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童年回憶故事:磨豆腐
編者按:磨豆腐有祈求幸福的含義,作者回憶童年磨豆腐的經(jīng)歷,感到開心留戀。下面我們來看看《磨豆腐》這個故事吧!
轉(zhuǎn)眼冬月又過了半,冬很深了,前天父親回了一趟鄉(xiāng)下,說是回家磨豆腐去了。晚飯時,我就看到了家里餐桌上有一盤青菜燒豆腐,我知道這是父親磨的豆腐。我夾起一筷子送入嘴中,滿嘴都是濃濃的豆腐香,回味綿長。這就是小時候在鄉(xiāng)下老家吃的那種純正的自己磨的豆腐味,好多年沒吃到這種味道了,頓時一種懷舊感油然而生,便邊吃邊跟爸媽聊起了小時候集體磨豆腐的事情。
記得來村磨豆腐的是外鄉(xiāng)人,我家屋旁就是一件以前公社空著的倉庫,雖然破落也沒人來修理,平時也都是被附近的鄰居們放一些雜物,堆一些草垛,但到了臘月,就開始熱鬧了,因為整個村子里的人都會來這里磨豆腐,還記得磨豆腐是需要排隊的,自己在家早早兒的把黃豆泡在木桶里,在清水中浸泡四、五個小時,然后拎著桶去倉房排隊磨豆腐,我們村子比較大,有一百多戶,每天不分晝夜的磨,也要好幾天時間,在那幾天里,可以說就是我們孩子的天堂了,沒日沒夜的玩,反正大人也不管,最最開心的要數(shù)吃豆腐花了,現(xiàn)在90后.00后都喊“豆腐腦”,但我固執(zhí)的喊“豆腐花”,不管哪家磨,村里的孩子們總會擁上去拿個碗,碗里放了鹽,磨豆腐人家的主人每人一勺,我們便拿個筷子嘩嘩的攪拌下,然后大口的呼呼呼喝下去,喝了兩碗的,經(jīng)常會打飽嗝,一陣豆腐的味道沖鼻而來,這時我們便會四散逃開,哈哈大笑,游戲起來!
記憶中最愛玩的是過濾去渣那工具,好像是用兩根等長一米二左右的棍子,中間打孔,用一根粗繩穿過,懸吊在屋梁上,形成了十字木架,高與人肩平齊;再把一大塊方形白稀布單,四角固定在十字架的四端上,形成一個吊兜,兜下也是一口鍋或敞口大盆接著。由一個人抓住十字架的一側(cè)兩角,另一人起出磨好的豆汁倒入,主人家便用雙臂上下左右的規(guī)律晃悠它,這動作熟練了,輕盈協(xié)調(diào)有節(jié)奏,真像舞蹈一樣,豆汁便在兜里上下左右的蕩動。晃一陣兒,還要用手或木片把兜里的豆渣抹開一下,加些水,攪拌一番,再繼續(xù)搖晃舞蹈。三遍過后,豆汁慮成,豆渣清出存放。我們總是想趁它空閑下來去玩,可是幾乎沒什么機會,磨豆腐的人家一家接一家的,所以往往我們是以搗亂的形式玩,招來的是大人的大聲呵斥,但我們依舊屢試不爽。最覺得神奇的是看豆腐成形,白花花的腦兒倒入方木筐后,把布單四角先后小心拉起,分別向?qū)叿较蛘蛊桨o掖住,然后壓上大小與木筐內(nèi)沿吻合的長方形木蓋板,按平,漸漸用雙臂在前端往下用力壓杠,漿水這時從底板、方筐圓孔和夾縫流出,花花地泄下坑里了……然后,再全部松開、取下這些加壓的東西,揭開方蓋板,打開布單,一板乳白色呈方格狀的豆腐便新鮮出爐了。每此時,我們都會齊聲歡呼,然后看父親母親小心翼翼的興高采烈的拎著裝滿豆腐的木桶回家去,美好的夜晚也就結(jié)束了,
民諺有: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據(jù)當?shù)貍髡f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于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傳說歸傳說,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chǎn)力低下,沒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時也是先民勤儉節(jié)約美德的寫照?,F(xiàn)在聽說磨豆腐都不需要人工了,基本都是付了工錢,把浸好的豆子放那磨豆腐的人家里就行,以前那些好玩的程序也都由機器替代了,時間也大大的縮短了,我也長大了,再不去了,村里的倉房也早就不復(fù)存在了,豆腐花要喝就只能去早餐小攤上買了,喝起來再也找不到兒時的感覺了。
一盤青菜豆腐差不多吃完時,女兒忽然喊起來: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神奇的地方!豆腐的“腐”與幸福的“福”諧音,因此豆腐代表著祈“福”。以后我們家就多磨豆腐吧,這樣福就多啦!我和父母聽完相視哈哈一笑,連連點頭說:好好好!有空啊,我要帶孩子去鄉(xiāng)下參觀磨豆腐,看看餐桌上光嫩滑溜的豆腐是怎樣來的。要把留在我記憶中的那份開心、留戀,好好地跟女兒說說,讓她也嘗嘗我曾經(jīng)那么迷戀的“豆腐花”。
作者|毛琴芳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