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級下冊語文書26課小石潭記原文和注釋(2)
8年級下冊語文書26課小石潭記原文和注釋
8年級下冊語文書26課小石潭記文言知識
一、與《記承天寺夜游》有異曲同工的句子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似與游者相樂。
二、古今異義
1、小生:古義:年輕人
今義:指戲曲藝術(shù)中的一種角色。
2、去:古義:離開。乃記之而去;
今義: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去
3、聞:古義:聽到。聞水聲;
今義:用鼻子嗅氣味。
4、居:古義:停留。不可久居;
今義:住。
5、可,古義:大約。潭中魚可百許頭;
今義:能愿動詞,可以
6、布:古義:映。
今義: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7、許:古意:用在數(shù)詞后表示約數(shù),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用法的“來”。
今義:允許。
8、佁(yǐ)然:古義:呆呆的樣子。
今義:癡呆或深思的樣子;
三、一詞多義
1、可:(1)大約。潭中魚可百許頭;
(2)可以,能夠。不可久居。
2、從:(1)自,由。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隨。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清:(1)清澈。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過清。
4、差:(1)長短不一。參差披拂;
(2)交錯,動詞。其岸勢犬牙差互。
5、見:(1)看見。下見小潭;
(2)看見,動詞。明滅可見。
6、樂:(1)以…為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心樂之;
(2)逗樂,嬉戲。似與游者相樂。
7、以 (1)因為。以其境過清;
(2)等于而的用法,表修飾。卷石底以出;
(3) 把。全石以為底。
8、而 (1)不譯,表順接關(guān)系。乃記之而去;
(2)不譯,表修飾關(guān)系。隸而從者;
(3)不譯,表修飾關(guān)系。潭西南而望。
9、游 (1)游動。皆若空游無所依;
(2)游覽。同游者。
10、環(huán)(1)玉環(huán)。如鳴佩環(huán);
(2)環(huán)繞。竹樹環(huán)合。
11、為(1)作為。全石以為底;
(2)成為。為巖。
四、詞類活用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2、下見小潭。下:名詞作狀語,向下。
3、皆若空游無所依??眨好~作狀語,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名詞作狀語,向下。
5、俶爾遠(yuǎn)逝。遠(yuǎn):名詞作狀語,向遠(yuǎn)處。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詞作狀語,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詞作狀語,像北斗七星一樣。蛇:名詞作狀語,像蛇(爬行)那樣。
8、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
9、凄神寒骨。凄: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作動詞,使…凄涼。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感到寒冷。
10、如鳴佩環(huán)。鳴:使動用法,使…發(fā)出聲音。
11、心樂之。樂:意動用法,形容詞作動詞,以…為樂。喜歡的意思。
12、近岸。近:形容詞作動詞,靠近。
13、隸而從者。隸:名詞作動詞,跟著。
14、似與游者相樂。樂:形容詞作動詞,玩了。
五、特殊句式
倒裝句:
1、如鳴佩環(huán)(正確語序:如佩環(huán)鳴) 好像玉環(huán)玉佩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
2、全石以為底(正確語序:以全石為底) 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確語序:石底卷以出) 石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
修辭手法:
1、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比喻) 聽到水聲,好像玉環(huán)玉佩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
2、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擬人) 往來輕快敏捷的樣子,好像在與游人相互嬉戲。
3、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 兩岸的地勢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不能知道它的源頭。
省略句:
1、乃記之而去。(省略主語“這番景致”) 于是記下這番景致便離開了。
2、斗折蛇行。(省略主語“小溪的岸邊”) 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前行那樣蜿蜒。
3.以其境過清。(省略主語“我”)我因為它的環(huán)境過于凄清。
六、寫作特色
1、移步換景
作者在移動變換中帶領(lǐng)我們領(lǐng)略各種不同的景致,具有極強(qiáng)的動態(tài)的畫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聞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講述了發(fā)現(xiàn)小潭的經(jīng)過,充滿了懸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漸在人們面前展開一幅美妙的圖畫。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寫景物時,無不滲透著自己的感受和情懷。這遠(yuǎn)離塵世的小石潭充滿了生機(jī),卻無人賞識。而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過于清冷的環(huán)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與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強(qiáng)烈的比襯,有力地反襯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xiàn)實的不滿。
