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觀后感影評5篇_精彩評論500字
《攀登者》這部電影改編了中國登山隊于1975年第二次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并測量其準確高度的故事。希望以下觀后感對您有所幫助!
《攀登者》觀后感一
看完《攀登者》之后想明白一件事,看電影之前的心理預期其實很重要。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對這個項目心里會存有質疑,比如導演李仁港能否勝任?吳京是否會變成“珠峰戰(zhàn)狼”?幾位年輕演員是否會拖后腿?這樣大體量的冒險片究竟能否很好地調動觀眾的緊張感?
質疑聲太多了,多到一提到《攀登者》就會先入為主地想到這不會是一部爛片吧?但實際看完影片后,會發(fā)現(xiàn)其實影片的完成度要比預期好很多,而且在不經(jīng)意間會收獲到一些意外的感動。
感動主要來自于電影中的兩段感情線,之前《攀登者》帶給我們的印象就是這是一部登山題材大片,會展現(xiàn)壯麗的珠峰風光和驚險的登頂之旅,沒想到編劇阿來在重新解構史實的同時,還講述了兩段含蓄克制的愛情故事。
方五洲和徐纓的愛情是影片的重要線索之一,兩個人其實很早就應該在一起,卻因為一句說不出的話,成為了永久的遺憾。徐纓有一句臺詞我很喜歡:我們之間隔著一座山,而這座山就是方五洲想要攀上去的那座珠峰。
登頂珠峰是夢想,但在無形中也成為了方五洲的枷鎖,他一直不敢將“我想娶你”這四個字說出口,就是因為有這樁心事未了,即使兩個人在一起,也會因為心中的陰霾郁郁寡歡。徐纓明白方五洲的心意,所以愿意等下去,可惜最終兩個人還是遺憾地“錯過”。
這其實也和父輩那種內斂、含蓄、不善表達的情感有關,他們畢竟不是當代人,很難將情愛掛在嘴邊,在把祖國爭光放在人生首要目標之后,兒女私情只能放在后面,這種情感倒有點像《戰(zhàn)狼》里冷鋒對龍小云的感情,吳京在角感上的把控明顯比之前進步很多。
李國梁和藏族女孩的線其實設置的比較常規(guī),但是這一對實在很養(yǎng)眼,井柏然拿著相機站在人群中拍照,確實會令情竇初開的藏族女孩芳心暗許(不過旁邊的胡歌也不差啊)。藏族女孩在表達感情上明顯熱烈地多,李國梁暗暗拍下的那一張張女孩照片也令人感動。
到了最后,這兩段感情都因一方的離世而告終,李國梁的犧牲還好,徐纓最后的吐血雖然已有鋪墊,但還是有些突兀,這里離世的時間點再調整一下會更好。即便如此,方五洲和藏族女孩登上珠峰頂替離世的愛人完成夢想時,還是會令人內心泛起一陣酸楚。
《攀登者》很可貴的就是,幾個主要人物的線索交代的都比較完整,尤其是心理變化的詮釋,把他們還原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并沒有因為是主旋律影片就過于突出角色的偉光正。胡歌這條線索也值得再充實一下,比如他在山下養(yǎng)傷時的感受,不過限于篇幅可能確實來不及細講。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曲松林這個人物,一是張譯演的確實好,全場演技最佳稱號當之無愧;二是他有幾分扭曲的心理確實能令觀眾有一個從誤解到理解的過程。一開始很多人可能會對他有些反感,但當明白了他對于攝影機的執(zhí)念和殘疾的悔恨,會不自禁地同情他。
吳京在映后曾經(jīng)透露,和張譯喝酒的那場戲正好趕上自己的生日,兩個人真的是喝了很多之后才開始拍,拍了五條每次效果都不一樣,好到導演一時不知道該選哪一條好,看來好的演員真的可以產(chǎn)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張譯的表現(xiàn)確實值得觀眾更多的掌聲。
在獻禮片的命題作文下,李仁港算是做了一次比較成功的嘗試,不僅可以為自己一直以來遭遇的爭議扳回一城,同時也算是把動作、冒險等商業(yè)電影類型元素融入到紅色電影中,像他和林超賢、陳可辛等香港導演,越來越能找準內地觀眾的情緒G點。
