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血體寒的藥方有哪些
對于體寒體質(zhì)的人,要如何去補氣血來養(yǎng)生呢?接下來,學(xué)習(xí)啦小編就和大家分享補氣血體寒的藥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補氣血體寒的常用藥方
【威靈仙 葛根】各10g 通絡(luò)祛風(fēng)、解痙止痛,適用于頸椎病之頸項強痛并證。
【海桐皮 豨簽草】10~15g 祛風(fēng)濕,適用于風(fēng)濕痹病。
【附子 肉桂】 5~10g(先煎);1.5~3g(煎服)、1~1.5g(吞服) 溫陽祛寒,適用于命門火衰證。 主治命門火衰。
【附子 干姜】3~10g(先煎);2~8g 溫陽祛寒、溫補脾腎,適用于陽氣衰微、陰寒內(nèi)盛之里虛寒證。 脾腎陽虛適用。
【桂枝 附子】 5~10g;10g(先煎) 溫陽固表、溫陽化氣,適用于風(fēng)濕表虛證、腎陽不足之腰痛。
【棗仁 柏子仁】 養(yǎng)心安神,適用于血虛失眠證。
【龍骨 牡蠣】 20~30g 鎮(zhèn)驚、收斂,適用于肝陽上亢之驚、癇病,滑泄不止諸證。 重鎮(zhèn)心肝生用;固攝收澀鍛用。
【磁石 珍珠母】 各30g,先煎。 定驚安神,適用于心悸、少寐病。
【旋覆花 代赭石】 10g(包煎);20~30g(先煎) 降逆滌飲,適用于痰飲嘔吐、咳嗽氣喘病證。
【全蝎 蜈蚣】 6只;3只 熄風(fēng)止痙,適用于各種痙病。 研磨吞服,1.5g/bid,病重者加倍。
【地龍 僵蠶】 各10g 抗癲癇、止痛,適用于肝陽挾痰之癲癇、頭痛。 小兒按年齡適當(dāng)減少。
【川芎 露蜂房 】10~15g;10g 散風(fēng)止痛,適用于劇烈的偏頭痛、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 僅可治標(biāo),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全蝎 露蜂房】 1.5~3g(煎服)、0.5~1g(吞服);3~10g 適用于邪躆脈絡(luò)、久治不愈之病證。 有毒,只宜暫用,不能久服。
【僵蠶 蟬衣】 3~8g;3~6g 祛風(fēng)除疹,適用于風(fēng)熱癮疹之病證。
【代赭石 牛膝】 30g(先煎);10~15g 滋補肝腎、降逆下行,適用于肝陽上亢之眩暈、耳鳴。
【陳皮 青皮】 10g;5~10g 理氣健脾,適用于肝胃氣郁之脘痞病證。 效果較小。
【枳實 厚樸】 除脹消痞,適用于氣滯濕阻之痞滿證。 效果較大。
【香附 川楝子】 各10g 理氣止痛,適用于肝郁氣滯之脘協(xié)痛、痛經(jīng)病。 治氣分郁滯。
【延胡索 川楝子】 各10g 理氣、活血、止痛,適用于氣滯血瘀之脘腹痛。 治氣滯血瘀。長于止痛。
【柴胡 郁金】 3~10g;10~15g 行氣活血,適用于氣血瘀滯之協(xié)痛、閉經(jīng)病。 長于疏泄。
【川楝子 路路通】 各10g 疏肝通絡(luò),適用于肝郁之疝氣。
【檳榔 沈香】 10g;1~3g(煎服后下)、0.5~1g(研磨沖服) 理氣降逆,適用于氣滯氣逆證。 藥力峻猛。
