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jīng)素論》第六十二篇:調經(jīng)論(三)
《黃帝內經(jīng)素論》第六十二篇:調經(jīng)論(三)
Q1001怒、恐:《類經(jīng)》十四卷十八注:“此肝臟之虛實也?!侗旧衿吩唬?lsquo;肝藏血,肝氣虛則恐,實則怒。’”
Q1001孫絡外溢:
1、《素問懸解》卷八《調經(jīng)論》作“孫絡水溢”,并注:“孫絡如水之溢。”
2、從《內經(jīng)注評》、《太素》卷第二十四《虛實補瀉》、《類經(jīng)》十四卷十八作“孫絡外溢。”
Q1001經(jīng)有留血:
1、《類經(jīng)》十四卷十八注:“大經(jīng)之內,有留止之血也。”
2、《內經(jīng)校釋》“經(jīng)”作“絡”,并云“原作‘經(jīng)’,據(jù)《甲乙》卷六第三改。”
3、在經(jīng)脈留有血絡。
Q1301形有余……則四肢不用:
1、《類經(jīng)》十四卷十八注:“此脾臟之虛實也。‘涇’,水者也。‘溲’,尿也。脾濕勝則氣壅不行,故腹脹而涇溲不利。脾主四肢,故虛則四肢不用。此與《本神篇》義同。”
2、王冰注:“涇,大便也;溲,小便也。”
3、《本神》LS08-Q0113“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涇溲不利。”即為本解。
Q1401形有余……補其陽絡:
1、《類經(jīng)》十四卷十八注:“經(jīng)穴絡穴皆足陽明者,以胃為脾之陽也。故實者瀉之,瀉脾之陽邪也;虛者補之,補脾之陽氣也。”
2、《太素》卷第二十四《虛實補瀉》注:“陽經(jīng)、絡,足陽明經(jīng)及絡也?;驗?lsquo;陽營’,非也。”
3、《素問懸解》卷八《調經(jīng)論》注:“形有余則瀉其陽明之經(jīng),不足則補其陽明之絡。”
4、《素問直解.調經(jīng)論》注:“陽經(jīng),陽明經(jīng)也。陽絡,陽明絡也。”
Q1501復:據(jù)《說文》:“復,往來也”、《易.復》:“反復其道。”取往來意。
Q1501邪氣乃索:
1、 張景岳注:“索者,散也。”
2、 《太素》卷第二十四《虛實補瀉》注:“索,散也。”
3、《禮.檀弓》:“吾離君而索居。”注:“索,散也。”邪氣乃索,即邪氣就會散去。
Q1601志有余……則厥:
1、《素問直解.調經(jīng)論》注:“腎志有余,則水氣盛,故腹脹飧泄;腎志不足,則生陽內虛,故厥。‘厥’,手中逆冷也。《本神論》云:‘腎氣虛則厥,實則脹’。”
2、《類經(jīng)》十四卷十八注:“此腎臟之虛實也。腎藏志,水之精也。水化寒,故腎邪有余,則寒氣在腹而為腹脹飧泄;腎氣不足,則陰虛陽勝而為厥逆上沖?!侗旧衿吩唬?lsquo;腎藏精,精舍志,腎之氣虛則厥,實則脹。’《解精微論》曰:‘厥則陽氣并于上,陰氣并于下,陽并于上則火獨光也;陰并于下則足寒,足寒則脹也。’”
3、《內經(jīng)校釋》譯作“足厥冷。”
4、姚春鵬譯作“手足厥冷。”
5、《素問懸解》卷八《調經(jīng)論》注:“不足則厥逆而下陷?!鹅`樞.本神》:‘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督饩⒄摗罚?lsquo;厥則陽氣并于上,陰氣并于下,陽并于上則火獨光也,陰并于下則足寒’。”
6、據(jù)《五臟生成篇》LS10—C0119血“凝于膚者,為痹;凝于脈者,為泣;凝于足者,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為痹厥也”、《厥論》SW45-Q0101“陽氣衰于下,則為寒厥。”可知:此厥,當解為“寒厥。”