比如影片中登山遇到的幾次災難,節(jié)奏感掌控的很好。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剛駐扎的帳篷被大風吹起的戲,從尾聲的真實影像中可以看出這是真切發(fā)生過的一幕,經(jīng)過特效的詮釋,確實產(chǎn)生了非常震撼的視聽效果,演員們拍這部戲,想必也吃了不少苦。
值得關注的是,影片越是拍的艱難,背后那些真正的登山英雄就越可敬。影片記錄歷史的意義遠大于其商業(yè)娛樂性,兩次攀登是特殊年代的壯舉,是每個中國人都需要了解的歷史事件,但如果這部電影不提起,只怕很多人還不了解這群了不起的英雄。
現(xiàn)在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越來越多,我覺得當中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可以喚起大眾對于原事件的好奇,從而進一步地了解事件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很多感動的故事可能淹沒在了時間的長河中,需要這樣的藝術作品來重新喚起。
總的來看,《攀登者》的完成度還是可以的,雖然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由于比預期好,所以可以給出一些鼓勵分和驚喜分,在國慶檔的幾部影片中,也處于比較扎實的位置。電影上映后,相信很多人會對電影中的部分創(chuàng)作者和演員印象改觀。
最后想說的是,近年來的主旋律影片都慢慢走上了以小見大的道路,這其實是一個比較好的趨勢,我們有太多像珠峰英雄們這樣值得歌頌的故事等待挖掘,只是看編劇和制片方們是否有慧眼找尋到這些珍貴的故事,并將它們影像化。
相信只要堅持這個思路,主旋律影片會被更多的觀眾接受和喜歡。
《攀登者》觀后感二
電影的劇情很簡單:
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fā)起沖擊,成功登頂后卻由于沒有留下影像資料,因此沒有得到國際上的認可。
15年過去后,我國為了測量珠峰準確高度,再次組建登山隊。曾經(jīng)登上珠峰的三位老登山隊員在戰(zhàn)勝自己心魔的同時,協(xié)助新的登山隊員成功登頂珠峰。
這是十分正能量,也十分讓人驕傲的故事。
演員的陣容很驚艷:
主演吳京、張譯、章子怡、胡歌、井柏然、王景春。
要演技有演技,要顏值有顏值,要熱點有熱點,就是沒有流量小生。
然而具有爆點的故事,具有深度的陣容,卻遇到了香港導演李仁港。
他是一名技術偏科型導演,長在視聽語言,短在編劇能力。沒有宏大敘事能力但對宏大敘事又十分迷戀。
看看他的作品在豆瓣上的評分,十年以來只有一部《鴻門宴傳奇》勉強達到了6.3分的及格分。
不過憑心而論,這部《攀登者》并沒想象中那么爛。
起碼李仁港還是奉獻了半部好戲。
在影片開始的前一小時,電影的不論節(jié)奏、打光、主色調的運用,趨近完美。
非常完整的講述了初代攀登者登頂后不被認可的失意和訓練新生攀登者的努力。
一直看不上“戰(zhàn)狼”文戲的我,此次也不得不承認吳京優(yōu)秀的演技。
然而好景不長,電影在后一小時開始崩塌。
回歸正常水平的李仁港,連監(jiān)制徐克都沒救回來。
首先,多余的兒女情長把節(jié)奏撕的亂七八糟。
本來可以點到即止的感情戲,卻大片大片的侵占了攀登者英勇向前的戲份。
部分橋段被網(wǎng)友調侃道:“所有女性角色都是拖后腿的”。
請導演記住,這部電影名叫《攀登者》;不叫《我與攀登者的日子》。
其次,幾乎看不到人物的成長弧線。
以胡歌飾演的角色為例:前一秒他還考慮如何逃避嚴苛的訓練,下一秒就勸說發(fā)現(xiàn)他有遺傳病史的醫(yī)生隱瞞病情,再下一秒就為了隊友進行了犧牲。
請問他秒變偉大的轉變點在哪里?
