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4《張衡傳》課文解讀
《張衡傳》選自《后漢書》,是一篇精彩的人物傳記。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咧姓Z文必修4《張衡傳》課文解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語文《張衡傳》課文解讀
(1)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①人也。(張衡,字平子,是南陽郡西鄂縣人。①南陽西鄂:南陽郡西鄂縣,在今河南省南陽縣。)[文章開頭按歷史人物傳記的格式,記述張衡的名字、籍貫。]衡少①善屬文②,游于三輔③,因入京師④,觀太學⑤,遂通五經⑥,貫六藝⑦。(張衡年輕時就善于寫文章,到西漢故都長安及其附近地區(qū)考察、學習,并趁此機會前往京城洛陽,到太學觀光、學習,于是通曉了五經、六藝。①少:年輕,包括少年、青年時期。②屬文:寫文章。屬,zhǔ,綴輯,撰述。③游于三輔:到三輔地區(qū)求學。游,游歷、游學,指考察、學習。下文“觀太學”的“觀”也是“游”的意思。三輔,漢代把京兆尹、左馮翊郡、右扶風郡稱三輔。這三個地區(qū)都在現(xiàn)在陜西省西安市一帶。京兆尹,原為官名,漢朝改作行政區(qū)域名。④京師:京城,國都,東漢的都城在雒陽,即洛陽。⑤太學:古代設在京城的全國最高學府。漢代興辦太學,立五經博士,以收養(yǎng)天下讀書人。⑥五經:指《易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這些著作都被儒家稱為經典,故稱“五經”。 ⑦六藝:這里是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種學問和技能。)雖才高于世,而①無驕尚②之情。(雖然才學高出當時一般人,卻沒有驕傲自大的情緒。①雖……而……:表轉折關系,相當“雖然……,但是……”。文言文里,前邊分句用“雖”,后邊分句有時候用“而”“然”“猶”等詞同它呼應。②驕尚:驕傲自大。尚,矜夸,自以為是。)[介紹張衡在文學上的造詣。“少善屬文”說明他自幼聰穎明慧,具有先天的稟賦。“通五經”“貫六藝”說明他成年之后學識淵博,不僅讀書本而且重實際,不只鉆典籍而且研技藝,不單捧冊籍而且知世情,“貫”“通”二字更突出了他學習時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消化理解,融會貫通。而“游于三輔”“入京師,觀太學”說明他的知識來源于他后天的刻苦學習和社會實踐。更可貴的是他“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始終謙虛為懷,這就交代了他在事業(yè)上和學術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作者僅用34個字,全面概括敘述了張衡學習的各個方面:內容、方法、精神、成就。真可謂用墨精當,能收海于勺,縮龍成寸。]常從容①淡靜,不好交接俗人。(他舉止言行淡泊寧靜,不愛和庸俗的人們往來。①從容:舉動,一舉一動。)永元①中,舉孝廉②不行③,連辟④公府⑤不就。(漢和帝永元年間,被推薦為孝廉,沒有去應薦;三公官署接連召請去任職,他也不去應召。①永元:東漢和帝年號。②孝廉:漢代選拔統(tǒng)治人才的科目之一。由各郡國從其吏民中推選品行端正的人,經皇帝“策問”后,按等第授官。③不行:指被薦舉而不去應對“策問”。④辟:bì,征召。⑤公府:即太尉、司徒、司空三公的公署。)時天下承平①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當時社會長期太平無事,從王侯直到下邊的官吏,沒有誰不過度奢侈的。①承平:連續(xù)太平。)衡乃擬①班固《兩都》②作《二京賦》,因以諷諫③。精思傅會④,十年乃成。(張衡就仿照班固的《兩都賦》寫了一篇《二京賦》,用來諷喻規(guī)勸。精心地構思寫作,經過十年才完成。①擬:模擬,模仿。②《兩都》:即班固《兩都賦》。兩都,指西漢的都城長安,東漢的都城洛陽。下文所講“二京”,也是指長安和洛陽。班固的《兩都賦》和張衡的《二京賦》都是古代著名的作品,都以鋪張華麗之筆,委婉地勸諫統(tǒng)治者節(jié)制淫侈。③諷諫:用委婉的言辭規(guī)勸在上位者。④傅會:又作“附會”,指文章的構思、鋪陳和布局。劉勰《文心雕龍·附會篇》:“何謂附會?謂總文理,統(tǒng)首尾,彌綸一篇,使之雜而不越者也。” 彌綸,鋪陳聯(lián)想。)大將軍鄧騭①奇其才,累②召不應。