷仍激情澎湃的無限神往,下闕卻寫得出奇的悲涼如水,心傷透骨,深刻地概括了一個抗金名將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痛苦遭遇。
他在南宋雖然官職低微,但關(guān)心祖國安危,寫成《美芹十論》獻給宋孝宗,主張北伐用兵。他的意見沒有為南宋王朝所采納,不過他一直堅持愛國保民的立場,在任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安撫使時,采取了許多強國利民的措施。晚年任鎮(zhèn)江知府時,仍積極備戰(zhàn)。這時離他渡江南歸已四十三年了。
晚年一度被韓侂胄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辭世。據(jù)說他臨終時還大呼“殺賊!殺賊”。后贈少師,諡號忠敏。卒于公元1207年。年六十七。
后人評價辛棄疾,認為他‘負管、樂之才,不能盡展其用,一忠憤,無處發(fā)洩,觀其與陳同父抵掌談?wù)?,是何等人?故其悲歌慷慨,抑郁無聊之氣,一寄之于詞?!~是辛棄疾最主要的抒情方式,辛詞現(xiàn)存六百二十多首。
由于辛棄疾曾親身參加過抗金運動,和一般的文弱書生完全不同,他在詞里獨獨羨慕那些凜然有生氣的人物,稱贊劉裕的出師北伐是‘氣吞萬里如虎’,寫到自己年輕時則是‘橫槊氣憑陵’、‘橫空直把曹吞劉攫’。在詞里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描寫戰(zhàn)斗生活的詞句:‘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燕兵夜足銀胡錄,漢箭朝飛金仆姑’。他晚年寫的詞更羨慕夏禹的‘悠悠萬世功,兀兀當(dāng)年苦’。
在鎮(zhèn)江任上,辛棄疾雖年過半百,但收復(fù)北方故土的雄心常在,他寫過‘壯心不已’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他對南宋茍安的局面一直深感不滿,用‘剩水殘山無態(tài)度’暗諷南宋小朝廷,用‘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表達他的憂慮。那些小朝廷里的人物是‘江左沉酣求名者’,像一線陽光里飛舞的灰塵:‘細看斜日隙中塵,始覺人間何處不紛紛?!硪黄桥R懷古名作《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表達了他于國勢風(fēng)雨飄搖中的悲憤心情: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yīng)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fēng)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辛棄疾繼承了蘇軾豪放的詞風(fēng),他詞里所表現(xiàn)的常是闊大的場景、戰(zhàn)斗的雄姿,筆下的事物也常被賦以堅強的性格,如‘倚天萬里’的長劍,‘千丈晴虹’的長橋,‘湯沐煙波萬頃’的水仙花盆景。詞在他這里可以抒情、狀物、記事、議論,他融詩歌、散文、辭賦等各種形式的優(yōu)長,豐富了詞的表現(xiàn)手法與語言技巧,從而確立了豪放派的風(fēng)格,使詞‘能于剪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
辛棄疾常常在自己的詞中使用大量的典故,經(jīng)、史、諸子、楚辭以至李杜詩、韓柳文,往往拈來便是,贊之者認為辛棄疾用典是為了托古喻今,且在詞中用典到達劉勰所謂‘用舊合機,不啻自其口出’(《文心雕龍?事類》)的程度;譏之者則謂之‘掉書袋’。在語言上,辛棄疾不僅像蘇軾那樣運用古近體詩的句法,還吸收了散文、駢文、民間口語入詞,使詞的表達空間更為開闊。
辛棄疾的故事篇6:生平
辛棄疾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nèi)容。他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愛國者、軍事家和政治家。
關(guān)于更名一事,辛棄疾在抗擊金人的戰(zhàn)斗過程中,將原字“坦夫”改為“幼安”,旨在效仿西漢大將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也能奮勇殺敵,帶領(lǐng)將士打敗異族侵略。
辛棄疾的始祖辛維葉,在唐曾任大理寺評事,由隴西狄道遷濟南,故為濟南人。高祖辛師古,曾任儒林郎。曾祖辛寂,曾任賓州司戶參軍。祖父辛贊,因累于族眾,靖康之變時未能隨宋室南渡,仕于金,先后為譙縣、開封等地守令。辛棄疾父辛文郁早卒,他自幼隨祖父辛贊生活。
辛棄疾在文學(xué)上與蘇軾齊名,號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有人這樣贊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杰,詞中之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自辛稼軒前,用一語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軒,橫豎爛熳,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又如悲笳萬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覺賓主酣暢,談不暇顧。詞至此亦足矣?!?/p>
他出生時北方久已淪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贊雖在金國任職,卻一直希望有機會“投釁而起,以紓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憤”,并常常帶著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美芹十論》),同時,辛棄疾也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tǒng)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fù)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棄疾是在金人統(tǒng)治下的北方長大的,他也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規(guī)蹈矩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
