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為什么會失敗原因有哪些
蔣介石為什么會失敗原因有哪些
1948年一1949年國民黨為什么失敗?這是一個大題目,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對此蔣介石也做了總結。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于蔣介石失敗的原因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蔣介石失敗的原因
國民黨軍隊的派系早在孫中山依靠地方軍閥建立政權時就產生了,后來幾經整編平叛,終于成立了由軍事委員會統(tǒng)一指揮的國民革命軍。而在實際上,第一批成立的八個軍在本質上就分為八個派系,在接下來的北伐戰(zhàn)爭中又有各路軍閥接受了國民政府的收編,這就使本來已經復雜的派系環(huán)境更為復雜。
在軍閥混戰(zhàn)中,蔣介石戰(zhàn)勝了其他各路實力派,成為了掌握全國軍政大權的領袖人物。事實上,蔣介石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加上紅軍在全國各地的革命以及日本對中國的逐步蠶食,他又不得不依靠這些名義上歸順中央的軍閥維持現(xiàn)狀,以維護他的統(tǒng)治??箲?zhàn)勝利后,大派系還留有李宗仁、閻錫山等,其他小派系如馬步芳、馬鴻逵、馮治安、劉汝明、劉文輝、鄧錫侯等更是不勝枚舉,就連蔣介石所謂的中央軍也分嫡系和旁系,大的就有陳誠、胡宗南和湯恩伯,小團體則有孫立人、杜聿明、王耀武、李彌等等。
這些派系的形成使得國軍內部矛盾重重。嫡系看不起旁系和雜牌,作戰(zhàn)時總讓雜牌充當炮灰。雜牌則為自保,出工不出力,在同一系統(tǒng)中又有爭權奪利而產生矛盾。這就從根本上形成了嫡系與雜牌之間的互不信任,和同系與同系間的面和心不和,從而給了中共各個擊破的機會。
如作為中央軍的整編第六十六師被圍于羊山集,負責指揮的第二兵團司令官王敬久命令雜牌劉汝明的整編第五十五師和整編第六十八師馳援,但劉汝明的兩個師先前已經遭到解放軍打擊,為保存實力和自己的政治資本,名義上服從出援的命令,實際卻行動緩慢,坐看整六十六師的覆沒。開封戰(zhàn)役,守軍指揮官中央嫡系的整六十六師師長李仲辛將自己僅有一個旅擔負全城防務,而將兵力眾多的劉茂恩雜牌趕出城外充當炮灰,最終灰飛煙滅,李仲辛一旅之眾又如何能守住城池?劉茂恩在其回憶錄中心痛地指出,如李仲辛能合理使用他的部隊,則開封戰(zhàn)局未必會如此慘敗。
又如整編第七十四師被圍于孟良崮,因師長張靈甫與同系同僚李天霞不和,導致李天霞的整八十三師不以全力解圍,其他兩路的旁系整二十五師和桂系第七軍也是出工做個姿態(tài)而已,以致張靈甫直接向外圍的嫡系第八軍和整十一師求援。遠水解不了近渴,整七十四師的覆沒就這樣成為了定局?;?唐的是,在戰(zhàn)后的檢討會議中,負有責任的李天霞、黃百韜都沒有受到處罰,還在半個月后被分別授予三等和四等云麾勛章。后在輿論以及陣亡將士眷屬的壓力下,才將李天霞調為第一綏靖區(qū)附員,黃百韜則被撤職留任。用“友軍有難,不動如山”這句話來形容這兩個戰(zhàn)例,實在是太貼切了。
在大派系上,如從民國成立即盤踞山西的晉系軍閥閻錫山,為保地盤穩(wěn)定,只允許南京中央的軍隊在晉南駐軍,其余地方不得涉足。而閻錫山本身兵力不足,加上他歷來只要部隊番號不管部隊實力等客觀因素,只能是接連戰(zhàn)敗,最終扔下太原一座孤城只身逃往廣州。盤踞青海寧夏的馬步芳、馬鴻逵兩派,面對指揮陜西戰(zhàn)局的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的命令陽奉陰違,使得解放軍在陜西戰(zhàn)場游刃自如,進而實施反攻,占領了整個陜西,青、寧兩馬也因胡宗南的落敗而成為孤軍,最后被各個擊破,落得流亡海外的命運。
同中原、西北兩戰(zhàn)場的僵局不同的是,在東北戰(zhàn)場,國軍本已占據優(yōu)勢,但因其他戰(zhàn)場的失利,迫使東北國軍停止攻勢,從而給了林彪重整旗鼓的機會進而實施反攻。值此關鍵時刻,南京國防部不僅不體諒杜聿明,轉派陳誠接替指揮。而陳誠一到東北,以東北戰(zhàn)局失利等原因,大肆撤換非土木系將領,轉而扶持自系將領,結果導致原有將領不服,新升將領又缺乏威信,使得戰(zhàn)局急轉直下。陳誠最終落得借“病”辭職落魄地離開了東北。此后接管東北的衛(wèi)立煌只能棄攻為守,勉力維持。但蔣介石并不滿意非黃埔出身的衛(wèi)立煌,再次以杜聿明接替指揮。如此朝令夕改,國軍在東北又怎能不敗?