(大將軍鄧騭認為他是奇才,多次召請,他也不去應召。①鄧騭:又作鄧陟。和帝皇后之兄,立安帝,以大將軍輔政。騭,zhì。②累:屢次,多次。)[作者在敘述了張衡的“才”之后緊接著敘述其“德”。“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說明他淡泊名利、超塵拔俗,與他醉心學術研究形成鮮明對比,因而面對統(tǒng)治者慕名而來的多次征召,他都一概“不行”“不就”“不應”,表現(xiàn)他的不慕榮利、無意仕途的高潔品德。張衡不愿出仕,不等于不關心國事,他十年磨一劍,精思附會,寫成《二京賦》,目的是“因以諷諫”,矛頭直指“王侯以下莫不逾侈”的政局現(xiàn)實,表現(xiàn)他對國家前途的關心和憂心;而《二京賦》和班固《兩都賦》齊名,都是流傳后世的名篇,進一步證實了他的確“才高于世”。]
第一部分(第1段),記述張衡的學業(yè)、品德和文學上的成就。
(2)衡善機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①歷算②。(張衡擅長機械制造的技巧,尤其專心研究天文氣象、歲時節(jié)候的推算。①陰陽:古代天文學家常用陰陽來說明日月運行和四時變化的過程,所以人們把自然界的變化叫陰陽。②歷算:推算日月運行和季節(jié)變化的學問。)安帝①雅聞②衡善術學③,公車④特征⑤拜⑥郎中⑦,再遷⑧為太史令⑨。(漢安帝常聽說張衡精通天文、歷法等術數(shù)方面的學問,就令公車特地召請張衡,任命他為郎中,經兩次升遷后為太史令。①安帝:名劉祜,公元107年—125年在位。②雅聞:經常聽到。雅,素常。③術學,關于術數(shù)方面的學問,包括天文、歷算等。④公車:漢朝官署名。臣民上書和征召,都由公車接待。⑤特征:特意征召。⑥拜:委任,授予官職。⑦郎中:在宮廷內充任服務、侍衛(wèi)的官職。⑧再遷:兩次升遷。第一次由郎中升任尚書侍郎,第二次由尚書侍郎升任太史令。再,兩次。遷,升調官職。⑨太史令:官名。漢代的太史令掌記史、典籍、天文、歷法等事。)遂乃研核陰陽,妙盡璇機①之正②,作渾天儀③,著《靈憲》④《算罔論》⑤,言甚詳明。(于是他研究、考察了自然界的變化,精妙透徹地掌握了測天儀器的原理,制造了渾天儀,寫了《靈憲》、《算罔論》等關于歷法、數(shù)學方面的論著,論述十分詳盡明白。①璇機:或作“璇璣”,帶玉飾的測天儀器。②正:正理,道理。③渾天儀:一種觀測天象的儀器,銅制,功用類似現(xiàn)在天球儀,可以觀測、確定各主要恒星、行星的位置和位置變化。④《靈憲》:一部歷法書。⑤《算罔論》:一部算術書。)
(3)順帝①初,再轉復為太史令②。(漢順帝初年,經兩次官職調動后,張衡又被調回重當太史令。①順帝:名劉保,公元126年—141年在位。②再轉復為太史令:第一次由太史令轉任公車司馬令,第二次由公車司馬令轉任太史令。轉,變換官職。)衡不慕①當世②,所居之官輒③積年不徙④。(他不趨附當時的權貴,所擔任的官職,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①慕:羨慕、趨炎附勢。②當世:指權臣大官。③輒:副詞,每每。④徙:升遷。)自去史職,五載復還。(從離開太史令職務,五年后又恢復原職。)[第2、3段從整體上概括了張衡在科學上的成就,包括科學發(fā)明和理論著作兩部分。他曾“研核陰陽”,著有《靈憲》、《算罔論》等科學著作,這是他理論上的成就,“妙盡璇機之正”,制作了“渾天儀”,這是科技發(fā)明的成果。這兩段文字在介紹張衡科學研究成果時與其職官聯(lián)系起來,側面反映了二者互為因果的關系。因為“衡善機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所以安帝“特征拜郎中”,任命他為“太史令”,而張衡因為擔任了太史令,也便有條件專心于科學研究。但張衡原本“從容淡泊,不好交接俗人”,出仕之后,仍然“不慕當世”,只是醉心于科學研究,所以,“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作者記述張衡在仕途上的坎坷,也反襯他在科學研究上的專注,表現(xiàn)他淡泊名利的高潔品德,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偉大科學家的博大胸懷。]
