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野生黃鱔的方法技巧有哪些
抓野生黃鱔的方法技巧有哪些
黃鱔一口就把眼前的蛐蟮吃掉了。但是想要抓到一條黃鱔卻不容易。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抓野生黃鱔的方法,希望你們喜歡。
抓野生黃鱔的方法
洞捕捉黃鱔魚法
該技術(shù)適用于稻田埂、溝渠、海邊等地方,這種地方捕捉黃鱔既不需要鉤具,也不需要誘餌,完全憑捕捉者手腳上的功夫。
黃鱔喜歡在稻田埂、小溝渠湖邊等處打洞做穴,捕捉者沿著這些地方仔細尋找,發(fā)現(xiàn)洞穴之后,找到的洞和后洞(兩洞口相距1米左右),捕捉者對著洞內(nèi)的清水弄得渾燭,黃鱔在洞穴經(jīng)受不了渾水刺激而慢慢從另一洞溜出來,溜出二分之一時,迅速用手捕捉住,然后裝簍中,熟練者一天可捕捉到十多斤。
引鱔吞鉤法
鉤上掛蚯蚓伸到田坎邊鱔洞口處,以指彈水引鱔即沖出猛吞鉤而捕之。
放針鉤鱔法
運用放針鉤法捕捉鱔魚,適于湖泊、溝梁、塘堰等有黃鱔魚的水域,其優(yōu)點是一次性放針可大量捕捉,并且鉤者比較輕松。
選擇3號或4號縫衣針十枚,用1.5—2.5米尼龍線或索線一端系在針的中間部分,一端系在木制的插樁上,這就曠針鉤。
黃鱔晝伏夜出,晚上覓食活躍,根據(jù)其特點,傍晚時開始放針效果最佳。運用放針法鉤捕黃鱔所用的餌料是比較大的蚯蚓(顏色不限)為宜,也可用螺獅肉、蚌肉、小魚蝦、針尖不能外露,以免黃鱔吃餌時負傷吐針,黃鱔吃餌時豎著將針全部吞下,吞下時一旦黃鱔在活動時馬上被拉橫,這樣黃鱔就不能跑多遠了。放針時要讓針緩緩沉入水底,千萬不可掛在水中,這時將木樁牢牢地插入岸邊關(guān)做好記號,放針的距離間隔為5—8米,針放完后約2個小時巡察一次,此時就可以捕捉一些黃鱔了,因為黃鱔吞鉤后是不易逃脫的,應(yīng)用放針法捕捉鱔的最大缺點是黃鱔吞針后取針較困難,而必將針取出黃鱔負傷重,不能存放過長,更不能飼養(yǎng)。
誘捕黃鱔入籠法
黃鱔又稱鱔魚籠子。是竹蔑或鐵絲紡織而成的捕捉鱔魚的圓形裝置。鱔魚籠集市場有售,也可以自己做。黃鱔籠長2尺左右,直徑8—9寸不等,籠的兩端有口,一端為進口,一端為蓋口,進口處一定要象喇叭形狀,易進難出,同時黃鱔籠也可兩端為地口,中間為連接處根據(jù)黃鱔魚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選擇有黃鱔魚活動的湖泊、塘堰、河汊等水域放籠,籠中裝一些家禽內(nèi)臟、蛋殼、蚌肉、蚯蚓等誘餌,有充裕的時間,還可捕捉一些螢火蟲裝在瓶中放入鱔魚籠里,這樣誘捕黃鱔的效果好。黃鱔籠裝好誘餌后,晚上6—7點鐘沿著有黃鱔出入的水域放籠。放籠時要將整個黃鱔籠橫放在離岸邊一米以外的水中,靠近臨水的樹根旁石縫邊涵洞里以及有水草的地?;\放入水中后要有一小部分露出水面約占黃鱔籠的四分之一,然后在露出水面的黃鱔籠上蓋些水草,這樣,鱔魚晚間四處覓食就會進入籠內(nèi),第二天晨4—6點收籠,就可捕捉到很多的黃鱔,一般一只黃鱔籠一夜可捕捉數(shù)十余條。
單鉤釣黃鱔法
這種辦法適用于稻田埂、小溝渠、湖、塘岸邊鉤捕潛藏在洞穴中的黃鱔。
單鉤制法:選用鉛筆芯粗的細的鋼(可用自行車鋼絲)一端磨尖彎鉤。鉤的彎度要適宜,鉤尖要求鋒利,鋼線的國一端用細竹子穿入(象鉛竹芯的外包木,便于拿握),單鉤長1.5—2尺為宜,在有竹端用2尺左右的索線穿一小方木做浮子(以便觀察黃鱔是否觸鉤),這樣黃魚鉤就做好了。
