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xué)習(xí)啦 > 學(xué)習(xí)方法 > 高中學(xué)習(xí)方法 > 高三學(xué)習(xí)方法 > 高三語文 > 高中語文文言文的知識點分析

高中語文文言文的知識點分析

時間: 夏萍1132 分享

高中語文文言文的知識點分析

  高中學(xué)生學(xué)習(xí)到的文言文的知識點很多,學(xué)生將其整理好來復(fù)習(xí),會比較的有效率,下面學(xué)習(xí)啦的小編將為大家?guī)砀咧姓Z文文言文的知識點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文言文的重要知識點

  《寡人之于國也》

  __《孟子》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剛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通“毋”,不要)

  (2)無失其時(通“毋”,不要)

  (3)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通“斑”,此處指頭發(fā)花白)

  (4)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同“途”,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僅僅)

  2.特殊詞義

  (1)河內(nèi)兇(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鄰國之民不加少(副詞,更、更加)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過)

  (4)數(shù)罟不入洿池(細密)

  3.一詞多義

  (1)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食:前一個為動詞,吃;后一個為名詞,食物)

  (2)數(shù)

  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譯(幾,若干)

  數(shù)罟不入洿池(密)

  愿令得補黑衣之?dāng)?shù)(數(shù)目)

  扶蘇以數(shù)諫故(屢次)

  (3)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過)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彎曲)

  系向牛頭充炭直(通值,價錢)

  (4)勝

  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盡)

  驢不勝怒,蹄之(能承受)

  其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勝利)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超過)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優(yōu)美的)

  (5)發(fā)

  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打開)

  發(fā)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派遣)

  百發(fā)百中(發(fā)射)

  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花開)

  (6)兵

  非我也,兵也(兵器)

  窮兵黷武(軍事力量)

  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兵乃出(軍隊)

  草木皆兵(士兵)

  4.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

  填然鼓之(敲鼓)

  樹之以桑(種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稱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吃)

  5、古今異義

  (1)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古:黃河 今:泛指河流)

  (2)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古:谷物收成不好 今:兇惡,厲害)

  (3)棄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 今:行,走路)

  (4)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古:供養(yǎng)活著的人 今:保養(yǎng)身體)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憑借 今:表示同意,認可)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為這樣,而意為卻 今:轉(zhuǎn)折連詞)

  (7)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歸咎 今:沒有罪過)

  二、文言虛詞

  1.而

  (1) 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語,表修飾:棄甲曳兵而走

  (2) 連詞,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3) 連詞,表轉(zhuǎn)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

  (4) 連詞,表并列: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2.其

  (1) 指示代詞,相當(dāng)于“那”“那里”: 則移其民于河?xùn)|

  (2) 代詞,作定語成分:移其粟于河內(nèi)(代河?xùn)|的)/ 無失其時(它們的)

  3.之

  (1)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寡人之于國也/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2) 結(jié)構(gòu)助詞,的:察鄰國之政/王道之始也

  (3)襯音助詞,無義:填然鼓之/樹之以桑

 ?、却~,作賓語成分:申之以孝悌之義(指代百姓)/ 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說的事)

  4.焉

  (1) 句末語氣助詞:盡心焉耳矣

  (2) 代詞: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 指示代詞,這樣:河?xùn)|兇亦然/然而不王者

  (2) 形容詞詞尾,相當(dāng)于“地”:填然鼓之

  6.于

  (1) 介詞,對于: 寡人之于國也

  (2) 介詞,表比較,比: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3) 介詞,在: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斷)

  (3)非我也,歲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4)是亦走也

  (5)非我也,兵也

  2.疑問句

  (1)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問代詞, 與“也”連用,表疑問)

  (2)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疑問代詞“何”與“如”連用,表疑問)

  (3)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疑問代詞 “何”在此表示反問)

  3.省略句

  (1)(寡人)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語“寡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棄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語“士兵”)

  (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當(dāng)于“因此”)

  (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去主語“梁惠王”)

  (5)(孟子)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省去主語“孟子”)

  (6)(國家)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語“國家”)

  (7)(王)則日:“非我也,歲也。”(省去主語“王”)

  (8)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倒裝句

  (1)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于鄰國多,介詞賓語后置)

  (2)申之以孝悌之義(以孝悌之義申之,介詞賓語后置)

