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擁有什么習慣
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功,其實是因為他們都擁有這些習慣,以下是小編的整理。
成功人士擁有的22種習慣與風格
1、訂目標,達目標
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好比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沒有指南針的指引,永遠靠不了岸。學會每年、每月、每周、每天給自己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實現(xiàn),天天堅持著做,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你將會積累一個大大的、成功的目標,并自己為之驕傲。
2、盡可能多的幫助他人成功
幫助一個人,需要有付出的心態(tài),需要有愛心,當然也需要有助人的能力。社交的本質(zhì)就是不斷用各種形式幫助其它人成功。共享你的知識與資源、時間與精力、友情與關(guān)愛,從而持續(xù)為他人提供價值,一定要記得:幫助他人其實是在幫自己。你將會獲得更多的快樂、友誼、朋友、關(guān)愛和寬容。
3、不停息地編織人際關(guān)系網(wǎng)
人際關(guān)系同樣是生產(chǎn)力,更是快樂的源泉。因此,為了擁有更寬廣、更具層次的人際關(guān)系。自己要給自己列人際關(guān)系打造計劃。比如:領(lǐng)導圈、運動圈、音樂圈、時尚圈、管理圈、美食圈、旅游圈等等,各種不同的圈子里都要有1-2個自己最知心、最了解、最和諧的朋友,因此,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難,要辦什么事情,都有圈子里的朋友能幫助你。
4、定期與朋友溝通,聯(lián)絡(luò)感情
朋友不是在要利用他時,才想起。因此,編織好自己的人際圈子,并不斷擴大的同時,定期與自己圈子里的朋友保持聯(lián)系。比如:常打打球,看電影,喝咖啡,吃飯,結(jié)伴旅行,溝通聊天,做有益的事情。常來常往,朋友才會感情更深厚。
5、勇敢和自信
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是一個勇敢的人,自信的人。具有勇敢和自信品格,一定會使你在職場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創(chuàng)造神奇。所以,要不斷修煉你的自信心和勇氣,使自己在做事的時候,在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更能把握機會,創(chuàng)造成功。
6、尊重他人
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沒有職務(wù)高低之別,沒有錢多錢少之分,高低貴賤人格平等。因此,一個時常能尊重他人的人,一定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切記勿居高臨下,目中無人,謙虛的心懷是人際的通行證。
7、凡事100%準備
成功是屬于有準備的人,做任何事,見任何人之前,都要做足充分的準備。準備好你的心態(tài),準備好你的時間,準備好你的精力,資料,知識,這樣你將會獲得更有準備的成功。
8、養(yǎng)成列清單習慣
對每天的工作,重要的事情,約見的客戶,一定要按時間、輕重緩急順序列一個清單,并在計劃的時間內(nèi)去完成,養(yǎng)成做事有條理、專注、堅持的好習慣。
9、堅持每天看書30分鐘
書中自有黃金屋,堅持讀書,讀精品書,并能靜下來思考,不斷擴充知識面,提升見識,做到每天點點滴滴積累,就會有朝一日獲得一日千里的長進。
10、學會分享
做一個善分享的人。你的心得、才華、能力、經(jīng)驗、感知、經(jīng)濟、新聞、意識、激情都要及時向好朋友分享,分享也是提升自己能力的一種成功法寶。
11、注重工作質(zhì)量
做事情,干工作不在于做到多少,更在于做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人生感悟 www.lz13.cn)因此,平常形成高品質(zhì)的工作風格,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實際等于在提升工作績效。
12、凡事及時跟進
對上司、朋友、同事、部屬、親友、家人交代過的事,相互知曉過的人和事,都要保持及時跟進,不能沒有下文,不了了之;要給對方一個滿意交代和回復,才能獲得他人的信任。因此,有效跟進也是必備的做事風格。
13、做人講誠信,做事講責任
平時保持做人的誠信,一言九鼎,兌現(xiàn)承諾,對做不到的事也要告之朋友,并客觀說明理由。做任何事都要負起責任,養(yǎng)成負責的習慣,別人同樣會對你負責。