黃鱔魚單鉤所用誘餌,一般都用粗蚯蚓,紅黑或其它顏色的均可,其次可用蚌肉、小青蛙、螺絲肉、小魚、小蝦等。釣黃鱔時沿著黃鱔出入的水域岸邊或稻田埂的溝渠旁仔細巡查,發(fā)現(xiàn)洞穴便瘵穿將誘餌的鱔魚單鉤徐徐放入洞穴中,放到一定深度稍停止刻。如果洞穴中潛藏黃鱔,那么,黃鱔便馬上咬鉤吞食,這時黃鱔就會將鉤往里拉。此刻,防止黃鱔魚缺少水分而死亡,如果黃鱔魚咬鉤后向外拖時脫鉤,照樣可鉤到,但是,如果再三脫鉤,黃鱔魚咬鉤受傷重大,那么就會吃鉤了。
挖洞捕捉黃鱔法
適于稻田埂、小渠溝、湖塘岸邊淺水和窄小的水域。為了捕捉到活鮮大又無外傷的黃鱔,不少人采用挖洞法。
采用挖洞法所用的工具就是一鍬,一把密眼抄網(wǎng)就夠了,捕捉者沿著稻田埂、小溝渠等洞穴,發(fā)現(xiàn)洞穴,找出前洞和后洞,將抄網(wǎng)任攔一個洞口,然后用鐵掀挖另一個洞口,挖洞的方位不要太大,只要對著洞口象掏洞一樣挖數(shù)鍬后黃鱔就會從另一頭逃出來,即進網(wǎng)中,有時也會從挖的洞口逃,這里就應(yīng)迅速用手捕捉住,因黃鱔喜歡群居,有時也許會在同一洞里出現(xiàn)好幾條甚至更多的黃鱔。
應(yīng)用鬧洞法和挖洞法捕捉的黃鱔,一般可作人工飼養(yǎng)的黃鱔中,由于捕捉的數(shù)量不會大,所心捕捉鱔為業(yè)的人采用此法,最好用幾種方法相結(jié)合而進行捕捉黃鱔,效果將好些。
插身時節(jié)釣黃鱔
黃鱔習慣洞居,夜晚常常爬在田埂邊“乘涼”在河塘、土壩等有水域潮濕的地方,經(jīng)常可見一些小洞,有的還被泥土虛掩著,這多是黃鱔的洞穴。人們常常在四月份插身時開始釣黃鱔。除下籠外釣法有硬、軟釣兩種,以軟釣更好。
硬釣法:在鉤上串一條大而活的黑色青紅的蚯蚓(不要露出鉤尖),把鉤慢伸進黃鱔洞,不要亂搗,要輕輕探動,引黃鱔來咬鉤。如黃鱔沒有咬鉤,釣者可以把鉤往外撥一撥,再伸進去,黃鱔聞到腥味,必吃餌上鉤無疑。一般黃鱔都有兩個洞,釣者不分哪是前洞,哪是后洞,但即使伸錯了洞,黃鱔也會掉轉(zhuǎn)來咬鉤。
黃鱔咬鉤后,就拼命往洞里縮,釣者應(yīng)迅速把鉤朝外撥,黃鱔就被拖出來,硬鉤上鉤快,但有時也易滑脫,黃鱔鉤后就難再鉤取了。
軟釣不同,黃鱔咬住后往里縮,釣者應(yīng)迅速把線往里縮,釣者應(yīng)迅速把線往洞外猛撥一下,使鉤子鉤牢黃鱔嘴,然后,又慢慢放線,任黃鱔往洞縮,放了一段線后,再慢慢往外撥。此時,黃鱔的勁已小,釣者就很容易把黃鱔拖出來,這種釣法牢靠,黃鱔上鉤后就不易逃脫。
黃鱔最喜歡吃蚯蚓,但蚯蚓一定要活的,死的不行,如果知道洞里有黃鱔,卻沒有黃鱔咬釣,可以用母指和中指彈水,推水發(fā)出響聲,黃鱔聽到,就會咬釣,黃鱔的頭拉出洞,約者另一只手要捉住黃鱔的七寸部位,兩手一拉將黃鱔摔到岸上。
黃鱔的主要生活習性
黃鱔為熱帶及暖溫帶魚類,營底棲生活的魚類,適應(yīng)能力強,在河道、湖泊、溝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日間喜在多腐植質(zhì)淤泥中鉆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動,夜間出穴覓食。鰓不發(fā)達,而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內(nèi)壁表皮作為呼吸的輔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氣;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貧乏時,也能生存。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膚潮濕,數(shù)日內(nèi)亦不會死亡。