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下學期模擬考試試題及答案
高三語文下學期模擬考試試題及答案
高三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對于語文的復習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通過多做一些語文模擬考試試題來進行復習語文基礎知識點,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高三語文下學期模擬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語文下學期模擬考試試題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且注音全對的一項是(3分)
A.從以往的怨聲載(zài)道,到現(xiàn)在的交口稱贊,近年來該村大刀闊斧移風易俗,打破飽受詬病的人情枷索,擯(bìn)棄各種陳規(guī)陋習,為脫貧攢足了本錢,為村民鼓足了干勁。
B.兒時鄉(xiāng)村生活的痕跡一直氤氳在我的記憶里,如蟄伏在屋后黝(yǒu)黑山坳里久久不曾散去的炊煙,又如游走在春日田間與萬物嬉戲的惠風,彌漫著繾(qiǎn)綣,暈染著希望。
C.由鄭振鐸等大家從1958年開始編纂(zuǎn)的《古本戲曲叢刊》,在60年間收錄了許多亟(qì)待編目的戲曲,終于集腋成裘,成為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傳統(tǒng)戲曲作品總集。
D.那些斐聲中外的水彩畫,因屏蔽了世事的紛擾而顯得悠然靜謐,有一種滄桑而雋(juàn)永的生命質感,讓觀者的心靈在水、光、色的調和中,被裹挾(xié)著,撞擊著。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運用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節(jié)約”縱然需要提倡,但對那些有害健康、威脅安全的“節(jié)約”,千萬要遠離,若因為一時的“節(jié)約”而傷害了身體,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B.只有以“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孫謀”的意識理清親情與權力的邊界,才能讓清廉的家風伴隨我們這個時代,使好家風涵養(yǎng)好作風、好民風。
C.明清時期的家具采用質地堅韌的硬木作材料,構件之間完全不用金屬釘子,僅僅依靠榫卯就可以將各構件連接得間不容發(fā),毫無縫隙。
D.小小的堅果,竟能成為我們身體的擋箭牌?荷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堅果對人體健康的作用是全方位的,能顯著降低各種常見疾病的發(fā)病率。
3.以下劃線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2分)
人們最初讀到的有關“搗衣”的古典詩詞,會是哪一首呢?【甲】可能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也可能是李白的《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乙】那么,“搗衣聲”究竟是怎樣的聲音?是單調機械擾人心緒的,還是雜而不亂纏綿深淳的?許多人不甚明白。從事民俗研究的王明教授也曾為此感到困惑。然而,某個深秋夜晚在內蒙古鄉(xiāng)村的所見所聞,讓他茅塞頓開——【丙】那一晚,“清冷的月光如霜似水灑在地上,一片慘白。此時,‘梆梆梆’的搗衣聲,響成一片,有高有低,互相呼應,構成一篇激動人心的樂章” 。(王明《搗衣聲》)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A.據(jù)人社部消息,今年調整的退休人員基本養(yǎng)老金已全部到位,全國1億多企業(yè)和機關事業(yè)單位退休人員養(yǎng)老待遇提高,部分地區(qū)還提高了城鄉(xiāng)居民養(yǎng)老保險基礎養(yǎng)老金標準。
B.提到“春晚”,對多次擔綱國內外重大慶典晚會總導演的楊東升來說,并不陌生。1991年至2016年間,他曾參與了多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創(chuàng)作工作,崗位遍及導播、歌舞導演、執(zhí)行導演等多個領域。
C.《生死場》話劇是有針對性地向批判國民麻木精神這一“魯迅文學傳統(tǒng)”的有力回歸。它的出發(fā)點正是源于對“魯迅精神”的繼承,因此,我們今天排演《生死場》就是以繼承“魯迅傳統(tǒng)”來紀念魯迅精神。
D.年前,一場寒潮將浙江的氣溫帶到了冰點,您如果在海南有套屬于自己的房子,就能馬上飛到那邊,天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隨時可以外出散步,看??慈粘?,是不是特別愜意呢!