【小茴香 沈香 】1~3g;后下、3~5g(煎服)、2~3g(吞服研磨) 理氣止痛,適用于肝郁氣滯之腹痛。 藥力和緩。
【莪朮 三棱】 各10g 行氣散血,適用于血瘀氣滯癥瘕病。
【雞內(nèi)金 三棱 】3~8g;3~10g 消癥瘕、通月經(jīng),適用于血瘀型閉莖、癥瘕。 要節(jié)房欲、忌冷物、勿勞乏,堅持?jǐn)?shù)月才能奏效。
【桃仁 紅花】 10g;5~10g 濡潤行散、活血化瘀,適用于血瘀證。
【五靈脂 蒲黃】 5~10g(入丸、散用);5~10g(包煎) 利濕祛瘀,適用于瘀濕相兼證。 祛瘀之力大于利濕之功。
【澤蘭 益母草】 10~15g;20~30g 活血調(diào)經(jīng)、利尿退腫,適用于血瘀挾濕的鼓脹、閉經(jīng)病。 此藥對藥性平和,有久服不傷正之特點。
【乳香 沒藥 】5~10g 活血止痛,適用于血瘀痛證,特別是跌打損傷痛證。 此藥對味苦氣濁,易致惡心嘔吐,有胃病史者慎用。
【三七 血竭】 3~5g;5g 祛瘀止痛,適用于血瘀型血證。
【水蛭 (蟲亡)蟲】 3~5g(煎服)、1~2g(研磨吞服) 破血消癥,適用于血積癥塊、婦人血積經(jīng)閉。 為峻猛破血藥,孕婦禁用,體質(zhì)虛者應(yīng)加入益氣養(yǎng)血藥。
【麥芽 谷芽】 10~15g(炒用) 消食健脾,適用于食積不化。 此藥對含脢量較高,若炒焦則降低脢的活力,影響其療效,故以微炒為好。
【款冬 紫菀】 各10g 適用于涼燥咳嗽證。
【牡蠣 玄參】 30g(生用);15g 軟堅散結(jié)、消瘤廮,適用于陰虛挾痰熱之廮證。
【熟地 當(dāng)歸】 10~15g;10g 養(yǎng)血填精,適用于精血不足證。
【熟地 白芍】 10~15g;10g 補血填精,適用于精血虛弱證。 此藥對主靜守純養(yǎng),陽氣未衰,脾運尚健時,方為合適。
【當(dāng)歸 丹參 】10g(溫炒);15~20g 補血活血通經(jīng),適用于閉經(jīng)、月經(jīng)過少病。
【雞內(nèi)金 白朮】 3~10g;10~15g 補脾健胃,適用于脾胃虛弱之病證。
【蜈蚣 當(dāng)歸】 1~3g(吞服效佳);10~15g 扶正養(yǎng)血、祛風(fēng)通絡(luò),適用于虛痹證。 此藥對與蜈蚣、白花蛇藥對相比,均有通絡(luò)治病效用,此藥對之扶正祛邪較佳,彼藥對之通絡(luò)搜邪力強。
【附子 人參】 30g(先煎);10g(濃煎) 大溫大補、回陽救脫,適用于陽氣欲脫病證。
【玉竹 生地】 10g;15g 滋陰養(yǎng)津,適用于肺陰虧損之干咳、陰虛津涸之消渴、陰虧失養(yǎng)之痹證。 此藥對為純陰藥對,胃陽尚健時可用之,否則需和他藥配合。
【麥冬 天冬】 各10g 滋養(yǎng)肺胃腎之陰,適用于陰虛之消渴、干咳病。 胃家素寒者應(yīng)慎用。
【何首烏 仙靈脾】 10~15g(2~3個月) 平補腎中陰陽、生精強身,可用于精子異常之不孕證。
【益智仁 補骨脂】 各10g 收澀、溫脾腎,適用于脾腎陽虛之泄泄、勞淋。
【蛤蚧 紫河車】 1~1.5g;1.5~3g 補益肺腎,適用于久哮、久喘勞嗽之病證。 哮喘久嗽之病證,以正虛標(biāo)實為多,故使用時應(yīng)加些祛邪藥。
