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七年級教案設計
初中語文七年級教案設計(精選5篇)
語文教案有助于教師合理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體資料等。教案指導教師在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下選擇和運用適當的教學資源,以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下是小編帶來的初中語文七年級教案設計,歡迎大家一起來收看!
初中語文七年級教案設計精選篇1
學習目標:
本文涉及到一些美術方面的知識,但文章的主旨并不局限于美術,而是富有童趣,并由竹影引發(fā)到其他如對孩子的引導、教育等。因此,學習時要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領會作者對繪畫和生活有著怎樣的理解和感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竹是中國人最喜愛的植物之一,“梅、蘭、竹、菊”古稱“四君子”,在詩歌、文章、圖畫中到處可見它的身影。那么,在幾個小伙伴的眼里,竹影又有些什么樣的特殊趣味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豐子愷先生的文章,感受竹影的趣味吧。
二、作者簡介:
豐子愷(1898--1975),浙江人,我國著名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特別是他的風格獨特的漫畫作品影響很大,內涵深刻,耐人尋味,深受人們的喜愛。他的散文除評論外,大多敘述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和日常接觸的人事,文字樸實無華,有濃厚的生活情趣。
三、整體感知:
下面我們就來閱讀這篇文章,讀的時候注意整體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本文主要敘述了我和小伙伴夏夜乘涼時看竹影,描畫竹影以及與爸爸談論竹影的事情。
四、再讀課文,交流感受:
上學期,我們曾學過一篇古文《童趣》,描寫了小孩子眼中的奇特的世界。本文也是寫孩子眼中的世界。請同學們再次閱讀課文,速度可以稍快些,看看文中的小伙伴在夏夜乘涼時都看了些什么?做了哪些富有童趣的事情?
--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
--研究天空中光線、顏色的變化;討論人影頭上有煙氣的'原因;用畫筆描地上的人影和竹影……
在這其中,你覺得最富有童趣的是哪些描寫?為什么?
我個人覺得,第三小節(jié)的兩處描寫最有趣:
--華明“在水門汀上熱心地描寫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來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我學他的口頭禪喊他“對起,對起,給我也帶一枝來!”
這兩處都很有趣,特別是華明描自己的影子,把自己描成一只青蛙竟然還笑。而大人這時候往往就會趕緊趁無人注意,把這影子涂掉,因為會覺得這是一種丑化。
其實每個人都有過童年,也有過充滿童趣的心靈和思維,只是許多人在長大后就漸漸把童心丟失了。我們在童年時常常做游戲,用泥巴捏小動物,偷磚頭壘房子,在墻壁、在地上到處畫畫……還可能因此被家長、老師責怪。其實這就是一種藝術的創(chuàng)造。如果有人在這個時候關心你、引導你,也許你就會有藝術上的發(fā)現(xiàn),也許日后,你就會在這些方面有所成就。
文中的父親就是這樣一位很好的引導者。讀一讀文章中對父親的描寫,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父親的善于引導,簡要地作些評價。
主要有三處:
1、第3小節(jié):
忽然一個大人的聲音在我們頭上慢慢地響出來:“這是管夫人的!”……他明明是來得很久了。
--父親早就來了,卻耐心地在一旁觀察孩子的作為,在合適的時機參與話題,激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引導孩子。
2、第3小節(jié):
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對著他說道:“誰想出來的?這畫法真好玩呢!我也來描幾瓣看?!?/p>
--能細心體察孩子的心情,并為他們解圍,這真是難能可貴的長者風度。
3、第8小節(jié):
我回到堂前,看見中堂掛著的立軸--吳昌碩描的墨竹,似覺更有意味。那些竹葉的方向、疏密、濃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體,似乎都有意義,表示著一種美的姿態(tài),一種活的神氣。
-- 童年時的作者活學活用,審美水平馬上有了提高。這正是有了實踐經驗作為指導的結果,勝過多少空洞的理論教育。
由此可見,大人對孩子的指導,特別是引導孩子步入藝術的殿堂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豐子愷有這樣一個好父親,也許,這就是他后來之所以能成為藝術大家的原因之一吧。
五、研讀探究:
在閱讀文章時要注意思考、質疑,想一想“作者到底想要說什么?”“為什么這樣說?”“這樣說對嗎?”等等,這樣進行閱讀,才能真正獲益。
1, 思考題一:
結合自己的理解,說說為什么用“竹影”作為本文的標題,而不是“談畫”或者“童年趣事”?