(4)陽嘉元年①,復造候風地動儀②。(順帝陽嘉元年,張衡又制造了候風地動儀。①陽嘉元年:即公元132年。陽嘉,漢順帝的年號。下文的“永和”是他的另一個年號。②候風地動儀:一種測試地震方位的儀器,原物已失傳。古人認為地震是天氣變化引起的,天風與地氣是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候風”就是觀測四面八方之風、氣,故稱地動儀為“候風地動儀”。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兩種儀器,一是測驗風向的候風儀,一是測驗地震的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①,合蓋②隆起,形似酒尊③,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④。(是用純銅鑄造的,直徑有八尺,整個的蓋子中央凸起,地動儀的樣子像個大酒樽,外面用篆體文字和山、龜、鳥、獸的圖案裝飾。①員徑八尺:圓的直徑八尺。員,通“圓”。漢代一尺約合現(xiàn)在0.2368米,八尺約近二米。②合蓋:整個蓋子。合,全、整體。③酒尊:酒器。尊,通“樽”,高裝的酒器,與今罐子相似,略高,口略大。④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狀語后置句,即“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飾”,用篆文、山、龜、鳥、獸等圖案裝飾。據(jù)王振鐸等考證,地動儀裝飾的篆文是表明方位的八方卦位,指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山形裝飾在器腳,東南西北四方飾有代表四方的龍、虎、朱雀、玄武。朱雀,亦稱“朱鳥”,形體似鳳凰。玄武,即龜蛇,玄寓北方,武寓鱗甲。)中有都柱①,傍行八道②,施關發(fā)機③。(內部中央有著一根粗大的銅柱,銅柱周圍伸出八條滑道,還裝置著機關樞紐,用來撥動機件。①都柱:粗大的銅柱。都,總,大。對于張衡地動儀的工作原理現(xiàn)仍在爭議之中,一種說法是懸擺原理,粗大沉重的“都柱”懸掛在中央,一旦都柱晃動搖擺,繼而觸發(fā)龍首吐丸,便可斷定地震發(fā)生。這與日常生活中,看到室內吊燈晃動,便知地震發(fā)生的道理完全相同。②傍行八道:這個儀器已失傳,推算起來,大約是在大柱的周圍,設四根橫桿,交叉起來,按照東、西、南、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八個方向,和八個龍頭相銜接。③施關發(fā)機:設置機關控制龍首上的機件。施,安放、設置。關,樞紐、關鍵。發(fā),撥動,控制。)外有八龍,首銜銅丸①,下有蟾蜍②,張口承之。(外面有八條銅龍,龍口各含一枚銅丸,龍頭下面各有一個蛤蟆,張著嘴巴,準備接住龍口吐出的銅丸。①首銜銅丸:是“龍首之口銜銅丸”的省略。②蟾蜍:chánchú,癩蛤蟆。)其牙①機巧制②,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③。(儀器的樞紐和各種機件的巧妙構造,都隱藏在酒樽形的儀器中,蓋上蓋子后嚴密得沒有一點縫隙。①牙:發(fā)動機件的樞紐。②制:形制、構造。③覆蓋周密無際:東晉袁宏《后漢紀》載:候風地動儀“覆之以蓋,周密無際,若一體焉。”際,縫隙。)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fā)吐丸,而蟾蜍銜之。(如果發(fā)生地震,儀器外面的龍就震動起來,牙機發(fā)動,龍口吐出銅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振聲激揚,伺①者因此覺知。(銅丸落入蟾蜍口中發(fā)生振蕩,聲音清脆響亮,操作儀器的人因此知道發(fā)生了地震。①伺:通“司”,操作、主管。)雖一龍發(fā)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①,乃知震之所在。(地震發(fā)生時,雖然有一條龍的機關發(fā)動,但是另外七個龍頭絲毫不動,尋找它面對的方向,就能知道地震發(fā)生的地方。①方面:面朝的方向。)驗之以事,合契①若神。自書典②所記,未之有也。(用實際發(fā)生的地震來檢驗儀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靈驗如神。從古籍的記載中,還看不到這樣的事情。①合契:符合、相合。②書典:這里泛指文字記載的書籍。③未之有:即“未有之”,沒有過這種事。之,指記載地震的事。)嘗一龍機發(fā)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①怪其無征②。(曾有一次,一條龍的機關發(fā)動了,可是洛陽并沒有感到地震,京城里的學者都懷疑地動儀不靈驗。①咸,全部。②征,驗征,效驗。)后數(shù)日驛①至,果地震隴西②,于是皆服其妙。