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閱讀理解和答案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和答案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二語文閱讀理解題目和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一)
?、?9歲那年,我第一次去北京,為了挽救瀕臨死亡的愛情。事情終究還是發(fā)展到了那一步。任我在他校門口一直等著,他始終沒有出現(xiàn)。深秋的夜靜得出奇,寂寞的路燈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長。我流著淚,無奈地準備打道回府。
?、诘任业交疖囌?,去南京的火車已走了。幸運的是,去上海的還有一班,半夜的時候,我坐上了去上海的列車。車廂里人很少,也很冷。心急來尋男友的我,竟忘記帶件外套,只穿了件薄薄的長袖。一會兒的工夫,身上的雞皮疙瘩像好斗的士兵一樣整整齊 齊地站出來。我把長袖拉得緊緊的,希望能將自己盡可能多地裝進去。不知從什么時候 開始,鼻子開始發(fā)癢了,噴嚏一個接著一個地噴涌而出,還帶著黏黏的液體。
?、畚宜南聦た粗е唤z希望看看能否找到什么東西來御寒。當頭轉到左前方的 時候,我發(fā)現(xiàn)45角處一個二十三四歲的男生在看著我。當我倆眼神交匯的時候,他趕忙將頭低下,我沒再理會,繼續(xù)尋找著。再看到他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還在看著我,眉目微蹙著,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我覺得奇怪,便仔細打量起他來。這是個長相不錯的男孩兒,挺拔的身材,眉宇間透出一股英氣,因為瘦,身上那件洗得發(fā)白的外套顯得空蕩蕩的。
?、芸赡芨杏X到我一直看著他,他微微抬起頭盯著我,嘴微微蠕動了一下,又沒了聲響。隨即,又低下頭去。順著他的眼睛看下去,我發(fā)現(xiàn)他一直盯著手中的袋子看,從我的位置處,可以辨別出袋子里裝的是衣服。是衣服又怎么樣呢?難道我要向別人借衣服嗎?可是,寒冷一陣陣襲來,我越來越覺得冷,身上的溫度越發(fā)的低了。心里的兩個念頭在不停地打架,“借”還是“不借”,抗爭越來越激烈。最后,還是“不借”敗了!
?、荽蚨ㄖ饕夂?,我借著去廁所的名義,回來的途中,經(jīng)過他的位置前,小心地問他一句:“袋子里的衣服可以借我穿下嗎?等下車我就還你。”他猛然抬起頭,瞪大了眼睛,又有些欣喜地看著我,拿出袋子里的毛衣。他紅著臉說:“毛衣上有個小洞,你不介意的話,就穿上吧!”道了聲謝謝,我拿著毛衣疾步回到位置上,立刻就將它套在身上。有了大大的毛衣,身子頓時暖了起來,一個個雞皮疙瘩也像敗軍一樣急急撤退了。等身子暖和起來,我才注意到毛衣的袖口處的確有個小洞,不大,但在一整片灰色中還是顯得很扎眼,像個自卑的小孩子一聲不響地躲在角落里。我看著那個手指般粗細的洞,幡然醒悟過來為什么他一直看著我又欲言又止的樣子了。他一定早就覺察出我的處境,想借衣服給我,卻又礙于衣服的不完美不好意思將衣服遞上。瞬間,一股熱熱的東西在我心里來回翻滾起來……
?、叩侥暇┑臅r候,他將毛衣留給了我,我沒有拒絕,因為有毛表的相伴,我不再感覺到寒意。
?、嘀两?,我還留著那件毛表。雖然它舊了,還有一個小洞。
?、崛松褪侨绱似婷?。一個陌生人與你相遇,只占你生命中短短的一寸光陰,有時卻又顯得如此珍貴。不知道,遠方的他是否還記得自己的一件帶著破洞的毛衣,給當時失戀的女孩兒帶來多大的寬慰與溫暖。
(選自《讀者叢書》,有改動)
14.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的主要內容。(3分)
