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中考化學押題卷附答案(2)
九年級中考化學押題卷答案
1.B 2.A 3.B 4.C 5.A 6.C 7.B 8.D 9.D 10.B 11.B 12.A
13.D【解析】鐵的活動性比銅強,會置換出氯化銅中的銅。取濾渣少許,向其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濾渣部分溶解,有無色氣體產(chǎn)生,所以鐵是過量的,得到的濾液中含有氯化亞鐵,濾渣中含有鐵和銅。A選項,鐵會與氯化銅反應,所以金屬活動性:Fe>Cu,故A正確。B選項,取濾渣少許,向其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濾渣部分溶解,有無色氣體產(chǎn)生,所以濾渣含有鐵和銅,故B正確。C選項,通過分析可知鐵是過量的,所以濾液中不含銅離子,故C正確。D選項,每56份質(zhì)量的鐵會生成64份質(zhì)量的銅,所以反應后溶液質(zhì)量減輕,故D錯誤。
14.C【解析】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氨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和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3O2 2N2+6H2O。A選項,A為氨氣,氮元素與氫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14×1)∶(1×3)=14∶3,故A錯誤。B選項,A為氨氣,氫元素的化學價為+1價,可推出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故B錯誤。C選項,由方程式可知,該反應中B和C的質(zhì)量比為(32×3)∶(28×2)=12∶7,故C正確。D選項,由方程式可知,該反應中A和D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4∶6=2∶3,故D錯誤。
15.B 16.C
17. A【解析】由題意得,反應后物質(zhì)質(zhì)量增加92.7 g﹣90 g = 2.7g。
18.C 19.C 20.D 21.A 22.D
23.D【解析】 A選項,10 ℃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A錯誤。B選項,通過升溫可以將甲的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故B錯誤。C選項,20 ℃時,在甲、乙的飽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必須指明在飽和溶液中,故C錯誤。D選項,30 ℃時,分別在100 g水中加入40 g甲、乙,同時降溫至20 ℃,甲、乙溶液均為飽和溶液,因為在20 ℃,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 g,故D正確。
24.D【解析】A選項,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通過量氧氣點燃,這是因為除去氣體中的氣體雜質(zhì)不能使用氣體,否則會引入新的氣體雜質(zhì)氧氣,故A錯誤。B選項,CaO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CaCO3難溶于水,反而會把原物質(zhì)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B錯誤。C選項,溶液中的FeSO4和CuSO4均能與過量鋅粉反應,不但能把雜質(zhì)除去,也會把原物質(zhì)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C錯誤。D選項,Na2CO3能與過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再蒸發(fā),能除去雜質(zhì)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zhì),符合除雜原則,故D正確。
25. BD【解析】A選項,一定溫度下,氯化鈉的溶解度是固定不變的,不會因攪拌就改變其溶解度,只會加快氯化鈉的溶解速度,故A錯誤。B選項,③、④兩步顛倒,不會影響除掉鋇離子和鎂離子得效果,故B正確。C選項,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可以將硫酸根離子轉(zhuǎn)化為沉淀,加過量碳酸鈉溶液,可以將鈣離子和反應剩余的鋇離子轉(zhuǎn)化為沉淀,加過量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將鎂離子轉(zhuǎn)化為沉淀,所以⑤操作中得到的沉淀共有四種,故C錯誤。D選項,⑥操作中,加入適量鹽酸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從而得到中性的氯化鈉溶液,故D正確。
26.BC【解析】 A選項,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質(zhì)量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不斷加入硝酸鉀晶體,則圖象中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不能從原點開始,故A錯誤。B選項,足量的Zn粉和Fe粉分別與等質(zhì)量等質(zhì)量分數(shù)的稀硫酸反應,Zn反應地快,而生成的氫氣質(zhì)量相等,故B正確。C選項,常溫下向pH=10的堿性溶液中加水稀釋,堿性減弱,pH逐漸接近7,故C正確。D選項,向硫酸銅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斷加氫氧化鈉溶液,則氫氧化鈉先和硫酸反應,當硫酸消耗盡,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沉淀不會從原點開始,故D錯誤。
27.(1)①3S ②2Mg2+ ③Al2O3 (2)① H2 ② CO ③ KNO3
28.(1)不停地運動 < (2)乳化 (3)蛋白質(zhì) ③
(4)
29.(1)H2O (2)b (3)a
30.(1)20℃時,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為40 g (2)4 (3)乙 (4)<
