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原文注釋及賞析
秋天的水按時到了,各條河都注入黃河,黃河的水徑直涌流而浩大, 從河的兩岸到河中的小洲之間,連牛馬這樣的大動物都分辨不清。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秋水原文注釋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水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②之大,兩涘渚崖之 間,不辨牛馬③。于是焉河伯欣然④自喜,以天下之美 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 水端⑤。于是焉河伯始旋⑥其面目,望洋⑦向若而嘆 曰:“野語⑧有之曰,‘聞道百⑨,以為莫己若’者,我之 謂⑩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11)而輕伯夷之義(12) 者,始吾弗信;今我睹(13)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 則殆(14)矣。吾長見(15)笑于大方之家(16)?!?/p>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17)于虛(18)也; 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19)也;曲士(20)不可以語于 道者,束(21)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 丑(22),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 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23)泄之,不知何時已 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24)江河之流,不 可為量數(shù)(25)。而吾未嘗以此自多(26)者,自以(27)比形(28)于 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 在大山也。方存(29)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30)之 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31)之在大澤(32)乎?計中國(33) 之在海內(nèi),不似稊米(34)之在太倉(35)乎?號物之數(shù)謂之 萬(36),人處一焉,人卒九州(37),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 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38)之在于馬 體乎?五帝之所連(39),三王之所爭(40),仁人(41)之所憂,任 士(42)之所勞,盡此(43)矣! 伯夷辭之以為名(44)仲尼語之 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
【注釋】①選自《莊子·秋水》。河伯,河神名,相傳姓馮(píng)名夷。海若, 海神名。
②〔涇流〕直通無阻的河流。
③〔兩涘(sì)渚崖之間,不辨牛馬〕從河中的小洲到河的兩岸之間對 著看,因距離遠,連牛馬這樣的大動物都分辨不清。涘,水邊。兩涘,兩 岸。渚,水中小洲。崖,高的河岸。
④〔欣然〕高興的樣子。
⑤〔端〕盡頭。
⑥〔旋〕旋轉(zhuǎn),掉轉(zhuǎn)。
⑦〔望洋〕仰視或遠視的樣子?!巴蠖鴩@”后來成為比喻看見他人 偉大而慨嘆自己渺小,或處理一件事而慨嘆力量不足的成語。
⑧〔野語〕俗語,諺語。
⑨〔聞道百〕聽到一些道理。聞道,領(lǐng)會某種道理。百,這里用“以定 數(shù)代不定數(shù)”的方法表示“比較多”,還達不到“千”,也不到“萬”的程度。
⑩〔我之謂〕即“謂我”。賓語“我”前置。
(11)〔少仲尼之聞〕少,意動用法,認為孔子的學問少。仲尼,孔子的 字。聞,知識。
(12)〔輕伯夷之義〕輕,意動用法,認為伯夷的仁義輕。伯夷,殷末孤竹 君的兒子。孤竹君遺命立伯夷的弟弟叔齊為繼承人,叔齊讓位給伯夷, 伯夷不受,結(jié)果他和叔齊一起逃到周。他們反對武王伐紂,認為是臣弒 君,就隱居首陽山,不食周粟而餓死了。
(13)〔睹〕看。
(14)〔殆(dài)〕危險,失敗。
