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小學優(yōu)秀讀后感
學習啦:西游記里有著豐富的文學寶藏,只要我們用心,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許許多多的知識,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西游記讀后感》。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閱讀,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巜西游記》這本書的第26回,雖然只看了26回,卻已可以大概看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唐僧崇信佛法,嚴守戒律,目標明確、立場堅定、勇往向前的精神堅不可摧,但有時不分辨好壞。孫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他疾惡如仇、不怕困難、堅忍不拔、英勇無畏,但有時容易沖動、性格急躁。豬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占小便宜,貪圖女色。沙悟凈是唐僧的三徒弟,他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心地善良、敦厚樸實、性格隨和、善于協(xié)調(diào)關(guān)系,但又過于老實、缺乏主見。
這整篇文章運用了各種各樣的寫作手法:動作描寫、外貌描寫、心理描寫、神態(tài)描寫。其中最精彩的莫過于動作描寫與心理描寫了,動作描寫尤以描寫孫悟空的居多,他那一串的動作使人能夠有了想象的方向,可以在頭腦里想象出當時的場面與人物形象,給讀者以畫面感。例如:好猴王,跳至橋頭,使一個閉水法,捻著訣,撲的鉆入波中,分開水路,徑入東洋海底。這一句話就連用了“跳”、“使”、“捻”、“撲”、“鉆”和“分”、“入”等一連串動詞,能夠很容易地想象出孫悟空的動作。另外,整部文章中還多用了詩句來描繪場面、景象、人的模樣等,增添文章的文化色彩底蘊。
吳承恩(約1500-約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人。我國明代著名小說家。吳承恩在科舉場上很不得志,直到四十多歲才得了個“歲貢生”。由于科場失意,境遇不好,生活貧困,他曾遭遇到那些勢利之徒的笑罵。這種種遭遇使他加深了對封建官場、科場的腐敗以及社會上的炎涼世態(tài)的認識和憤慨。他為人性格比較倔強,不肯阿諛逢迎。所以他便將自己對社會以及對統(tǒng)治制度的不滿全都寫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嘲諷了那些官官相護、徇情枉法、貪贓行賄、統(tǒng)治階級上下勾結(jié)、剝削人民的現(xiàn)象,表面上是寫了孫悟空的桀驁不馴,實際上是高度贊揚了他敢于斗爭、不畏強權(quán)的精神,將自己的想法寄予他身上。
《西游記》這本書諷刺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環(huán)境,每一個人物都代表了一種社會現(xiàn)象,可謂黑暗無比,可孫悟空是這一片黑暗中的一顆星,不,應該是一輪太陽,我們應該學習他。吳承恩應該也想像孫悟空一樣吧?做一種像荷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西游記》這本書意味深遠、活潑有趣,我會堅持讀下去。
公眾號:教語文的楊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