辛棄疾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出生前13年,山東一帶即已為金兵侵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率兩千民眾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fù)失地。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fù)國的具體規(guī)劃;又上宰相《九議》,進一步闡發(fā)《美芹十論》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納和施行。在各地上任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zhàn),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閑居。光復(fù)故國的偉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憤發(fā)而為詞,其獨特的詞作風(fēng)格被稱為“稼軒體”。造就了南宋詞壇一代大家。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shù)風(fēng)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在其后方的漢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嚴苛的壓榨,奮起反抗。二十一歲的辛棄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參加由耿京領(lǐng)導(dǎo)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并擔(dān)任掌書記。當(dāng)金人內(nèi)部矛盾爆發(fā),完顏亮在前線為部下所殺,金軍向北撤退時,辛棄疾于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與南宋朝廷聯(lián)絡(luò)。在他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聽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消息,便率領(lǐng)五十多人襲擊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辛棄疾驚人的勇敢和果斷,使他名重一時,“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洪邁《稼軒記》)。宋高宗便任命他為江陰簽判,從此開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這時他才二十五歲。
辛棄疾初來南方,對朝廷的怯懦和畏縮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趙構(gòu)曾贊許過他的英勇行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現(xiàn)出想要恢復(fù)失地、報仇雪恥的銳氣,所以在他南宋任職的前一時期中,曾熱情洋溢地寫了不少有關(guān)抗金北伐的建議,像著名的《美芹十論》《九議》等。盡管這些建議書在當(dāng)時深受人們稱贊,廣為傳誦,但已經(jīng)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卻反映冷淡,只是對辛棄疾在建議書中所表現(xiàn)出的實際才干很感興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擔(dān)任轉(zhuǎn)運使、安撫使一類重要的地方官職,去治理荒政、整頓治安。這顯然與辛棄疾的理想大相徑庭,雖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歲月流馳、人生短暫而壯志難酬,內(nèi)心卻越來越感到壓抑和痛苦。
然而現(xiàn)實對辛棄疾是嚴酷的。他雖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邁倔強的性格和執(zhí)著北伐的熱情,卻使他難以在畏縮而又圓滑、嫉賢妒能的官場上立足。另外,"歸正人"的尷尬身份也阻攔了他仕途的發(fā)展。使他的官職最高為從四品龍圖閣待制。他也意識到自己“剛拙自信,年來不為眾人所容”(《論盜賊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歸隱的準備,并在江西上饒的帶湖畔修建了園榭,以便離職后定居。果然,淳熙八年(1181)冬,辛棄疾四十二歲時,因受到彈劾而被免職,歸居上饒。此后二十年間,他除了有兩年一度出任福建提點刑獄和福建安撫使外,大部分時間都在鄉(xiāng)閑居。
辛棄疾一向很羨慕笑傲山林的隱逸高人,閑居鄉(xiāng)野同他的人生觀并非沒有契合之處;而且,由于過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盡可以過得頗為奢華。但是,作為一個熱血男兒、一個風(fēng)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為的壯年被迫離開政治舞臺,這又使他難以忍受,“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yīng)羞見,劉郎才氣”(《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所以,他常常一面盡情賞玩著山水田園風(fēng)光和其中的恬靜之趣,一面心靈深處又不停地涌起波瀾,時而為一生的理想所激動,時而因現(xiàn)實的無情而憤怒和灰心,時而又強自寬慰,作曠達之想,在這種感情起伏中度過了后半生?!傲藚s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破陣子》),“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鷓鴣天》),在這些詞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寧宗嘉泰三年(1203),主張北伐的韓侂胄起用主戰(zhàn)派人士,已六十四歲的辛棄疾被任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年邁的詞人精神為之一振。第二年,他晉見宋寧宗,慷慨激昂地說了一番金國“必亂必亡”(《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并親自到前線鎮(zhèn)江任職。