(15)〔見〕被。
(16)〔大方之家〕大道之家。見多識廣,明白大道理的人。
(17)〔拘〕限制。
(18)〔虛〕通“墟”,處所。
(19)〔篤于時〕被時間所限定。篤,限制。
(20)〔曲士〕鄉(xiāng)曲之士,生活在窮鄉(xiāng)僻壤因而孤陋寡聞、缺少見識的人。
(21)〔束〕約束,局限。
(22)〔丑〕淺薄。
(23)〔尾閭〕相傳是海底泄水之處。
(24)〔過〕超過。
(25)〔不可為量數(shù)〕不能用數(shù)量來計算。
(26)〔自多〕自負,自滿。意動用法。
(27)〔自以〕自知。
(28)〔比形〕具形。
(29)〔存〕存在(這樣的想法)。
(30)〔四海〕古代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huán)繞,按方位稱為東海、南海、西海 和北海,但亦因時而異,說法不一。
(31)〔礨空(lěikǒng)〕蟻穴???,通“孔”。
(32)〔大澤〕曠野。
(33)〔中國〕上古時代,我國先民建國于黃河流域一帶,以為居天下之 中,故稱“中國”。后泛指中原地區(qū)。
(34)〔稊(tí)米〕形容細小的米粒狀物。梯,一種稗類的草,結(jié)實如 小米。
(35)〔太倉〕大糧倉。
(36)〔號物之數(shù)謂之萬〕用“萬物”來稱事物種類和數(shù)量之多。號,稱 號,稱呼。
(37)〔卒九州〕整個九州之內(nèi)。卒,盡。
(38)〔豪末〕毫毛的末梢。豪,通“毫”,動物身上的毫毛。
(39)〔連〕連續(xù),指五帝禪讓的事。
(40)〔三王之所爭〕三王,指夏禹之子啟、商湯及周武王。三人都是弒 君而自立者。(按,《韓非子》、《戰(zhàn)國策》及《楚辭·天問》都說禹禪位于 益,啟殺益而奪其位。)“所爭”與上文“所連”,下文“所擾”、“所勞”的對 象,都是指天下而言。
(41)〔仁人〕有德行的人。
(42)〔任士〕指以天下為己任的賢能之士。
(43)〔此〕代指上文的“豪末”。
(44)〔以為名〕為了求得名聲。
【譯文】秋天的水按時到了,各條河都注入黃河,黃河的水徑直涌流而浩大, 從河的兩岸到河中的小洲之間,連牛馬這樣的大動物都分辨不清。在這 種情況下,河伯非常高興,沾沾自喜,認為天下的美好之處都在自己一邊 了。河伯順著水流向東行,到了北海,向東面看,看不見水邊。于是河伯 就轉(zhuǎn)過他的臉,抬頭看著海,對海若嘆息說:“俗語有這樣的話:‘懂得了 一些道理,就認為誰也比不上自己’,這樣的人,說的就是我。我曾經(jīng)聽 說有認為孔子的知識少、伯夷的仁義輕的人,一開頭我不相信;如今我看 到你的涵量是如此難于窮盡,(假如)我不是到你的門下請教,就非常危 險了。我就會長時間地被真正的大名家恥笑了?!?/p>
北海若說:“井里的青蛙不能和它談論大海,因為它受所住地方的限 制;夏天的蟲子不能和它談論冰,因為它受時節(jié)的限制;不能和見識淺陋 的人談論大道理,因為他被自己所受的教育給限制住了。如今你從海邊 往外看,觀覽大海,就知道了你自己的淺薄,這樣我就可以和你談論大道 理了。天下的水,沒有大過海的,所有的河流都歸向這里,不知道什么時 候才會停息,海水卻不見增多滿溢;尾閭將海水泄漏出去,不知道什么時 候才停止,海水卻不見減少枯竭;無論春天還是秋天,大海都不起變化; 無論水澇還是干旱,大海都不受什么影響。它的蓄水量超過江河,簡直 不是用一般數(shù)字所能計算的。但我卻從來沒有因為這個自滿,因為我自 知是自然的產(chǎn)物,由天地賦予我形貌,并且稟受到陰陽之氣,我在天地之 間,就跟小石塊、小樹木在大山里一樣。我正以為自己所見太少,又哪里 敢自以為多而驕傲呢?算起來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間,不就像小螞蟻穴存 在于曠野之中嗎?算起來中國存在于海內(nèi),不就像一顆小米粒存在于大 谷倉中嗎?世人每用“萬物”的說法來稱事物數(shù)量之多;而人類不過只是 萬物中的一種罷了。九州之內(nèi),人們都是靠著谷食生存、乘舟車來往,熙 熙攘攘,作為每一個人來說,只是所有的人之中的一分子而已。個人與 萬物相比,不就像馬身上的一根毫毛嗎?五帝所禪讓的,三王所爭奪的, 仁人所憂慮的,仕士所操勞的,也不過是像一根毫毛罷了! 伯夷以讓天 下求取名聲,孔子以能談天下事被人視為博學。他們因此感到自滿,不 就跟你原來看到河水上漲而自滿一樣嗎?”
秋水原文注釋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 一首唐詩賞析
秋水原文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大學語文橘頌原文及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