Q1601動:
1、《內經(jīng)校釋》校注:“《甲乙》卷六第三作‘傷’……指骨節(jié)間似有物鼓動。”
2、《素問懸解》卷八《調經(jīng)論》注:“骨節(jié)有松動之意。”
3、《太素》卷第二十四《虛實補瀉》注:“骨節(jié)動者,腎志病微也。”
4、前有心、肺、脾之“刺微”,而肝、腎未言“刺微”,故宜從本經(jīng),不宜解為“微動”。據(jù)《經(jīng)脈》十二經(jīng)“是動”可知:動,即“異動”。
Q1701然筋:
1、 王冰注:“然謂然谷,足少陰滎穴。”
2、 《素問懸解》卷八《調經(jīng)論》注:“志有余則瀉然谷之穴,足少陰之滎穴也。”
3、 《太素》卷二十四虛實補瀉注:“然筋足少陰營,在足內踝之下,名曰然谷,足少陰經(jīng)無然筋,當是然骨下筋也。”
Q1801即取之:
1、《類經(jīng)》十四卷十八注:“此刺腎經(jīng)骨節(jié)之邪也。即取之,即其邪居之所而取之。”
2、《素問懸解.調經(jīng)論》注:“刺血氣之未并,宜乘其邪微而即取之。”
3、《內經(jīng)校釋》譯:“應當在骨節(jié)有鼓動感時,立即刺治。”
Q1901陰陽相傾:
1、《類經(jīng)》十四卷十八注:“氣為陽,故亂于衛(wèi);血為陰,故逆于經(jīng)。陰陽不和,則氣血離居,故實者偏失,虛者偏虛,彼此相傾也。”
2、陰者,寒也;陽者,熱也。傾,傾斜、失衡也;陰陽相傾,即寒熱失衡。 帝問虛實之由,故此陰陽失衡,當指寒熱失衡。
Q1902血并于陰,氣并于陽,故為驚、狂:
1、 吳崑注:“血并于陰臟,是為重陰;氣并于陽臟,是為重陽。驚狂,癲狂也。”
2、 陰者,腰以下,下部也;陽者,腰以上,上部也。血并于下,則上部營養(yǎng)空虛;氣并于上,則上部陽氣旺盛,故為驚悸、發(fā)狂。
Q1903血并于陽,氣并于陰,乃為炅中:《類經(jīng)》十四卷第十九注:“血并于陽,陰在表也;氣并于陰,陽在里也,故為炅中。炅,熱也。”
Q1904惋:《內經(jīng)校釋》注:“《甲乙》卷六第三作‘悶’,《太素》卷二十四虛實所生作‘悗’,義同。”
Q2101有者為實,無者為虛:
1、《太素》卷第二十四《虛實所生》注:“血并則血有氣無,氣并則氣有血無,是以言虛不言其實,論實不廢其虛,故在身未曾無血氣也。”
2、《類經(jīng)》十四卷十九注:“有血無氣,是血實氣虛也;有氣無血,是氣實血虛也。”
3、有其物者為其實,無其物者為其虛。
Q2101絡之與孫脈俱輸于經(jīng),血與氣并,則為實焉:《素問懸解》卷八《調經(jīng)論》注:“凡絡脈之與孫脈俱輸于經(jīng),大經(jīng)之內,血與氣一有相并,則為實焉。”
Q2101血之與氣,并走于上:
1、《素問懸解》卷八《調經(jīng)論》注:“血之與氣,凡其并走于上,不拘氣并與血并,則為大厥。”
2、《太素》卷第二十四《虛實所生》作“血與氣,并走于上。”
3、《類經(jīng)》十四卷十九注:“血氣并走于上,則上實下虛,下虛則陰脫,陰脫則根本離絕而下厥上竭,是為大厥。”
Q2201俞會:
1、《內經(jīng)校釋》注:“俞,指俞穴。會,指經(jīng)氣所會之處。張志聰注:‘俞者,謂三百六十五俞穴,乃血脈之所流注。會者,謂三百六十五會,乃神氣之所游行,皆陰陽血氣之所輸會者也’。”
2、《素問懸解》卷八《調經(jīng)論》注:“陰與陽,皆有穴腧相會。”從之。
Q2301傳入于:《內經(jīng)注評》作“傳之于”。
Q2401皮膚收:收者,收縮也。皮膚遇寒濕而收縮者,熱脹冷縮之理也。
Q2401聶辟:
1、《類經(jīng)》十四卷十九注:“凡言語輕小曰聶,足弱不能行曰辟,皆氣不足也。”
