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各學科學習方法 > 歷史學習方法 > 如何快速記憶歷史知識?

如何快速記憶歷史知識?

時間: 慧良1230 分享

如何快速記憶歷史知識?

  文科知識中很多歷史知識是需要記憶的,有了好的記憶方法,能夠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實歷史記憶法是有很多的,小編在這里整理了六種歷史知識記憶法,希望能幫助到您。

  如何快速記憶歷史知識?

  一、濃縮記憶法

  濃縮記憶法濃縮記憶法是抓住歷史知識的主要內容,扣住關鍵字,把復雜、繁多的識記材料加以凝煉、壓縮進行記憶。例如,整個中國近代史的內容實在太多,我們可以通過濃縮歸納,并巧妙地記憶它的知識框架:一種性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兩對矛盾(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三條線索(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四大階級(農民階級、地主階級、無產階級、資產階級),五股思潮(封建專制、平均主義、君主立憲、民主共和、社會主義),六國列強(英、法、美、俄、日、德),七款條約(《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法新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二十一條》),八個人物(林則徐、洪秀全、李鴻章、康有為、孫中山、袁世凱、毛澤東、蔣介石),九次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運動、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五卅運動、"一二?九"運動),十場戰(zhàn)爭(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護國戰(zhàn)爭、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第二次國內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濃縮記憶法的優(yōu)勢是增加大腦對知識信息的容量,減輕學習的負擔,而且適用的范圍較廣。但濃縮的部分應該是最精華的。

  二、歌訣記憶法

  歌訣記憶法就是把重要的歷史知識編成詩歌、民謠、順口溜、快板等形式來記憶。例如關于"歷代農民起義",可以通過以下歌訣進行記憶:陳勝吳廣揭竿起,劉邦項羽誅暴秦。綠林赤眉滅新莽,黃巾起義反東漢。隋煬帝,施暴政,群雄聚義在瓦崗。黃王起兵為百姓,沖天將軍入長安。元末義軍裹紅巾,改朝換代朱元璋。李自成,進北京,崇禎吊死萬歲山。洪楊率領太平軍,攻占南京作天京。堅持反清十四年,中外敵人夢魂驚。這首歌訣不僅便于記憶,還各有側重地將一些起義的重要特色、主要活動范圍、重大功績、堅持斗爭的時間等勾勒出來了。歌訣記憶法的好處是記憶時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并且生動輕松,久久難忘,乃至于記憶終身。

  三、圖示記憶法

  圖示記憶法即用各種圖表、圖形進行歷史知識的記憶。這種記憶法最形象、直觀,如果把圖示做成三維課件,記憶效果就會更好。

  四、數字歸納記憶法

  在歷史知識中,我們感到年代最難記,也最怕記。如果采用數字特征記憶法記年代,就可做到多記、記活、記牢。如采用逐次連續(xù)數記憶:1919年"五?四"運動,1920年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建立,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1922年香港海員大罷工,1923年"二?七"慘案……;采用間隔等差數字記憶:1911年武昌起義,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護國運動,1917年護法戰(zhàn)爭……;采用一數多項聯記:1861年清政府設總理衙門、曾國藩創(chuàng)安慶軍械所、那拉氏發(fā)動宮廷政變、俄國農奴制改革、美國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

  五、聯想比較記憶法

  沒有聯想比較,就沒有深刻的記憶。聯想比較記憶法是對歷史現象從各種角度各種聯系上通過辨別、分析,找出它們的異同點進行記憶。聯想比較可以縱比:通過日本明治維新和大化改新背景、內容、結果的比較,不僅能很快掌握它們的歷史知識,而且可以發(fā)現日本社會性質發(fā)生變化的特點。聯想比較還可以橫比:通過中國封建社會和西歐封建社會形成和結束時間的對比,會很容易記住雙方形成和結束的時間,還會發(fā)現中國封建社會的形成早于西歐1000多年,而結束時間卻晚200年。通過中國的戊戌變法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對比,不僅便于記住兩個變革的歷史知識,而且能發(fā)現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中國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聯想比較記憶法不僅能使我們巧妙地獲取知識,而且也有利于培養(yǎng)我們的思維能力。