“竹影”實際是本文的敘述的緣由、源頭;也是文章的線索,即:看竹
--畫竹--品竹。用“竹影”做標題,比用“談畫”或者“童年趣事”
更具體、實在。
2, 思考題二:
讀完全文,請用自己的語言簡單說說,中國畫有什么特點?西洋畫有什么
特點?
--中國畫要求“傳神”。所謂“神”,就是活的神氣,神韻。
--西洋畫則看重寫實,要求“畫得象”,“畫得同真物一樣”。
3、思考題三:
你覺得竹子在中國畫中,體現(xiàn)出一種什么樣的“神”?也就是體現(xiàn)出一種什么樣的內在精神?
--一提到竹,我就會想起宋朝大詩人蘇軾的詩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竹在中國人心中之所以會有如此重的份量,是因為它象征著一種風度,一種精神,一種氣節(jié)。正像明朝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所贊頌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錘萬磨還節(jié)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六、延伸訓練:
讀完全文,你對童心童趣,對中國畫,對竹的認識,或許會有一些不同于作者的感受。請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任選一個角度,具體地說說。
我來說說我的想法,也算是拋磚引玉,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有更獨到的見解。
七、家庭作業(yè):
1、課外搜集、閱讀、欣賞一些寫竹的詩歌、文章或畫竹的圖畫,可以整理成為一本小冊子,并給它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2、或將你對一件藝術品(這件藝術品可以是圖畫、音樂、舞蹈、工藝品等等)的認識和感情寫成一段短文,不少于300字。
初中語文七年級教案設計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童話的思想內涵,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受到教育。
2.了解童話在語言運用、形象刻畫、情節(jié)安排等方面的特點。
3.嘗試學習創(chuàng)作富有生活哲理和思想內涵的童話故事。
4.掌握續(xù)寫的寫作要領,學會續(xù)寫作文。
重點
1.深入理解童話的思想內涵,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受到教育。
2.了解童話在語言運用、形象刻畫、情節(jié)安排等方面的特點。
難點
1.學習運用豐富的想像、夸張和擬人的手法。
2.理解童話是幻想和現(xiàn)實巧妙結合的兒童文學樣式。
3.童話中形象的塑造。
第一課時
一、活動導引
課前預習。要求如下:
①讀準音,查詞典,為本文應積累的詞語正音、釋義。
②讀順文,并圈出最感興趣的內容。
③讀懂意,指文章大意,并有感情的朗讀對駱駝描寫的部分。
二、正音聽讀
1.攜()手嫉()妒對峙()
踽踽()獨行溫馨()淙淙()
潺潺()花團錦簇()
2.老師范讀1-3段,要求同學聽難讀音,體會感情(動物們急于去尋寶的迫切心情),領悟意趣(童話作品中夸張式語言的表達效果)。
〖范讀旨在于音、情、意等方面對同學進行朗讀指導,引導同學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學會邊誦讀邊感受品味的'欣賞方法。
三、朗讀設疑
1.請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吐字清晰準確、朗讀聲情并茂。
2.設疑激趣:課文題目是《駱駝尋寶記》,但文章除了寫“駱駝”還寫了其他許多動物,清邊讀課文,邊將這些動物圈點出來,并思考:為什么要寫這么多的動物?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四、討論交流
1.除了駱駝外,還有哪些動物加入了尋寶行列?它們都尋到寶了嗎?
(明確:有大象。金絲猴、烏鴉、老公雞和老母雞、牛、馬。羊、大白鵝、鴨子、獅子、老虎、金錢豹、大灰狼、獨角犀、河馬。麻雀、斑鳩、小毛驢等30多種動物都“火燒火燎”地加入了尋寶的行列。最終眾多動物又毫無例外地退出了尋寶的隊伍。)
2.作者用一半的篇幅來寫眾多動物在尋寶途中的表現(xiàn),作用是什么?
(明確:都是為下文突出刻畫駱駝作鋪墊,從反面襯托駱駝。)
3.構思特點
引導:在構思上,作者下了一番苦功,對前后的內容作了精心安排。全文寫了30余種動物,多而不亂,雜而有序,各具特色,詳略有別。先分別寫30多種動物如何上路又無功而返,再集中筆墨,詳寫駱駝如何戰(zhàn)勝重重困難獲得成功。在寫駱駝時還穿插了鸚鵡和燕子,來和駱駝作比較,以突出駱駝的形象。
基于上述構思,課文可切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1——10段),寫各種動物紛紛踏上尋寶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廢的經過。
第二部分(11——19段),寫駱駝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尋到了寶貝。
4.默讀,感受第一部分“多而不亂、雜而有序”的寫作特色和形象逼真、富于感染力的描寫。
五、質疑活動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組織好學生的討論活動。
第二課時
一、精讀品析
1.瀏覽課文
瀏覽要求與策略:
①瀏覽第二部分第11自然段,畫出描寫駱駝的句子。
②思考:駱駝是以怎樣的形象出場的?在尋寶的路上駱駝的表現(xiàn)如何?