2、《內經(jīng)注評》注:“聶辟,積漸、重疊之意,引申為逐漸積疊氣不足而成虛證。”
3、《素問懸解》卷八《調經(jīng)論》注:“虛者聶辟氣不足(聶辟,虛損之象),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也。”
4、《內經(jīng)校釋》注:“注家解釋不一。1、認為指皮膚皺折。如王冰注:‘聶謂聶皺。辟謂辟迭。’2、認為系指氣怯弱不足?!端貑柦?jīng)注節(jié)解》注:‘聶辟,怯弱也。’今從王注。”
5、聶辟,湘楚方言有“聶屁”、“夾屁”之謂,即壞了、完了之意。聶辟,又載于《靈樞.根結》LS05—Q0303“腸胃聶辟”;有本亦作“攝辟”,攝者,夾也,“攝辟”與“聶辟”義同。
Q2501喜:
1、《類經(jīng)》十四卷十九注:“下文以喜則氣下為虛,而在此所重在怒,故曰實也。觀陰氣上逆之意,言怒可知。又《舉痛論》曰:‘怒則氣上’正此之謂。”
2、當解作“喜歡”、“容易”,而非喜樂之情緒,因Q2601有“喜則氣下”之情志專論。
Q2501陰氣上逆:
1、《素問懸解》卷八《調經(jīng)論》注:“因于喜怒不節(jié)則陰氣上逆(少陰心氣厥陰肝氣上逆)。”
2、怒傷肝,陰氣上逆,獨指肝氣上沖異常。
Q2501陽氣走之:
1、《內經(jīng)注評》注:“走之即湊也。陰逆于上,則必虛之于下;下部陰虛則陽氣必湊合之。”
2、《類經(jīng)》十四卷十九注:“陰虛則陽邪湊之。”
3、《太素》卷第二十四《虛實所生》注:“陰氣既上,是則下虛,下虛則陽氣乘之,故名為陰實也。”
4、《說文》:“走,趨也。”走即跑;之者,至也,來也;陽氣走之,即陽氣跑來。
D2701《經(jīng)》言:
1、 王冰注:“謂上古經(jīng)言也。”
2、《太素》卷第二十四《虛實所生》注:“經(jīng)言,《八十一篇》經(jīng)也。”
3、《類經(jīng)》十四卷二十注:“經(jīng)言,引古經(jīng)語也。”
4、經(jīng)言所引,與《陰陽應象大論》SW05-D0106“陰勝則陽病……陰勝則寒”、Q0301“陽勝則身熱”、Q0302“陰盛則身寒”、《瘧論》SW35-Q0903“夫瘧氣者……陽勝則熱”等句,義近而理同。
Q2701陽:
1、《太素》卷第二十四《虛實所生》注:“陽,衛(wèi)氣也。衛(wèi)出上焦,盡行二十五周,以溫皮膚分肉之間。”
2、張聲聰注:“陽,謂諸陽之氣。經(jīng)云:‘上焦開發(fā),宣五谷味,熏膚充身澤毛,是謂氣。是陽受氣于上焦,以溫皮膚分肉。’”
3、據(jù)《營衛(wèi)生會》LS18-Q0401“上焦,出于胃上口”可知:陽為熱量。熱量,源于胃中水谷之消化。
Q2901致、密:緊致、固密,達到汗液難以排泄之程度。
Q2901玄府:《水熱穴論》SW61—Q0304云:“所謂玄府者,汗空也。”即為本解。
Q3001溫氣:
1、 姚春鵬注:“陽氣。”
2、 溫氣者,熱量也。
D3101陰與陽并:
1、 姚春鵬譯:“陰與陽相混雜。”
2、 《內經(jīng)校釋》譯:“陰與陽相并。”
3、 《太素》卷第二十四《虛實所生》作“陰之與陽。”
4、 《素問直解》注:“復承上文陰陽血氣病形,問補瀉虛實之刺,以為調經(jīng)之法也。”
5、 陰陽何指?諸家未注。陰陽未明,不譯待考。
Q3101經(jīng)隧:
1、《素問懸解》卷八《調經(jīng)論》注:“刺此者,取之于經(jīng)隧之中。”
2、據(jù)《新華字典》“在山中或地下鑿成的道路。”可知:經(jīng)隧,指經(jīng)脈內部通道,即血管。
Q3101取血于營,取氣于衛(wèi):