  六、規(guī)律記憶法

  歷史知識雖然繁多而復雜,但是我們可以找出它們的規(guī)律進行記憶。如資產階級革命在歐、美許多國家發(fā)生,但各國的背景有著共同之處,主要的規(guī)律就是本國資本主義有了長足的發(fā)展而封建勢力或殖民勢力嚴重地阻礙它的發(fā)展。規(guī)律記憶法是一種較高層次的記憶法,它是在找出共性的前提之下,再找出個性,這樣常常能起到觸類旁通、一石三鳥的作用,還可能幫助你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

  封建社會的繁榮——隋唐

  考點一、短暫的隋朝

  一、隋的建立和統(tǒng)一:

  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楊堅,隋,長安,隋文帝。

  2、統(tǒng)一:589年,派楊廣(煬帝)滅陳,統(tǒng)一南北。

  3、統(tǒng)一條件:①魏晉南北朝后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融合,統(tǒng)一條件成熟。②北方農業(yè)的恢復與發(fā)展,為隋的統(tǒng)一奠定了經濟基礎。③隋文帝加強軍隊建設,做好了渡江作戰(zhàn)的準備。④陳朝君臣生活腐化,政治腐敗,軍隊紀律松弛,不堪一擊。

  4、意義:結束了南北長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國家的統(tǒng)一、安定和社會的發(fā)展。

  二、隋朝的建設:

  1、興建兩都:宇文愷主持;隋文帝—大興城(長安東南);隋煬帝—東都洛陽。兩都宏偉壯麗,是當時世界上聞名的大都市

  2、廣設倉庫;在兩都及地方廣設倉庫;洛口倉(河南鞏義)、含嘉倉(河南洛陽)等。

  3、開通運河:①隋煬帝于605年至610年,開通了通濟渠、邗溝(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鑿了連結江淮的運河)、永濟渠和江南河,連成了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②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通琢郡,南達余杭,是當時世界上最早、最長的大運河。③大運河的開鑿對鞏固統(tǒng)一和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以及運河沿岸的城市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

  4、修筑馳道:為了巡游;北方修兩條大道。改善了北方的交通。

  三、隋煬帝的暴政和隋朝的滅亡

  1、暴政:①濫用民力;②征伐高麗;③奢侈腐化;修建豪華宮殿④嚴刑酷法。

  2、滅亡:農民起義的爆發(fā),618年,隋煬帝被部將殺死,隋亡。

  考點二、唐朝的開國和盛世

  一、唐朝的開國:618年,李淵稱帝,即唐高祖,國號唐,定都長安。幾年后基本統(tǒng)一全國。

  二、唐朝貞觀之治:

  628年,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訓,強調“存百姓”的思想,勵精圖治。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恢復發(fā)展,國力增強,生活改善。

  措施——政治方面:①知人善任,虛懷納諫?!盀檎ㄔ诘萌恕?。 ②革新政治,進一步革新、完善制度和法律。經濟方面:①輕搖薄賦,勸課農桑。貞觀時,多次減免租稅,興修水利,促進生產發(fā)展。②戒奢從簡。文化方面:興科舉,以儒為師,大辦學校。

  三、武則天統(tǒng)治(唐高宗→武則天):

  武則天建立“周”,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重視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破格用人,注重發(fā)展科舉制度。創(chuàng)立“自薦”求官的制度。當權半個世紀,社會經濟繼續(xù)發(fā)展,國力不斷上升。

  四、開元之治:

  1、措施:A、選賢任能(姚崇、宋璟),改革吏治(精簡、考核);B、大力發(fā)展生產;C、限制佛教;D、實行募兵制;E、大興文治—發(fā)展科舉,設集賢院、廣聚學者。

