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級上冊語文導學案
2017七年級上冊語文導學案
導學案對于那些盲目不知如何學習的學生來說,應該是一條容易通過的學習之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級上冊語文導學案,僅供參考。
七年級上冊語文導學案(一)
《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
課標要求:
一、本文是敘事性記敘文,要弄清它們的“六要素”,進而抓住文章內(nèi)容要點,弄清文章中心意思,品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課文的作者及其主要代表作。
三、掌握課文注解中及課后“字詞積累”中詞語的音形義。
學習目標:
1、積累詞語;了解馬克·吐溫第一次文學嘗試的經(jīng)歷,理解作者熱愛生活、熱愛文學的天性,培養(yǎng)自己對文學的興趣;(教學重點)
2、理清本文記敘的事例,了解本文敘事有詳有略的寫作特點;(教學重點)
3、品味文中的真情實感,體味作者幽默的語言風格;(教學難點)
4、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學習作者前后文聯(lián)系的方法。(教學難點)
七年級上冊語文導學案(二)
1、掌握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伶俐( ) 差事( ) 編輯( ) 撰文( )
滑稽( ) 戲謔( ) 煞費苦心( ) 猝不及防( )
言簡意賅( ) 乳臭未干( ) 趾高氣揚( ) 誹謗( )
2、掌握下列詞語的意思(借助課文注釋或者工具書完成,寫在書中的課后詞語積累里)
煞費苦心 滑稽 猝不及防 六神無主 俗不可耐 心血來潮 言簡意賅
刮目相看 戲謔 乳臭未干 盛氣凌人 微不足道 趾高氣揚 誹謗
借助課本、工具書或其他資料或?qū)W生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自主學習,掌握課文注解中及課后“字詞積累”中詞語的音形義。課前聽寫,檢測,強化基礎(chǔ)。
3、馬克·吐溫,原名 ,是 國著名的 ,代表作
4、熟讀課文,本文敘述的順序是: 馬克吐溫的第一次文學嘗試是
這次嘗試的起因 ,結(jié)果
預習所要達成的效果決定著課堂聽課效果。課前朗讀課文至少2遍,寫上段序。在整體整體閱讀的基礎(chǔ)上,先找文中的關(guān)鍵句子、詞,再加以概括,以旁批的形式寫在課段落邊上,最后讀完后,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同時也會產(chǎn)生一些自己一時不能回答的問題,寫下來,等待課堂上質(zhì)疑、討論。
【問題探究】
1、馬克吐溫在編報的時候,他做了哪幾件事?作者詳寫的是哪些,略寫的是哪些?為什么這樣安排詳略?
在圈點法閱讀預習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概括文章寫了幾件事,總得來說比較容易,但學生會產(chǎn)生不同意見。是三件還是四件等都有可能,所以有討論的必要。敘述多件事的文章,要詳略恰當。引導學生從把握文本主題的基礎(chǔ)上來分析判斷材料的詳略安排。這里有個誤區(qū)教師一定要指出來,就是不能以字數(shù)的多少來判斷詳略。
2、這期報紙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
這一題重在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本,答案都在閱讀段中。找相關(guān)的句子,然后加以概括。不過學生可能找不全,這就需要小組合作。
3、作者認為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在哪兒得到了體現(xiàn)?除這些以外,你認為作者還有哪些品質(zhì)?
記敘文,寫事離不開人,寫人離不開事,所以記敘文,人物特點的分析是重要內(nèi)容。刻畫人物形象主要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等來表現(xiàn)的。當然人物是離不開事的,所以從整體到局部,由面到點,來分析概括人物的特點。學生可能不能全面地概括人物的形象,會很籠統(tǒng)。不過這是學生自學的結(jié)果,課堂可以再來分析和討論。
4、語言分析:
(1)“我”嘲諷希金斯、兩位知名人士、新來的外鄉(xiāng)人,分別是“煞費苦心”、“狠狠”、“有分寸”,你能談?wù)勥@是為什么嗎?
考查詞語的準確運用。引導學生辨析詞語的意義和習慣搭配,或者邏輯性。還有是語言表達的分寸感。這是個難點??梢韵仍谛〗M里討論,教師再點拔。
(2)作者的語言是幽默詼諧而帶有諷刺性,你能舉例說明嗎?