宋寧宗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棄疾任鎮(zhèn)江知府,時年六十五歲,登臨北固亭,感嘆對自己報國無門的失望,憑高望遠,撫今追昔,于是寫下了《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篇傳唱千古之作。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擊,在一些諫官的攻擊下被迫離職,于當(dāng)年重回故宅閑居。雖然后兩年都曾被召任職,無奈年老多病,身體衰弱,終于在開禧三年秋天溘然長逝,享年67歲。
辛棄疾,是開一代詞風(fēng)的偉大詞人,也是一位勇冠三軍、能征善戰(zhàn)、熟稔軍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詞作“大聲鏜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所未見”,已成為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瑰寶;而他作為南宋朝廷大臣而寫的一篇文章《議練民兵守淮疏》,則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對戰(zhàn)爭形勢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鮮明而又具體的對策。這篇應(yīng)用散文感情熾熱,構(gòu)思縝密,層層深入,有理有據(jù),語言也精確、簡潔。文章僅用了六百余字,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不枝不蔓,一氣貫通,有情況、有分析、有措施、有預(yù)測、字字落到實處,質(zhì)樸無華,明曉暢達。一位豪邁曠達的詞人,根據(jù)不同的文體的需要,能夠?qū)懗鋈绱藝乐敗銓嵉膽?yīng)用文,可見一位大手筆,在寫作中是不能囿于一個狹窄天地中的,應(yīng)該熟練地掌握幾套筆墨,既有自己喜愛的體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寫出不同體裁、不同風(fēng)格的別類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術(shù)家,雖擅長一種兵刃,但對其他武器也能舞動一樣。辛棄疾就是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文體,從不同方面來表達了他慷慨激昂的愛國感情,反映出憂國憂民“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壯志豪情和以身報國的高尚理想。(節(jié)選自《應(yīng)用寫作》1998年第1期,《詞壇巨擘 公文高手——讀辛棄疾<議練民兵守淮疏>》)。
平生以氣節(jié)自負,以功業(yè)自許,一生力主抗戰(zhàn),所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又與南宋志士陳亮及理學(xué)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誼,與之砥礪氣節(jié),切磋學(xué)問。抗金復(fù)國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嘆與壯士閑置的憤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還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江南農(nóng)村四時的田園風(fēng)光、世情民俗。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chǔ)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xué)地位。后人遂以“蘇辛”并稱。其詩文亦有足稱道者,特別是其文“筆勢浩蕩,智略輻湊,有權(quán)書衡論之風(fēng)”。
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zhàn)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nèi)容,這首先表現(xiàn)在他的詞中,他不斷重復(fù)對北方的懷念。另外,在《賀新郎》《摸魚兒》等詞中,他用“剩水殘山”、“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等詞句諷刺茍延殘喘的南宋小朝廷,表達他對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滿。胸懷壯志無處可用,表現(xiàn)在詞里就是難以掩飾的不平之情。他擅長的懷古之作中《水龍吟》,面對如畫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壯志被激發(fā)的同時,他也大發(fā)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與現(xiàn)實的激烈沖突,為他的詞構(gòu)成悲壯的基調(diào)。辛詞在蘇軾詞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擴大了題材范圍,他幾乎達到了無事、無意不可入詞的地步。他將豪放詞推幟至一個頂峰.
