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選修課《知其不可而為之》教學設計
高中選修課《知其不可而為之》教學設計
《知其不可而為之》是高中語文選修課本中的內容,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咧羞x修課《知其不可而為之》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知其不可而為之》教學設計
一、引題
近幾年,《論語》很火,孔子很熱。我們在讀《論語》,北大也在開《論語》課,北大的李零教授將自己的講稿整理成書,其中有這么一段對孔子的評價: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個出身卑賤,卻以古代貴族(真君子)為立身標準的人;一個好古敏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傳遞古代文化,教人閱讀經典的人;一個有道德學問,卻無權無勢,敢于批評當世權貴的人;一個四處游說,替統(tǒng)治者操心,拼命勸他們改邪歸正的人;一個古道熱腸,夢想恢復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執(zhí)著,也很無奈,唇焦口燥,顛沛流離,像條無家可歸的流浪狗。”
——李零《喪家狗——我讀<論語>》
【問】:看完這段評價,其中讓你感觸最深的是哪一句話?(最后一句)
是啊,孔子五十五歲時離開魯國,帶了十多個弟子周游列國,北至古黃河,南至江淮楚界,足跡數千里,歷時14年,遇到了十多位諸侯國君,雖有禮遇咨詢,但卻沒有人能用他為政。惶惶無助可依,被旁觀的看客形容為“喪家狗”,而孔子也承認了這個評價。如今,“喪家狗”一般被用作貶義,而李零對“喪家狗”的解釋是:任何環(huán)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
即使不是貶義,這樣的評價與我們一貫認為的孔子是“圣人”的說法也截然不同。那么,孔子究竟是一個怎么樣的人?我們該怎么來看待孔子?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尋找我們需要的答案。
二、解題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課文哪一節(jié)提到了課題?哪位同學來解釋一下這個標題。
明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實現仁政,實現禮治)行不通卻偏偏要去做這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由此我們自然也就有了這樣的疑問:
1.為什么不可為(做)
2.為什么要為(做)
3.為(做)了什么
三、自讀課文
1.初讀課文
讀課文注解、譯文,理解重點字、詞、句式(省略句、倒裝句)。
2.精讀課文
(1)在文章中找到并劃出描寫當時社會的語句,理解當時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2)劃出文中他人對孔子的評價和勸告。
(3)劃出文中孔子及其學生的的相應看法和做法。
(注意:抓住每個對話語段中最關鍵的詞語或句子。)
四、解讀課文
1.為什么孔子的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1)陳成子弒簡公
弒:古代卑幼殺死尊長叫弒。多指臣子殺死君主,子女殺死父母。說明社會秩序混亂。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司馬遷《史記》
春秋末期,由于公室式微而私室強大,在權力的斗爭中弒君的行為時有發(fā)生,這其中有公室成員篡位而弒君,卿大夫與國君爭權而弒君,公室成員、卿大夫或國君近侍等與國君有仇而弒君。這些弒君事件反映了殷周以來價值觀的崩潰。
(2)今之從政者殆而
當今的從政者岌岌可危。這說明當時政治黑暗腐敗,從政的人很容易惹禍上身,這并不是一個政治清明的時代。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建功于世),天下無道,圣人生焉(全生于世)。方今之世,僅免刑焉(不受刑就算好)。
——莊子《人世間》
(3)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像四處泛濫的洪水,天下到處是這樣地動亂不安。這是一個動亂的社會。
此時是個以強凌弱、兼并攻伐極頻繁的年代,也是“禮崩樂壞”、社會秩序極度混亂的年代。統(tǒng)治者各階層欲望的膨脹和利益的追求導致無視宗法,顛倒倫理,奢侈腐化的行為;整個社會上行下效,道德混亂。
(4)鳳鳥不至,河不出圖
鳳凰不出現,黃河不出圖,說明這不是太平盛世。
“周文王在岐山,有鳳凰在附近的山上棲息。”
——《封神演義》
“王者厚其德,積眾善,而鳳凰、圣人皆來至矣。”
——《呂氏春秋》
2.從文中的這些語句可以看出當時是怎樣的世道?
孔子當時所處的社會是一個群雄爭霸,弱肉強食的亂世。沒有秩序可言,沒有制度可依,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所以,在這樣的亂世中,孔子所希望的仁政,禮制是不可能實現的;在尚武的時代,孔子的理想是注定落空的。
3.既然已經注定了結果,那孔子為什么還要“為”呢?我們先來看看在這樣的亂世中,那些不為的人,他們是如何看待孔子的“為”的?
(1)楚狂接輿
①“鳳兮!鳳兮!何德之衰!”接輿歌中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孔子啊,為什么你身處亂世卻不知退隱,而非要去周游求仕呢,真是德行衰微啊!話里既有對孔子的尊重,更有對孔子的勸喻。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既笑接輿狂,仍憐孔丘厄。——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會》
?、诩热灰獎褡杩鬃?,為什么接輿卻不屑與孔子交談呢?