黃鱔是以各種小動物為食的雜食性魚類,性貪,夏季攝食最為旺盛,寒冷季節(jié)可長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鱔魚的身體是圓筒形,適合穴居生活,對進出洞穴,減少摩擦十分有利。它真有點兒“隱士”氣度,沒有特殊的攻擊本領(lǐng),也無強有力的防御武器,惟一的技能是“三十六計,逃為上計”。它既無胸鰭,又無腹鰭,就是背鰭和臀鰭也退化得僅留下一點點皮褶,鱗片消失得肉眼都難看見。可是全身能分泌出非常油滑的粘液,不小心,它就能從你手中溜之大吉。鱔魚身上的粘液,主要功能是:預防細菌、病菌侵染身體,減少疾病;阻止寄生動物植物的糾纏,有利成長;油頭滑面,有利于它在泥中通行無阻。
鱔魚胚胎發(fā)育到第一次性成熟時為雌性,可是從第二次性成熟開始時它又變成雄性了。這就是說,黃鱔在一生中既當媽又當?shù)?。這種陰陽轉(zhuǎn)變過程,在生物學上稱為性逆轉(zhuǎn)。魚類多用鰓呼吸的,可是鱔魚卻獨具一格,它的鰓退化了,靠喉部的表面微細血管直接吸取空氣,所以我們要使鱔魚鮮活,必須使它保持潮濕,存放在陰涼地方。
分類
黃鱔屬魚綱、合鰓目、合鰓科、黃鱔亞科。
黃鱔的藥用價值
黃鱔不僅為席上佳肴,其肉、血、頭、皮均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據(jù)《本草綱目》記載,黃鱔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濕等功效。黃鱔肉性味甘、溫,有補中益血,治虛損之功效,民間用以入藥,可治療虛勞咳嗽、濕熱身癢、痔瘺、腸風痔漏、耳聾等癥。黃鱔頭煅灰,空腹溫酒送服,能治婦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藥,兼治臁瘡,療效頗顯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特別是外用時能治口眼歪斜,顏面神經(jīng)麻痹。有人說“鱔魚是眼藥”,過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鱔魚有好處。常吃鱔魚有很強的補益功能,特別對身體虛弱、病后以及產(chǎn)后之人更為明顯。它的血還可以治療口眼歪斜。祖國醫(yī)學認為,它有補氣養(yǎng)血、溫陽健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luò)等醫(yī)療保健功能。
鱔魚血清有毒,但毒素不耐熱,能被胃液和加熱所破壞,一般煮熟食用不會發(fā)生中毒。民間用鱔魚血治病,是否為血中毒素的作用所致,尚待深入研究。
黃鱔的血液有毒,誤食會對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產(chǎn)生刺激作用,嚴重的會損害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衰竭而死亡。
歸經(jīng):肝;脾;腎經(jīng)
中藥化學成分:食部每100g含水分80g,蛋白質(zhì)18.8g,脂肪0.9g,灰分1g,鈣38mg,磷150mg,鐵1.6mg。
功效:益氣血;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
主治:虛勞;疳積;陽痿;腰痛;腰膝酸軟;風寒溫痹;產(chǎn)后淋瀝;久痢膿血;痔瘺;臁瘡
看了“抓野生黃鱔的方法”的人還看了:
4.鱔魚的捕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