諸多角色都有這個問題。
有成長,沒過程。
最后就是導演的習慣問題了。
李導喜歡讓演員在拍戲期間freestyle,只要大概意思對了,后期全靠配音,可以大量節(jié)省拍攝時間。
這就造成全片大量臺詞口型根本對不上。
讓人頻頻出戲。
剩下的關于電影改編并不是嚴格按照歷史事實和“戰(zhàn)狼”秒變“中國隊長”等諸多問題就不討論了,畢竟電影是藝術改編的作品,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國家矛盾放在當今也不適合反復提起。
總之,電影的前半部分值四星,后半部分值兩星。
整部戲平均下來剛剛及格。
或許對于現(xiàn)階段李仁港導演最好的評價就是:起碼還有半部好戲。
《攀登者》觀后感三
根據(jù)網(wǎng)上的資料,章子怡扮演的角色應該是沒有現(xiàn)實原型的。 但是既然章“導師“肯“屈尊“參演這部男人戲為主的電影,那她就必須是女一,既然是女一,她的戲分就必須要夠重,于是加戲就在所難免了。 所以愛情貫穿了這部以攀登珠峰壯舉為主題的冒險劇情片的始終,各種關于男女主愛情的細節(jié)首尾呼應。 只看首尾部分,估計會讓有的觀眾產(chǎn)生恍惚看了一部愛情片的感覺,登珠峰仿佛成了愛情的鋪墊。 所以大部分時間里節(jié)奏緊湊、特效也完全合格、充滿緊張刺激之感的一部優(yōu)秀冒險電影,在井柏然扮演的角色不幸犧牲后,突然就節(jié)奏大亂。 加戲,加戲,不停地加戲,章子怡的大特寫一下占了很多篇幅,幾次劇烈咳嗽,拖著病體堅持工作,直到最后的咳血仿佛恨不得向銀幕前的觀眾大喊:“看,章導師的演技碾壓一切!“ 為了顯示女一的重要,她必須拖著病體爬到危險的北坳,一大堆氣象組非登山專業(yè)的組員必須陪在她身邊,跟著她冒險。 當她最后“必然”地犧牲了的時候,拖了大半部影片的情話在登珠峰最關鍵的時候傾倒而出,把快要登頂?shù)木o張和興奮感沖淡到不可救藥的地步。 我就這么眼睜睜地看著一部冒險劇情片被章導師的“戲“降格成了一部主次不清的遺憾之作。 年到四十,臉龐經(jīng)過歲月和別的修飾已經(jīng)十分洋氣而瘦削的章導師,早已不是《我的父親母親》里那個笑容天真淳樸、穿著厚棉襖的小女孩了。 但這部電影里她偏偏還要從少女演起,用她在《我是演員》得心應手的固化演技刻意去演清純和溫柔之感,當吳京的“小胖妞”一出口,我就知道她演砸了。 到底是角色服務電影,還是電影服務角色,章導師在憑借《一代宗師》拿獎拿到手軟后,仿佛是迷失了。 不僅在《我是演員》里把舞臺硬生生變成自己的,這次還來嚯嚯一部國慶獻禮片。 真希望有如果,如果章導師沒看上這部電影,如果她沒有來摻和一腳,這部攀登者應該也能成為中國冒險劇情片的一個里程碑了可惜,沒有“如果”。
《攀登者》觀后感四
幾個重要的觀影指南先拋出來:
1.文戲hold一下,馬上就過去了!
2.登山戲千萬別玩手機,隨時都有人領便當,除了吳京,誰都有犧牲的可能!
3.猜猜陽光總在風雨后是誰!
4.自拍很重要!自拍很重要!自拍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5.說好的成龍大哥呢????
四舍五入,再+上愛國分,4星妥妥是可以有的(畢竟,連著兩個國漫《羅小黑戰(zhàn)記》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我都打了5星,今年絕對是我的黃鉆愛國年)。
在新中國70周年的獨特檔期之下,《攀登者》的定位其實有著非常微妙又決定性的變化,從劇本到剪輯幾乎是按照動作冒險商業(yè)片的范本來執(zhí)行(臺詞問題暫且不說)。
動作/冒險題材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它難就難在節(jié)奏要快,要有足夠的對抗情節(jié)(角色之間的對抗、角色與事件的對抗)和動作場面來撐起電影,容易之處在于對人物表演和敘事技巧的要求沒有劇情類題材那么高。
因而在此類型的電影中,導演的作用,或者說,導演的個人色彩并不會十分重要,只要高潮點設置得足夠密集,基本就踏過了及格線,這類題材的受眾,追求的就是兩個小時之內暢快淋漓的腎上腺素飆升和釋放而已。
所以之前大家所擔心的李港仁導演水平問題,從成片來看可以算是松了一口氣,他交了一個合格的作業(yè)。
