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一學習方法 > 七年級地理 > 七年級地理期末必考難點

七年級地理期末必考難點

時間: 陳哲凡673 分享

七年級地理期末必考難點

  地圖的種類包括:自然地圖和社會經(jīng)濟地圖。學好地理對以后的學習生活會大有幫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guī)淼钠吣昙壍乩砥谀┍乜茧y點。

  七年級地理期末必考難點

  1、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等高線地圖上主要有五種基本地形:山谷、山脈(山脊)、山頂、陡崖、鞍部。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等高線向數(shù)值大的方向凹進)的部位是山谷(山谷中有河流、山谷的出口處適合修水庫);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的部位(等高線向數(shù)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線重疊或用鋸齒形表示的是陡崖;閉合等高線,中心數(shù)值大,或用“▲”表示的是山頂,兩個山頂之間的部位是鞍部。

  2、世界有5種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廣闊,(等高線非常少,幾乎沒有200米以上的等高線),世界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高原:海拔較高,高原面坦蕩,但邊緣陡峻,(中部等高線稀疏,邊緣密集且數(shù)值往中心增大),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亞洲(中國)的青藏高原。

  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巒起伏,坡度陡峻,(等高線密集,有500米以上的等高線),世界最長的山脈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最高大的山脈是亞洲的喜馬拉雅山脈。

  丘陵:海拔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坡度和緩,(等高線稀疏,幾乎沒有500米以上的等高線)。

  盆地:海拔不一定,中部低,四周高,(中部等高線稀少,邊緣密集且數(shù)值往中心遞減),世界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剛果盆地。

  3、地球表面,陸地面積占29%,海洋面積占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陸地,七分海洋”。陸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亞洲、歐洲、北美洲、非洲大部分)、東半球(亞洲、歐洲、非洲、大洋州);無論怎樣把地球劃分成兩個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

  4、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注意看P29圖2。6和P30圖2。7)(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于亞洲。北美洲與南美洲合稱“美洲”、美國以南的美洲被稱為“拉丁美洲”,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多、面積最小的大洋。

  全在南半球的大洲:南極洲;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歐洲、北美洲;

  全在東半球的大洲:非洲; 全在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

  18、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溝通北冰洋與太平洋)。

  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直布羅駝海峽(溝通大西洋與地中海)。

  5、海陸變遷的證據(jù):

  海洋變?yōu)殛懙兀合柴R拉雅山脈上發(fā)現(xiàn)海洋生物的化石;填海造陸;

  陸地變?yōu)楹Q螅何覈鴸|部海域海底發(fā)現(xiàn)古河流和森林遺跡。

  6、板塊構造學說:地球巖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澳大利亞大陸、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在印度洋板塊內。

  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有張裂拉伸、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最容易發(fā)生火山和地震。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脈火山地震帶上。(某地多火山、地震的原因:首先要考慮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

  板塊與板塊擠壓形成山脈:

  落基山脈(北美洲西部):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擠壓;

  安第斯山脈(南美洲西部):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擠壓;

  喜馬拉雅山脈(亞洲南部):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擠壓;

  阿爾卑斯山脈(歐洲南部):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擠壓。

  板塊張裂形成裂谷或新的海洋:東非大裂谷和紅海(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七年級地理期末常考知識點

  1、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

  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 天圓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盤→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

  地球衛(wèi)星照片;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依次經(jīng)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赤道就是0°緯線,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緯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別用北緯(用“N”表示)和南緯(用“S”表示)。

  經(jīng)線又叫子午線,0°經(jīng)線又叫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有180°,分別用東經(jīng)(用“E”表示)和西經(jīng)(用“W”表示)。

  緯度和經(jīng)度的判斷:北緯:數(shù)值往上(北)增大,南緯:數(shù)值往下(南)增大;(緯度的范圍是0度——90度);東經(jīng):經(jīng)度往右(東)增大,西經(jīng):經(jīng)度往左(西)增大(經(jīng)度的范圍是0度——180度)。

  3、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是赤道:4萬千米

  4、以赤道為界把地球分為南、北半球(凡是北緯就在北半球,南緯就在南半球);以20°W和160°E為界把地球分為東、西半球(東經(jīng)大于160度,西經(jīng)大于20度的在西半球,東經(jīng)小于160度,西經(jīng)小于20度的在東半球)。

  5、緯度范圍:0° ——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找對應經(jīng)線的方法:兩者相加等于180度,符號相反(W----E);找對應緯線地方法:數(shù)值相同,符號相反(N----S)

  6、比較經(jīng)線和緯線的特點。
7、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在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是逆時針方向,在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是順時針方向,即“北逆南順”),自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xiàn)象(不同地方存在時間差;一天中太陽高度的變化)。

  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轉產生四季更替現(xiàn)象(晝夜長短變化,一年中太陽高度的變化);地球公轉時地軸總與公轉軌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夾角不變。

  8、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guī)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上;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

  從春分日至秋分日屬北半球的夏半年,這時北半球晝長夜短,其中夏至日白晝最長;從秋分日至第二年春分日,屬北半球的冬半年,這時北半球晝短夜長,其中冬至日白晝最短,南半球相反,春分日和秋分日這兩天全球晝夜等長。