14、每天運動一小時
生命在于運動。每天做一小時有氧運動,比如晨練,飯后慢跑,或打羽毛球等,活動活動筋絡(luò),舒松舒松骨頭,使自己的精神更愉悅,身體更健康,健康身體是革命的資本。
15、每天找一位某方面比自己更厲害的人交流學習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6嗯c比自己某方面更厲害的學習、討教、溝通交流,你將會獲得更多的資訊、能力和知識,從而使自己更富有才華。
16、養(yǎng)成每天朗頌10分鐘好習慣,提高”語言流利度”
堅持朗頌,會提高自己“語言流利程度”:一種可以與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自信溝通的能力。這是許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征。因此,每天給自己十分鐘,獲得更好的表達技能,使自己在公眾場合有更自如的表達和溝通。
17、養(yǎng)成說真心話,做真實人好品格
真誠是人際溝通的通行證,打破沉默最好的方式就是說心里話。因此,確保自己做事憑良心,講誠信;講真話,做實事,這樣你會獲得更好的人際,更真誠的友誼,別人見到你,同樣會回報給你真心和誠意。
18、保持傾聽好習慣
成功人士,有著良好的溝通技能。而溝通的技能不是在于你有多會說,更要善聽。能聽懂對方的意圖,想法,目的。這樣才能更好理解別人,才能被他人理解,才能達成和諧的溝通。
19、保持專注、專業(yè)
成功的人都是專注的人,都是專業(yè)的人。這世界上只有專家才是贏家。簡單的事重復地做,就可能成為專家,而重復的事能開心地做就更是專注的贏家。保持專注,提升專業(yè),做人生的贏家。
20、建立自己的品牌美譽度
產(chǎn)品要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必須靠卓越品牌。一個人要獲得親朋好友,上司同事和部屬的認可同樣靠卓越個人品牌。因此,個人品牌需要經(jīng)營,良好的個人品牌樹立,要讓自己每天必須做好四講:講誠信、講品格、講禮貌、講實效
21、謙虛謹慎,不驕不躁
滿招損,謙受益。做人做事謙虛,會獲得更好資源,更好理解,更好認同。傲慢是一種病,它會讓你忘記真正的朋友,忘記朋友的重要。保持謙虛。幫助其它人和你一起進步,甚至超過你都是謙虛的心懷。
22、每天保持愉悅平和心態(tài)
人有喜氣,臉上必有愉色,愉色生宛容,宛容生和氣,和氣生財。因此,先解決心情,才能做好事情。好心態(tài),好心情,才會有好人際,好友誼,好的前程。
成功人士的小故事
王永慶賣米的故事
1932年,16歲的王永慶在臺灣嘉義開了一家米店,從此踏上了艱難的創(chuàng)業(yè)之旅。
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16歲的王永慶從老家來到嘉義開一家米店。那時,小小的嘉義已有米店近30家,競爭非常激烈。當時僅有200元資金的王永慶,只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個很小的鋪面。他的米店開辦最晚,規(guī)模最小,更談不上知名度了,沒有任何優(yōu)勢。在新開張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怎么打開銷路呢?王永慶想起父親常說的一句古訓:“不惜錢者有人愛,不惜力者有人敬。”他沒錢,惟一能做的是不吝惜時間和力氣。
剛開始,王永慶曾背著米挨家挨戶去推銷,一天下來,人不僅累得夠嗆,效果也不太好。誰會去買一個小商販上門推銷的米呢?可怎樣才能打開銷路呢?王永慶決定從每一粒米上打開突破口。那時候的臺灣,農(nóng)民還處在手工作業(yè)狀態(tài),由于稻谷收割與加工的技術(shù)落后,很多小石子之類的雜物很容易摻雜在米里。人們在做飯之前,都要淘好幾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王永慶卻從這司空見慣中找到了切入點。他和兩個弟弟一齊動手,一點一點地將夾雜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類的雜物撿出來,然后再賣。一時間,小鎮(zhèn)上的主婦們都說,王永慶賣的米質(zhì)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煩。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米店的生意日漸紅火起來。