雖然整體情節(jié)的銜接有點卡幀的感覺(估計后期狂剪了N版吧),但密集的沖突情節(jié)和驚險場面很好地彌補了這種由于剪輯缺陷所帶來的突兀感。
這種沖突并不是指人物之間的緊張關系(謝天謝地,沒有抓馬),而是緊扣攀登主題、突出人與自然之間沖突,再加之幾乎貫穿全片的“高潮”配樂(多到令人虛脫……畢竟一直高潮有害身心),讓整個電影少有尿點。
不多的文戲雖然有點考驗觀眾耐心,但也沒有影響到整個電影的節(jié)奏,處于要尿不尿的邊緣,正當我準備拿起手機的時候,蹦蹦蹦方五洲們又開始登山啦。
能怎么辦,只能放下手機啊,畢竟,你不知道下一個領便當?shù)氖钦l。
登山戲毫無疑問是《攀登者》的主角,占據(jù)了整個電影3/4的長度。而且重點是,同樣一條攀登路線(珠穆朗瑪峰北坡?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在電影里被(不同)主角們大登小登了五次之多,竟然也成功在看似重復的場景里制造出完全不同的驚險狀況。
這樣就很值得點贊了,編劇沒有偷懶,可以給個雞腿了。
從開頭1960年那一次方五洲三人成功登頂?shù)槐粐H登山界認可開始,到1975年國家重組登山隊的預練習、全隊出發(fā)但因為氣象預測失誤不得不折返、年輕一代領軍出發(fā)、到最后的終極窗口期冒險之行,全片共計有五次之多的登山行動,每一段場景都設計和突出了不同于之前的危險或突發(fā)情況,原因不一,有些是自然所致(比如雪崩、大風口的強暴風),有人為原因(比如以為是雪崩引起的不必要的恐慌),技術原因(溝通設備所導至的信息不對等)、決策錯誤(松林對過去的執(zhí)著而作出錯誤決策)、經(jīng)驗不足(尤其體現(xiàn)在年輕一代領軍的那一次)。
成功的動作冒險片還有一個重要元素就是hold得住動作場面的英雄式人物,所以《攀登者》成不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依然是吳京(不打采啊),畢竟現(xiàn)在中國電影里能夠hold住這么大規(guī)模動作戲的演員,好像也不多了(張晉好像表示不同意)。
導演也不遺余力地給了他相當多的高光時刻:第一次登頂前在第二階梯里的力扛兩人、訓練時的示范、假雪崩時的拯救隊友、救女友(章子怡)、救攝影機……各種救,反正能有的特寫都用上了。
雖然有一些橋段過于夸張,但舊工廠準備表白前的那一段無替身的徒手攀爬戲碼,可以說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了。畢竟,我也真的做不了(攤手)。
驚險場面check,主角光環(huán)check,現(xiàn)在來說說劇情。
其實劇情灰常簡單,就是1960年那一次登頂因為攝影機丟了,沒有留下證據(jù)不被國際認可,十五年后國家重組登山隊再一次嘗試登頂。
自拍,在歷史上第一次擁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說《攀登者》因自拍而起,在自拍中結束,一點兒都不過分。
分工明確是《攀登者》的又一個聰明之處,吳京“戰(zhàn)狼”和張譯“蛟龍”合體,前者負責打雞血,后者負責講故事+表演,各司其職。
張譯扮演的攝影師曲松林是整個故事起承轉合的重要角色,成為文戲中最為出彩的一個部分。
因為第一次的攝影機在雪崩中沒有能夠保住(拿到攝影機的方五洲在攝影機和曲松林之間,選擇了后者),才有了十五年后的國家登山隊重組;因為他的愧疚之心,冒險做的決定差點讓新登山隊全軍覆沒;也因為這個事故,讓井柏然扮演的新一代攝影師兼領隊李國梁有了更多的故事空間。
整條圍繞著攝像機的故事線,中間的沖突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所以《攀登者》的故事性是非常強和嚴密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臺詞和剪輯上),張譯對曲松林這個角色的演繹和前后立場的轉變也做到自然流暢,角色可信度很高。
感情戲是一個軟肋,吳京和章子怡之間化學反應不強,可能兩人都屬于那種個人氣場過強的演員,放在一起總覺得有點怪怪的,雖然代入有點困難,但電影結尾兩人在圖書館書桌兩邊伸手相碰的鏡頭,竟然出乎意料地拍得超美(難道……是因為這個鏡頭沒有臺詞的原因?哈哈哈哈哈)
至于李國梁和黑牡丹的感情戲,不如……直接砍掉?哈哈哈哈哈
