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生活隨筆:奶奶的灶臺
奶奶去逝已十多年了,她住的老屋還在,還有那個落滿灰塵的灶臺。
奶奶生前住兩間向陽的小屋,一扇不大的木門,也沒有油漆,斑斑駁駁顯著木板的本色。一進(jìn)門就看到一個在小屋里略顯龐大的灶臺,靠西墻砌了個煙囪,門口正是鍋門口。所謂灶臺只是用少量的磚和泥巴把一口黑鍋架起來,再用白色石灰摻土和水再混和類似麥糠或稻草的東西稍稍抹一層,修飾一下那些粗大丑陋的黑泥縫隙。灶臺很矮,一個拉風(fēng)箱就放在地上。奶奶燒鍋時就坐在一個小木墩或草墊上。
每當(dāng)經(jīng)過奶奶的門口一眼就可以看到她在灶臺上忙碌的身影。有時她掀開鍋蓋,鍋里的香氣頓時溢到門外,就引來了我們這一群小饞貓,奶奶很有耐心地給我們盛上一點,我們吃得又快又香,這時會傳來母親的喊聲,于是又回家吃自家的飯了。那時總感覺奶奶的飯是最香的,永遠(yuǎn)也吃不夠。不知道她在那簡陋的灶臺上怎么能做出這么好吃的飯菜!直到她去世多年,我依然懷念她做的饅頭的味道,甜絲絲,軟軟的,咬上一口,滿觜都是酵香,再加上原汁原味的麥香,那味道真是美妙極了。吃奶奶做的饅頭是不用就菜的,吃菜是多余的,還會讓饅頭的味道大打折扣。曾有左鄰右舍向奶奶討教饅頭的做法,但屢次都做不出那種味道。我有時會站在奶奶的門口靜靜地看她在灶臺前忙碌,看她把做飯當(dāng)成一享受。做飯中的奶奶是快樂的,心情是平和的。
曾聽奶奶說,做饅頭不能著急的,要像伺候孩子一樣細(xì)心。首先要把酵子慢慢調(diào)料“活”,就是發(fā)酵到咕咕冒泡,像面糊里潛藏著許多氣體,這可不是立刻就能達(dá)到的,冬天把盛有酵子的面糊糊盆放在微熱的水里,在兩三天的時間里分別加入少量面粉和熱水,這叫“提”,用奶奶的話說是讓酵子越來越歡。等把面和好后,需大半天時間等待整盆面發(fā)酵,接下來就是做饅頭,饅頭做好后,不能立即上鍋蒸,要“長”一會,等饅頭的體積比剛做時大一點,說明已經(jīng)發(fā)酵了,拿起來感覺較之前輕才可以上鍋。燒火也是有講究的,先用細(xì)火,再用大火,等聞到饅頭的香味時再用小火慢慢燒,燜一會兒就可以出鍋了。這樣的饅頭傾注了奶奶的用心、耐心和時間,吃起來感覺是那么幸福和溫暖!
奶奶生前,沒出過遠(yuǎn)門,一生走出村子的次數(shù)也不多,整日圍著灶臺轉(zhuǎn),她溫和、安靜,從未發(fā)過脾氣,這讓晚輩們都很喜歡她。一生都在灶臺前轉(zhuǎn)的奶奶,用她的一生詮釋了她對生活的理解,平和、無爭的心態(tài),熱愛和善待生活的方式讓她老活到八十多歲。那天早晨,叔叔去看奶奶,她坐在床上,衣服穿好,扣子還沒系就安靜地告別了這個世界,安詳?shù)叵袼X一樣。在她灶臺上的鍋里面還放著前天蒸好的饅頭。親友們安慰我們說,可能是爺爺太貪戀奶奶做得飯菜香,于是把奶奶叫走了,奶奶是到天堂給爺爺做飯去了……天堂里,還會有這樣的灶臺嗎?我依稀看見奶奶正在愉快地做飯……
奶奶走了,她一生工作和熱愛的灶臺還在。
【本文作者: 洪山小學(xué)祝秀梅】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