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藥子的功效作用 白藥子介紹
白藥子為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以塊根入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腫。白藥子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整理白藥子的功效作用的資料,歡迎閱讀。
白藥子的功效作用
【中藥概述】
白藥子為防己科藤本植物頭花千金藤的塊根??唷⒑?。歸脾、肺、腎經(jīng)。
1.清熱解毒,消痰:用于咽痛腫痛,肺熱咳嗽,痰多,熱毒瘡瘍,濕熱黃疸,瀉痢腹痛,毒蛇咬傷,藥物中毒等。
2.涼血散瘀止痛:用于吐血,衄血,金創(chuàng)出血,跌打傷痛等。
【臨證應(yīng)用】
白藥子30g 冰片1g,共研末為丸,每服9g,治咽喉腫痛。
【藥理作用】
對結(jié)核桿菌有抑制作用,對過敏性休克有對抗作用,抗炎作用,鎮(zhèn)痛、阻塞熱作用。
【化學(xué)成分】
含頭花藤堿,小檗胺、可待因、嗎啡、異粉防己堿等。
【用量用法】
本品8——12g,水煎服,或入丸、散劑。
白藥子介紹
形態(tài)特征編輯
金線吊烏龜多年生落葉藤本。塊根肥厚,橢圓形或呈不規(guī)則塊狀,長3-10cm,直徑2-9cm。老莖基部稍木質(zhì)化,有細溝紋,略帶紫色。葉互生;葉柄長4-10cm,盾狀著生;葉片圓三角形,或扁圓形,長5-9cm,寬與長近相等或大于長度;先端鈍圓,常具小突尖,基部微凹或平截,全緣或微呈波狀,上面綠色,下面粉白色,兩面無毛,掌狀脈5-9條,紙質(zhì)?;ㄐ?,單性,雌雄異株;雄株為復(fù)頭狀聚傘花序,腋生,總花序梗長1-2cm,花序梗頂端有盤狀花托,約有20朵花;雄花:萼片6(-8),排成2輪;花瓣3,淡綠色,內(nèi)面有2個大腺體;雄蕊6,花絲合生成柱狀,花藥環(huán)生呈圓盤狀;雌株為單頭狀聚傘花序,腋生,總花梗較短,頂端有盤狀花托;雌花:花被左右對稱;花萼1(0-2),生于花的一側(cè);花瓣2(-3);子房球形。核果紫紅色,球形,果梗短,肉質(zhì),內(nèi)果皮直徑4-5mm,背部有4行小橫肋狀雕紋,每行有17-20顆,胎座跡不穿孔?;ㄆ?-7月,果期8-9月。
生長環(huán)境編輯
生長于肥沃濕潤的草叢、山坡路旁陰處或灌木林中,亦生于石灰質(zhì)石山上。
分布情況編輯
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藥用價值編輯
基本信息
【性味】:苦辛,涼。
白藥子-中藥材
白藥子-中藥材
①《藥性論》:味苦。
②《唐本草》:味辛,溫,無毒。
?、邸度杖A子本草》:冷。
?、堋讹嬈聟ⅰ罚嚎啵瑴?,微辛。
【 歸經(jīng)】:
?、佟兜崮媳静荨罚喝肫ⅰ⒎?、腎三經(jīng)。
②《本草經(jīng)疏》:入肺、胃。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fēng)止痛;涼血止血。主咽喉腫痛;熱毒癰腫;風(fēng)濕痹痛;腹痛;瀉痢;吐血;衄血;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敷。
【采收和儲藏】:全年或秋末冬初采挖,除去須根、泥土,洗凈,切片,曬干。
【炮制】:用水浸泡,撈出,燜透,切片,曬干。
注意:
1.《本草經(jīng)疏》:凡病雖有血熱吐衄等證,若脾胃素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2.《飲片新參》:陰虛內(nèi)熱者忌用。[1]
附方
(1)治咽喉腫痛:白藥子一兩(搗羅為末),龍腦一分。同研令勻,煉蜜和丸,芡子大,常含一丸咽津。(《圣惠方》龍腦丸)