31.(1)鈦合金(或鋁鋰合金) 橡膠 (2)硬度大、抗腐蝕 (3)強
32.(1)化學變化 (2)③ (3)水
33.(1)②⑤①④③ (2)加快溶解速率 (3)165.6 mL (4)①②③
【解析】(1)配制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 的NaCl溶液,首先計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鈉和水的質(zhì)量,再稱量所需的氯化鈉和量取水,最后進行溶解,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為②⑤①④③。(2)操作③是溶解操作,操作③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3)稱量NaCl時,天平平衡后的狀態(tài)如圖1⑤所示,游碼標尺示數(shù)見圖2(每小格是0.2 g,3.4 g),則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10 g + 5 g + 3.4 g = 18.4 g;溶液的質(zhì)量=溶質(zhì)質(zhì)量÷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則氯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為18.4 g÷10% = 184 g;則需要水的質(zhì)量為184 g - 18.4 g =165.6 g(合165.6 mL)。(4)①氯化鈉固體仍然不純,會造成實際所取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偏小,則使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偏小。②稱量時砝碼端忘墊質(zhì)量相同的紙片,氯化鈉和紙片的質(zhì)量等于砝碼和游碼的質(zhì)量,會造成實際所取的溶質(zhì)的質(zhì)量偏小,則使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偏小。③量取水時,仰視讀數(shù),讀數(shù)比實際液體體積小,會造成實際量取的水的體積偏大,則使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偏小。④溶液具有均一性,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不變。
34.(1)C (2)化合 (3)
35.(1)O2 (2) (3)還原 (4)滅火
【解析】 ①的現(xiàn)象是顏色由黑變紅,則可能是氧化銅被還原為銅,②的現(xiàn)象是顏色由紅
變黑,則可能是氧化鐵被還原為鐵,這兩個反應都能生成B,則可能是一氧化碳或碳還
原金屬氧化物生成二氧化碳,B可能是二氧化碳,E是氧化物,可能是氧化銅,一氧化
碳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A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C,C是氧化物,則A
可能是碳,碳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F(xiàn)可能是氧化鐵,碳能與氧氣反應生
成C—一氧化碳或B—二氧化碳,故D是氧氣,代入框圖,推斷合理。所以(1)D是氧
氣,能夠支持物質(zhì)的燃燒或支持呼吸,化學式為O2。(2)變化①是碳和氧化銅反應產(chǎn)生
銅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3)①、②兩個反應是和碳或一
氧化碳發(fā)生的氧化還原反應,在這里A、C表現(xiàn)出的是還原性。(4)通過推導可知,B是二氧化碳,可以用來滅火。
36. (1)石蕊溶液變紅 AgCl (2)Na2SO4 (3)CuSO4、CaCl2
(4) (5)NaCl 在A溶液中加入適量硝酸鋇溶液,然后過濾,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有白色沉淀,則說明含有氯化鈉,若無白色沉淀,則說明不含氯化鈉
【解析】樣品加水得無色溶液,硫酸銅的水溶液是藍色的,則一定不含有硫酸銅,由于氯化鈣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故一定不含有氯化鈣;加入氯化鋇溶液產(chǎn)生了沉淀B,由于碳酸鈉能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硫酸鈉能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加入稀硝酸得到了無色氣體D,則D是二氧化碳,白色沉淀F是硫酸鋇,在濾液C中加入硝酸銀溶液,生成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G,則G是氯化銀,說明C中含有氯離子,此步驟是想證明A中含有氯化鈉,但是由于步驟②加入的是氯化鋇,故不能說明含有氯化鈉。(1)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溶液變紅,白色沉淀G是氯化銀。(2)碳酸鈉樣品中一定含有硫酸鈉。(3)碳酸鈉樣品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銅和氯化鈣。(4)加入氯化鋇溶液一定會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5)碳酸鈉樣品中不能確定存在的物質(zhì)是氯化鈉,若要檢驗其是否存在,可以在A溶液中加入適量硝酸鋇溶液,然后過濾,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有白色沉淀,則說明含有氯化鈉,若無白色沉淀,則說明不含氯化鈉。
37.(1)水槽 (2)氯酸鉀 二氧化錳 (3)收集氣體前集氣瓶中未裝滿水 (4)a (5)稀鹽酸 用手緊捏軟塑料管下部,使液體試劑與固體試劑接觸發(fā)生反應,制得所需的氣體后松手
38.【實驗探究】
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zhì)析出,溶液顏色發(fā)生改變
【反思評價】 密閉容器
【優(yōu)化裝置】 B A裝置實驗中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充滿氣球,使整個裝置所受空氣浮力增大,因此反應后天平不能平衡。
【得出結(jié)論】 參加化學反應
【解釋應用】 四