王永慶并沒有就此滿足。他還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時候,顧客都是上門買米,自己運送回家。這對年輕人來說不算什么,但對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就是一個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輕人又無暇顧及家務(wù),買米的顧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慶注意到這一細節(jié),于是主動送米上門。這一方便顧客的服務(wù)措施同樣大受歡迎。當時還沒有“送貨上門”一說,增加這一服務(wù)項目等于是一項創(chuàng)舉。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一天晚上,天下著傾盆大雨,王永慶忙完店里的活計,已是深夜。他上床躺下,迷迷糊糊剛睡著,就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開門一看,原來是嘉義火車站對面一家客棧的廚師。廚師說客棧來了幾位客人,還沒吃飯,剛巧廚房沒米了,請王永慶幫忙送一斗米過去。當時,賣米的利潤極其微薄,一斗米只能賺一分錢。從心情上來說,王永慶不愿冒著這么大的雨賺這一分錢,但為了維持平日的信用,他二話沒說,量了一斗米,披上一條麻袋當雨具,將米送到客棧?;貋頃r,全身都濕透了。
王永慶送米,并非送到顧客家門口了事,還要將米倒進米缸里。如果米缸里還有陳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把米缸擦干凈,再把新米倒進去,然后將舊米放回上層,這樣,陳米就不至于因存放過久而變質(zhì)。王永慶這一精細的服務(wù)令顧客深受感動,贏得了很多的顧客。
如果給新顧客送米,王永慶就細心記下這戶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問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飯,幾個大人、幾個小孩,每人飯量如何,據(jù)此估計該戶人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記在本子上。到時候,不等顧客上門,他就主動將相應(yīng)數(shù)量的米送到客戶家里。創(chuàng)業(yè)成功故事
每次給新顧客送米,王永慶都要打聽這家有多少人吃飯,每人飯量如何,據(jù)此估計這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記在本子上。到時候,不等顧客上門,他就主動將米送過去。
不過,由于嘉義大多數(shù)家庭都靠做工謀生,收入微薄,少有閑錢,主動送米上門,如果馬上收錢,碰上顧客手頭緊,會弄得雙方都很尷尬。因此,每次送米,王永慶并不急于收錢。他把全體顧客按發(fā)薪日期分門別類,登記在冊,等顧客領(lǐng)了薪水,再去一撥兒一撥兒地收米款,每次都十分順利,從無拖欠現(xiàn)象。
王永慶精細、務(wù)實的服務(wù),使嘉義人都知道在米市馬路盡頭的巷子里,有一個賣好米并送貨上門的王永慶。有了知名度后,王永慶的生意更加紅火起來。這樣,經(jīng)過一年多的資金積累和客戶積累,王永慶便自己辦了個碾米廠,在最繁華熱鬧的臨街處租了一處比原來大好幾倍的房子,臨街做鋪面,里間做碾米廠。
就這樣,王永慶從小小的米店生意開始了他后來問鼎臺灣首富的事業(yè)。哲理小故事
王永慶成功的例子說明,不要以為創(chuàng)造就非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把一粒米這樣細小的工作做好同樣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
愛因斯坦逃學記
1895年春天,愛因斯坦已16歲了。根據(jù)德國當時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歲以前離開德國才可以不必回來服兵役。由于對軍國主義深惡痛絕,加之獨自一人呆在軍營般的路易波爾德中學已忍無可忍,愛因斯坦沒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決定離開德國,去意大利與父母團聚。
但是,半途退學,將來拿不到文憑怎么辦呢?一向忠厚、單純的愛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個自以為不錯的點子。他請數(shù)學老師給他開了張證明,說他數(shù)學成績優(yōu)異,早達到大學水平。又從一個熟悉的醫(yī)生那里弄來一張病假證明,說他神經(jīng)衰弱,需要回家靜養(yǎng)。愛因斯坦以為有這兩個證明,就可逃出這厭惡的地方。
誰知,他還沒提出申請,訓導主任卻把他叫了去,以他敗壞班風,不守校紀的理由勒令退學。愛因斯坦臉紅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能離開這所中學,他都心甘情愿,也顧不得什么了。他只是為自己想出一個并未實施的狡猾的點子突然感到內(nèi)疚,后來每提及此事,愛因斯坦都內(nèi)疚不已。大概這種事情與他坦率、真誠的個性相去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