15.從修辭方法的角度賞析選文第②段中畫橫線的句子。(2分)
一會兒的工夫,身上的雞皮疙瘩像好斗的士兵一樣整整齊齊地站出來。
16.選文第⑤段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7.選文第段中那件毛衣雖然舊了,還有一個小洞,可為什么至今“我”還要留著它?(4分)
18.結合選文的內容,簡要分析男孩兒是個怎樣的人。(4分)
19.選出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 )(3分)
A.第①段中的環(huán)境描寫渲染了冷清、寂靜的氣氛,烘托了“我”接受了失戀這個事實后平靜的心情。
B.選文第③段和第⑥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相互照應。
C.選文第④段中“他微微抬起頭盯著我”中加點的“盯”字傳神地寫出男孩兒特別想把衣服借給“我”的心理。
D.結尾段寫出了“我”對人生的感悟,表達了“我”對男孩兒的感激和贊美之情。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答案:
14.當“我”因失戀在回家的火車上又冷又無助時(1分),一個男孩兒借給“我”一件袖口上帶著破洞的毛衣(1分),讓“我”感到了溫暖和寬慰,并終生難忘(1分)。(共計3分)
15.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因穿得少而感到特別寒冷(1分)。(共計2分)
16.運用了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2分),生動地寫出了“我”向男孩兒借毛衣時他意外(或“驚訝”)而又高興(或“欣喜”)的心理(1分),表現(xiàn)了男孩兒善良的品質(1分)。(共計4分)
17.因為那件毛衣在“我”身心最寒冷的時候給了“我”溫暖和寬慰,讓“我”終生難忘,值得紀念;毛衣承載著男孩兒的一片愛心,非常珍貴,值得珍藏。(每一點2分,共計4分)
18.從男孩兒把毛衣借給“我”并在下車時把毛衣給了“我”的舉動(1分),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善良、熱心、樂于助人的人(1分);從“我”向他借毛衣時他臉紅的神態(tài)(1分),能看出他是一個羞澀(或“靦腆”)的男孩兒(1分)。(共計4分)
19.A(3分)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二)
在舊的戶籍法 里,孩子都跟從父親的籍貫,并且視為理所當然。因此,長久以來,我們家里就有三個山西人,一個蒙古人。
其實,在臺北出生,在新竹和龍?zhí)堕L大的這兩個孩子,從來也沒背負過什么“血脈”的包袱。在家里,他們對我那種不時會發(fā)作的“鄉(xiāng)愁”,總是采取一種容忍和觀望的態(tài)度,有些許同情,然而絕不介入。慈兒甚至還說過我:
“媽媽,你怎么那么麻煩?”
想不到,這個多年來一直認為事不關己的旁觀者,有一天忽然在電話里激動地對我說:
“媽媽,我現(xiàn)在明白你為什么會哭了。”
那是紐約州的午夜,她剛聽完一場音樂會回來,從宿舍里打電話給我:
“今天晚上,我們學校來了一個圖瓦共和國的合唱團,他們唱的歌,我從前也聽過,你每次去蒙古,帶回來的錄音帶和CD里面都有??墒悄莻€時候什么感覺也沒有,為什么今天晚上他們在臺上一開始唱,我的眼淚就一直不停地掉下來?好奇怪啊!我周圍的同學都是西方人,他們也喜歡這個合唱團,直說歌聲真美,可是,為什么我會覺得那歌聲除了美以外,還有一種好像只有我才能了解的孤獨和寂寞,覺得離他們好近、好親。整個晚上,我都在想,原來媽媽的眼淚就是這樣流下來的,原來這一切根本是由不得自己的!”