  2、開元之治:唐玄宗前期,政治清明、國家強盛,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考點三、隋唐制度的革新

  一、三省六部(隋文帝確立、唐太宗發(fā)展的中央的行政制度):

  1、三省的職權:中書省是決策機構,負責草擬和頒發(fā)皇帝的詔令。門下省是審議機構,負責審核政令,有不可行的應駁回。尚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負責執(zhí)行國家的重要政令。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

  2、六部為尚書省下設機構,包括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吏—官吏考核、任免;戶—戶口、賦稅;禮—國家禮儀;兵—軍政;刑—刑法;工—工程建設。

  3.三省六部制的積極作用和意義:①三省六部職權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從而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的統(tǒng)治力量。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三省的長官大都品級較低,這就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③三省六部制度的確立和完備,是中國官制史上的重大變革,此后,歷朝基本上沿襲這種制度。

  二、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和完善:

  1、背景:士族門閥衰落,庶族地主興起,九品中正制無法繼續(xù)。統(tǒng)治者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地方豪門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2、隋形成:①隋文帝即位后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 ②隋文帝令“諸州歲貢三人”參加考試,合格者錄用為官。③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3.科舉制的發(fā)展:①唐朝繼承和完善科舉制度。 ②貞觀時,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③武則天時,大量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還首創(chuàng)了武舉和殿試。④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以后成為定制。

  4.科舉制的作用和意義:①沖破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門閥的作用;②擴大了官吏來源,大批門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識分子,通過科舉考試參加了政權;③科舉制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④科舉取士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地方豪門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政局的穩(wěn)定。⑤科舉制度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

  三、從府兵制到募兵制(府兵制源于西魏) :※

  1.隋文帝繼承和改革府兵制:①隋朝沿襲前代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②隋文帝時把軍人戶籍編入州縣,同樣分到田地,不再實行軍民異籍。 ③特點是府兵、均田結合,寓兵于農。④府兵制與均田制結合,有利于農業(yè)生產,增加了政府賦稅收入,擴大了兵源,也清除了胡漢分治的遺跡。這有益于國家的統(tǒng)一、富強和民族的融合。

  2.唐朝調整、健全府兵制:①唐太宗時,調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軍府的數量,安排三分之一以上的軍府駐守關中,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②府兵制的兵將平時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將帥擁兵自重的局面。③府兵服役期間免征租庸調,但出征時要自備武器、糧食等,沉重的軍費負擔都加在了農民身上。

  3.府兵制的崩潰:①武則天時,隨著均田制的破壞,府兵制失去了賴以推行的經濟基礎;②由于戰(zhàn)事頻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的較多;③府兵的地位也在不斷下降,貴族、官僚用府兵為私家役使,社會上以充當府兵為恥。④到開元年間,府兵制崩潰。

  4、唐玄宗時實行募兵制:①唐玄宗為增強軍事力量,實行了募兵制。②募兵制由國家招募丁男當兵,供給衣食,免征賦役。③募兵制減輕了農民的兵役負擔,有利于生產的發(fā)展,國家也建立了強有力的軍隊。④但是募兵制的士兵以當兵為職業(yè),將領長期統(tǒng)帥一支軍隊,兵將之間有了隸屬關系,導致軍閥的形成。天寶年間,地方節(jié)度使自行募兵,成為軍閥割據勢力。

  四、租庸調制(沿用北魏以來租調制,加以改進):

  1.隋朝租調制和賦役制度的改革:①隋朝沿用北魏以來的租調制,租調數量比北周輕,農民服役時間也短。②隋朝后又規(guī)定交納一定的絹代替服役,“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以庸代役的制度開始部分推行。

  2.唐朝的租庸調制:①唐朝在隋的基礎上,以輕徭薄賦的思想改革賦役制度,實行租庸調制。②唐朝租庸調制規(guī)定——A.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繳納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B.繳納定量的絹和布,叫作“調”;C.服徭役的期限內,不去服役的可以納絹或布代役,叫作“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齡限制。