在接輿看來,要勸阻孔子是不可能的,他要說的也都說過了,所以沒有必要多說;如果和孔子交談,說不定反要被孔子勸諫,讓自己積極參政。身處亂世,孔子的主張得不到社會普通人的認可,這一點我們可以理解,但連社會上的精英都不能理解,這未免讓我們覺得有些悲涼。
(2)長沮、桀溺
①是知津矣。
周游列國,忙于求仕,應該很熟悉道路情況才對。這是對孔子的譏諷。
?、谇叶c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現在世道動亂,政治黑暗,是不會有所作為的,你不應該再追隨孔子,而應該追隨那些隱士。言下之意是世道如此黑暗,明哲保身,潔身自好才是上策。這是對孔子的懷疑。
二人一譏孔子為知津,一以天下滔滔莫非津也,語意妙極。其不告津者,正所以告之也。——方存之《論文章本原》
津:實義虛化,指人生之路津。
(3)荷蓧丈人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四肢不勞動,五谷分不清,誰是老師?這話是對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產的諷刺,同時也含蓄地勸戒孔子停止自己無謂的奔走。
(4)晨門、荷蕢
?、偈侵洳豢啥鵀橹吲c。
——這里有對孔子的譏諷和嘲笑。
②莫己知,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
荷蕢者以涉水為喻,謂涉水當視其深淺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君子處事也要審時度勢。道可行則行,不可則止,做事不要太固執(zhí),要通達權變,潔身自好。實際上也是諷刺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態(tài)度。
這些人都是隱士,都是那個時代出類拔萃的知識精英。他們或是勸告,或是擔憂,或是嘲諷,或是質疑,都表示反對孔子的“為”。事實上,在孔子奔走于列國之間的年代里,面對
時代不容,世人不解
4.孔子和他的弟子有怎樣的反應?請同學們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找出來。
(1)孔子下,欲與之言。
①孔子下車,想跟他談談,大家能猜想談話的內容嗎?
天下無道,是誰都知道的事。但是,我們應該積極的去面對它、改變現狀。這是一種社會責任,一種社會道義。
?、趶目鬃拥呐e動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孔子的什么?
接輿諸人,高蹈之風不可及,其所譏于孔子者,亦非謂孔子趨慕榮祿,同于俗情,但以世不可為,而勞勞車馬,為孔子惜耳。顧孔子之意,則天下無不可為之時,在我亦有不忍絕之情,有不可逃之義??鬃优c諸人旨趣不相投,然孔子終惓惓于此諸人,欲與之語,期以廣大其心志,此亦孔子深厚仁心之一種流露。
——錢穆《論語新解》
這是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一種勇敢的擔當精神,還是一種從政的強烈自信。這種力求用世的態(tài)度,比一般“獨善其身”的態(tài)度更為崇高而悲壯。
(2)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①在聽了子路的報告之后,孔子為什么會“憮然”?
朱熹:惜其不喻己意。
對長沮、桀溺的不理解,內心感到悲涼。
?、诳鬃討撊恢笏f的一番話,我們該如何理解?
智足以辯清談,而膽不足以問蒼生。
很多人讀《論語》,把智者和仁者當作兩種對立的人,智者是一種人,仁者是一種人,其實不然,智者和仁者是人的不同階段,是人的兩種不同境界,智者是一個境界,仁者是更高的境界。智者知道天下亂了,沒有辦法救就不救。知道天下亂了,救不了還要救,這就是仁者的境界。長沮、桀溺最多是智者,他們以為天下無道就該隱,而孔子才是真正的仁者,天下無道就應該出來改變、拯救。這也是孔子仁者悲天憫人的情懷,智者還沒有達到仁者的境界,自然無法理解仁者的精神世界,所以接輿、長沮、桀溺不理解孔子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蓋圣人之來斯世,明知亂世昏濁而來救之,非以其福樂而來享之也。故治世去之,亂世救之,特入地獄而救眾生。斯所以為大圣大仁與!惻隱之心,悲憫之懷,周流之苦,不厭不舍,至今如見之也。
--------康有為《論語注》
(3)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jié),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止?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明白家庭的倫理不可廢,不能不明白君臣的倫理更不可廢;只知保持自身的清潔,卻眼看著國家混亂而旁觀不顧,反而是破壞了更大的倫理原則。君子從政,是為了踐行道義,而不是為了功名利祿。大道不能通行于現實的天下,孔子不是不知道,但是,孔子只是在踐行道義。
不知不可為而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為而不為,賢人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圣人也。
——張岱《四書遇》
明雖知道不行,猶不敢忘仕也。
——劉寶楠《論語正義》
仕非為富貴,人之于群,義當盡職,故仕也。
——錢穆《論語新解》
(4)你認同書本上對“果哉!末之難矣”這句話的解釋嗎?