5. 根據(jù)數(shù)據(jù),從中國角度得出兩點結論。(每點不超過25字)(4分)
全球公共自行車數(shù)量排名前十的國家與城市
□□□□□□□□□□□□□□□□□□□□
6. 在畫線部分填上恰當?shù)脑挘箖热?、句式對應,文意相通?5分)
我們要靠冰的融化、草根的發(fā)芽、枝條的變軟來感知早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的眼簾中,___________________,要有白雪皚皚和滴水成冰。
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3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10分)
一部藝術史全是這些推陳翻新、翻新為陳的軌跡。王靜安在 《人間詞話》里所以說:“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杰之士亦難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于此。”
在西方文藝中,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和象征主義相代謝的痕跡也是如此。各派有各派的格律,各派的格律都有因成習套而“敝”的時候。
格律既可“敝”,又何取乎格律呢?格律都有形式化的傾向,形式化的格律都有束縛藝術的傾向。我們知道這個道理,就應該知道提倡要格律的危險。但是提倡不要格律也是一樁很危險的事。我們固然應該記得格律可以變?yōu)樗腊宓男问剑俏覀円膊灰浀谝涣魉囆g家大半都是從格律中做出來的。比如陶淵明的五古,李太白的七古,王摩詰的五律以及溫飛卿、周美成諸人所用的詞調,都不是出自作者心裁。
提倡格律和提倡不要格律都有危險,這豈不是一個矛盾么?這并不是矛盾。創(chuàng)造不能無格律,但是只做到遵守格律的地步也決不足與言創(chuàng)造。藝術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個性的分別,它在變化之中也要有不變 化者存在。比如單拿詩來說,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絕、詞的交替是變化,而音節(jié)的需要則為變化中的不變化者。變化就是創(chuàng)造,不變化就是因襲。把不變化者歸納為原則,就是自然律。這種自然律可以用為規(guī)范律,因為它本來是人類共同的情感的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無個性,只有整齊而無變化,只有因襲而無創(chuàng)造,也就不能產生藝術。末流忘記這個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變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經過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這是事實,但是這決不是格律本身的罪過,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格律不能束縛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藝術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詩人,格律會受他奴役;如果不是詩人,有格律他的詩固然腐濫,無格律它也還是腐濫。
古今大藝術家大半都從格律入手。藝術須寓整齊于變化。一味齊整,如鐘擺搖動聲,固 然是單調;一味變化,如市場嘈雜聲,也還是單調。由整齊到變化易,由變化到整齊難。從整齊入手,創(chuàng)造的本能和特別情境的需要會使作者在整齊之中求變化以避免單調。從變化入手,則變化之上不能再有變化,本來是求新奇而結果卻仍還于單調。
古今大藝術家大半后來都做到脫化格律的境界。他們都從束縛中掙扎得自由,從整齊中醞釀出變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賴人能活用。善用規(guī)律者好比打網(wǎng)球,打到嫻熟時雖無心于球規(guī),在不識球規(guī)者看,球手好像縱橫如意,略無牽就規(guī)范的痕跡;在識球規(guī)者看,他卻處處循規(guī)蹈矩。姜白石說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則在神髓風骨,在于脫化格律之后的從心所欲。
(選自朱光潛《談美》,有刪改)
7.對格律可以成“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不同文體、不同派別的文學作品,其格律通行久遠之后,都有可能形成束縛藝術的習套,“敝”由此而生。
B.西方文藝中派別的新陳代謝和中國文學史中文體的推陳出新有著共通的藝術規(guī)律:格律引起變化。
C.末流文人的寫作只有群性而沒有個性,只有整齊而沒有變化,所以往往把格律變成死板的形式。
D.格律不能束縛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藝術家的地位,沒有詩才的人依傍格律會寫出比自然寫作更為惡劣的文字。
8.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藝術上通行的做法可否做為后人如法炮制的格律,在這個問題上,作者認為絕對的肯定和絕對的否定都有流弊。
B.陶淵明、李太白、王摩詰等都是第一流藝術家;陶淵明寫五古,李太白寫七古,王摩詰寫五律,都使用了既有的格律,也都因此寫出了杰作。