  3.租庸調制的進步作用①農民生產的時間較有保證,賦役負擔相對減輕,使許多荒地開墾出來;②政府的賦稅收入有了保障,府兵制也得到鞏固。這些都使國家富強起來。

  五、兩稅法(780年,唐德宗,楊炎):

  1、原因:經濟發(fā)展—土地兼并—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減少—均田制破壞—租庸調制無法維持—財政收入減少——為了解決財政困難,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楊炎的建議而實行。

  2、內容:征稅標準:每戶按資產交納戶稅,按田畝交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役、雜稅;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

  3、作用:①使唐朝中期以來極端混亂的稅制得到統(tǒng)一,在一定時期內,保證了國家的財政稅收;②改變了自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③兩稅法規(guī)定貴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稅,這就擴大了稅源,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也相對減輕了農民的負擔。④這是我國封建社會賦稅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進步。

  4、局限:不限土地兼并;地主隱瞞財產,轉嫁負擔;政府增加苛捐雜稅,農民負擔沉重.。

  考點四、隋唐時期社會經濟的繁榮

  原因:國家統(tǒng)一、強盛、交通發(fā)達;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民族交往密切;中外交流頻繁。

  一、農業(yè)的發(fā)展:

  1、江南進一步開發(fā):A水稻產量提高,圩(wei)田普遍,適于種高產水稻;B燒山、圍湖造田—破壞生態(tài);C江南地區(qū)成為重要糧食產地;D安史之亂后,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

  2、水利發(fā)展和農具改進:A隋大運河;B唐水利專職官員;大興水利;C筒車,曲轅犁。

  3、農產品商品化:茶葉成為生活必需品,市場廣泛;唐中期開征茶稅。

  二、手工業(yè)的發(fā)達(特點):

  1、產地分布廣:A絲麻織品—全國;B瓷窯—中原、江南;C冶鐵—100多處。

  2、生產規(guī)模大,產量多:中國能制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稱;;唐初僅在洪州一地就造海船五百艘。

  3、分工細,品種多,產品新:唐三彩—彩瓷;青瓷—越窯秘色瓷,白瓷—邢窯。

  4、技藝水平高、融入外來風格:冶金—切削拋光焊接;造船—推進器;絲織—波斯織法。

  三、商業(yè)的繁榮

  1.發(fā)達的水陸交通:①以長安、洛陽為中心的驛道,四通八達,商人的足跡遍及全國。②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備有“驛驢”,供客商騎用;③以運河、長江為主的水運也很方便,商船往來不絕。

  2.統(tǒng)一的貨幣:①隋仍鑄五殊錢,有利于貿易的發(fā)展。 ②唐初改革幣制,唐高祖廢五株錢,新鑄“開元通寶”,成為唐朝通用的貨幣。 ③唐以后歷代的貨幣,都以它為范式。

  3.市場較前代發(fā)達

 ?、偎逄频氖袌鲚^前代發(fā)達,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市,政府設置官員管理物價、稅收等。②市中有邸店和柜坊。邸店兼營旅店、貨棧和交易場所;柜坊專營貨幣的存放和借貸,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這比歐洲地中海的金融機構要早六七百年。③市內店鋪不得隨意擴大,買賣有時間限定,日中為市。④一些繁華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⑤在廣大農村,包括偏遠地區(qū),都有定期舉行的草市(在北方稱“集”)。

  4.商人的發(fā)展和胡商:①那時,經商的人很多,有不少家財萬貫、邸店遍海內的大商人;②唐朝政府允許外商在境內自由貿易,胡商遍布各大都會。③商人大量增加和外商的貿易活動,使唐朝的商業(yè)更加繁榮。