在抒發(fā)報國之志時,辛棄疾的詞常常顯示出軍人的勇毅和豪邁自信的情調(diào),像“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調(diào)歌頭》),“馬革裹尸當(dāng)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滿江紅》),“道男兒到死心如鐵??丛囀?,補天裂”(《賀新郎》)等,無不豪情飛揚,氣沖斗牛。對那些與自己一樣勇于報國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贊美,與之同聲相應(yīng),彼此勉勵,如《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的慷慨熱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濫的祝壽詞: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jīng)綸手?長安父老,新亭風(fēng)景,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況有文章山斗,對桐陰滿庭清晝。當(dāng)年墮地,而今試看,風(fēng)云奔走。
綠野風(fēng)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而對于庸俗圓滑、面對民族危亡無所作為的官僚,辛棄疾有一種出于本能的厭惡,在《千年調(diào)》中他勾勒了這類人物的丑態(tài):“卮酒向人時,和氣先傾倒。最要然然可可,萬事稱好?!?/p>
然而正是這樣的人充斥官場,把持權(quán)位,引導(dǎo)著一條茍且偷安的道路。他憤慨地寫道:“千古李將軍,奪得胡兒馬。李蔡為人在下中,卻是封侯者?!?《卜算子》)
當(dāng)辛棄疾帶領(lǐng)不多的人馬沖過戰(zhàn)場烽火來到南方時,懷著滿腔熱血,渴望一展宏圖,卻不料從此陷落在碌碌無為的境地,這使他感到難以忍受的苦悶和悲憤。在他南歸的第十二年重游當(dāng)年南歸的首站建康時,他寫下了著名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yīng)羞見,劉郎才氣??上Я髂?,憂愁風(fēng)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這是對山河破碎的悲哀,對壯志成空的悲哀;歲月無情地流去,因這種悲哀更顯得怵目驚心。然而即使詞人在寫他的孤獨和悲哀,寫他的痛苦和眼淚,我們?nèi)匀豢吹剿杂⑿圩栽S、絕不甘沉沒的心靈。
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tǒng)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shù)風(fēng)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為“蘇辛”?!镀脐囎印殛愅x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不能實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有《稼軒長短句》,當(dāng)代注本以鄧廣銘先生作的《稼軒詞編年箋注》最為流行。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1]生平事跡ぢ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边@是刻在鉛山瓢泉瓜山山后的陽原山辛棄疾墓前郭沫若對他評價的楹聯(lián)。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辛棄疾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文武全才。
1161年,辛棄疾自22歲率領(lǐng)2000多家鄉(xiāng)父老兄弟起義抗金,便把洗雪國恥、收復(fù)失地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yè),20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墒牵心陞s屢屢蒙受讒劾,賦閑20年,直至憂憤而死。從1181年到1207年,他基本上是在上饒帶湖和鉛山瓢泉過著閑居的生活,其間有6年時間被起用又被罷官,來往于福建、浙江、江蘇等地的任上和帶湖、瓢泉之間;而居帶湖亦時往瓢泉小住。瓢泉,是這位愛國詞人南渡后的最后歸宿地。