C.在作者看來,藝術作品出于求新奇的考慮一味變化,結果竟然和一味齊整的結果一樣歸于單調。
D.格律使作品工致,但無法賦予作品神髓風骨。古今大藝術家大半后來做到了脫化格律,到了這種境界,藝術家得到了自由,作品得到了風神之妙。
9.從全文來看,提倡不要格律的危險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作答。(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20分)
明月清泉自在懷
賈平凹
?、僮x王維的《山居秋暝》時年齡還小,想象不來“松間明月”的高潔,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樣。母親說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風景畫,要我好好背,說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雖將詩 句背得滾瓜爛熟,其意義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漁舟這些田園風物也只是朦朧,而鄉(xiāng)野情致則更模糊了。
?、?后來上了大學,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學友。翻來覆去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時常獲得師長贊許。再后來深入鄉(xiāng)村,那兒有田園,卻無松竹流泉;及至上了華山、峨眉山,并且專在月夜聽泉,古剎聞鐘,乘江南漁舟,訪溪邊浣女,都為尋找王維《山居秋暝》的那種燦爛意境,都為了卻“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執(zhí)著情結。一段時間,于人世紛雜之中,自以為林泉在胸,甚至以漁樵野老自居,說和同事糾紛,勸解禍中難人。自以為心中有了王維,就了卻了人間煩惱,看透了紅塵紛爭;更自以為一壺清茶,便可笑談古今。
?、?真正進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結婚、生子、住房、柴米油鹽,等等,才知道青年時代“明月松間照”式的“超脫”,只不過是少年時代“為賦斷詞強說愁”的浮雕和順延。真正對王維和他的詩的理解,是在經歷了無數(shù)生命的體驗和閱歷的堆積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罷,樂也罷;得也罷,失也罷——要緊的是心間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沒有月輝。哲學家培根說過:“歷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靈秀。”頂上的松陰,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寵辱得失而拋卻自在?又何曾因風霜雨雪而易移萎縮?它們自我踏實,不變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閱歷,萬年的長久,也才有了詩人的神韻和學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訪過終南山翠華池邊那棵蒼松,也每年數(shù)次帶外地朋友去觀覽黃帝陵下的漢武帝手植的松柏,還常常攜著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邊盤桓……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之雷摧折過它們的骨干,三九之冰凍裂過它們的樹皮,甚至它們還挨過野樵頑童的斧斫和毛蟲鳥雀的嚙啄,然而它們全都無言地忍受了,它們默默地自我修復、自我完善。到頭來,這風霜雨雪,這刀斧蟲雀,統(tǒng)統(tǒng)化作了其根下營養(yǎng)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盤”。這是何等的氣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嚴和人格與金錢地位、功名利祿作交換,最終腰纏萬貫、飛黃騰達的小人的蠅營狗茍算得了什么?且讓他暫去得逞又能怎樣?!
?、?王維實在是唐朝的愛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參悟得那么透徹,所謂窮極物理,形而上學于他實在是儲之心靈,口吐蓮花!坦誠、執(zhí)著、自識,使王維遠離了貪婪、附庸、嫉妒的裝飾,從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詩品頑強的生命力。誰又能說不呢?的確,“空山”是一種胸襟,“新雨”是一種態(tài)度;“天氣”是一種環(huán)境,“晚來”是瞬時的境遇。“竹喧”也罷,“蓮動”也罷,“春芳”也罷,“王孫”也罷,生活中的誘惑實在太多太多,而物質的欲望則永無止境,什么都要的結果最終只能是什么都沒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貧、甘于寂寞,自始至終保持獨立的人格,這才是人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王維的人生態(tài)度正是因為有了太多的放棄,也便才有了他“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的高潔情懷,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鉑般的千古名篇!