然后,她就說:
“媽媽,帶我去蒙古。”
那是1995年的春天,因此,夏天的時候,我們就動身了。先到北京,住在臺灣飯店,準備第二天再坐飛機去烏蘭巴托。那天晚上,我們去對面的王府飯店吃自助餐,慈兒好奇,拿著桌上的菜單讀著玩,中式的什么“廣州炒飯”、“揚州炒飯”,和臺北的菜式也沒什么差別,我問她要不要試試?她說沒興趣。
因為對她來說是第一次,所以,到了蒙古,我特別安排住在烏蘭巴托飯店,房價雖然比較貴,但是飲食可以選擇西式或者蒙古式,慈兒還覺得我多慮了,她其實什么都可以吃。
這句話好像說得太滿了一點。等到過了幾天,我們飛到更北的布里雅特蒙古共和國時,她胃里的“鄉(xiāng)愁”就慢慢出現(xiàn)了。到了離開烏蘭烏德的旅館,開車穿越山林到貝加爾湖,住進了畫家朋友在湖畔的木屋的那幾天,慈兒真可說是什么都吃不下去了。眼前的風景是美得不能再美的人間仙境,然而每天的食物卻是蒙古得不能再蒙古的傳統(tǒng)滋味;羊肉、馬奶酒還都是小事,有一天竟然在野鳥靜靜回旋、野花怒放的河邊現(xiàn)殺現(xiàn)烤羊肝給她吃,晚餐桌上是畫家的夫人、女兒和女秘書忙了一個下午灌好的血腸,煮了滿滿的一大盤,大家都勸我的女兒要多吃幾口。臨睡之時,慈兒悄悄在枕邊對我說,這幾天晚上她都在默念王府飯店的菜單,回北京之后,可不可以去點一客揚州炒飯?
當然,這個愿望不久就實現(xiàn)了,在王府飯店的餐廳里,慈兒的快樂是看得見的。后來,我去德國時,就一五一十都轉述給父親聽,想不到父親聽到羊肝和血腸時卻忽然輕輕嘆了口氣,無限向往地說:“唉!那可真是好東西啊!”
12.文中寫了哪些人的鄉(xiāng)愁?(3分)
13.慈兒在紐約聽完音樂會后,為什么會產(chǎn)生想去蒙古的念頭?(4分)
14.根據(jù)提示,品析語言。(9分)
(1)在家里,他們對我那種不時會發(fā)作的“鄉(xiāng)愁”,總是采取一種容忍和觀望的態(tài)度,有些許同情,然而絕不介入。(從加點詞角度)(4分)
(2)想不到父親聽到羊肝和血腸時卻忽然輕輕嘆了口氣,無限向往地說:“唉!那可真是好東西啊!”(從人物描寫角度)(5分)
15.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席慕容《鄉(xiāng)愁》中的“別離后/鄉(xiāng)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一句的理解。(6分)
鏈接:
故鄉(xiāng)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xiāng)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
別離后
鄉(xiāng)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答案:
12.(3分)示例一:“我”的鄉(xiāng)愁,女兒的鄉(xiāng)愁,父親的鄉(xiāng)愁示例二:媽媽的鄉(xiāng)愁,慈兒的鄉(xiāng)愁,外公的鄉(xiāng)愁
13.(4分)①媽媽是蒙古人,并在家會不時發(fā)作“鄉(xiāng)愁 ”。②音樂會上的蒙古歌曲,拉近了慈兒與蒙古的距離(讓她感到“離他們好近、好親”)。③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慈兒理解了媽媽的鄉(xiāng)愁,在情感上產(chǎn)生了共鳴。④慈兒想去看媽媽的故鄉(xiāng),親身感受媽媽的鄉(xiāng)愁。(意思答對即可,答對1點給2分,答對2點給4分)
14.(9分)(1)(4分)準確、形象地寫出了“我”的“鄉(xiāng)愁”像病一樣不由自主爆發(fā)的情狀,(2分)表現(xiàn)了“我”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2分)(意思答對即可)
(2)(5分)運用了神態(tài)描寫和語言描寫,(2分)形象寫出了父親在聽完“我”的轉述后發(fā)出的感慨:對慈兒不喜歡吃故鄉(xiāng)的美食而感到惋惜,對自己吃不到故鄉(xiāng)的美食而感到遺憾,(2分)表現(xiàn)了父親的思鄉(xiāng)之情。(1分)(意思答對即可)
15.(6分)①“我”在臺北,慈兒在紐約,父親在德國都會產(chǎn)生遠離故土的思鄉(xiāng)之情,鄉(xiāng)愁超越了空間的限制。(3分)
?、?ldquo;我”在臺北鄉(xiāng)愁不時地“發(fā)作”,年長的父親遠在德國、心系故土,思鄉(xiāng)之情愈加濃烈,說明了鄉(xiāng)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像一棵樹一樣不停地生長,永不老去。(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