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的大桿子
練太極的大桿子
大桿也是太極拳中功力訓練的最佳器械.拳諺有“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拳為武藝之源,功為百藝之基”、“光學不練功難精,光練不學意難通”、“一力降十會”等,說,說明大桿也是太極拳的重要部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練太極的大桿子。歡迎閱讀!
練太極的大桿子
五十年代在北京健身太極武術(shù)總社的兵刃架子上立著兩根很粗的白臘桿,長有丈余,呈棗紅色,光滑锃亮。這種器械就是太極大桿子。大桿子不是戰(zhàn)斗武器,也不是演練套路用的,它是操練基本功用的器械。老師在教你練器械之前先讓你練習抖大桿子。太極大桿子和太極大槍不同,太極大槍演練有招法和套路,太極大桿子沒有套路,只有九個桿子點即:抖、抽、點、擰、摔、扎、挑、撥、撩等。九個桿子點可以穿插,配合練習。
例如:抖桿時可以用扎或摔桿混合練習,摔配合挑、點,擰配合撥、抽和撩等等,隨心所欲,靈活運用。步法也同樣隨桿子點靈活變換,半馬步、馬步、弓步、虛步、仆步、丁步、橫襠步、進步、退步、繞步、插步等等,總之要練成活步。抖大桿子要求用丹田的內(nèi)氣、周身之勁力力由脊背發(fā)出, 使周身松沉之氣和力要貫到桿頭向前抖動。抖動不超過一百次就會大汗淋漓,練習日久則內(nèi)勁漸增,功力大進。大桿子比較長又很粗,其重量是一般槍桿的2至3倍,練習時右手握大桿尾端,左手握大桿的中下端,右手如鎖握緊,左手如管使大桿能前后滑動。大桿橫在腰前,左腳向左側(cè)邁出一步,兩腳距離要比肩略寬。左腳腳尖向外撇,雙腿下蹲成半馬步。
抖桿時要以腰為軸,肩、肘、腕、胯、膝要協(xié)調(diào)一致,隨桿子點的變化而變換步法,抖起來虎虎生風,雄壯有力,整個桿身都在顫動,力量要達到桿頭。沒有一定的太極拳功底,不掌握其要領是很難做到的。練習一定時間的大桿子,臂力和腰勁會與日俱增,對以后練習各種武術(shù)器械是很必要的。
北京楊式太極拳名家赫壽巖老師當年教徒弟練功時,非常重視大桿子基本功訓練,經(jīng)常說他青年學藝時老師讓他練習太極大桿子要求非常嚴格。他從青年到中年時期每天都堅持抖大桿子,一天要抖千次,早晚練功時各抖五百次,在桿頭用“挑”法能將80多斤的沙袋挑起拋至房頂。筆者隨赫老師習藝時,老師年事已高,故未能親眼目睹,實為憾事。
現(xiàn)在很少有人練習這種基本功了,它的練習方法也幾乎瀕臨失傳。在早年設武場收徒弟必須有大桿子,還要精通它的練習方法,名為戳桿子立場子。如果沒有和不會練習大桿子就不能收徒弟,據(jù)說大桿子有代表祖師之意。因為有這種講究,故稱大桿子是“百兵之首”,在書寫兵刃譜時要把它寫在譜首。做大桿子用的白臘桿質(zhì)量最好的是山東和河南寧陵縣等地種植的,有韌性和彈性,不易折斷。尺寸要達到一丈以上,桿頭如鴨蛋黃,尾端如鴨蛋粗,上下直而光滑沒有疤痕的為上品。大桿子使用多年以后變得綿軟紅亮,在尾部用雙手一抖整根桿子要突突亂顫。抖大桿子是很吃功夫的一項基本功訓練,必須常抖,常練,堅持不懈,日久見真功。
看了“練太極的大桿子”文章的人還看了:
2.習練太極心得
4.堅持練太極
5.太極拳的九層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