⑤ “明月松間照”,照一片嫻靜淡泊寄寓我無所棲息的靈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細浪淘洗我勞累庸碌之身軀。浣女是個好,漁舟也是個好,好的質地在于勞作,在于獨立,在于思想——這是物質的創(chuàng)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10.結合對文章的理解,解釋句子含義:“到頭來,這風霜雨雪,這刀斧蟲雀,統(tǒng)統(tǒng)化作了其根下營養(yǎng)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盤’。這是何等的氣度和胸襟?”(4分)
11. 在第④段中作者說“王維實在是唐朝的愛因斯坦”,試分析作者這樣寫的用意。(4分)
12.賞析文章第③段劃線部分。(6分)
13.文章的題目是“明月清泉自在懷”,文章結尾又說“這是物質的創(chuàng)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請結合全文,解釋作者心目中“明月清泉”的具體含義。(6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4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題。(20分)
葉 生
蒲松齡
淮陽葉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詞賦,冠絕當時;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場。會關東丁乘鶴,來令是邑。見其文,奇之。召與語,大悅。值科試,公游揚于學使,遂領冠軍。公期望綦切。闈后,索文讀之,擊節(jié)稱嘆。不意時數(shù)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鎩羽。生嗒喪而歸,愧負知己,形銷骨立,癡若木偶。公憐之,相期考滿入都,攜與俱北。生甚感佩,辭而歸,杜門不出。無何,寢疾。公遺問不絕;而服藥百裹,殊罔所效。
公適以忤上官免,將解任去。函致生,其略云:“仆東歸有日;所以遲遲者,待足下耳。足下朝至,則仆夕發(fā)矣。”生持書啜泣,寄語來使:“疾革難遽瘥,請先發(fā)。”公不忍去,徐待之。
逾數(shù)日 ,門者忽通葉生至。公喜,逆而問之。生日:“以犬馬病,勞夫子久待,萬慮不寧。今幸可從杖履。”公乃束裝戒旦。抵里,命子師事生,夙夜與俱。公子名再昌,時年十六,尚不能文。然絕慧,居之期歲,便能落筆成文。益之公力,遂入邑庠,旋中亞魁。公以其久客,恐誤歲試,勸令歸省。慘然不樂。公不忍強,囑公子至都為之納粟。公子又捷南宮,授部中主政。攜生赴監(jiān),與共晨夕。逾歲,生入北闈,竟領鄉(xiāng)薦。會公子差南河典務,因謂生日:“此去離貴鄉(xiāng)不遠。先生奮跡云霄,錦還為快。” 生亦喜。
歸見門戶蕭條,意甚悲惻。逡巡至庭中,妻攜簸具以出,見生,擲具駭走。妻遙謂曰:“君死已久,何復言貴?所以淹君柩者,以家貧子幼耳。今阿大亦已成立,勿作怪異嚇生人。”生聞之,憮然惆悵。逡巡入室,見靈柩儼然,撲地而滅。妻驚視之,大慟,抱衣悲哭。公子聞之,涕墮垂膺。即命駕哭諸其室出橐營喪葬以孝廉禮又厚遺其子為延師教讀言于學使逾年游泮。
異史氏曰:“魂從知己,竟忘死耶?聞者疑之,余深信焉。嗟乎!遇合難期,遭逢不偶。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爾;顛倒逸群之物,伯樂伊誰?天下之昂藏①淪落如葉生其人者,亦復不少,顧安得令威復來,而生死從之也哉?噫!”
注①昂藏:儀表堂堂,氣度不凡。
(節(jié)選自《聊齋志異•葉生》,有改動)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而所如不偶 不偶:不對等。
B.疾革難遽瘥 瘥:病愈。
C.公逆而問之 逆:迎接。
D.所以淹君柩者 淹:長久停留。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公游揚于學使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辭而歸,杜門不出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C.以犬馬病 但以劉日薄西山
D.余深信焉 去今之墓而葬焉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葉生終其一生于科考,甚至死后也沒有斷絕;他知恩圖報,因感念丁公的知遇之恩,不離不棄,死后化作靈魂去報恩 ,終讓丁公實現(xiàn)科考夢想。
B.作者并非僅僅敘述了一個凄惻動人的故事,比照葉生,結合作者自己科考的辛酸往事,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作者是借科考之事,抒孤憤之情。
C.本文文筆簡練,描寫細膩,故事情節(jié)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力避平鋪直敘、平淡無奇,做到了奇幻多姿,浪漫主義手法高超。
D.通過“異史氏曰”,本文卒章顯志,既高度概括了故事情節(jié),又談了自己的看法,更抒發(fā)了對科考取士以及難得如丁公那樣的知己的慨嘆。
17.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即命駕哭諸其室出橐營喪葬以孝廉禮又厚遺其子為延師教讀言于學使逾年游泮。
1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 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不意時數(shù)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鎩羽。(4分)