1、 《內經(jīng)校釋》譯:“病在血的,刺治其營;病在氣的,刺治其衛(wèi)。”
2、 《素問懸解》卷八《調經(jīng)論》注:“取血于營分,取氣于衛(wèi)分。”
3、 《太素》卷二十四《虛實所生》注:“刺已成病,法有三別:一則刺于大經(jīng)別走之道,隧,道也,別走之道通陰陽道也;二則刺于脈中營血;三則刺于脈外衛(wèi)氣。”
4、 鬧血絡在脈內,刺衛(wèi)氣在脈外。血在營分(血脈內),氣在衛(wèi)分(血脈外)。
Q3101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高下:
1、 吳崑注:“因四時多少、高下者,如曰以月生死為痏數(shù)多少之謂也。春時俞在頸項,夏時俞在胸脅,秋時俞在肩背,冬時俞在腰股,高下之謂也。”
2、 《素問懸解》卷八《調經(jīng)論》注:“用人之形度其豐減,因天之時酌其寒溫,以定針刺多少之數(shù),高下之宜也。”
3、 《太素》卷第二十四《虛實所生》注:“用針之狀,須因四時之氣,觀病輕重,發(fā)針多少,又須量病高下所在,取之會中,不同刺微之易也。”
4、 用針于此病啊,要考慮四時氣候、血氣多少、病位高下。
Q3201氣盛乃進針:
1、《內經(jīng)注評》注:“謂吸氣時入針。”
2、《內經(jīng)校釋》譯:“即在病人吸氣時進針。”
3、《八正神明論》SW26-Q0501“瀉必用方……以息方吸而內針。”即為本解。即正當吸氣時方能進針。
Q3201如利其戶:
1、《素問懸解》注:“利其路。”
2、吳崑注:“刺其俞穴,所以開邪出之門,蓋邪之壅實,欲出無戶,斯乃利其戶也。”
3、《說文》:“戶,半門曰戶”、《字書》:“一扇曰戶,兩扇曰門。又在于堂室東曰戶,在于宅區(qū)域曰門。”利者,潤滑也。如利其戶,即潤滑門樞,以利開門。
Q3201大氣乃屈:
1、《內經(jīng)注評》注:“大氣,邪氣也,邪氣退屈之意。”
2、《內經(jīng)校釋》注:“大氣,指亢盛的邪氣。屈,窮盡。《呂覽》安死:‘智巧窮屈’。”
3、《類經(jīng)》十四卷二十注:“大邪之氣可以屈伏。”
4、霸王邪氣才會屈服。
Q3301持針勿置:
1、《內經(jīng)校釋》注:“即持針而不立即刺入之意。”
2、《太素》卷第二十四注:“持針勿置入肉中。”
3、據(jù)《說文》:“置,赦也。”取擱置意。持針勿置,即持針勿要擱置。
Q3301以定其意:
1、《太素》卷第二十四《虛實所生》注:“必須安神定意。”
2、《類經(jīng)》十四卷二十注:“謂宜詳審補法而后下針也。”
3、據(jù)《本神》LS08-Q0102“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可知:意為回憶。以定其意,即用于確定用補之意。
Q3301方實:
1、《太素》卷第二十四《虛實所生》注:“方,正也。候氣正實。”
2、《素問直解》注:“候氣聚方實。”
Q3301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
1、《太素》卷第二十四《虛實所生》作“動無后時。”
2、人衛(wèi)影印作“動氣候時”,并注:“《新校正》云:‘按《甲乙經(jīng)》作‘動無后時’。’”
3、《素問懸解》卷八《調經(jīng)論》作“近氣不失,遠氣乃來,動氣候時,是謂追之。”并注:“近氣既不失,遠氣乃當來,動氣候時而不失,是謂追之,《靈樞.九針十二原》:追而濟之,惡得無實是也。”
4、《內經(jīng)校釋》注:“王冰注:‘近氣,謂已至之氣;遠氣,謂未至之氣也。’”
5、《內經(jīng)注評》注:“動氣,謂針下引動經(jīng)氣。候時,留針以候經(jīng)氣來至之時乃出針;近氣,是已至之氣;遠氣是未至之氣。”