1180年,41歲的辛棄疾再次任隆興(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撫使時,擬在上饒建園林式的莊園,安置家人定居。1181年春,辛棄疾來到上饒開工興建帶湖新居和莊園。他根據(jù)帶湖四周的地形地勢,親自設(shè)計了“高處建舍,低處辟田”的莊園格局,并對家人說:“人生在勤,當(dāng)以力田為先?!币虼?,他把帶湖莊園取名為“稼軒”,并以此自號“稼軒居士”。當(dāng)年農(nóng)歷十一月,由于受彈劾,官職被罷,帶湖新居正好落成,辛棄疾回到上饒,開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閑居生活。
鵝湖山、靈山、博山等地,都是辛棄疾常去尋古覓幽的地方。鵝湖山下的鵝湖寺,在通往福建的古驛站旁。1175年農(nóng)歷六月初三至初八,著名學(xué)者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等在鵝湖寺舉行了中國哲學(xué)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第一次鵝湖之會)。鵝湖因而成了文化勝地。辛棄疾常去鵝湖游憩。
1188年秋天,陳亮寫信給辛棄疾和朱熹,相約到鉛山紫溪商討統(tǒng)一大計。但后來,朱熹因故推辭了這次鉛山之會。這年冬,到了相約之期,辛棄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養(yǎng)息等待陳亮。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輝映白雪皚皚的大地,辛棄疾在瓢泉別墅扶欄遠眺,一眼看見期思村前驛道上騎著大紅馬而來的陳亮,大喜過望,病痛消散,下樓策馬相迎。兩人在村前石橋上久別重逢,感慨萬端;佇立石橋,沐浴著雪后初晴的夕陽,縱談國事,為金甌殘缺而痛心疾首,愛國之情洶涌澎湃于胸,拔劍斬坐騎,盟誓為統(tǒng)一祖國奮斗不止。辛棄疾在與陳亮別后寫的《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中發(fā)出“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吶喊,正是這種豪情壯志的寫照。
辛棄疾和陳亮這次會晤,瓢泉共酌,鵝湖同游,長歌相答,極論世事,逗留彌旬乃別,成為文壇佳話。后人為了紀念這兩位愛國志士,將這次會晤稱為第二次“鵝湖之會”,將期思村前的石橋稱為“斬馬橋”,并在橋旁建了斬馬亭。至今,當(dāng)?shù)剡€流傳辛棄疾和陳亮“斬馬盟誓”的故事。斬馬亭還在,雖經(jīng)歷風(fēng)雨,仍有不少刻有“斬馬亭”字樣的釉瓦覆蓋其上,為鉛山縣文物保護單位。
1194年夏,辛棄疾又被罷官回上饒,住在瓢泉,動工建新居,經(jīng)營瓢泉莊園,決意“便此地、結(jié)吾廬,待學(xué)淵明,更手種、門前五柳”。1195年春,瓢泉“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對小窗橫”(《浣溪沙·瓢泉偶作》),瓢泉園林式莊園建成。
1196年夏,帶湖莊園失火,辛棄疾舉家移居瓢泉。1196年秋,辛棄疾生平所有的各種名銜全部被朝廷削奪得干干凈凈,在瓢泉過著游山逛水、飲酒賦詩、閑云野鶴的村居生活。瓢泉田園的恬靜和期思村民的質(zhì)樸使辛棄疾深為所動,靈感翻飛而歌之,寫下了大量描寫瓢泉四時風(fēng)光、世情民俗和園林風(fēng)物、遣興抒懷的詩詞?!杜R江仙·戲為期思詹老壽》、《浣溪沙·父老爭言雨水勻》、《玉樓春戲賦云山》等等,都是辛詞中描寫瓢泉村居生活的代表作?!扒嗌揭鈿鈲槑V,似為我歸來嫵媚生”(《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筑》);“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賀新郎·邑中園亭》)。這些詞句表現(xiàn)了辛棄疾對瓢泉山水風(fēng)物一往情深。
1203年,辛棄疾先后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zhèn)江知府等職。1205年秋,又被罷官,辛棄疾懷著滿腔憂憤回瓢泉。1207年秋,68歲的辛棄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任他為樞密都承旨,令他速到臨安(杭州)赴任。詔令到鉛山,辛棄疾已病重臥床不起,只得上奏請辭。這年農(nóng)歷九月初十,民族英雄、愛國詞人辛棄疾帶著憂憤的心情和沒有實現(xiàn)的遺愿離開了人世。死后葬在瓢泉瓜山山后的陽原山。
關(guān)于辛棄疾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 辛棄疾的生平介紹
★ 辛棄疾的生平事跡
★ 歷史中的英雄故事
★ 與辛棄疾有關(guān)的優(yōu)秀作文:那一段苦澀的時光
★ 蝶戀花的典故
★ 給辛棄疾的一封信
★ 古代成語故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