  四、城市的興旺

  1.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經濟繁華大都會:隋唐兩朝,長安和洛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國的商業(yè)大都會。②長安城內有坊、有市,坊是住宅區(qū),市是商業(yè)區(qū),市坊分開。市有東市、西市。③洛陽城內有三個市,工商業(yè)也很繁榮,武則天時,引漕渠開新潭,使船進入市內。

  2.長江流域的商業(yè)都市:長江流域的商業(yè)都市,以揚州、成都為東西兩個中心。⑴、揚州地處運河和長江的匯合處,成為南北交通要沖,又是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埠(①江南的物產大多在這里集散,②大食、波斯等國的商人在此云集。③唐后期成為全國最繁華的工商業(yè)城市,經濟地位超過了長安、洛陽。④繁華的夜市也是當時的一個特點)。⑵、成都物產富饒,當時的諺語稱“揚一益二”,就說明成都工商業(yè)地位的重要。南方的商業(yè)都會還有國際貿易港廣州等;北方的商業(yè)大城市,有位于通濟渠沿岸的汴州等。

  考點五、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

  發(fā)展特點:A少數民族先后建立政權,開發(fā)邊疆;B民族經濟文化交往密切,促進邊疆發(fā)展。 C實行開明民族政策,加強對民族地區(qū)管轄;D疆域空前遼闊(東到大海,西達咸海,東北至外興安嶺、庫頁島一帶,南及南海)。

  一、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崛起:興起于阿爾泰山一帶,6世紀中建立突厥汗國,統(tǒng)一西北。突厥人鍛冶技術較高,和中原地區(qū)有貿易往來,突厥成為溝通中原和中亞貿易的橋梁

  2、東突厥:隋朝初年,突厥被隋打敗,分裂為東西突厥。貞觀初期,唐朝大敗東突厥,俘獲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唐太宗實行開明政策,在其舊地設都督府,任用突厥人為都督、將軍。唐太宗的開明政策對北方各族產生巨大影響,他們紛紛入朝,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3、西突厥:太宗時,唐朝先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護府,統(tǒng)轄高昌故地。高宗時大破西突厥,西突厥滅亡。武則天時,置北庭都護府,與安西都護府分治天山南北。

  二、從回紇到回鶻:

  1.回紇的統(tǒng)一及接受唐朝封號:①7世紀初,回紇在色楞格河一帶逐水草而居;②東突厥滅亡后,回紇逐漸南移,歸附唐朝。③唐太宗任用回紇首領為瀚海都督府都督;④8世紀中期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統(tǒng)一各部,唐玄宗冊封他為懷仁可汗。

  2.回紇與唐朝的親密關系及經濟文化交流:①安史之亂期間,回紇出兵助唐平叛。②從唐肅宗開始,幾次同回紇和親。③這是以往和親中少有的。④回紇以畜牧業(yè)為主,盛產馬、羊和駱駝,通過互市與中原進行貿易。⑤一部分貴族開始建筑宮室、城邑,逐步定居下來。

  3.回鶻汗國瓦解及西遷:①8世紀后期,回紇改名回鶻。②9世紀中期,回鶻汗國瓦解。有的西遷至新疆,是今天維吾爾的祖先;有的西遷至今甘肅,是裕固族的祖先;還有的西遷到中亞。

  三、靺鞨和渤海國:

  1.靺鞨族的生活:①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龍江流域。他們以漁獵和放牧為生,也經營原始農業(yè)。②7世紀中期以后,靺鞨的黑水和粟末兩部落強大起來。

  2.唐朝對東北地區(qū)的管轄:①8世紀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區(qū)設置黑水都督府,任命其首領做都督。②黑水靺鞨地區(qū)正式劃入唐朝版圖。

  3.渤海國與唐朝關系:①粟末靺鞨在黑水靺鞨南面,受中原封建文化影響較大。②7世紀,粟末部首領大祚榮建立政權,自立為王。③開元初,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統(tǒng)轄忽汗州,加

