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資料
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資料
復習地理知識是十分重要的,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溫故而知新”。小編整理了關于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資料(一)
世界的海陸分布
1、地球之所以稱為地球,是因為人們生活在陸地上,對海洋了解很少。而叫“水球”是因為地球表面以海洋為主的緣故。我們地球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僅占29%。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2、 七大洲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Asia)、非洲(Africa)、北美洲(North America)、南美洲(South America)、南極洲(Antarctica)、歐洲(Europe)、大洋洲(Oceania)。其中亞洲面積最大。亞洲和歐洲部分是一個整體,稱作亞歐大陸。南極洲是世界上緯度最高的大洲,南極洲跨經度最廣;跨中、低、高緯度的是亞洲、北美洲;赤道橫穿的大陸是非洲,赤道穿過的大陸是(非洲和南美洲)大陸。我國所在大洲是亞洲。亞洲西面是歐洲。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稱為亞歐大陸,占世界陸地的1/3以上。
3、大洲之間一般以山脈、海峽、河流、運河、海洋等作為分界線。
?、賮啔W兩洲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趤喎莾芍薹纸缇€: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勰媳泵乐薹纸缇€: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軄喼藓捅泵乐薹纸缇€:白令海峽。
?、輾W非兩洲分界線:直布羅陀海峽。
★ 兩個運河比較表
4、 四大洋為太平洋(Pacific Ocean)、大西洋(Atlantic)、印度洋(the Indian Ocean)、北冰洋(the Arctic Ocean)。其中太平洋面積最大、水溫最高、水體最深。大西洋S型;北冰洋是面積最小的大洋,并且介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大陸北岸之間。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海峽是溝通兩個海域之間寬度較窄的水道。
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資料(二)
世界的地形
1、 海拔(地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即這兩個地點的高度差)
2、 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tài),總稱為地形。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海拔低于200米,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蕩,邊緣陡峻,海拔高于500米,頂較平;
山地:海拔較高,海拔高于500米,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相對高度小于200米;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3、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世界上最長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11034mi),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
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位于北美洲。陸地最低點死海海面,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最大的群島是馬來群島。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高峰最多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最大的高原南極高原。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北京天安門廣場。
4、 海底地形包括大陸架、大陸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溝、洋盆和大洋中脊組成。大陸架是陸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較緩,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內;大洋中脊(海嶺)火山活動比較劇烈;大陸坡是大陸架向外傾斜的陡坡,水深急劇增至數(shù)米;海溝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達1萬多米。
5、用等高線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圖,叫做等高線地形圖。在不平的等高線之間著上不同的顏色,這種地圖叫做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著色規(guī)律: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淺的黃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
6、等高線:在地圖上,將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同一幅等高線地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雀呔€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是山脊。(山脊的等高線凸向低處,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 等高線中常用的山部位的名稱: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7、 等高距:相鄰兩條等高線間的高度差。等深線:在地圖上,將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