(2)天下之昂藏淪落如葉生其人者,亦復不少,顧安得令威復來,而生死從之也哉?(4分)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9—20題。(8分)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南宋】辛棄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斷云依水晚來收。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注】這首詞是辛棄疾中年謫居鵝湖時所作。《世說新語•黜免》篇:“殷中軍被廢,終日恒書空作字,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新唐書•卓行傳》:“司空圖有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見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瞆,三宜休。’”
19.請賞析上闕的寫景藝術。(4分)
20.結合作品,從兩個方面簡要分析下闕中作者的情感變化。(4分)
(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題。(6分)
?、僮釉唬?ldquo;食夫稻,衣夫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論語•陽貨》)
?、?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為莫逆之交)子桑戶死。未葬??鬃勇勚?,使子貢往侍事(助治喪事)焉?;蚓幥蚬那?,相和而歌曰:“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猶為人猗!”子貢趨而進曰:“敢問臨尸而歌,禮乎?”(《莊子•大宗師》)
21.概括孔子對喪禮的要求(不得摘引原句),并分析提出這種要求的原因有哪些。(3分)
22.孟子反、子琴張在喪禮上的表現(xiàn)有何特點?他們這樣做的原因有哪些?(3分)
(四)古詩文默寫。(6分)
2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6分)
(1)西當太白有鳥道, 。地崩山摧壯士死, 。(李白《蜀道難》)
(2)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 。(李密《陳情表》)
(3) , 。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王實甫《長亭送別》)
(4)士不可以不弘毅, 。 ,不亦重乎?(《論語》)
(5)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四、作文(共60分)
24.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科學技術改變的不只是物質生活??茖W技術取代人的辛勞之后,自然取代了苦咸的汗水、緊皺的眉頭、緊繃的心弦;人們可以愜意逍遙地沉醉在網(wǎng)絡的海洋中。不過,也有人注意到了另一面。越來越多的母親用牛奶、羊奶或者人工合成的乳粉代替了母乳喂養(yǎng);母親在燭光下給兒女講故事的畫面逐漸淡退,現(xiàn)在很多母親打開手機音頻就可以給孩子講故事;在藏區(qū),不少人用放CD來代替喇嘛的早禱。當一個又一個升級版的技術大駕光臨之后,人的心靈與性情的變化值得思考。
對此,你的觀點是什么?請寫一篇論述類文章加以闡明。
【注意】①題目自擬。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襲、套作。
高三語文下學期模擬考試試題答案
1. 【答案】B
【解析】A.“枷索”應改為“枷鎖”。C. 亟待的“亟”不讀qì,應改為jí。D. “斐聲”應改為“蜚聲”
【命題意圖】本題綜合考查識記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和識記并正確書寫現(xiàn)代漢語常用規(guī)范漢字的能力。
2. 【答案】C
【解析】A. 縱然:即使,有假設意味。B. 理清:一般用于有條理的事物,比如“理清頭緒”、“理清脈絡”、“理清思路”等。C. 間不容發(fā):兩物中間容不下一根頭發(fā),形容事物之間距離極小,也形容與災禍相距極近,形勢危急到了極點。D. 擋箭牌:比喻 推托或掩飾的借口。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
3. 【答案】C
【解析】文末句號應在括號后。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4. 【答案】A
【解析】B.成分贅余,刪“提到”。 C. 缺少介詞“以”的賓語中心詞,在“繼承‘魯迅傳統(tǒng)’”后加“的方式” ;句式雜糅,“它的出發(fā)點正是對‘魯迅精神’的繼承”或“它是源于對‘魯迅精神’的繼承”。 D.語序不當,“您”與“如果”位置互換。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辨析語病的能力。
5. 【答案】(1)中國公共自行車數(shù)量遠遠超過其他國家(或中國公共自行車數(shù)量在全球獨占鰲頭)
(2)全球公共自行車數(shù)量排名前十的城市我國獨占九個席位
【解析】共4分。每點2分,第1點要突出“遠超”或“獨占鰲頭”等類似的意思否則只得1分。
【命題意圖】該題目考查的是表達簡明、準確、得體等語言表達綜合能力,重點考查語言得體,能力層級為E。
6. 【答案】示例:我們要靠冰的融化、草根的發(fā)芽、枝條的變軟來感知早春;要憑荷塘蛙聲、林間蟬鳴、曠野螢火來記憶盛夏;我們的眼簾中,要有落葉蕭蕭和鴻雁南飛,要有白雪皚皚和滴水成冰。