(幾天后,驛站上傳送文書的人來了,證明果然在隴西地區(qū)發(fā)生了地震,于是全都嘆服地動儀的巧妙。①驛:古代駕車或騎馬傳遞公文,沿路休息的地方叫驛,傳遞文書的信使也叫驛。②隴西:漢代郡名,地在今甘肅省蘭州市、隴西縣、臨洮縣一帶。經近年研究證實,此次隴西地震在順帝陽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即公元134年12月13日。)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①。(從此以后,朝廷就責成史官根據(jù)地動儀,記載每次地震發(fā)生的方位。①所從方起:從哪個方向發(fā)生。)[第4段著重介紹了能代表其科學成就的候風地動儀。介紹地動儀雖不足兩百字,但詳盡記述了制造時間、質地材料、形狀大小、內外結構、外表裝飾、工作過程、功能作用等,文字精簡平實而又清楚明白。如介紹構造特點時用“中”“傍”“外”“下”四個方位詞為序,便從里到外,從上到下簡要而清楚地寫出其構造部件。介紹工作過程時,則運用對比的方法,根據(jù)“龍”動與不動,“乃知震之所在”。這便形象地說明了候風地動儀所達到的科技水平,它具備了自動區(qū)分地震和非地震的能力。以“似酒尊”描寫其形狀非常形象具體,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夸張描寫和“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的熱烈贊嘆,著力描寫了儀器的準確無誤。最后敘述了生動有趣的事例驗證其功效,使文章于平實中透出情致。值得注意的是,候風地動儀構造復雜,用文言文介紹這樣的科技儀器,難度很大,這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讀完這段文字,對其中許多問題仍然難以完全明白的原因。盡管如此,作者范曄關于候風地動儀的說明和記敘,條理分明,準確清楚,使沒見過候風地動儀的人,大體上也能了解它的構造,實屬不易。張衡發(fā)明的候風地動儀比歐洲最早的地震儀要早一千七百多年,這充分顯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科學創(chuàng)造才能和在世界科學史上的偉大貢獻。]
第二部分(第2—4段),這是文章的中心部分,介紹張衡在科學技術上的成就,重點介紹候風地動儀的結構和功用。
(5) 時政事漸損①,權移于下②,衡因上疏③陳事。(當時皇帝處理的政事日漸減少,大權落到了下面的官員手里,張衡于是給皇帝上疏陳述政事,提出意見。①損:減少。②權移于下:權力移落到臣下之手。從下文“閹豎恐終為其患”看,這里的“下”,當指閹宦。③疏:封建社會中,給最高統(tǒng)治者的奏議。)后遷侍中①,帝引在帷幄②,諷議左右③。(后來張衡升任侍中,順帝任用他入宮廷,在自己左右對國家的政事提出意見。①侍中:是侍從皇帝左右,出入宮廷,應對顧問的官員。②帷幄:wéiwò,原指帳幕,因為古代帝王吃飯、休息時,都張帷帳以為宮,所以“帷幄”在這里特指皇帝身邊或內宮。③諷議左右:在皇帝的身邊對政事提出批評或建議。諷,以婉言規(guī)勸在上位的人。議,建議。左右:指近旁。)[張衡上疏切中時弊,因而受到皇帝信任。]嘗問天下所疾惡者?;鹿賾制錃Ъ海怨材恐?。衡乃詭對②而出。(順帝曾經詢問張衡天下百姓所痛恨的人?;鹿賯兒ε滤f自己的壞話,都用眼睛瞪著他,張衡便用一些模棱兩可、不易捉摸的話回答后出來了。①目之:用眼睛盯著他,即“怒視他”的意思。目,用作動詞,用眼睛看。②詭對:不用實話對答。詭,偽,不實在。)閹豎①恐終為其患,遂共讒①之。(宦官們還是擔心張衡終究會成為他們的禍害,于是就群起而毀謗張衡。①閹豎:對宦官的鄙賤稱呼。①讒:用言語陷害別人。)[張衡受到朝廷權貴排擠誣陷,處境險惡。]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兇倚仗①,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張衡也常考慮自身安全的事,認為禍福相因,幽深微妙,難以看清,于是作《思玄賦》來抒發(fā)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志趣。①吉兇倚伏:語出《老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意思是,吉和兇、禍和福都是互相依存的。張衡引用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意思是,現(xiàn)在受到皇帝信任固然是福,但其中也許醞釀著殺身大禍。)[文章引《思玄賦》為例,簡潔地描述了張衡身處險境之中時心思細密、小心謹慎的情狀。]