(2)治喉中熱塞腫痛,散痰散血:白藥子、樸硝。為末,以小管吹入喉。(《仁齋直指方》白藥子散)
(3)治風(fēng)痰上壅,咽喉不利:白藥子三兩,黑丑五錢,同炒香,去黑丑一半為末,防風(fēng)末三兩,和勻,每茶服一錢。(《圣惠方》)
(4)治衄血不止:紅棗、白藥子(各燒存性)等分。為末,糯米飲眼?;蚣鍦幢?,頻頻縮藥令入。(《經(jīng)驗良方》)
(5)治衄血汗血:白藥子二兩半,生地黃汁三合,生藕汁一合,生姜汁少許。上四味,搗白藥子為末,先煎三物汁令沸,每以半盞入熟水一合,白藥子末二錢匕,攪勻,食后溫飲之。(《圣濟總錄》白藥子散)
(6)治心氣痛,解熱毒:白藥子根、野豬尾。二味洗凈,去粗皮,焙干,等分,搗篩,酒調(diào)服錢匕。(《本草圖經(jīng)》)
(7)治諸瘡癰腫不散:生白藥子根,搗爛敷貼,干則易之。無鮮生者,用末水調(diào)涂之亦可。(《本草圖經(jīng)》)
(8)治瘰疬瘡:白藥子子不拘多少,為末,臨臥冷米飲調(diào)下一錢。(《衛(wèi)生家寶方》白藥子散)
(9)治一切天行:白藥子研如面,漿水一大盞,(冷調(diào)二錢)空腹頓服之,便仰臥。一
食頃,候心頭悶亂,或惡心,腹內(nèi)如車鳴,疞刺痛,良久當有吐利數(shù)行,勿怪。欲服藥時,先同煮漿水粥,于井中懸著待冷,若吐利過度,即吃冷粥一碗止之,不吃即困人。(《海上集驗方》)
(10)治疳眼赤爛,目生翳膜,內(nèi)外障疾,并小兒吐?。喊姿幾右粌?,甘草半兩。上為末,用豬肝一葉,批開摻藥五錢,水一大盞,煮熟,食后服。(《宣明論方》白藥子子散)
(11)安胎:白藥子一兩,白芷五錢。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紫蘇湯調(diào)下。或胎熱心煩悶,入砂糖少許煎。(《普濟方》鐵軍散) ⑿治妊娠傷寒護胎:白藥子不拘多少為末,用雞子清調(diào)攤于紙上,可碗來大,貼在臍下胎存生處。干即以溫水潤之。(《經(jīng)驗后方》)
(12)治諸骨哽咽:白藥子銼細,煎米醋細細咽下,在上即吐出,在下即下出。(《經(jīng)驗良方》)
(13)治中暑腹痛:白藥子鮮根一至二錢。去粗皮,嚼爛,冬酒送服。(《江西草藥》)
(14)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白藥子二斤,甘草一斤,研末,每日三次,每次一錢,開水送服。(《湖南藥物志》)
(15)治肺膿瘍:白藥子磨酒服,每次服二至三匙。(《湖南藥物志》)
(16)治肝硬化腹水:白藥子三錢(用老糠炒制),車前五錢,過路黃、白花蛇舌草、瓜子金、丹參根各一兩。水煎服。(《江西草藥》)
(17)治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白藥子一兩,蜈蚣蘭、活血丹各五錢。黃酒一斤,浸三天。每天服二次,每次一調(diào)羹,飯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18)治鶴膝風(fēng):白藥子四兩,大蒜一個,蔥三根,韭菜蔸七個。先將白藥子研末,后加大蒜、蔥、韭菜蔸搗爛,蜂蜜調(diào)敷患處。敷患處可發(fā)泡流水,用紗布遮蓋,讓其自愈。(《湖南農(nóng)村常用中草藥手冊》)
(19)治無名腫毒,毒蛇咬傷:白藥子鮮根搗爛外敷;或用米泔水磨汁外敷。(《浙江民間常用草藥》)[2]
鑒別
性狀鑒別:塊根呈不規(guī)則團塊或短圓柱形,直徑2-9cm,其下常有幾個略短圓柱形的根相連,稍彎曲,有縊縮的橫溝,根的遠端有時纖細,其后膨大成橢圓形,并常數(shù)個相連成念珠狀;根的頂端有根莖殘基。市售品多為橫切或縱切的不規(guī)則塊片,直徑-7cm,厚0.2-1.5cm,表面棕色或暗褐色,有皺紋及須根痕,切面粉性足,類白色或灰白色,可見筋脈紋(三生維管束),呈點狀或條紋狀排列。質(zhì)硬脆,易折斷,斷面粉性。氣微,味苦。
以片大、斷面色白、粉性足者為佳。