【解析】共5分。每個短語1分,如果4點全對可以得5分。要求字數(shù)相仿,結構一致,文氣通暢,有一定描寫性。
【命題意圖】該題目考查的是表達簡明、準確、得體等語言表達綜合能力,重點考查語言得體,能力層級為E。
7. 【答案】D
【解析】不能將原文中“如果不是詩人,有格律他的詩固然腐濫,無格律它也還是腐濫”理解成“沒有詩才的人依傍格律會寫出比自然寫作更為惡劣的文字”。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正確理解概念含義的能力。
8. 【答案】B
【解析】陶淵明、李太白、王摩詰等“也都因此寫出了杰作”錯誤,屬于無中生有。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正確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
9. 【答案】(1)從理論上來說,藝術活動有群性,有恒常不變的一面,有人類共同情感的需要,確有一些通行的規(guī)律;提倡不要格律,會缺少必要的依傍而不利于創(chuàng)作。
(2)從實踐上來看,古今大藝術家大半從格律入手;提倡不要格律,則會從變化入手,而變化之上不能再有變化,本來是求新奇而結果卻仍還于單調。
【解析】共4分。每點2分,其中原因分析及后果各1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信息的篩選和整合的能力。
10.【答案】①“風霜雨雪”“刀斧蟲雀”比喻人生的磨難,“胎盤”比喻人生的磨難化為成就高尚人格的養(yǎng)料與基礎。(2分)
?、谝晕镄韵笳魅说钠犯瘢澝涝谀ルy中完善自我的豪邁與豁達。(2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豐富含意的能力。
11. 【答案】①運用類比手法,將王維與愛恩斯坦進行類比。說明王維如同愛恩斯坦對物理的研究趨向極致一樣,把山水景物參悟得透徹,創(chuàng)造出意蘊深厚、形式優(yōu)美的詩篇。(2分)
?、诮Y構上承上啟下(或者提挈下文、過渡),由重點寫自己的生命體驗過渡到探討王維其人其詩的奧秘。(2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體會作家創(chuàng)作意圖的能力。
12. 【答案】①引用。引用“明月松間照”和“為賦新詞強說愁”,豐富了文章的內容,增加了作品的文化韻味。
?、诒扔?象征)。用浮雕比喻青年時代的特有的情狀:較之少年時代的虛飾、做作多了些人間煙火,但較之成年的厚重又顯得輕浮。(或者用“清潭不能沒有月輝”比喻人的心靈不能沒有對于澄明與清潔的追求。)(浮雕、月輝點出一個即可)
③對比。人生的不同階段對比,人生的苦與樂,得與失的對比,指出人不能因寵辱得失而拋卻自在,應始終保持高潔的心靈和淡泊的情懷(或者是以成年后的閱盡人間事相對比青年時代的淺薄浪漫)。
【解析】(共6分,答對1點給2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作品內涵、欣賞作品形象、領悟作品藝術魅力的能力。
13.【答案】從物質層面來講,是自然中存在的明月清泉,美麗的風景、田園風物、鄉(xiāng)野情致、漁舟勞作等。
從精神層面來講,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人生閱歷,一種氣度和胸襟,是人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僭诶Ь持斜3中缾?、自在(第3段);
?、谔拐\、執(zhí)著、自識,遠離貪婪、附庸、嫉妒的裝飾,永葆自身人品、詩品頑強的生命力。(第4段)
?、蹟[脫誘惑,放棄膨脹的欲望。(第4段)
?、芨视谇遑殹⒏视诩拍?,自始至終保持獨立的人格。(第4段 )
【解析】分物質、精神兩個方面擬寫,精神方面可以分出四個小點??偣参妩c中寫出任意四點即可得滿分。寫對一點得1分,兩點得2分,三點得4分。注意題干要求回答“具體含義”,泛泛作答不予采點。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學生發(fā)掘作品意蘊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14. 【答案】A
【解析】不偶,猶言數(shù)奇,指命運不好,遇合不佳。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學生正確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
15.【答案】C
【解析】A介詞,在;介詞,被。 B承接/遞進。 C都是因為。 D句末語氣助詞,不譯;兼詞,相當于“于之”。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學生正確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16. 【答案】A
【解析】不是丁公,是幫助丁公子實現(xiàn)了科考夢想。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學生正確歸納內容要點、分析概括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17. 【答案】即命駕哭諸其室/ 出橐營喪/ 葬以孝廉禮/ 又厚遺其子/ 為延師教讀/ 言于學使/ 逾年游泮。
【解析】錯1-2處,扣1分;錯3---4處,扣2分;錯5-6處,扣3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學生的句讀能力。
18. 【答案】(1)沒料想時運限人,文章雖好命不佳,發(fā)榜后,葉生仍舊名落孫山。
(2)天下才華不凡卻如葉生那樣淪落的才子,也是不少,回首四顧,天下哪里會再有一個丁令威出現(xiàn),讓人生死跟隨他呢?