本文一大語言特色。但要講授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的幽默與中國的幽默是有區(qū)別的。所以本文語言的幽默詼諧感,很多學生體會不到。
5、(講故事)課外閱讀并向同學推薦自己知道的馬克.吐溫作品?;蛘哒n下搜集一則幽默或諷刺的故事,下節(jié)課講給同學們聽
【交流展示】(適當運用多媒體等)
一、交流展示自主學習的成果。
二、合作探究,小組討論:(各小組學習組長將任務(wù)分配給組員,并組織探討,實施同伴互助。將組員羅列的問題做好標志進行歸類,組內(nèi)無法解決的問題,則提到班級交流。)
三、介紹馬克.吐溫的作品片段或展示幽默故事
四、口頭說文,比一比,哪個組的同學說得好。“第一次真好,第一次感覺真奇妙。”請同學們說說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次。要求:扣題“第一次”說文,突出“奇妙”字。
【反思感悟】
【課后檢測】
一、根據(jù)課文完成下列問題:
1、給加點的字注音,并解釋詞語的意思。(8分)
(1)煞( )費苦心: 。
(2)言簡意賅( ): 。
(3)猝( )不及防: 。
(4)乳臭( )未干: 。
2、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18分)
(1)本文可分為兩個部分,請各用一句話概括其主要內(nèi)容。(6分)
A、第一部分: 。
B、第二部分: 。
(2)在編報的時候,他做了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
A、 B、
C、 D、
檢測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第1題是檢測學生對字詞的積累情況。第2題主要是檢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熟悉情況。課堂做完后再校對。
課后反思:
整堂課后反思:通過這堂課的學習, 開頭用故事導入,學生能夠認真聽,并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這時拋出問題:“馬克吐溫為什么能夠被譽為‘美國文壇巨子’?”讓學生進行思考,在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時,又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而不是單純的讀故事。 整堂課學生的積極性高,發(fā)言的人不少。學生愿意主動思考并給出答案, 課堂氣氛活躍。但在課堂上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有所欠缺, 沒能更好的使學生感受到馬克吐溫在報道時所采用的風趣兼嘲諷的語言,有的學生理解不夠。作為一名老師,我的課堂教學還十分不足,有待加強。
七年級上冊語文導學案參考答案
馬克吐溫的原名是塞繆爾.朗赫恩·克萊門斯
【問題探究】
1.(三件)撰寫希金斯投河的報道(詳寫);撰文嘲笑兩位知名人士(略寫);給一個新來的外鄉(xiāng)人增寫挖苦他的注腳(詳寫)。第一和第三件事都分別詳寫了寫作原因、寫作想法、寫作過程和寫作內(nèi)容。因為這兩件事相對來說比較有趣,這兩次文學實踐也更有創(chuàng)造性,最能表現(xiàn)“我”的“聰明伶俐”。
2.展示了作者的文學才華;使這一期《漢巴尼爾周報》大大暢銷;使我受到人們刮目相看,整個小鎮(zhèn)都轟動起來。
3. “我認為,在當時算得上一個少見的聰明孩子。”(聽到希金斯事件,就想到“這可是一個好機會”;外鄉(xiāng)人的詩發(fā)表時,“心血來潮”,登入了一段言簡意賅、措辭辛辣的腳注等。)
“是一個求上進、有志氣的少年。”(很認真的去辦那一期報紙,“我認為把報紙辦得生動活潑是我的責任”等。)
正直,有正義感——撰文嘲笑兩位知名人士,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應該指責”。嘲笑的都是些“我”認為應該受到嘲笑的人。
能干——“這一期的報紙大大暢銷”,“登記了從未有過的三十三個新訂戶,還有擺在那里的成捆的木柴、卷心菜、豆子及賣不出去的蘿卜……這些東西足夠一家人食用兩年。”
膽大——年少卻敢敢于嘲笑對立報紙的編輯,于嘲笑那些知名人士,敢于挖苦那個外鄉(xiāng)人;敢于面對那些被激怒的人。
有文學天賦——第一次文學嘗試就編出了那樣的報紙,而且語言“言簡意賅,措辭辛辣”,能極富靈感地用漫畫來諷刺嘲笑希金斯。
4.(1)因為希金斯是一家和我們對立的編輯,為了擊敗競爭對手,“我”煞費苦心。兩位知名人士的所作所為應該指責,所以“我”狠狠嘲笑。新來的外鄉(xiāng)人只是趣味低下,挖苦他是給他個教訓,應當有分寸。
(2) 諷刺希金斯的文章標題是帶有諷刺意味的“約翰•摩爾先生的葬禮”;還有標題后輕松幽默地拋下一句帶自嘲的話“這是一篇相當粗糙的諷刺文章”:
那些被激怒的人來報復我的時候,作者寫得輕松可笑,如:希金斯“看到要找的竟是個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他這樣叫我),感到有失尊嚴,只揪了揪我的耳朵便走開了;那位裁縫“也看不起我,當晚就動身到南方去了”。作者諷刺他們“這兩個被嘲諷的人,盛氣凌人而來,又被我那微不足道的小玩笑激怒而去。”
形容當?shù)貓蠹埦庉?ldquo;昂首闊步,高聲喊叫,趾高氣揚,欣喜若狂”,褒義貶義混用,起到了很明顯的嘲笑的意味。作者被攻擊而需要治療,卻說是“邀我到藥房去,在親切的氣氛中,干一杯‘法涅斯托克驅(qū)蟲劑’,以便洗刷掉一切怨恨。”并故意解釋道:“這是他開的小小玩笑。”正話反說,幽默中充滿諷刺的味道。
課后提升
2A第一次文學嘗試的具體內(nèi)容
B文學嘗試后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