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半徑約為多少千米
地球半徑約為多少千米
地球半徑約為多少千米?地球平均半徑為6371.393千米。地球不是一個規(guī)則的物體。 首先,它不是正球體,而是橢球體,準確地說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扁球體;其次,地球的南極、北極也不對稱,就海平面來說,北極稍凸,南極略凹。
地球半徑約為多少千米
地球的半徑是6371.004千米。
地球的半徑是6371.004千米,這個數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點距離的平均值。平均半徑=(赤道半徑×2+極半徑)/3,地球半徑有時被使用作為距離單位,特別是在天文學和地質學中常用,它通常用RE表示。
對于大地水準面和橢球體來說,模型上任何一點到指定中心的確定距離被稱為“地球的一條半徑”或“在某點地球的半徑”,同時也常用球體模型的“平均半徑”來作為“地球半徑”。另一方面,對應地球真實表面的“半徑”是沒有實際用處的,相反,相對于海平面的海拔才是有實際用途的。
地球形狀的特征
世界大洋決定了地球外貌的主要特征,因為地球外殼的3/4被厚約4000m的水層包圍。世界大洋洋底的地球地貌以海盆、中脊山系、斷裂和深水槽為特征。另外,地球在外形方面是與赤道不對稱的,比如地球陸地2/3在北半球,只有1/3在南半球,大部分島嶼、洋脊和深海溝等都在北半球。地球的南極地區(qū)有最高的大陸——南極洲,而在地球的北極地區(qū)有北冰洋,并且南極洲的面積基本上等于北冰洋的面積。
地球的介紹
地球的任何一條半徑長度都落在最小的約為6357km的極半徑,以及最大的約為6378km的赤道半徑之間,因此地球形狀與標準球體的偏差只有約三百分之一,這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充分地把地球看做球體并使用術語“地球半徑”。這個概念也可以推廣到其他主要的行星上去,只不過扁率有差異而已。
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
地球的形狀
地球大致呈橢球形。地球自轉的效應使得沿貫穿兩極的地軸方向稍扁,赤道附近略有隆起。
因此,地球表面離地球質心最遠之處并非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峰,而是位于赤道上的厄瓜多爾欽博拉索山的山峰。地球的參考橢球體平均直徑約為12,742千米(7,918英里),約等于(40,000 km)/π,這個整數并非巧合,而是因為長度單位米的最初定義是經過法國巴黎的經線上赤道與北極點距離的一千萬分之一。
由于局部地勢有所起伏,地球與理想橢球體略有偏離,不過從行星尺度看,這些起伏和地球半徑相比很小,最大偏離也只有0.17%,位于海平面以下10,911米(35,797英尺)的馬里亞納海溝與海拔8,844米(29,016英尺)的珠穆朗瑪峰只產生0.14%的偏離。
若把地球縮到臺球大小,地球上像大型山脈和海溝那樣的地方摸上去就像微小瑕疵一樣,而其他大部分地區(qū),包括北美大平原和深海平原摸上去則更加光滑。
地球的周長是多少
地球的周長是:約為40075公里。
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2006年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因為其運動軌跡與其它八大行星不同),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它有一個天然衛(wèi)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tǒng)——地月系統(tǒng)。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46億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陽星云。地球會與外層空間的其他天體相互作用,包括太陽和月球。地球是上百萬生物的家園,包括人類,地球是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5千米,地球上71%為海洋;29%為陸地。太空之所以上看地球呈藍色,是因為天空是地球的另一級,被海水所覆蓋了。地球是一個大磁鐵,通過南北兩極,磁場可以一直延伸到地球及地球以外十萬千米以上的高空。地球由地殼地幔以及地核組成,地核的溫度隨深度的變化而變化,在6371千米深處的地球中心,溫度高達4500~5000攝氏度。地球并不是一個完整的球體,其實它是一個橢圓體。地球赤道周長要比本初子午線周長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