D3401被:
1、《內經(jīng)校釋》注:“及也。如《書》堯典:‘光披四表’。”并譯作“波及”。
2、據(jù)《尚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當取波及意。
Q3401經(jīng)、絡、支、節(jié):
1、《內經(jīng)校釋》譯:“經(jīng)絡和肢節(jié)。”
2、經(jīng)脈、絡脈、四肢、關節(jié)。
Q3402其病所居:
1、《類經(jīng)》十四卷二十、《素問懸解》、《素問直解》、人衛(wèi)影印諸本,均作“其病所居。”
2、《內經(jīng)校釋》校:“此前《甲乙》卷六第三、《太素》卷二十四《虛實所生》均有‘視’字,似當據(jù)補。”
Q3402病在骨,調之骨:
1、《內經(jīng)校釋》校:“《太素》卷二十四虛實所生無此六字。”
2、《素問直解》注:“病在骨者,骨痹也,病在骨,則焠針。”
3、《素問懸解》注:“腎主骨,病在骨則調之骨。”
4、《類經(jīng)》十四卷二十注:“此二節(jié)如《終始篇》曰:‘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是雖以手為言,然凡病之在筋在骨者,可于此而類求矣。又筋痹、肌痹、骨痹義,詳針刺類五十。”
Q3402燔針劫刺:
1、《內經(jīng)注評》引吳崑注:“‘燔針者,內針之后,以火燔之暖耳,不必赤也’。燔針劫刺,就是把針刺取人體后,用火燒其針,也就是溫針法。”
2、《素問懸解》卷八《調經(jīng)論》注:“病在筋,燔針(燒針)劫刺其下及于急縮不伸者。”
3、筋痹之刺法,詳見《經(jīng)筋》全篇及LS13—C0104“燔針劫刺”之注。
SW64——《四時刺逆從論篇第六十四》自然巡航之遷斷校注釋譯說明
‖SW64—C0101→C0106‖→‖SW62—Q3401‖遷移說明:
1、所遷之論,與《四時刺逆從論》主題不屬,前后文意不接,顯見漏簡,當遷出;
2、《太素》置于卷第十六診候之三《雜診》,依診候分類;
3、《類經(jīng)》置于十七卷七十《六經(jīng)痹疝》,獨立成篇;
4、《甲乙》置于卷四第一(中)《經(jīng)脈》;
5、所論為經(jīng)脈有余、不足及脈之滑澀時相應病癥,皆為虛實之論,遷入本位,詳論經(jīng)脈虛實與五臟虛實之對應關系,依經(jīng)脈分類,與《調經(jīng)論》主題相符,與前文“經(jīng)脈虛實,何以合之?”義理相合?!侗哉摗稴W43- Q0702“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經(jīng),視其虛實,及大絡之血結而不通,及虛而脈陷空者,而調之,熨而通之”及《繆刺論》SW63-Q0322“凡刺之數(shù),先視其經(jīng)脈,切而從之,審其虛實而調之,不調者,經(jīng)刺之。”即為支持遷移之至要依據(jù)。
C0101陰痹:
1、《內經(jīng)注評》注:“陰性的痹病。”
2、姚春鵬注:“偏于寒性的痹癥。”
3、《素問懸解》卷七《四時刺逆從論》注:“厥陰,心主,有余病陰痹,陰盛而火衰也。”
4、依后文例,“陰痹”,當言痹之部位。肝合筋,此“陰痹”,當指宗筋所聚之陰部痹癥。
C0105善時:
1、《內經(jīng)校釋》注:“《甲乙》卷四第一中作‘時善’,義長。”
2、《靈樞懸解》卷七《四時刺逆從論》作“時善”。
3、原文義順,無需改經(jīng)。
公眾號:其人頌經(jīng)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