2.討論交流
①初登場時駱駝的形象
明確:描寫特點一瘸一拐高大
身姿雄偉
不大喊大叫謙虛
只默默地走踏實
“一瘸一拐”的形象并非完美,但這樣寫其實更能突出駱駝的高大,這說明駱駝是帶傷上陣的。作者告訴我們,它去年冬天“為了送一位旅客”,“凍壞了一條腿”,這無疑增加了駱駝尋寶的困難。這里還用了側面描寫的方法:在鸚鵡的眼里,駱駝是“又傻又瘸的家伙”,不配和自己“一同去尋寶”。駱駝正是憑著這股執(zhí)著的“傻勁”,瘸著腿,忍著痛,不顧路途遙遠,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闖過一個又一個難關。
②在尋寶的路上駱駝的表現(xiàn)如何?明確:作者著重寫了駱駝通過“夾扁谷”時的艱辛:
【這里可品析的點頗多,可通過小組討論并交流補充的形式完成?!?/p>
二、研讀比較
1.為什么駱駝能克服種種艱難險阻呢?請學生齊聲誦讀第11段“這是一頭身姿雄偉的駱駝?!皇悄刈咧??!?/p>
明確:三個比喻不僅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駱駝“忍饑耐渴”、負重致遠的特點,也寫出了他能克服重重困難的原因,字里行間充滿著對駱駝的贊頌之情。
2.其他動物在尋寶的路上表現(xiàn)如何?為什么有這些表現(xiàn)?
明確:①“火燒火燎”地去尋寶,一路吵吵鬧鬧、一片混亂的樣子。
②遇到困難,如黑熊。
③生性好斗的金錢豹和大灰狼。
(動物的這些表現(xiàn)源于他們尋寶的動機,可以說它們是各懷私心走上尋寶之路的。這些描寫都從反面有力地襯托了駱駝的形象。)
三、朗讀體悟
朗讀第14段,想象這段景物描寫的畫面,體悟歷經磨難而今“柳暗花明”的勝利者的心情。
四、領悟深意
◎思考:駱駝有沒有找到寶貝?在它眼里什么才是寶貝?
明確:在駱駝眼里這些才是真正的寶貝,因為這些植物可以把沙漠變成綠洲。駱駝尋寶的動機比其他動物崇高許多,作者這樣寫立意十分明顯,即通過駱駝的舉動來告訴讀者什么才是真正的寶貝。
五、提高升華
結合社會實際和學生的思想實際,討論:怎樣對待財富?如何
獲取財富?(允許同學暢所欲言,鼓勵同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傳統(tǒng)觀念和合作“雙贏”的現(xiàn)代觀念,都是對待財富的正確態(tài)度。)
六、總結活動
1.活動方式
教師提出課堂總結的方向,放手讓學生學會總結。
①主題方面:通過駱駝尋寶的故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技巧方面:在寫作上有哪些方法值得學習?
2.規(guī)范結論
主題:描寫了一個信念堅定、意志頑強的駱駝的形象,頌揚了堅忍不拔。無私奉獻的精神。
突出的寫作技巧:襯托手法。
初中語文七年級教案設計精選篇3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多種形式朗讀小說,把握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學生概括、歸納的能力。
二、學習小說人物的精彩描寫方法。
三、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小說題目“絕品”的含義。四注重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理解和學會誠信做人的原則。
教學重點:
把握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概括、歸納的能力。
人物的精彩描寫方法。
教學難點:
從多個角度理解“絕品”的含義,學會做人的原則。
教學方法:
閱讀賞析法、討論歸納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裝裱前后的字畫比較導入,激發(fā)學生對字畫裝裱的興趣。
二、作者介紹
談歌,原名譚同占,1954年生于河北保定。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城市守望》、《家園筆記》、《黑風白日》、《認識你真好》;中篇小說集《大廠》、《城市熱風》、《我曾讓你傻半天》等。
三、整體閱讀
(一)按照情節(jié)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復述小說故事情節(jié)。
(二)說說文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內容。
學生自由談。
(三)小說中哪些內容可以稱為“絕品”?
學生自由討論,言之成理即可。
教師適時引導,最后歸納小結:畫“絕”、技“絕”、人亦“絕”。
(四)根據以上討論,說說小說以“絕品”為題有何深意?