  授忽汗州都督。④粟末靺鞨以渤海為號。渤海也正式劃入唐朝版圖,并有“海東盛國”的美譽。

  四、南詔的崛起:

  7世紀前期,在彝族、白族祖先生活的云南洱海一帶,分布六詔,最南邊的南詔逐漸強大起來,建立了政權。8世紀前期,南詔首領皮羅閣在唐玄宗的支持下,統(tǒng)一六詔。唐玄宗封他為云南王。

  五、吐蕃的統(tǒng)一和唐蕃關系:

  1、松贊干布統(tǒng)一: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個王朝,其首領叫贊普。7世紀前期,松贊干布做了吐蕃的贊普,統(tǒng)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邏些(今拉薩)。為鞏固統(tǒng)治,仿唐官制,設置各級官府,建立嚴密的軍事組織,制定了嚴酷的法律,創(chuàng)制了吐蕃文字。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時,松贊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了他。文成公主入藏,帶去農業(yè)、手工業(yè)、醫(yī)藥技術。大大有利于吐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唐蕃自此結為姻親之好,新贊普即位,必請?zhí)铺熳印皟悦薄?/p>

  3、唐蕃會盟:8世紀初金城公主入藏。9世紀中期,吐蕃與唐會盟?!盎茧y相恤,暴掠不作”。史稱“長慶會盟”。

  六、唐朝處理民族關系的主要方式及原因

  1、主要方式:戰(zhàn)爭、設置管理機構、冊封、和親、會盟。

  2、原因:強有力的中央政權控制和影響;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

  考點六、隋唐時期的對外友好交往

  一、隋唐的對外交通及對外政策

  1、對外交通——陸路:從長安出發(fā),向東可以到達朝鮮,向西經“絲綢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歐非許多國家。2、海路:從登州、揚州出發(fā),可以到達今天的韓國、日本;從廣州出發(fā),經海上“絲綢之路”,可以到達波斯灣。

  3、對外政策——全面開放。鼓勵外商貿易,允許定居、任官、通婚;使節(jié)、商人云集。

  二、隋唐時期的對外友好交往

  1、和新羅的友好往來:①唐朝的留學生中,以新羅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遠。②唐朝長安和沿海許多城市設有“新羅坊”“新羅館”。③新羅立國,參用唐朝制度,仿照唐朝實行科舉,設立國學,教授儒學。④新羅從唐朝引入茶種、雕版印刷術和高超的制瓷、制銅等手工業(yè)技藝。⑤新羅人在姓氏、服飾、節(jié)令、風俗等方面,都有濃重的中華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往來:①隋朝時,中日互派使臣。②從貞觀年間開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③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學唐朝回國的人策動的。④日本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為藍本。⑤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長安城的樣式。⑥日本各級學校以儒家經典為教材,祭孔的禮儀也很隆重。⑦日本同唐朝的貿易往來頻繁。⑧日本出土了大量的唐幣“開元通寶”,中國也出土了日本奈良時的銀幣。⑨中日友好交往的使者吉備真?zhèn)?、鑒真。

  3、和東南亞、印度半島各國的往來:

 ?、?、東南亞:互派使節(jié),交換土特產。

 ?、?、天竺:印度稱為天竺。貞觀時遣使唐朝;中國十進位計數法傳入天竺;送來郁金香、菩提樹,唐太宗派人去天竺學習熬糖法。在中印文化交流中,以佛教為紐帶,中國和印度半島各國的交往大大加強。高僧玄獎和義凈起了重要作用。

  4、和中亞、西亞、歐非各地的交往:

 ?、?、波斯:①隋朝時,中國和波斯已互遣使節(jié);②唐朝時,波斯遭到大食侵擾,其國王及兒子先后前來求援,后客死唐朝。③波斯商人大批在中國開設“波斯店”,做珠寶、香料生意。