【解析】 【實驗探究】 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碳酸鈉與氯化氫的質(zhì)量和等于生成的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和,因有二氧化碳氣體溢出,故反應后總質(zhì)量比反應前總質(zhì)量減少,觀察到天平不平衡;反應的方程式為 ;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故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zhì)析出,溶液顏色發(fā)生改變,天平指針沒有偏轉(zhuǎn)。【反思評價】 通過討論,同學們發(fā)現(xiàn)甲組中有氣體溢出,導致指針向右偏轉(zhuǎn)。得到啟示:在探究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是否相等時,凡有氣體生成或參加的反應一定要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緝?yōu)化裝置】 最佳裝置是B。A裝置實驗中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充滿氣球,使整個裝置所受空氣浮力增大,因此反應后天平不能平衡;C中碳酸鈉粉末與鹽酸反應太快,橡皮塞易彈出?!镜贸鼋Y(jié)論】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窘忉寫谩?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氧化銅、二氧化碳和水含有銅、碳、氧、氫四種元素,所以該化合物中也會含有這四種元素。
39.【提出猜想】 NaOH溶液全部變質(zhì) 【實驗探究】產(chǎn)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變紅 產(chǎn)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不變色 【實驗反思】(1)③④ (2)硫酸銅溶液(或NH4Cl溶液,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酌情給分) 【拓展應用】密封保存
【解析】 【提出猜想】 氫氧化鈉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變質(zhì)。由小麗的猜想得出自己的猜想是NaOH溶液全部變質(zhì)?!緦嶒炋骄俊?小麗在檢驗部分變質(zhì)時,不但檢驗有碳酸鈉還要檢驗有氫氧化鈉。所以滴加氯化鈣有白色沉淀,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色。如果氫氧化鈉溶液全部變質(zhì),則按小麗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時,實驗現(xiàn)象為產(chǎn)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不變色?!緦嶒灧此肌?(1)小麗在做實驗時,還可用其他的物質(zhì)來代替氯化鈣,但所選的藥品與碳酸鈉反應不能生成堿,所以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鋇溶液不能代替氯化鈣。(2)第二次滴加的是酚酞溶液,其用來檢驗氫氧化鈉堿溶液,因此可以用硫酸銅溶液或NH4Cl溶液來代替酚酞試液?!就卣箲谩?由以上實驗探究可知,氫氧化鈉暴露在空氣中容易與二氧化碳反應發(fā)生變質(zhì),因此應該對氫氧化鈉溶液密封保存。
40.(1) (2)5 氣泡產(chǎn)生的快慢
(3)C B (4)一
【解析】 (1)鋁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 。(2)x=5;實驗過程中,可以通過觀察氣泡產(chǎn)生的快慢來比較鋁與稀鹽酸和稀硫酸反應的劇烈程度。(3)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向試管Ⅰ中加入少量硫酸鈉后反應速度無變化,則Na+、SO42-對實驗沒有影響;向試管Ⅱ中加入少量氯化鈉反應明顯加快,綜合可知Na+對實驗沒影響,所以影響反應速率的是Cl-。(4)通過(3)中的對比試驗,觀察到試管Ⅰ中反應快慢無明顯變化,試管Ⅱ中反應明顯加劇,則猜想一成立。
41.(1)除去水蒸氣 (2)
(3)沒有進行尾氣處理(4)ef→cd→ef→ab→gh→ef
42.Ⅰ.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Ⅱ.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氫鈉和醋酸反應生成的 取碳酸氫鈉樣品少許加入試管中,加入醋酸,并把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Ⅲ. Ⅳ.方法一:取少量粉末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若有氣泡產(chǎn)生,則粉末為Na2CO3 方法二:取少量粉末于試管中,加適量水溶解,再加入CaCl2(或BaCl2等)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粉末為Na2CO3。
43.(1)16 (2)108 (3)18:2:7
44.(1)3.2
(2)解:設25.0 g過氧化氫溶液中含有過氧化氫的質(zhì)量為x。
答:該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7.2%。
45.(1)70.7%(2)6.3 g
(3)解:設生成4.4 g二氧化碳需要的碳酸鈉的質(zhì)量為x,生成的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y。
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11.7 g+(15 g-10.6 g)=16.1 g。
恰好反應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
答:恰好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2.8%。
猜你喜歡:
九年級中考化學押題卷附答案(2)
上一篇:南京市初三二?;瘜W試卷答案
下一篇:合肥九年級化學二模試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