【解析】(1)“時數(shù)”“憎命”“鎩羽”各1分,句子通順1分。
(2)“顧”“從”各1分,“淪落如葉生其人”句式1分,句子通順1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學生正確理解和翻譯句子的能力。
19. 【答案】
(1)寓情于景,比如環(huán)境之清冷,紅蓮中心如醉,白鳥的無言且愁,都折射出內心的愁苦。
(2)正面寫景,由遠及近,由面及點地描畫夏末秋初的鵝湖景象。
(3)對比(或從視覺角度突出色彩感):紅蓮與白鳥色彩鮮明;
(4)擬人:蓮色紅或如酒醉,鳥頭白而無聲,擬人化為無言自愁,投射出作者心潮難平的愁苦。
【解析】共4分,寫出兩點即可。每點2分,每個點內術語和闡釋各1分,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學生正確鑒賞作品語言、形象、表達技巧的能力。
20. 【答案】
(1)作者用典抒情,表達自己復雜的情感,批評殷浩而認可司空圖,寬慰自己與其仇怨,不如恬退避禍,并稱風景之中自有風流。
(2)最后兩句又轉為委婉和悲涼,嘆息自己“衰”“懶”,流露出人老不濟,功業(yè)難成的感慨。
(3)下闕貌似曠達而實含怨忿,用典表達對社會的不滿,最后兩句表達對身體生命的擔憂,總是功業(yè)難成,故顯得感慨頗深。
【解析】共4分。第一點2分,后面2點共2分。第一點要求寫出“用典”(1分),并能體會作者對兩個典故的不同態(tài)度(1分);后面三句情感變化分析合理即可得2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學生正確概括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21. 【答案】居喪期間,生活上戒除享受,尤其要停止娛樂活動。(1分)
親人去世理應悲傷(1分);享樂會導致于心不安(1分)。
【解析】 共3分。對喪禮的要求賦1分,原因賦2分。“對喪禮的要求”這個方面,答“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不給分,因為孔子這樣講是分析人之常情,而不是提出這樣的要求。原因方面回答“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也不給分,這只是具體的表現(xiàn),回答原因需要提煉出“悲傷”。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學生正確評價言說者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22. 【答案】他們臨尸鼓琴而歌,并無悲傷(答“不拘形跡”“放浪不羈”亦可)。(1分)
他們認為死亡是返回真境(或“反真”),是一種大解脫,所以泰然、欣然面對死亡,超脫地看待生死。(2分)
【解析】共3分。表現(xiàn)賦1分,原因賦2分。原因方面,答“反真”得1分,再答出“解脫”、“泰然面對死亡”“超脫地看待生死”中任意一種均可再得1分。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學生正確解讀傳統(tǒng)文化經典的能力。
23. 【答案】
(1)可以橫絕峨眉巔 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2)門衰祚薄 晚有兒息
(3)恨相見得遲 怨歸去得疾。
(4)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
(5)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解析】共6分。每空一分,添字、漏字、換字均不得分。如果學生選擇多于3道小題作答,只改前三道小題。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學生正確默寫古詩文名篇名句的能力。
24.作文(60分)
立意方向舉例:
科學技術在很多方面幫助人,但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可能使得那些更接近人的天性的情愫逐漸式微,對此我們需要足夠的警惕。因為人心,應該能夠愛人,能夠付出,能夠不忍,能夠自責,能夠貢獻與燃燒。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