本文標題一語雙關,既點明畫品之絕,更點出人品之絕。
四、品味咀嚼
(一)一“絕”——畫(唐代珍品)
提問:從文中哪些語句可見此畫為“絕品”?
(二)二“絕”——裝裱技藝
(三)三“絕”——人
1、小說中出現(xiàn)了哪幾個人物?
常先生、劉三爺、王商人、馬氏
2、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誰?你認為誰是小說的主要人物?
引導學生理解,小說是圍繞“絕品”而展開情節(jié):“收——藏——送”,而這其中的主體即是劉三爺。
3、簡單分析歸納常先生和王商人的形象。
五、布置作業(yè)
初中語文七年級教案設計精選篇4
1、能正確譯講并背誦第4-5段。
2、學習文章的描寫方法。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口技》。(板題:口技)
(過渡語)我們將如何學習這課文呢?請看:
二.投影顯示學習目標:
1、能正確譯講并背誦第4-5段。
2、學習文章的描寫方法。
(過渡語)同學們,有沒有信心達成學習目標呢?好,下面開展自學競賽。
三、第一次“先學后教”(一讀課文,譯講課文)。
(一)先學。
1、師: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自學指導準備譯講課文第4-5段。請看:
2、投影出示:請同學們小聲讀課文,并對照課下注釋練習翻譯,10分鐘后比誰能正確譯講課文(如有不會的地方,可小組內討論也可舉手問老師)。譯講方法:先讀一句原文,再解釋重點詞,最后連起來翻譯整個句子。
3、學生自學,準備譯講;師巡視,了解學情。(教師切不可干走出教室等無益的事,更不可接打手機。)
(二)后教。
1、(過渡語)下面,請大家對照譯講方法譯講課文4-5段。
2、指名譯講:后進生先譯講,發(fā)現(xiàn)錯誤,請其他同學幫助更正;如還不對,老師更正,并分類板書學生譯講錯的詞語。
3、質疑問難。
(1)過渡語:同學們,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2)鼓勵不懂的同學舉手提出疑問,大家給予幫助。
四、第二次“先學后教”(二讀課文,學習描寫方法)。
(一)先學。
1、師:同學們,到現(xiàn)在為止都能把全文正確地翻譯了。那我們現(xiàn)在又來繼續(xù)自學,請看自學指導(投影顯示),同學們,看全文并思考為了寫口技藝人的“善”,作者是如何生動地描寫的?6分鐘后比一比看誰回答得最好。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了解學情。(教師切不可干走出教室等無益的事,更不可接打手機。)
(二)后教。
1、指名學生回答。
2、其他學生補充、更正。
3、教師則邊聽學生的回答邊適時、引導并板書。
五、當堂訓練:
1、師:同學們都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正確譯講了,下面比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背誦課文第4-5段。
2、學生自背,發(fā)現(xiàn)不熟的地方,反復讀,準備抽背。
3、學生齊背第4-5段。
4、互背。
5、指名背。
初中語文七年級教案設計精選篇5
【教學重點】: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理解呂蒙與魯肅對話的含義。
【教學方法】:可通過朗讀來揣摩領會人物形象,讓學生進行討論來理解課文。
【教學時數】: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課文導入。
同學們,讀過《三國演義》嗎?話說三國鼎立之時,吳王孫權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員名將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zhàn)功卓著??伤麉蚊捎袀€毛??;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二、簡介作者作品。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tǒng)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三、課文學習
1、掌握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但當涉獵:只見往事:知道以為:認為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怎樣知道這件事這么晚??!何:怎么,為何。
四、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jié)。
1、全文幾個人物?幾次對話?
2、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4、課文是怎樣表現(xiàn)目蒙學習的效果的?(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xiàn)的。)
5、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結友。)
6、概括情節(jié):勸學~就學一議論~結友。
7、思考:課文在情節(jié)的處理上有什么特點?
理解:
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為甚;“就學”、“結友’測一筆帶過。
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通過“議論”之后用魯肅的`驚嘆,從側面寫呂蒙學業(yè)的長進。
③情節(jié)以人物對話為主。
五、分析對話,體會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讀)
1、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
表現(xiàn)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tài)斑然可見。
2、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盡量讀難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3、呂蒙在孫權的再三勸說下,開始讀書學習,并取得良好的讀書效果。文中有兩個成語突出表現(xiàn)了呂蒙進步之大,請大家找出。
生:吳下阿蒙刮目相待(幻燈演示)
六、拓展延伸
師:古今中外,許多仁人志士都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誰能說一些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嗎?
七、課堂小結
八、背誦課文。