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資料(三)
認識地球
1、 蓋天說(天圓地方),我國古代張衡提出“渾天說”。(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大地球形說)1519.9開始,1522.9結束,現(xiàn)代宇宙觀測研究(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沒有經過北冰洋。
2、 生活中哪些自然現(xiàn)象能夠說明地球是球形的?(1)在海邊看到帆船從遠方駛來,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2)月食時地球的影子;(3)登高望遠。
3、 地球有多大?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
4、人們根據(jù)地球的形狀并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叫做地球儀。在地球儀表
面,與南、北極距離相等的地方所畫的圓圈叫赤道,赤道與赤道平行的圓圈叫緯線,并標示了緯度,0°~30°為低緯度地區(qū),30°~60°為中緯度地區(qū),60°~90°為高緯度地區(qū)。低緯度(00-300)有時陽光直射;中緯度(300-600)陽光終年斜射,無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高緯度(600-900)有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在地球儀表面,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弧線叫經線。1884年,以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經線作為經線的起點線,即本初子午線,或稱0°經線。
5、 經緯網(wǎng)的用途?(經緯網(wǎng)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因此,在軍事、航海、航空、通訊、氣象觀測等方面有廣泛的用途。)
6、 地球上最長的一條緯線是赤道(00緯線);經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0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緯線連接東西方向(緯線的形狀是圓圈),經線連接南北方向。赤道向南、向北各分作900,分別用N和S表示。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0,向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向西為西經,用字母W表示。赤道為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西經200(200W)和東經1600(1600E)的經線圈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原因:避免了以00和1800經線劃界,將歐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分隔在兩個半球以上)。經線長度相等,緯線從赤道向兩級變短。
7、 地球上有一點它的東邊是東半球,西邊是西半球,南邊是南半球,北邊是北半球,這點坐標是(200W,0)。東邊是西半球,西邊是東半球,南邊是南半球,北邊是北半球,坐標是(1600E,0)。
8、地球自轉的方向:地球自西向東自轉。順著東經度增大的方向和順著西經度減小的方向為地球自轉方向。在北極俯視圖中地球呈逆時針方向自轉,在南極俯視圖中地球呈順時針方向自轉。南北半球的判斷:在地球運動北極俯視圖中,地球呈逆時針方向自轉,則中心點為北極點;呈順時針方向自轉,則中心點為南極點。
9、以0°經度(本初子午線)為起始線,0°經度以東為東經度,以西為西經度,且向東增大為東經度,向西增大為西經度;若以180°經線為起始線,180°經線以東為西經度,以西為東經度,且向東減小為西經度,向西減小為東經度。假設無0°或者180°起始線,則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向東,經度度數(shù)增大為東經度,減小為西經度。
10、在有經緯網(wǎng)的地圖上確定方向的最根本原則就是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并以此類推其他方向。
?、胖灰谕粭l經線上就是正南或正北方向。①兩地都是北緯,數(shù)值大的在北方,小的在南方;②兩地都在南緯,數(shù)值小的在北方,大的在南方;③兩地一個是北緯,一個是南緯,北緯在北方,南緯在南方;④在北極點上的點,四周所有的方向都是南方;⑤在南極點上的點,四周所有的方向都是北方。
?、浦灰谕粭l緯線上就是正東或正西方向。①兩地都是東經,數(shù)值大的在東方,小的在西方;②兩地都在西經,數(shù)值小的在東方,大的在西方;③兩地一個是東經,一個是西經:a若兩地經度和小于180°,則東經度在東,西經度在西;b若兩地經度和大于180°,則西經度在東,東經度在西;c若兩地經度之和為180°,則兩地比較不出東西關系;
?、羌炔辉谕粭l經線,又不在同一條緯線上兩點方向的判定如果兩點既不在同一條經線也不在同一條緯線,首先可以肯定兩點既不是正東、正西關系,也不是正南、正北關系。①組合法,先判斷這兩點的南北關系,再判斷這兩點的東西關系,將南北、東西關系組合。②替代點法,尋找一個替代點,這個替代必須和其中一個點在同一條經線上,和另一點在同一條緯線上。
11、極地經緯網(wǎng)地圖。在極地經緯線網(wǎng)圖上以極地(點)為圓心,緯線為同心圓;經線是由極點向四周放射出的一條條直線。極點的判讀方法:①根據(jù)圓心處的字標,標注“南或S”為南極地圖,標注“北或N”為北極地圖;②根據(jù)地球自轉方向,極地圖旁側畫著地球自轉方向的箭頭,由于地球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轉動的,在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極上空是順時針旋轉(北逆南順);③根據(jù)圖中標注的經度數(shù),在極地圖上,既無標注南極或北極,也沒有畫自轉方向,但標注經度數(shù)以及東經西經,判斷方法:根據(jù)東經度沿地球自轉方向增大,西經度減小的規(guī)律,畫出地球自轉方向,從而判斷南北極圖。在極地圖上,東西經度的判斷:以0°經線作起點,與地球自轉方向一致(由西向東)的0°~180°為東經度,反之為西經度。
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資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