  9、熱帶(23.5°N~23.5°S)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南北回歸線(23.5)之間一年中有2次太陽直射,回歸線上一年中只有1次太陽直射),氣候終年炎熱;寒帶(緯度66.5°~90°)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極圈(66.5)上一年中只有1天極晝,1天極夜),氣候終年寒冷;溫帶(緯度23.5°~66.5°)既沒有陽光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氣候的四季變化明顯。

  10、地圖的種類包括:自然地圖和社會經(jīng)濟地圖。

  七年級地理期末必記知識點

  1、在衛(wèi)星云圖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區(qū),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白色愈濃表示云層愈厚,下雨的可能性愈大。

  空氣質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響,例如氣壓的高低、風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人類活動的影響:燃燒農作物秸稈、汽車尾氣、工廠廢氣、燃煤等。

  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在北半球最熱月陸地出現(xiàn)在7月(反之,如果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7月,該地在北半球),海洋出現(xiàn)在8月,最冷月陸地出現(xiàn)在1月,海洋出現(xiàn)在2月;南半球相反。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午后2點(14時),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 在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氣溫相等。等溫線閉合,中心氣溫高是高溫中心,中心氣溫低是低溫中心;日較差:一天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差叫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之差叫氣溫的年較差

  2、世界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

  緯度變化規(guī)律:由低緯度(赤道)地區(qū)向高緯度(兩極)地區(qū)逐漸降低。非洲是最炎熱的大陸,南極洲是最寒冷的大陸。

  垂直變化規(guī)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夏季,同緯度海洋氣溫比陸地低;冬季,同緯度海洋氣溫比陸地高。

  3、降水: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統(tǒng)稱,主要形式:降雨。

  年降水量:一個地方多年的平均降水量

  科學家依據(jù)降水形成過程中空氣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種主要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世界降水的地區(qū)分布規(guī)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qū)降水少;中緯度地區(qū)大陸的沿海降水多,內陸地區(qū)降水少;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

  全年多雨區(qū):赤道附近;全年少雨區(qū):南、北回歸線大陸西部,大陸內部、南、北兩極;夏季多雨區(qū):中緯度大陸東岸(季風氣候區(qū));冬季多雨區(qū):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區(qū));全年濕潤區(qū):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

  5、氣溫年較差=最熱月平均氣溫—最冷月平均氣溫

  世界的主要氣候類型:熱帶(4種,每月氣溫都在20℃以上):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降水多),熱帶草原氣候(降水分干濕兩季,有幾個月幾乎沒有降水),熱帶季風氣候(分旱雨兩季),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降水極少);

  溫帶(5種):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溫都在0℃以上,最熱月在20℃以上,最冷月在10℃以下,高溫時降水多(雨熱同期)),地中海氣候(氣溫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差不多,只是降水季節(jié)分布與與其相反,即高溫時,降水少(雨熱不同期),溫帶季風氣候(氣溫:最熱月在在20℃以上,最冷月在0℃以下,高溫時降水多(雨熱同期)),溫帶海洋性氣候(氣溫和溫帶季風氣候差不多,只是溫差更小,降水季節(jié)分布均勻),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和降水的季節(jié)分布與溫帶季風氣候差不多,只是溫差更大,降水很少)。 寒帶(1種):寒帶氣候(全年氣溫在0℃以下,降水稀少)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地勢、人類活動

  緯度位置:南北相距遠,低緯氣溫高、降水多,高緯降水少,氣溫低(南北向) 海陸分布:東西距離遠,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東西向)

  地形地勢:同一緯度或同一地區(qū),海拔越高氣溫越低,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人類活動與氣候的相互影響:

  人類活動影響氣候:工業(yè)生產和交通大量使用礦產燃料(煤、石油),釋放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撤ド?、興修水庫等;氣候影響人類活動:農業(yè)生產,衣食住行等

  6、到2006年3月,世界人口總數(shù)已超過65億。

  人口的自然增長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一般來說,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高的國家或地區(qū)(發(fā)達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低國家(發(fā)展中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快。

  7、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區(qū)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臨海地帶,如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原因是這些地區(qū)處在中低緯度地區(qū)、氣候溫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臨海地帶。

  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shù)量。 OOOO

  8、人口增長過快會帶來社會、經(jīng)濟、資源、環(huán)境等一系列問題。如:交通擁擠、住房緊張、就業(yè)困難等,人口增長過慢會帶來勞動力不足、人口老齡化、兵員不足等,因此人口的增長應與資源、環(huán)境相協(xié)調,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相適應。

  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主要原因:較好的就業(yè)、醫(yī)療、教育、經(jīng)濟等條件

  9、世界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世界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qū):

  黃色人種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

  白色人種分布在:歐洲、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亞洲南部、大洋州、美洲

  某個地區(qū)的主要人種:

  歐洲、美洲、非洲北部、亞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白色人種

  亞洲東部、東南部:黃色人種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黑色人種

  10、目前被聯(lián)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其中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是漢語。巴西通用葡萄牙語,西亞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語。


猜你喜歡:

1.地理初一上冊重要知識難點

2.初一年級上冊地理期末必考知識點

3.2017七年級地理期末復習提綱

4.初一地理期末試題分析

5.七年級地理上冊期末復習知識點歸納總結

6.初中地理重點難點

371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