 ?、?、大食:唐高宗起通使,持續(xù)一個半世紀;造紙術傳入大食

 ?、?、東羅馬:使節(jié)往來;醫(yī)學、雜技傳入唐;唐朝的絲綢、瓷器大量運往歐洲。

  ⑷、非洲:①唐朝時和非洲也有來往,《新唐書》上有這方面的記載。②唐朝人杜環(huán)在北非、東非留下了行蹤。他撰寫的《經行記》記載了非洲的風土民情。③史書里還記載東非索馬里使者,在唐太宗時來到中國,受到很好的接待。④非洲發(fā)掘出土的陶瓷殘片包括唐三彩和邢窯、越窯的產品,而且質量極好。

  考點七、隋唐時期文化的繁榮

  發(fā)展原因:國家統(tǒng)一強盛,經濟繁榮(基礎);開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氛圍);民族交流融合,中外文化交往(吸收);繼承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繼承)。

  一、科學技術的新發(fā)展:

  1.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明:⑴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印刷術的國家。⑵隋唐時期已經有了雕版印制的佛經、日歷和書籍。⑶唐朝于868年印制的《金剛經》卷子,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火藥的發(fā)明:⑴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火藥的國家。⑵唐朝中期的書籍里,已有了制成火藥的配方。即硫黃、硝石與碳混合。⑶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藥武器。

  3.天文和歷法成就:⑴唐朝杰出的天文學家僧一行制訂的《大衍歷》,比較準確地反映了太陽運行的規(guī)律,系統(tǒng)周密,表明中國古代歷法體系的成熟。⑵僧一行還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chuàng)始人。

  4.醫(yī)學的進步:⑴唐朝杰出醫(yī)學家孫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yī)藥學成果,有許多創(chuàng)見,在我國醫(yī)藥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⑵吐蕃名醫(yī)元丹貢布編著的《四部醫(yī)典》,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⑶唐高宗時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藥典。

  5.建筑的成熟:⑴隋著名建筑師宇文愷主持修建了大興城,唐朝將大興城擴建為長安城。⑵宇文愷采用圖紙和模型結合的設計方法,是我國建筑技術上的一大突破。⑶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是一座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詩歌黃金時代——初唐:陳子昂—唐詩革新先驅;盛唐:A山水田園詩—孟浩然、王維;邊塞詩—高適、岑參;成就最高:詩仙—李白,詩圣—杜甫。中唐:倡導反映生活;白居易《新樂府》、《長恨歌》。晚唐:詠史詩;杜牧、李商隱。

  三、多姿多彩的藝術:

  1.藝術寶庫莫高窟:⑴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⑵它座落在甘肅敦煌的鳴沙山崖壁上。⑶隋唐時的洞窟占十分之六七,最精美的佛像和壁畫大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⑷莫高窟又稱千佛洞,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

  2.異彩煥發(fā)的繪畫:杰出的畫家有隋朝的展子虔(代表作《游春圖》)和唐朝的閻立本(代表作有《步輦圖》《歷代帝王圖》)、吳道子(代表作《送子天王圖》。后世稱他為“畫圣”)。等。

  3.巔峰時代的書法——⑴隋唐書法匯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創(chuàng)出新的風格。⑵著名書法家有:①由隋入唐的歐陽詢等初唐三大家,主要受王羲之的影響;②盛唐的顏真卿創(chuàng)立了氣勢雄渾的“顏體”,代表作有《顏氏家廟碑》;③中晚唐之際的柳公權,與顏真卿齊名,創(chuàng)立“柳體”,代表作有《神策軍碑》;④唐朝的草書大家有“草圣”張旭和懷素等。

  4.風格多樣的樂舞:樂曲有《秦王破陣樂》;唐玄宗創(chuàng)作的《霓裳羽衣舞》,高出眾舞之上。


如何快速記憶歷史知識?相關文章:

1.如何快速記憶歷史知識點

2.快速記憶歷史時間表的技巧

3.怎樣快速記憶歷史

4.初中歷史知識快速記憶法

5.如何快速記憶文科知識點

5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