  (3)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詞賓語后置)

  (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師說》

  ——韓愈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通“授”,傳授)

  (2)或師焉,或不焉(通“否”)

  2.古今異義

  (1)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學(xué)者,古義:求學(xué)的人;今義:指在學(xué)術(shù)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所以,古義:用來……的;今義:表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不必,古義:不一定;今義:用不著)

  (4)今之眾人(眾人,古義:一般人;今義:眾多的人,大家)

  (5)小學(xué)而大遺(小學(xué),古義:小的方面學(xué)習(xí);今義:指教育的一個階段,也指實施這種教

  育的機構(gòu))

  (6)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無:古:無論 今:沒有)

  (7)吾從而師之(從而:古:跟隨(他)并且…. 今:表示因果關(guān)系)

  (8)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道:古:風(fēng)尚 今:道路,道德)

  3.一詞多義

  (1)師

  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名詞,老師)

  吾從而師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從師求學(xué))

  吾師道也(動詞,學(xué)習(xí))

  (2)傳

  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名詞,解釋經(jīng)文的著作)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動詞,傳授)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流傳)

  (3)于

  師不必賢于弟子(比,介詞,引出比較對象)

  而恥學(xué)于師(向,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的對象)

  不拘于時(被,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其皆出于此乎(在,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的處所)

  (4)乎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乎,介詞,相當(dāng)于 于,引進比較對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乎,語氣詞,呢,表示反詰語氣)

  (5)從

  惑而不從師(跟隨)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自)

  (6)所以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用來…的)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的原因)

  4.詞類活用

  (1) 名詞作動詞

  吾師道也(學(xué)習(xí))

  其下圣人也亦遠矣(低于)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從師)

  (2) 名詞的意動用法

  吾從而師之(以……為師)

  孔子師郯子(以……為師)

  (3)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而恥學(xué)于師(以……為恥)

  (4) 形容詞作名詞

  小學(xué)而大遺(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吾未見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惑,疑惑的問題)

  愚益愚(愚人)

  是故圣益圣(圣,圣人)

  二、文言虛詞

  1.而

  (1) 連詞,表并列: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小學(xué)而大遺

  (2) 連詞,表轉(zhuǎn)折:惑而不從師

  (3) 連詞,表承接:吾從而師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擇師而教之

  (4) 連詞,表修飾:則群聚而笑之

  (5) 表陳述語氣:如是而已

  2.之

  (1) 助詞,的: 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彼童子之師

  (2) 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3)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師說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4) 代詞,指代知識、道理等:人非生而知之者

  (5)代詞,他:作師說以貽之

  (6)代詞,這,這一類。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3.其

  (1)代詞,那些: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2)代詞,他: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3)代詞,他的: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其皆出于此乎

  (5)副詞,表反問語氣:其可怪也歟

  4.于

  (1)介詞,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介詞,向:而恥學(xué)于師

  (3)介詞,對于:于其身也

  (4)介詞,從:皆出于此乎

  (5)介詞,被:不拘于時

  5.乎

  (1)介詞,相當(dāng)于“于”,譯為“在”: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2)介詞,相當(dāng)于“于”,表比較,譯為“比”: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3)語氣助詞,表揣測,譯為“嗎”或“吧”: 其皆出于此乎

  (4)語氣助詞,表感嘆,譯為“唉”、“呢”: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也

  (1)句末語氣助詞,與“者”連用表判斷: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2)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3)句末語氣助詞,與“歟”連用,加強語氣:其可怪也歟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表判斷)

  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2.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賓語“之”)

  (2)吾從(之)而師之(省賓語“之”)

  (人)問之,(士大夫之族)則曰….(省略主語)

  其下(于)圣人也亦遠矣(省略介詞)

  3.倒裝句

  (1)而恥學(xué)于師(于師學(xué),介賓后置)

  (2)師不必賢于弟子(于弟子賢,介賓后置)

  (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賓語前置)

  (4)其聞道也亦先乎吾(乎吾,介詞結(jié)構(gòu)作狀語,后置)

  4.被動句

  不拘于時(介詞“于”表被動)

  四、重要詞義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無,古義:無論;今義:沒有,否定副詞)

  吾從而師之(從,古義:跟隨、而且;今義:連詞,表目的或結(jié)果)

點擊下頁查看更多高中語文常見的成語誤用

3775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