七、 虛詞的用法
而:1.譚西南而望 (表修飾,可以不譯,連詞)
2.乃記之而去 (表承接,連詞)
乃: 乃記之而去 (“于是,就”的意思,副詞)
以:1.卷石底以出 (可不譯,或譯為“而”連詞)
2.以其境過清 (因為)
3.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向西)
4.凄神寒骨 【形容詞使動用法(凄 使······凄涼)(寒 使······寒冷)
8年級下冊語文書26課小石潭記寫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因擁護(hù)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貶為永州司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過對景物的具體描寫,抒發(fā)自己的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思想感情,成為后世寫作山水游記的楷模。 此間共寫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記,后稱《永州八記》。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記》中作者這樣記述當(dāng)時的心情:“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小石潭記》中景語即情語,“悄愴幽邃,凄神寒骨”處的描寫,情景交融,很好地說明了這一問題 ?!缎∈队洝吩}為《至小丘西小石潭記》,選自《柳河?xùn)|集》第29卷(中華書局1974年版)
柳宗元貶官之后,為排解內(nèi)心的憤懣之情,常常不避幽遠(yuǎn),伐竹取道,探山訪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異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澗紛至沓來,美不勝收。 《始得西山宴游記》與《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并稱為《永州八記》
8年級下冊語文書26課小石潭記寫作特色
特色
1.移步換景
作者在移動變換中帶領(lǐng)我們領(lǐng)略各種不同的景致,具有極強(qiáng)的動態(tài)的畫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聞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講述了發(fā)現(xiàn)小潭的經(jīng)過,充滿了懸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漸在人們面前展開一幅美妙的圖畫。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寫景物時,無不滲透著自己的感受和情懷。這遠(yuǎn)離塵世的小石潭充滿了生機(jī),卻無人賞識。而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過于清冷的環(huán)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與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強(qiáng)烈的比襯,有力地反襯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xiàn)實的不滿。
3.情感濃重復(fù)雜
本文抒情上偏向于濃墨重彩,情感強(qiáng)烈,或撫今追昔,或傷時感懷,或心憂家國,或思親念舊,以極強(qiáng)的藝術(shù)感染力打動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特點
一、本文寫景,按游覽觀察的順序,非常自然:循聲而入發(fā)現(xiàn)小石潭,環(huán)顧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圍環(huán)境,觀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魚,遠(yuǎn)望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后寫離開小石潭的情景。
二、抓住景物特征,精細(xì)生動地描繪
寫小石潭,處處從“石”字落筆,又表明了它的小面奇秀。
從聽覺、視覺和感受等多角度地描繪。“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此文開筆就有聲有感。未見其潭,先聞其聲,游興被激發(fā)了。“水尤清洌”“青樹翠蔓”“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明滅可見”,景物的色彩、光線的明暗變化真切而清麗。
寫景,動靜交錯。聲,是動態(tài)的,石,是靜態(tài)的,“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又是動態(tài)的,魚兒忽靜忽動,溪水若靜實動,這畫面給人以很深的感知度。
寫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讀者領(lǐng)受著這畫卷的美又對作者寄予深深的敬意與同情。這就是藝術(shù)的感染力。
三、文筆簡練,前后照應(yīng),結(jié)構(gòu)緊湊
寫潭,處處透出了潭水的清洌,有很高的透明度,寫環(huán)境氣氛又處處透出這里的寂寥、幽邃。前后照應(yīng)渾然一體。全文不滿200字卻詩情畫意融為一體,所以說這篇記是柳宗元山水游記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代山水游記中的精品。
四、側(cè)面描寫,烘托景色。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運(yùn)用側(cè)面描寫,“皆若空游無所依”寫出小石潭水清澈見底、清??设b的特點。
8年級下冊語文書26課小石潭記寫作手法
全文不足二百字,卻清晰的記述了作者出游、游覽、返回的全過程。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一大特點。全文寂寥清幽,形似寫景,實則寫心。文中還運(yùn)用了移步換景,正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生動傳神,窮為盡妙,意境幽深。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