書本上把這句話解釋為“好堅決呀!沒有辦法詰難他了。”“沒辦法詰難”這是孔子對荷蕢者理屈詞窮呢還是對他的話表示認同呢?恐怕都不是。能夠從孔子的擊磬聲中聽出孔子有心事,從這個角度來說,此人可以說是孔子的“知音”。然而,孔子的心事是什么?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卻又不能說是完全的知音了。因為孔子要使禮崩樂壞的社會重新恢復正常的秩序,但是,這個聽出孔子有心事的人所主張的是獨善其身,所以,才會說孔子擊磬的聲音太粗陋。所以說兩個人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孔子不可能無法詰難。朱熹“末”是“最后”的意思,整句話是說“天下事沒有什么困難的”,那這個孔子就太粗率了。因此我更傾向于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里的說法:孔子說人生最后的定論實在很難下,我們作一輩子人,尤其斷氣的時候,自己這篇文章的末章最難下筆。無論大小事情,都是“末之難矣”。同時孔子這里也在講樂理,最后的余音是很難處理。演奏停止了以后,樂音仍繞梁三日,使人回味無窮,這是很難的。
則亦無所難矣(沒有什么是困難的)。
——朱熹《論語集注》
最后的琴聲很難處理,意即人生的最后定論很難下。
——南懷瑾《論語別裁》
隱士,道德高尚,孔子不但敬重,還打心眼兒里佩服。但隱士看不起他,嘲笑他。分歧在于:隱士徹底不合作,而孔子卻不能忘情于世,忘情于人。他總想在壞人里找好人,不肯放棄最后的努力。
——李零《喪家狗——我讀<論語>》
看完這些語句,孔子師生有沒有說出他們“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理由呢?如果還沒有,我們來看一段文字:
蓋天生圣賢本為世道計,故古之圣人,民饑則曰己饑,民溺則曰己溺,其憂時憫世,非但其心之不容己,亦其責之不可辭耳,使如沮、溺之言,則安危理亂邈不相關,生民將何所托命乎?有世道之責者,宜加意焉。
——南懷瑾《論語別裁》
5.明知行不通也要去做,明知四處碰壁也要盡人事。這種精神最明顯的是體現在文章的哪一則上?
文章的第一章。
6.孔子去報告時為何要“沐浴而朝”?
表明孔子對此事的重視。
7.孔子在稟告時為什么直呼陳成子為“陳恒”?
古代稱呼他人,同輩稱字或官職。陳成子作為齊國掌權大夫,地位何其尊貴,而孔子直呼其名,主要體現了孔子對他弒君行為的憤怒。
8.魯哀公又為什么說“告夫三子”?
哀公說“告夫三子”,實屬無奈,因為當時的魯國也是公室衰微,私室強大,三桓掌握了實權,以致國君沒有實際的決斷權。這種情況孔子理應知曉,但他首先稟告國君而沒有直接找三桓,也體現了他遵守禮制的思想。
9.那么孔子為什么一連兩次說“不敢不告也”?
孔子一方面仍用士大夫的政治責任要求自己,表現為他對周禮的虔誠;另一方面也說明孔子對于魯國君臣實現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沒有抱多大的希望??鬃拥呐e動帶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意味。
孔子非不知哀公不能討,亦非不知三子之不欲討,而必以告者,
欲明大義于三家也??v無益于齊,而君臣之大防,猶可默奪強臣之魄。
——張岱《四書遇》中引袁了凡的話
10.在經歷了與接輿諸人的交流之后,孔子在內心深處其實也感到孤獨與悲涼,但其積極入世的思想和主張讓他堅持住了,“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在孔子身上發(fā)出了理性的光芒。最后一則意味著孔子放棄了嗎?請談談你的理解。
沒有放棄,孔子借這兩句話抒發(fā)了對當時紛擾社會無望重歸清明的感慨。因此這兩句話的確反映了孔子內心的茫然和苦楚,但孔子并未放棄。
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孔子在陳國,說:“回去吧!回去吧!我故鄉(xiāng)的這批學生,狂放不羈,志向高遠,就像布匹一樣,已織得斐然成章,可是還不知道如何剪裁。”)
末節(jié)貌似絕望,實乃堅韌,雖有遺憾,但學生還在。公元前484年,時孔子68歲,他帶著無奈和遺憾,孤獨地回到魯國。修詩書禮樂,薪火相傳至今。公元前479年,73歲的孔子去世。
這就是孔子,一個“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我們從文章中看到了孔子的孤獨,也看到了他的堅定,看到了他內心的悲涼,也看到了他追求政治理想的執(zhí)著??v觀歷史,這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我想有追求,永遠不會遺憾!愿同學們,都能有自己的追求,不留下遺憾。
看了“高中選修課《知其不可而為之》教學設計”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