【菟絲子 杞子】 各10~15g 平補腎中陰陽,適用于腎精不足證。
【山茱萸 山藥】 10~15g;10g 益腎澀精,適用于男子腎虛遺精、女子腎虛帶下。 以不熱不燥、補而不滯、能補能澀為特點。
【仙靈脾 仙茅】各10g 溫補腎陽、興陽道,適用于腎陽不足之男子陽萎、女子宮寒不孕證。 1. 和蛇床子、石楠葉藥對相比,2. 藥性較緩。3. 和肉蓯蓉、巴戟天藥對相比,4. 均有補腎助陽之用,5. 彼藥對溫補柔潤,6. 此藥對溫補燥烈。
【蛇床子 石楠葉】 溫補腎陽、興陽道,適用于腎陽不足之男子陽萎、女子宮寒不孕證。 1. 和【仙靈脾、仙茅】藥對相比,2. 藥性較峻。3. 宜暫用,4. 不5. 宜久服,6. 久用宜加蓯蓉、鎖陽溫潤之藥物。
【肉蓯蓉 巴戟天】 補腎助陽,有溫而不燥,補而不峻之優(yōu),適用于腎虛證。 和仙靈脾、仙茅藥對相比,均有補腎助陽之用,此藥對溫補柔潤,彼藥對溫補燥烈。
【覆盆子 紫石英】 10g;10~15g 暖宮補腎、固精止帶,適用于腎陽虛寒證。
【鹿角 巴戟天】 3~10g(煎服)、1~2g(吞服);10g 益腎助陽、溫通督脈、填補精血,適用于腎督陽虛病證。 須防傷陰之弊。
補氣血體寒的泡腳藥方
1、氣虛者可選用黨參、黃芪、白術(shù)等補氣藥。高血壓患者宜將菊花、枸杞子、桑葉枝、丹參等與冰片少許煎藥泡腳。
2、冬季需要活血補腎:可選擇當(dāng)歸、赤芍、紅花、川斷等。有些人到冬天皮膚干燥、容易皴裂,可選擇桂枝、銀花、紅花等中藥。
上述中藥每樣取用15—20克,用砂鍋煎煮,然后將煎好的藥液去渣倒進桶里,再加入熱水,每天浸泡30分鐘。
3、生姜泡腳:腳涼怕冷,用生姜一塊(像棗大這么一塊姜)用刀拍扁,紅花取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燒開,再加一勺鹽泡腳。
4、醋泡腳,在泡腳水里放一勺到兩勺醋可治腳后跟干裂,有軟化足跟骨刺的作用。小蘇打加鹽泡腳,可平穩(wěn)血壓,先放一勺鹽把水燒開,然后放小蘇打,血壓偏低就少放些偏高就多放點。嚴(yán)重的高血壓,再加上芥沫面。(芥沫面和小蘇打主要是降血壓)。
5、紅花泡腳:和血化淤,藥店買一兩紅花分成10份,取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里燒開,然后加一勺鹽,方法先熏腳后泡腳,治腰酸痛。(泡腳的水一定滿過腳踝骨)
6、紅花加鹽泡腳:腿上有靜脈曲張的,用紅花加鹽泡腳,然后在腿面上從下往上推。
7、艾葉泡腳:藥店買一兩艾葉分成五份,每次取五份之一艾葉用紗布包好放到鍋里用水燒開,先熏腳,然后再泡腳,水溫40到50度的時候再把雙腳放入水中泡腳,可治療呼吸系統(tǒng)毛病去風(fēng)寒。紅花、艾葉泡腳,可治腳涼腰酸。
8、花椒水泡腳:可防腳臭、腳汗、腳氣、抓一把花椒用沙布包好放到鍋里用水燒開后,雙腳先熏等水溫能下腳的時候就開始泡腳。
看了補氣血體寒的藥方有哪些的人還看:
1.肝腎陰虛吃什么粥
6.腎陰虛的食補方法
補氣血體寒的藥方有哪些
下一篇:補氣血調(diào)脾胃吃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