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名著閱讀知識點
初三語文名著閱讀知識點
在學習的過程中,閱讀一些名著對我們是有利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三語文名著閱讀知識點以供大家學習。
初三語文名著閱讀知識點:《名人傳》
1.作者:羅曼·羅蘭,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羅曼o羅蘭指出人生是艱苦的,生活里充滿了貧困、憂慮、孤獨和辛勞,人們卻彼此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所以他要寫作《名人傳》,要把偉大的心靈獻給受苦難的人們,使他們得到安慰和鼓舞。
2.內(nèi)容簡介
《名人傳》又稱《英雄傳》,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其中,貝多芬是音樂家,米開朗琪羅是雕刻家兼畫家,托爾斯泰是小說家。三部傳記都著重記載了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與正義,為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獻出了畢生精力。他們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和對人類的信心,作者把他們稱為“英雄”,只因為他們是“人類的忠仆”,具有偉大的品格,能傾心為公眾服務。
羅曼·羅蘭認為英雄的偉大不在于他的體魄,而在于他的心靈和品格。貝多芬、米開朗琪羅這樣的天才竟終身未婚,未能享受到真正的愛情;而托爾斯泰夫妻之間持續(xù)數(shù)十年的互不理解,則是他的悲劇的最直接的根源。他們在社會上更是受到了最冷酷的對待。貝多芬面對的是懷著敵意的城市維也納,他的音樂受到歡呼,他的困難卻無人問津。米開朗琪羅除了被迫為教皇服務之外,他每從事一項工程,都有一批卑鄙小人處于嫉妒和怨恨,對他進行惡毒的污蔑和攻擊。托爾斯泰面對的則是整個貴族上流社會,以至于被教會宣布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開除教籍。他們面對家庭生活的不幸和社會的排斥,進行不屈不撓地抗爭。真實的苦難使他們直面人生,而與苦難的搏斗,則造就了他們的偉大。一個遭受家庭生活不幸和社會排斥的人,要么在孤獨和痛苦中死亡,要么不屈不撓地抗爭,這三位偉人正是屬于后者。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米開朗琪羅直到臨終前幾天還整天站著塑像,終于留下了傳世的杰作;托爾斯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擺脫貴族生活的決心。
《名人傳》告訴我們:人生難免會遇到磨難,生活也并非充滿了鮮花和歡樂;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克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種種困難;評價人物要看人的品質(zhì)和價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初三語文名著閱讀知識點:《朝花夕拾》
1.作者: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現(xiàn)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
2.內(nèi)容
《朝花夕拾》是魯迅創(chuàng)作的以回憶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生活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寫于1926年6月至11月間,《朝花夕拾》題目意義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意思”。
3.故事梗概
《狗·貓·鼠》在這篇文章里,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天生一副媚態(tài);第三,它老在嗥叫,令人心煩;第四,它吃了我小時候心愛的一只小隱鼠,雖然后來證實并非貓所害,但我對貓是不會產(chǎn)生好感的,何況它后來確實吃了小兔子!這篇文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追憶童年時救養(yǎng)的一只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jīng)歷和感受,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表現(xiàn)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阿長與〈山海經(jīng)〉》憶述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jié)”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jīng)》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魯迅先生從自己小時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臥冰求鯉”、“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三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可憐。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五猖會》五猖會是一個迎神賽會,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個節(jié)日。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初三語文名著閱讀知識點:《童年》
1.作家、作品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中的第一部?!锻辍肥歉郀柣宰陨斫?jīng)歷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講述的是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
2.故事梗概