傳統(tǒng)的主旋律電影市場正在進一步萎縮,和年輕一代的觀眾(比如我)之間幾乎隔了條長江那么寬。
沒有相應的人生經(jīng)歷和時代背景,在某種程度上年輕觀眾是很難與這種題材產(chǎn)生共鳴的,更別說現(xiàn)在吸引他們進電影院的選擇也太多了(萬惡又美好的好萊塢商業(yè)電影)。
政治再正確,也很難抵抗得住商業(yè)大潮的洶涌,畢竟,觀眾空空的錢包最誠實了。
帶有主旋律色彩的電影正在積極地拉近與觀眾的距離,選擇動作冒險類題材來進行試水,毫無疑問是明智的,在獻禮片的命題作文之下,《攀登者》完成度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了,無論是節(jié)奏的把握、演員的選擇(實力動作派++演技派+流量明星組合拳)、特效都可以看得出劇組是用心在制作。
而且不得不說,目前吳京是這兩者結合的最佳人選,既有票房號召力,又hold得住動作大場面,還能切實貼合時代背景,幾乎成為這一類型片的最佳代言人,稍加利用已被商業(yè)反復驗證的成功元素,就可以達到一個非??上驳男Ч?。
最后,經(jīng)不完全統(tǒng)計,戴上耳機觀看本片,普遍觀感可提升一顆星。
《攀登者》觀后感五
都在說吳京、章子怡和張譯,但是我想談一談胡歌和成龍飾演的楊光。
這是一個有遺憾也有希望的支線故事。
《攀登者》里主線故事發(fā)生的時間,一九七五年,是楊光第一次作為國家登山隊成員攀登珠峰,把睡袋讓給了丟失行李的藏族隊友,結果卻犧牲了自己的雙腿。而他之所以對于登上珠峰滿懷執(zhí)念,是因為他可能有不適宜登山的遺傳疾病,為此他的父親對他滿懷愧疚。
所以,他想證明給天上的父親看,父親給他的,是一個健康完整的軀體。
從世俗角度來看,楊光并沒有取得成功,但是只要希望還在。
像方五洲說的那樣,攀登是“登山者的天堂,普通人的地獄”,但普通人遭遇登頂失敗和截肢,意味著人生就此沉寂。
反過來,普通人和攀登者的區(qū)別就在于此。楊光最終不僅和普通人一樣正常生活,還付出了更多艱辛努力,最終登頂成功。
于是,他也成了《攀登者》里最好的注腳。
我在微博上看到說,胡歌在接到進組的邀請時,離開機只有半個月。
盡管如此,但是他依然毅然決然接下了這出戲。
因為他曾經(jīng)有過一次海拔6000米以上的登山經(jīng)歷,那是在青藏高原的啟孜雪峰。在4900海拔的高度,看到一塊寫著“繼續(xù)走”的石碑,那是下山過程中不幸遇難者的臨終遺言,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將他的話刻在了石頭上。
毫無疑問,胡歌一直想將生命里的這段體驗融入自己作品里。直到《攀登者》的出現(xiàn),才真正圓夢。
從最終成片效果來看,胡歌真的有用心琢磨,將那個年代的人的精神與他們身上的氣質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當他在談論關于攀登的話題里,那種發(fā)自內心的喜悅,眼神里都閃耀著光芒。
他的表演更像是從內心出發(fā),再發(fā)散出來。我覺得,在胡歌的定義里,楊光不是“失敗的英雄”,而是“永不言敗的英雄”。
在悲壯、艱苦之外,我想,胡歌演繹出了《攀登者》里最寶貴的東西,樂觀與希望。
為了同伴登頂而做出自我犧牲的楊光,盡管當時沒有登上珠峰,但是他登上了自己精神上的峰頂。
片中的主角方五洲,是在十五年后再次登頂;但楊光的原型夏伯渝卻足足等了四十三年才真正登上珠峰。
夏伯渝因為當年和楊光一樣的遭遇而截肢,但卻從來沒有放棄過一件事——登頂珠峰,即使身患癌癥,依然在2018年5月成為了第一個靠雙腿假肢登上峰頂?shù)呐实钦摺?/p>
影片開頭的蓑羽鶴,是世界上最小的鶴,體長只有76厘米,但是它們是唯一能夠飛越喜馬拉雅山的鳥類。
最渺小的,往往也最偉大。
其實對于出品方上影集團來說,《攀登者》也有更高維度上的期望。
曾經(jīng)的上海電影,可以說是國產(chǎn)電影最開始起步的地方,許多上世紀的香港電影人,履歷都少不了“上海”二字。
但是,有些東西卻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被我們有意無意地忽視了,比如責任,比如擔當,如果這次能夠找回來,真的挺好。
希望以后,國產(chǎn)電影能夠有更多的“攀登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