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字怎么讀和它的意思是什么
簿,讀音:[bù] [bó]
部首: 竹
部外筆畫: 13
總筆畫: 19
五筆86: tigf
五筆98: tisf
倉頡: heii
筆順編號(hào): 3143144411251124124
四角號(hào)碼: 88142
鄭碼: mvfd
Unicode: CJK 統(tǒng)一漢字 U+7C3F
基本解釋:
簿 [bù]
本子,冊籍:~冊?!洝!?。~錄。
古代稱公文、案卷:對~公堂。
古代的儀仗侍從:~伍。鹵~(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時(shí)的儀仗隊(duì)。次序排列嚴(yán)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笏。
簿 [bó]
古同“箔”,養(yǎng)蠶席。
簿 [bù]
〈名〉
(形聲。從竹,溥( pǔ)聲。本義:登記事物的冊子)
同本義 [book]
上問上林尉諸禽獸簿。(上:皇上;上林尉:官名。)——《史記·張釋之傳》
又如:練習(xí)薄;賬簿;簿籍(財(cái)物出納的賬冊);簿鈔(簿牒;簿籍文書)
文書 [document]
儒生所短,不徒以不曉簿書。——《論衡·謝短》
又如:簿責(zé)(以文牘相責(zé));簿牒(文書);簿歷(履歷記錄);簿牘(文書)
指記錄審問材料或罪人供詞的文狀 [written confession;deposition]。如:簿圓(供狀齊備);簿決(斷案);簿訟(審理訴訟案件)
儀仗 [guard of honour]。如:簿伍(儀仗侍從)
官名。指主簿一類官職,因負(fù)責(zé)文書簿籍,故多稱簿,歷朝皆有,如漢代的主簿,唐代的司簿、典簿、掌簿,亦簡稱簿 [secterary]。如:簿伐,簿閥(先代官籍門閥);簿尉(主簿和縣尉)
〈動(dòng)〉
造冊登記 [register]。如:簿列(謂登記入冊);簿土(古代指入冊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