阿廖沙三歲時,失去了父親,母親瓦爾瓦拉把他寄養(yǎng)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諾弗哥羅德城。外祖父年輕時,是一個纖夫,后來開染坊,成了小業(yè)主。阿廖沙來到外祖父家時,外祖父家業(yè)已經(jīng)開始衰落,由于家業(yè)不景氣,外祖父變得也愈加專橫暴躁。阿廖沙的兩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不斷地爭吵、斗毆。在這個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與人之間彌漫著仇恨之霧,連小孩也為這種氣氛所毒害。阿廖沙一進外祖父家就不喜歡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著敵意。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慫恿,把一塊白桌布投進染缸里染成了藍色,結(jié)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覺,并害了一場大病。從此,阿廖沙就開始懷著不安的心情觀察周圍的人們,不論是對自己的,還是別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難以忍受。他的母親由于不堪忍受這種生活,便丟下了他,離開了這個家庭。但在這個污濁的環(huán)境里,也還有另外一種人,另外一種生活。這里有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每逢節(jié)日的晚上,雅科夫就會彈吉他,奏出動人心弦的曲調(diào)。外祖母跳著民間舞,猶如恢復了青春。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歡樂又感到憂愁。在這些人當中,外祖母給阿廖沙的影響是最深的。外祖母為人善良公正,熱愛生活,相信善總會戰(zhàn)勝惡。她知道很多優(yōu)美的民間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親可愛,與人為善的。而外祖父的上帝則與之相反,它不愛人,總是尋找人的罪惡,懲罰人。
后來,外祖父遷居到卡那特街,招了兩個房客。一個是進步的知識分子,綽號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個優(yōu)秀人物,他給阿廖沙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另一個是搶劫教堂后偽裝成車夫的彼得,他的殘忍和奴隸習氣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母親在一天早晨突然回來了,她的變化使阿廖沙心里感到十分沉痛。開始,她教阿廖沙認字讀書,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漸漸地變得漫不經(jīng)心,經(jīng)常發(fā)脾氣,愁眉不展。后來母親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對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竭力避開大人,想一個人單獨生活。就這樣經(jīng)過了一個夏天思考之后,他終于增強了力量和信心。
母親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經(jīng)常挨后父打。貧困和疾病,吞蝕著她的美麗。由于她心境不好對阿廖沙常常表現(xiàn)出冷酷和不公平。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溫暖,在學校也受歧視和刁難。因此,在阿廖沙的心靈中,“愛”的情感漸漸被對一切的恨所代替。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這時外祖父已經(jīng)全面破產(chǎn)!他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困苦。為了糊口阿廖沙放學后同鄰居的孩子們合伙揀破爛賣。同時,也感受到了友誼和同情。但這也招致學校的非難。
這時候阿廖沙母親逝世,他埋葬了母親以后,不久便到“人間”去謀生。
3.主要內(nèi)容
《童年》主要講述阿廖沙(“我”)三歲到十歲的童年生活。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jié)束,生動再現(xiàn)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如寫“我”剛到外祖父家時見舅舅們?yōu)闋帄Z家產(chǎn)而爭吵斗毆的情景,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殘暴;寫“我”在母親死后與外祖母相依為命的一段生活,作者刻畫了外祖父的貪婪吝嗇(該他出錢買的那天,午飯照例要壞些;十分注意倒給他的茶的濃度;連敬圣像點的長明燈的油也是各買各的),外祖母的寬厚善良(該她出錢買的全是好肉;對著“我”掙來的錢默默流淚)等等。
4.人物形象及對應的典型情節(jié)和性格特征
阿廖沙:可愛、弱小、倔強、執(zhí)著,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是俄羅斯一代新人的代表。外祖母所講的故事、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獻身于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都給過阿廖沙以力量和幫助,使他在黑暗污濁的環(huán)境中仍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并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外祖母: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經(jīng)常講一些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民間故事給阿廖沙聽。慈祥善良、聰明能干、熱愛生活、胸懷寬大、善于忍讓。
外祖父:經(jīng)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如阿列克謝因染壞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過去;狠心剝削工人,暗放高利貸,慫恿幫工偷東西。吝嗇、貪婪、專橫、殘暴。
5.外祖父所招的兩個房客
一個是進步的知識分子,綽號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個優(yōu)秀人物,他給阿廖沙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另一個是搶劫教堂后偽裝成車夫的彼得,他的殘忍和奴隸習氣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6.《童年》的主題
基本主題:阿廖沙的成長;還有一個主題是:鞭撻俄國國民的小市民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