顯微鑒別:塊根橫切面:木栓層為8-10余列木栓細胞。皮層外側(cè)有少數(shù)單個或2-4個成群的石細胞,長徑60-90μm,短徑28-52μm;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細小方晶、針晶或棒晶。中柱占根的大部分,為三生構(gòu)造,有多數(shù)外韌型維管束,排列成1-4個同心環(huán),中央的木質(zhì)部束較大,導(dǎo)管旁有多數(shù)纖維束及少數(shù)管胞;中柱薄壁細胞含少數(shù)細小方晶及棒狀結(jié)晶。本品薄壁細胞含多數(shù)淀粉粒,單粒圓形或橢圓形,直徑3-17μm,臍點點狀或裂縫狀;復(fù)粒由2-3個分粒組成。
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冷浸過夜,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稀鹽酸4ml溶解,濾過。取濾液1ml,加改良碘化鉍鉀試液2滴,產(chǎn)生大量橙色沉淀;另取濾液1ml,加碘化汞鉀試液2滴,產(chǎn)生大量黃白色沉淀。(檢查生物堿)
(2)藥材的新鮮斷面或粉末,置紫外燈下(254nm),顯淡藍紫色熒光。
(3)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4g,加0.1%硫酸80ml冷浸,放置過夜,濾過,將濾液傾入經(jīng)預(yù)處理過的苯乙烯磺酸鈉型樹脂柱(l×22cm),調(diào)節(jié)適度的流速,緩緩流出。樣品液流完以后,將樹脂倒出,用蒸餾水洗數(shù)次,濾去水分,置盤中干燥(使水分不超過60%)。加入適量10%氨水堿化,靜置20min,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回流洗脫(至無生物堿反應(yīng)),氯仿液用水洗
白藥子-中藥材鑒別
白藥子-中藥材鑒別
至中性,加無水硫酸鈉少量,濾過。濾液蒸干,加氯仿1ml溶解,此液代表脂溶性總生物堿。上述用氯仿回流過的樹脂揮盡氯仿后,加乙醇回流洗脫,收集乙醇液減壓蒸干,加甲醇1ml溶解,此液代表水溶性總生物堿。吸取供試液0.6μl,另以高阿羅莫寧堿、異粉防己堿、小檗胺、輪環(huán)藤寧堿、頭花千金藤堿、木蘭花堿、輪環(huán)藤酚堿為對照品,分別點樣于堿性硅膠G薄層板上。脂溶性總生物堿部分用氯仿一甲醇(10:1),水溶性生物堿部分用氯仿一甲醇一氨水(15:4:1)作展開劑,展開18m,在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斑點情況;另用改良碘化鉍鉀一碘化鉀(1:1)混合試液顯色,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yīng)位置,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偽品卷葉黃精: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厚片,直徑1.5~4.5厘米,厚1.5~6厘米,多數(shù)比正品片小而厚,表面黃棕色,有淺棕色的小點,外皮具環(huán)形節(jié)痕及細皺紋;質(zhì)硬,斷面灰棕色,無車輪狀木心;雖也氣微,但口嘗味甜而苦。
從以上特征可辨別白藥子的真?zhèn)巍,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白藥子所含的異漢防己堿有消炎、鎮(zhèn)痛、退熱的作用,并能抑制結(jié)核桿菌,對酒精中毒亦有良好的解毒作用,而偽品不具這些功效,故不可代正品使用。
看了“白藥子的功效作用”的人還看了:
2.云南白藥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