(6)永和①初,出②為河間③相④。(順帝永和初年,張衡被調出京城,去當河間王劉政的相國。①永和:順帝年號,136-141年。②出:離開朝廷,到地方任官職。這是對犯罪官員的懲罰。③河間:劉政的封國,在今河北省河間縣西南。④相:xiànɡ,漢時郡國的“相”是代替國王管理民事的官員,直接對中央負責,職權相當于太守。)[張衡終于被排擠出朝廷,出任地方官吏。]時國王①驕奢,不遵典憲②;又多豪右③,共為不軌④。(當時河間王驕橫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河間地區(qū)又有很多豪門大戶,和劉政一道胡作非為。①國王:郡國的王。此指河間封國的王劉政。②典憲:法律和制度。典,法典。憲,法制。③豪右:指有權勢有地位的家族。古代貧民居閭門之左,富家居閭門之右,故稱富豪為豪右,或閭右。④不軌:不行正道,不守法度。軌,用作動詞,遵守法度。)衡下車①,治威嚴②,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③,上下肅然,稱為政理④。(張衡一到任就樹立威信,整頓法制,暗中探知一些奸黨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來,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贊頌河間地區(qū)政治清明。①下車:指官吏剛剛到任。②治威嚴:治理嚴厲。治,整治。③一時收禽:同時搜捕。禽,通“擒”。④政理:政治得到治理。理,治。)[敘述張衡出任河間相時與奸黨斗爭一事。“陰知奸黨姓名,一時收禽”表現(xiàn)其政治智慧,“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表現(xiàn)其卓然政績。]視事①三年,上書乞骸骨②,征拜尚書。(張衡治理河間政務三年后,就向朝廷上書,請求辭職告老還鄉(xiāng),朝廷卻把他調回京城,任命為尚書。①視事:管事,處理公務。這里指官員到職工作。②乞骸骨:意思是請求退休。骸骨,指身體。封建社會,人臣事君,身非已有,所以請求退休稱“乞骸骨”,意思是乞求賜還自己的身體,回家鄉(xiāng)去。)[張衡雖然政績卓著,卻被降職調回朝廷。]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張衡活到六十二歲,永和四年與世長辭)[卒章交代張衡去世時間。]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5、6段,介紹張衡在政治上的才干,同時也暗示了張衡晚年的悲劇結局。文章僅選取兩件事作為切入點,一是《思玄賦》,一是出任河間相,筆墨寥寥,卻寫出了一位真實可感、形神豐滿的廉吏形象。
高中語文《張衡傳》原文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衡善機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遂乃研核陰陽,妙盡璇璣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
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fā)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fā)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fā)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fā)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后數(shù)日驛至,果地震隴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時政事漸損,權移于下,衡因上疏陳事。后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嘗問天下所疾惡者?;鹿賾制錃Ъ?,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兇倚仗,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高中語文《張衡傳》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