遼沈戰(zhàn)役結束時,淮海戰(zhàn)役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先是遭到中央軍歧視的第三綏靖區(qū),在中共地下黨副司令官張克俠、何基灃的指揮下宣布起義。又有邱清泉等坐視黃伯韜第七兵團覆沒于碾莊而不救。決戰(zhàn)未開,就失去了兩個作戰(zhàn)集團,國民黨軍隊在淮海戰(zhàn)役一開始就注定了失敗的命運。
主持華北軍政的傅作義出身晉軍,但又自成一系。東北國軍覆沒后,蔣介石要傅作義將華北國軍撤往長江以南。但傅作義明白自己的地盤在綏遠、察哈爾,失去地盤等于失去了自己的軍權,他寧愿選擇困守華北也不愿意南下,蔣介石對此也無可奈何。隨著北平的解放,蔣介石能賴以作戰(zhàn)的精銳損失殆盡。
三大戰(zhàn)役結束后,國軍將士人人自危,士氣也隨即崩潰到低谷。在此危急時刻,國民黨內部理應拋棄前嫌精誠合作,但是派系在軍內的根深蒂固,使得這些將軍已經無法看清癥結所在。解放軍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后,國軍各自為“戰(zhàn)”,根本不聽統(tǒng)一指揮。嫡系部隊還能稍事抵抗,雜牌部隊則是一路從長江南岸“轉進”到福建廣東,其行軍速度倒是堪稱一流。與此同時,坐擁西南的地方實力派對于蔣介石的命令早已陽奉陰違,紛紛聯(lián)系起義。當胡宗南在西康一隅作了最后一次象征性的抵抗后,國民政府終于結束了在大陸的統(tǒng)治。
蔣介石統(tǒng)治大陸時,知道并試圖去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歷史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倒是中共成全了他,使蔣介石在臺灣完成了消除派系之爭的問題,但他再也返回不了大陸了。綜觀派系之分,一方面是歷史原因所造成,另一方面卻是地方要員的軍閥思想作祟。這些所謂的國家軍隊,名義上拿著國家的薪餉,實際卻被各路諸侯當作私家軍隊使用。名義上是一支軍令統(tǒng)一的軍隊,實際作戰(zhàn)時卻令不出指揮部,如此“國軍”又焉能不敗?
蔣介石人物介紹
蔣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祖籍江蘇宜興,生于浙江奉化,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及軍事家,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同盟國中國戰(zhàn)區(qū)最高統(tǒng)帥、中華民國總統(tǒng)等職。蔣中正受孫中山賞識而崛起於民國政壇,在孫去世后長期領導中國國民黨達半世紀;其於國民政府時代一直居於軍政核心,領導中國渡過對日抗戰(zhàn)與二次大戰(zhàn),行憲后又連續(xù)擔任第一至五任中華民國總統(tǒng)長達27年,但其政治手腕與獨裁統(tǒng)治亦遭受批評。其從政生涯橫跨北伐、訓政、國共內戰(zhàn)、對日抗戰(zhàn)、行憲、民國政府退守臺灣及東西方冷戰(zhàn),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1975年4月5日,在臺北士林官邸逝世。蔣介石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的一個關鍵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對中國近現(xiàn)代的進程產生過極為重要的影響。
蔣介石早年經歷
蔣介石父蔣肇聰繼承祖業(yè)經營鹽鋪,1895年病歿。蔣介石由母親王采玉撫養(yǎng)成人,幼年入塾,誦讀經史。1903年入奉化鳳麓學堂,兩年后至寧波箭金學堂就讀。1906年初肄業(yè)于龍津中學堂,4月東渡日本,入東京清華學校,結識陳其美等人,受到反清思想的影響。
1906年末回國,1907年考入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習炮兵。1908年春赴日,入東京振武學校并加入同盟會,1910年冬畢業(yè)后,入日本陸軍第十三師團第十九聯(lián)隊為士官候補生。投身民主革命獲得孫中山的器重,辛亥革命爆發(fā)后,蔣介石回上海,受陳其美指派,率先鋒隊百余人至杭州,參加光復浙江之役;嗣后在滬軍都督陳其美部任滬軍第五團團長,與陳其美、滬軍第二師師長黃郛結拜為“盟兄弟”。
1912年1月,受陳其美派遣,收買歹徒暗殺光復會領袖陶成章。案發(fā)后避往日本,曾辦《軍聲》雜志。
1913年夏二次革命起,在上海參加攻打江南制造局,事敗后隱居上海,10月加入籌建中的中華革命黨,11月再渡日本。
1914年7月,孫中山在東京宣告中華革命黨正式成立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